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榮
【摘要】雙減政策深度實施背景下,分層作業成為小學數學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提升作業實施提質增效水平,推動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是教學改革應關注的重點問題.文章在明確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作業實施必要性和原則的基礎上,通過師生調查分析分層作業實施中的問題及歸因,最后結合教學實際提出“強化教師專業化培養,提升分層作業設計水平”“完善可操作性方案,提升分層作業布置科學性”“拓展作業來源,增強分層作業趣味性”“豐富分層作業形式,完善作業功能”等優化路徑,以此為教師提升分層作業實施成效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作業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從數學課程的整體性和發展性出發,依據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將義務教育學習時間劃分為四個學段.小學高年級在四個學段中具有承上啟下作用,對學生知識學習、發現和提出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的發展及學習習慣的養成都具有重要影響.合理、科學的作業設計可以有效改變單純增加作業數量、學生學習興趣不足等問題,是作業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教學改革關注的重點問題.在當前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布置中,還存在對分層作業重視不足、實施方法不當等問題,導致實施成效較低,難以滿足新時期教學改革深層次推進要求.
一、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作業實施的必要性和原則
(一)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作業實施的必要性
小學生進入高年級后,在學業表現上已經開始逐漸分化,個體之間的差距逐漸顯著,甚至部分學生開始出現厭學心理.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關聯性和發展性,在中高年級階段,不僅計算量增加、計算難度增大,還出現綜合應用題等難度較大的題型,導致學生學習難度不斷增加.隨著雙減政策的深入推進,教師對作業布置產生了新的看法,分層作業成為部分教師嘗試落實雙減政策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基礎教育階段作業設計和布置方面的理論研究不夠深入,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依然呈現散亂、無序狀態,無法真正體現雙減政策提質增效的導向要求.因此如何從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養要求出發,科學、合理地做好分層作業設計,滿足各層次學生知識學習和能力提高的要求,是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必須解決的實際問題.
(二)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作業實施的原則
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作業作為適應現代教育理念,充分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積極性,有效提升作業實施效果的實施方式,所能達到的成效已經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所認可.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確保分層作業實施成效充分體現出來,還必須明確如下基本原則:
一是要堅持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應堅持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真正推動學生將數學作業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實現數學知識技能的掌握和應用.
二是要堅持層次性原則.在作業設計和布置環節,教師不僅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分層,還需要對作業內容進行分層,即便對于同一類型的題目,也需要通過問題條件的變化,滿足不同學力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真正通過作業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讓學生靈活應用知識點解決數學問題.
三是要堅持多樣性原則.傳統作業實施方式,最為顯著的問題在于形式和內容都較為固化,只能簡單地實現知識鞏固作用,對學生認知能力提高、思路開闊所起到的作用極為有限,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教師應通過多樣化的分層作業,引導學生自己動手設計作業,更好地發揮小學高年級學生個性特征,發揮心理正向激勵作用,從而實現數學知識體系的主動建構.
四是要堅持發展性原則.也就是說,教師要明確學生在作業完成后,能夠得到什么,能夠實現哪方面技能的鍛煉和發展,能夠促進學生哪方面的素養培養.要能夠真正通過完成作業,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讓其具備良好的數學邏輯思維,為進入中學乃至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二、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作業實施問題及歸因
(一)師生對分層作業的了解不全面
分層作業在我國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已有多年歷史,多數教師都能夠明確分層作業實施的作用和意義,但是受傳統教育理念、教師組織能力水平及教學目標導向要求,在具體落實中仍存在諸多方面不足.以某校小學高年級師生調查為例,還有接近30%的教師沒有布置分層作業;超過20%的教師不了解分層作業設計的一般要求;接近50%的學生沒有接觸過分層作業.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部分教師認為分層作業的形式很好,但是操作難度較大,部分家長對分層作業不理解,教師難以做好相關方面的解釋,教學組織和作業實施難度大,因此難以堅持下去.還有部分教師依然固守應試教育理念,認為“一刀切式”的作業布置方式能夠更好地鞏固基礎知識,提高學生解題能力,提高學生分數,更好地應付考試要求,這也導致分層作業難以有效實施.
(二)學生層次劃分合理性不足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要確保分層作業有序、持續實施,教師必須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動態劃分學生層次,及時對作業內容和作業要求進行調整.但是在調查中顯示,多數教師對學生分層的重視不足,沒有明確學生分層具體標準.部分教師訪談顯示,他們在布置分層作業時,只是根據學生自愿情況完成拓展作業,也有部分教師是依據學生成績和知識掌握情況完成拓展作業.在對學生進行的調查中顯示,多數學生認為應布置適量的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也有學生認為作業太難太多,應少布置作業,僅有個別學生認為應增加作業難度,布置一些較難的題目.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對分層作業的態度在整體上較為一致,但仍存在部分學生感覺作業無法滿足個人學習需求的情況.這說明部分教師雖然能夠采用分層作業方式,但實施方式與學生學力層次對應性仍有不足,實施成效難以顯著體現出來.
(三)分層作業設計針對性不足
分層作業設計是具體實施的基本前提,是影響分層作業實效最為關鍵的因素.但是在當前多數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作業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設計方式固化、設計內容針對性不足、學生作業完成實效與預期效果存在偏差等方面問題.經過調研發現,教師在進行分層作業設計時,題目來源為統一的練習冊或教科書上的習題占比最高,達到57%左右,從其他學習資料上選取習題占比為25%左右,僅有18%的教師會自主進行作業設計,這直接導致學生完成分層作業的興趣不足,甚至會由于懶惰心理不愿意完成作業.在學生訪談中發現,分層作業形式主要為課后習題、練習冊及試卷,少部分學生會完成數學小報等作業,極少有教師布置社會調查或實踐類作業.多數學生認為分層作業形式的固化,對知識鞏固提升所能起到的促進作用較為有限,難以滿足學習能力提升要求.
(四)分層作業提質增效目標難以實現
雙減政策深入推進背景下,分層作業應成為小學高年級數學作業實施的主要方式,真正通過分層實現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升學習質量的目標.但是在對學生的調查中顯示,分層作業實施過程中,提質增效目標并沒有完全達成.在學生完成作業時間方面,還有20%的學生需要1個小時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作業,有接近40%的學生反饋作業量比較多或很多.這一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部分教師將分層作業理解為有能力的學生要多完成作業,學困生可以少完成作業,但是作業總量并沒有完全減少,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依然不足.也有部分學生認為分層作業是不必要完成的作業,只需要完成最為基礎的部分就可以,由此導致分層作業成為學生逃避作業的借口,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產生了負面影響.
三、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作業實施優化路徑
(一)強化教師專業化培養,提升分層作業設計水平
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作業實施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機延伸,在提升學生學習成績、推動學生數學能力培養方面承擔重要責任,也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為了確保分層作業科學、合理、有序實施,教師需要從設計環節入手,提升分層作業設計水平,提升實施有效性.分層作業的有效設計,首先需要教師轉變傳統統一布置作業的思維定式,從學生個性化特征出發,從學生學習能力出發,重視學生之間的差異,為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布置難度適中的提高題,為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布置有挑戰性的題目,奠定分層作業實施基礎.其次是學校層面要強化對教師的培訓,通過現場講座、集中學習、遠程教育相結合等方式,培養數學教師分層作業設計能力,提升教師自主設計題目在分層作業中的占比,在教學活動中推動分層作業有序實施.再次是要提升教師對新課標的關注和理解,明確學生數學思維、情感態度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的協調發展要求,設計系列性思維訓練題目,培養學生戰勝困難的意志品質,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協作溝通的意識.
(二)完善可操作性方案,提升分層作業布置科學性
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作業的良好實施,與作業布置科學性有密切關系.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應注重分層作業實施方案的可行性、可操作性.這方面要求的實現,教師需要從學生分層和作業分層兩方面著手.在學生分層方面,教師應強化對學情動態的關注程度,根據課堂學習和作業完成情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提升學生完成作業積極性.學情動態評估應依據“最近發展區”理論,由教師合理劃分學生層次,指導學生主動參與分層,在動態評估基礎上,構建完善的分層流動體系,確保作業內容與學生學力層次相對應.在作業分層方面,教師應明確分層作業目標,統籌作業量與作業難度,既要保證知識鞏固效果,又要能夠激發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分層作業形式可以細分為基礎題目、提高題與拓展題、創新題與個性化作業三個層次.充分利用現代化教育平臺整合題目內容,可以減輕教師分層作業設計負擔,提升作業設計效率,為分層作業實施奠定良好基礎.
(三)拓展作業來源,增強分層作業趣味性
傳統的數學作業布置以分析數量關系、完成計算訓練為主要方式,側重于采用“題海戰術”提高學生知識理解和應用能力,不僅會浪費學生作業時間,還容易引發學生厭學情緒,導致作業效果不佳.在分層作業實施中,教師要改變這一現象,充分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全面拓展分層作業來源,增強分層作業趣味性.分層作業來源主要包括如下幾個途徑:一是數學史料,例如借助“圓周率的歷史”向學生還原數學概念形成過程、利用“狗跑與兔跳”的問題引導學生解決行程應用題.二是跨學科領域題目,例如數學與歷史、數學與美術、數學與科學的結合,不僅能夠因材施教提升分層作業效果,還能夠充分發揮學生智力結構優勢,滿足不同智力水平和興趣學生的學習要求.三是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設計數學分層問題,利用生活化場景,引導學生自主設計數學問題,利用圖書館、博物館、報紙、雜志等途徑,發現數學問題,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四)豐富分層作業形式,完善作業功能
在小學數學高年級數學分層作業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有效解決當前具體實施中存在的學生接受意愿不足、提質增效目標難以達成等問題,多元拓展分層作業形式,完善作業功能,推動分層作業實施方式優化.在設計和布置分層作業時,教師應從減少常規作業量出發,分析題目所包含的知識點和容量,減少不必要的重復性作業,同時分析不同題目的相似性,在對比討論后,有選擇地保留具有代表性的題目.教師要盡量以生活化為出發點,增加實踐性作業,充分發揮高年級學生生活感知能力強、興趣愛好廣泛的特征,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提升核心素養.另外,教師要合理布置探究性作業,以小組合作、小團體合作等方式布置實驗性作業,引導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取長補短,推動學生共同發展,弱化不同層次學生差距,更好地提升作業成效.
結束語
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學生能力層次已經明顯呈現出來,教師要正確認識層次差異存在的客觀性,盡量利用分層作業消除層次差異導致的學生學習興趣不足、厭學等問題,強化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在不斷提高分層作業設計能力、優化作業方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合理完成分層作業,推動所有學生共同進步,為學生繼續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全面提升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楊濤.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作業設計與管理的方法初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2(15):44-46.
[2]劉玉璽.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中高年級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策略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2(15):83-85.
[3]蔣雪琴.關于小學數學課內分層作業的設計策略思考[J].考試周刊,2022(19):71-74.
[4]劉國劍.“雙減”背景下小學中高年級數學作業的優化設計[J].甘肅教育,2022(08):120-123.
[5]俞華兵.小學數學高年級分層練習的優化設計策略[J].天津教育,2022(06):13-15.
[6]呂一鳴.核心素養下小學中高年級數學練習、作業分層設計策略初探[J].讀寫算,2021(10):153-154.
[7]馬強,王秀存.“雙減”背景下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作業設計實踐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2(35):117-119.
[8]劉雪晴.小學高年級數學分層作業的實驗研究[D].牡丹江:牡丹江師范學院,2022.
[9]張瑜.小學高年級數學家庭作業分層設計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