李泓澤
受近兩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以及黑天鵝事件頻頻出現的影響,美歐一些地區出現了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投資的低潮。對此,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組織(下稱“UN PRI”)理事會高層近期表示,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負責任投資的真正含義沒有被正確表達出來。
諾亞控股聯合創始人、歌斐資產董事長殷哲在《2023年歌斐資產ESG投資盡責行動報告》(下稱《報告》)致辭中指出,“從歌斐的角度看,ESG的理念具有可持續性。從道德層面講,它符合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但是,我們也不能盲從ESG,從眾行為往往不代表真理,我們應該對ESG有獨立的思考和判斷。”他判斷,在國家“雙碳”目標指引下,國內ESG已經變成一種趨勢與政策方向。
作為早在2020年就成為UN PRI簽署方之一的歌斐資產,其在2021年即成立責任投資盡責小組,通過標準制定與執行責任投資策略,以確保責任投資理念的落實。同時,歌斐資產連續三年發布ESG投資盡責報告,并以“中國資產管理人影響力投資聯盟”的形式構建私募股權生態圈和投資人渠道生態圈,以將責任投資實踐做長做遠。
UN PRI 理事會主席馬丁·思坎克(Martin Skancke)在最近的一次會議上表示,“雖然近年來,全球范圍內,一些地區出現了對ESG的強烈反對,但PRI(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組織)也目睹了投資者尤其是資產管理者們貫徹責任投資的決心。”
他所指的“強烈反對”就包括美國一些地區。在8月,由于聲稱將ESG因素納入養老基金可能會損害基金回報,佛羅里達州禁止該州的養老基金經理在其投資策略中考慮ESG因素,德克薩斯州緊隨其后,列出了禁止與德州政府及地方企業簽訂大多數合同的公司名單。美國先鋒與貝萊德等多家資管機構由于管理的ESG主題基金均大額虧損,被要求代表參與德州聽證會,接受對其ESG投資策略的質詢。先鋒集團之后退出了世界上最大的氣候金融聯盟“凈零排放投資聯盟”(NZAM)。在歐洲,監管機構在“反漂綠”和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方面提高門檻,導致ESG投資增速放緩甚至萎縮。
他所看到的貫徹責任投資的資產管理者就包括歌斐資產。歌斐資產是UNPRI全球5000多家會員單位(中國會員為138家)之一,同時還是積極的責任投資踐行者。
為響應全球可持續發展趨勢和中國高質量發展要求,從2021年開始,歌斐資產每年都推出ESG投資盡責行動報告。其2021 年的報告闡述了歌斐ESG 調研分析、投資布局以及階段性成果;2022年的報告闡述了2021年全球及中國ESG投資的發展,并探討了與歌斐息息相關的兩種ESG投資方法論——私募股權ESG投資和公開證券ESG投資。在今年的報告中,歌斐資產著眼于全球以及中國2022年ESG市場變化,探討國內外ESG投資趨勢與挑戰等。
針對當前ESG投資低潮,歌斐研究發現,投資者仍然對ESG投資保持了強烈的信心。普華永道《2022年全球投資者調查》收集了43個地區共計227名投資者和分析師的意見,其中121名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中國內地和香港地區的調查結果總體上與全球調查結果一致,即企業已將可持續發展列為優先事項,并呼吁加強財務紀律,提高信息透明度。普華永道預計,2026年全球資產管理公司的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ESG)相關資產管理規模(AuM)將從2021年的18.4萬億美元增加到33.9萬億美元。普華永道預計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12.9%,ESG資產有望在不到五年的時間內占全球資產管理規模總額的21.5%。在亞太地區,受訪的資產管理公司中有80%計劃在未來24個月內增加與ESG相關的管理資產規模。
對比海外的挫折,中國ESG政策持續完善和市場保持平穩健康發展。行業人士預計,中國ESG市場仍將維持增長趨勢。
歌斐在ESG報告中指出,“整體來看,全球支持、推動綠色相關領域的決心非常堅定,在危急時刻依舊堅守。全球可持續發展進程的受阻與部分地區反ESG的聲音暴露了當前ESG發展的復雜性和艱難,但這也同時昭示了ESG投資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未來發展方向。”
無論是從人類未來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遠景,還是從ESG相關法律和制度建設,乃至企業群體平衡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實需要等角度來看,ESG投資已經成為市場不可逆的時代洪流。
目前,全球和國內的ESG制度建設均取得積極進展。盡管美國部分地區出現ESG低潮現象,但美國依然在推進相關制度落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3月發布的新提案要求美國上市公司在報告中披露其氣候相關風險和溫室氣體排放信息度。該提案要求擬上市公司和已經上市的公司不僅披露“可能對其業務、經營成果或財務狀況產生重大影響”的風險,還要披露關于其直接溫室氣體排放和購買的電力或其他形式能源的間接排放的信息,以及其價值鏈上下游活動中某些類型的溫室氣體排放。在美國以外,印度、泰國等國家和地區也在近兩年在節能法案、碳市場等方面做出新探索。
在國際組織層面,2022年3月,國際可持續發展標準委員會(ISSB)發布了《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可持續披露準則第1號-可持續性相關財務信息的一般要求》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可持續披露準則第2號-與氣候相關的披露》征求意見稿,并與另一全球ESG標準機構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簽訂了合作協議。2022年12月,ISSB宣布將在2023年成立北京辦公室作為亞洲利益相關方參與中心,主要專注于領導和執行ISSB針對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戰略,并為新興市場、發展中國家以及中小企業提供能力建設方面的支持。
在我國,ESG已邁入蓬勃發展的新階段。國內正在加快腳步建立ESG相關法律制度、政策體系,規范化ESG相關產品并激勵創新。2021—2022年,國家出臺近30條政策,從標準體系建設、信息披露規范化、激勵機制搭建、產品創新實驗、國際合作開展5個方面推進中國綠色金融市場發展。從今年不斷推出的政策可以看出,ESG在中國政策話語體系中逐漸主流化,中國ESG市場發展呈現加速趨勢。
而在ISSB發布征求意見稿后,中國財政部和證監會都以書面形式反饋了意見。中國財政部之后還表示,中國將全力支持基金會的工作和國際可持續披露標準的制定。同時,證監會近期表示,正結合市場訴求指導滬深證券交易所研究起草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ESG)披露指引。而之前的9月份,證監會強調了ESG披露指引的起草原則,包括先自愿再強制、遵循雙重重要性(實質性)、議題選取既要看國際共識更要看國內關切。
事實上,據統計,截至2023年半年報,將近有三分之一的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ESG報告,相比2022年年報呈現大幅增長的態勢。
歌斐在ESG報告中指出,整體來看,2022年國內對綠色金融市場、機構、產品標準化程度要求提高,從市場到消費端、再到綠色科技、能源,自上而下多方位鼓勵ESG市場健康、全面發展,并通過在全國啟動試點地區的方式引導和促進更多資金投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投資和融資活動。
事實上,為共同提升中國ESG投資流程與信披質量,推動機構與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歌斐資產與諾亞控股已于2021年7月發起中國資產管理人ESG投資聯盟,以促進本土ESG投資生態圈建設。
據了解,自歌斐資產2010年成立之初,從私募股權母基金業務為基礎,到如今歌斐私募股權在私募股權Secondary(S基金)和Primary(母基金)以及DirectInvestmen(t 跟投/直投)三大領域不斷建立行業影響力、賽道投資能力,逐步形成歌斐私募股權“DSG”生態圈;以子基金GP生態織網、資本助力關鍵行業突圍發展、企業品質和經濟增長,以挖掘企業價值成長回饋投資人的同時,歌斐私募股權業務也為國家關鍵行業發展與整個社會經濟轉型升級做出卓越價值。
歌斐資產于2020年9月和2021年5月通過C輪和D輪融資,以直投方式兩輪布局藍箭航天。藍箭航天是國內領先的液體火箭研制和運營的商業公司,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致力于研制以液氧甲烷作為推進劑的中大型運載火箭系列產品,為市場提供高性價比、安全可靠的發射服務。該公司在今年成功創造全球首次液氧甲烷商用火箭正式成功發射,創造商業航天新紀錄。
相比私募股權投資,歌斐資產的“朋友圈”合作案例更加多元、充滿創意。歌斐資產多策略基金投資部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從客戶需求出發成為多策略投資組合管理的先行者。過往九年,多策略投資團隊不斷探索,在公開市場中研究優秀管理人的基因,自下而上優選合作管理人。
歌斐資產的合作管理人之一銳聯是一家提供成熟專業量化投資解決方案的全球綜合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其創始人暨首席投資官許仲翔博士是一位知名投研學者和資深量化管理人,對ESG投資有著獨到深刻的見解。2022年下半年,歌斐與銳聯攜手推出了ESG私募產品,讓更多投資人獲得高質量的ESG 入場機會。經過接近一年的市場驗證,該策略取得了雙位數字的正增長及明顯超越大盤相關指數的優異成績。
除了銳聯,安本、彬元資本、元盛等頭部機構均是歌斐資產的合作管理人,也均把ESG 公司作為重點布局方向之一。
歌斐資產希望將責任投資理念踐行到底,并立志與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中國負責任投資特色體系。殷哲指出,“我們構建ESG生態聯盟的目的是優先喚醒生態圈對ESG的意識,下一步才能逐步形成投資標準和投資紀律。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仍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