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余
進入今年三季度以來,國內消費電子進入傳統旺季,各大品牌手機新品先后發布,市場熱度持續回暖,而與之配套的電子元器件制造領域亦同步迎來景氣度上行。
有機構分析表示,據IDC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智能機出貨量12.1億部,同比-11.3%,預計2023 年出貨量為11.5億部,同比-4.6%,行業下滑趨勢已明顯收窄。與此同時,近期華為Mate60系列及全場景新產品的發布有望刺激消費者購買需求,市場份額有望提升,進而起到提振消費電子行業的正向作用,預計產業鏈相關公司將有望獲得受益。
另外,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崛起,與之配套的電子元器件智能制造企業的規模成長亦進入到新的階段。機構表示,對于配套產品制造類公司而言,新能源汽車行業為其帶來的將是一個巨大的增量市場,而能夠與整車制造企業形成合作與深度綁定的公司則將有望在后續發展中獲得持續受益。
隨著消費電子行業景氣度的回升,現階段相關配套設備及產品的頭部企業已開啟了新一輪的規模增長。
以國內消費電子智能設備結構件領域的領頭羊企業藍思科技為例,據了解,藍思科技的業務主要涵蓋智能手機與電腦、智能頭顯與智能穿戴、新能源汽車及智能座艙等智能終端的結構件、模組及組裝,涵蓋玻璃、金屬、藍寶石、陶瓷、塑膠、碳纖維等新材料。其中,智能手機與電腦類產品的業務占比將近公司總營收的80%(2023年中報數據),而消費電子行業景氣度的攀升也直接驅動了公司業績的正向增長。
根據公司發布的三季度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藍思科技共實現營業收入338.08億元,同比增長7.07%;實現歸母凈利潤16.49 億元,同比增長117.23%。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共實現營收136.31億元,同比增長9.98%,環比增長31.84%;實現歸母凈利潤10.95 億元,同比增長2.93%,環比增長123.63%。報告期間,公司的經營表現迎來全面提升,而行業為其帶來的成長動能亦將有望使之長期受益。
近期,信達證券在研究報告中表示,現階段蘋果需求穩中向好,同時華為Mate系列重磅發布推波助瀾,小米AI手機等新機發布有望注入活水,國內安卓產業鏈或加速回暖。預計今年以來宏觀經濟穩中向好,智能手機銷量及PC銷量同比跌幅收窄,當前行業拐點隱現。
同時,業內人士也分析指出,當前消費電子市場進入傳統旺季,意味著市場上對于智能手機、平板等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在增加,其有助于推動如藍思科技等相關產業鏈上的企業獲得更多訂單。另外,市場熱度的提升往往也伴隨著科技創新和產品更新,而這也能夠幫助相關企業了解到最新的市場動向和技術創新,從而不斷優化產品線,提高研發能力,為企業未來的成長持續賦能。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在消費電子市場迎來旺季的同時,新能源汽車產業為制造業板塊帶來的增量則更為明顯。
同樣以在該領域已完成深度布局的藍思科技為例,據公告顯示,藍思科技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產品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中控屏、儀表盤、顯示屏、B柱、C柱、充電樁、新型汽車玻璃、動力電池結構件等結構件與模組。據了解,長期以來,其在新能源汽車業務方向持續投入資源,而這也使得該公司與國內外新能源及傳統豪華汽車品牌的合作關系得到不斷深化。
同時,藍思科技在最新的投資者調研回復中表示,目前公司已與包括特斯拉、寶馬、奔馳、大眾、理想、蔚來、比亞迪等超過三十家國內外汽車品牌建立合作,且客戶數量仍在持續增加。與此同時,現階段公司所生產的中控屏、B 柱、充電樁、新能源電池精密結構件等主要產品銷售持續增長,側窗、擋風、天幕等大尺寸新型汽車玻璃等增量新產品也持續配合客戶進行創新優化和驗證,而這為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規模可持續性增長奠定了較好基礎。
根據中汽協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631.3 萬輛和627.8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3.7% 和37.5%;市場占有率達到29.8%。目前來看新能源汽車行業規模的擴張趨勢已獲得市場充分認可,而這也為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汽車電子及智能座艙等細分行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預計未來包括藍思科技在內的諸多細分領域優質企業的成長潛能或將被進一步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