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飛,聶淼,朱琳
(1.中國氣象局氣象干部培訓學院;2.中國氣象局黨校,北京 100081)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有52次提到“法治”,法治貫穿國家發展與治理的各方面[1]。近年來,國際環境不穩定性明顯上升,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日益繁重,全面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中的地位更加突出[2]。在法治工作全局化和全局工作法治化的要求下,依法治國必先建立法治政府,建立法治政府必先提升干部職工的法治素養[3]。干部職工是全面加強依法治國的關鍵群體,我們必須切實提高其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4-6]。
從氣象部門來看,中國氣象局在關于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的實施意見中指出:“堅持將氣象法治建設放在推動氣象高質量發展全局中統籌謀劃,積極推動法治工作全局化、全局工作法治化,加快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氣象治理體系,為加快推進氣象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7]。氣象部門通過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氣象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持續增強氣象部門領導干部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斷增強領導干部的法治意識,為保障氣象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由此可見,氣象部門干部職工的法治思維能力直接關系我國氣象部門法治政府建設的發展進程和實施效果。
為探索氣象部門一線干部職工法治思維能力的總體特征,筆者通過調研氣象部門處級及以下干部職工的法治思維情況,凝煉氣象部門領導干部法治能力的特征,并結合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應急管理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五部委在領導干部法治思維能力提升方面的相關做法,提出提升氣象部門領導干部法治思維能力的建議。
本調研具體包括兩項工作:一是針對氣象部門處級及以下干部職工法治思維能力的調研,二是針對五部委在提升領導干部法治思維能力方面做法的調研。
在第一項調研中,我們采取問卷方式,通過問卷星發出《氣象部門領導干部法治能力調研》問卷,調研了237名氣象部門處級及以下干部職工在全面理解和把握法治精神、法治思維的基本特征,以及法律知識儲備及法治培訓需求等方面的法治思維能力特征。
在第二項調研中,我們通過網絡調研方式,調研五部委近三年的法治政府報告和其所屬行業黨校法治培訓的情況,詳細了解和分析五部委在提升領導干部法治思維能力方面的好做法。
本次問卷調研的目標是了解氣象部門處級及以下干部職工的法治思維能力及阻礙其提升的因素。
在本次調研的237名氣象部門領導干部中,處級領導干部占37.97%,科級領導干部占38.4%,科級以下領導干部占23.63%。在學科背景上,氣象類的領導干部占56.12%,理工非氣象類的領導干部占23.63%,法學及文科專業的領導干部占20.25%。
1.氣象部門領導干部普遍具有較強的法治意識
調查對象對法治思維、戰略思維、系統思維、底線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和歷史思維在工作中的重要性程度進行了排序,綜合得分排名最高的為法治思維,其余依次是戰略思維、系統思維、底線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和歷史思維。由此可見,氣象部門處級以下領導干部重視法治思維的運用。
在決策和處理問題中運用法治思維方面,有65.4%的領導干部經常用法治思維,25.32%的領導干部有時用法治思維,8.86%的領導干部偶爾用法治思維,僅有0.42%的領導干部表示從來不用法治思維。這說明超半數以上的氣象部門處級以下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的頻率較高。
2.氣象部門絕大多數處級及處級以下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能力較好
在運用法治思維的能力水平方面,有10.97%的領導干部認為非常好,有41.77%的領導干部認為還可以,有40.51%的領導干部認為一般,僅有6.75%的領導干部認為很差。由此可見,絕大多數受訪者認為氣象部門領導干部在工作中運用法治思維的能力較好。
在制約法治思維能力提升的因素方面,有73.42%的領導干部認為對法治的認識不夠、思想不重視是阻礙法治思維能力提升的因素。64.56%的領導干部認為法律知識缺乏是阻礙法治思維能力提升的因素。認為法治實踐缺乏、法治培訓太少、法治氛圍缺乏是阻礙法治思維能力提升的領導干部分別占63.57%、49.37%、37.13%。
3.在法治政府建設背景下,絕大多數被調查者的法治實踐能力較好
在法治實踐能力方面,在被問及“您認為氣象部門干部職工依法行政水平如何”時,43.88%的領導干部認為可以,39.24%的領導干部認為一般,12.24%的領導干部認為非常好,4.64%的領導干部認為不好。可見,絕大部分受訪者認為氣象部門領導干部的依法行政水平較高。
在推進依法行政的阻力方面,66.24%的領導干部認為依法行政的意識不強,65.82%的領導干部認為依法行政工作體制不順暢,56.96%的領導干部認為行政執法監督力度不夠,48.1%的領導干部認為依法行政的內容不規范。這說明依法行政意識不強、依法行政工作體制不順暢、行政執法監督力度不夠、依法行政的內容不規范是阻礙依法行政的重要因素。
4.絕大部分領導干部的法律知識相對豐富,基本掌握法治思維的特點
在法律與部門政策發生沖突時,74.26%的領導干部認為按法律執行,22.36%的領導干部認為請示領導,3.38%的領導干部選擇按政策執行。這表明絕大部分氣象部門的領導干部都認為法治思維是一種規則性思維,信仰法律至上。
在對習近平法治思想、《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民法典》等內容的了解方面,84.39%的領導干部表示了解一些,14.35%的領導干部表示非常了解,僅有0.84%的領導干部表示不了解,0.42%的領導干部表示第一次聽說。這表明被調查者注重學習重要的法律法規并掌握其重點內容。
5.絕大部分領導干部對《氣象法》及氣象部門規章制度非常了解且關注其動態調整
在對《氣象法》及氣象部門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的了解方面,69.62%的領導干部表示比較了解,16.46%的領導干部表示了解很少,13.92%的領導干部表示非常了解。這表明氣象部門領導干部非常注重氣象部門法律法規的學習。
在對《氣象法》及其他氣象法律法規規章修訂的關注方面,47.26%的領導干部表示非常關注,46.41%的領導干部表示比較關注,5.49%的領導干部表示不太關注,0.84%的領導干部表示不關注。這表明領導干部較為關注氣象部門新法頒布和舊法修訂的情況。
6.絕大部分領導干部參加過與法治相關的培訓,并希望未來能夠繼續參加法治培訓
在法治相關的能力培訓參與方面,有63.29%的領導干部參加過,36.71%的領導干部表示從未參加過。這說明法治培訓已經在較大的范圍內得到普及。
在參加法治培訓的意愿方面,有70.04%的領導干部表示很愿意,27.85%的領導干部表示比較愿意,2.11%的領導干部表示不愿意。
本調研的目的是了解和發現五部委在提升領導干部法治思維能力方面好的做法。
五部委均將法治教育納入干部教育培訓規劃之中,堅持把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行政法等法律作為領導干部培訓的重要內容。
五部委均在干部任職類課程中優先重點安排了依法行政等相關法治課程。尤其在專題培訓方面,五部委除了有針對執法隊伍的行政執法類培訓外,還設有實踐目標多元化的法治專題培訓。
生態環境部堅持完善全員學法用法機制,堅持一把手帶頭學法用法普法,制定學法計劃,加強全員學法培訓,探索學法清單試點,深入開展部門學法行動。
自然資源部和水利部建立了健全的述法制度,除將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納入年終述職內容外,還大力完善了其他黨員領導干部述法機制,設計了體系化的述法內容,推動了述法工作與年度述職考核深度融合。
水利部將領導干部的法治能力和法治水平作為重要的考核內容,強化了問責處置,完善了糾錯機制,對不作為、亂作為的干部在年度考核中作出了相應處理。
農業農村部為深入推進依法行政、構建農業農村法治體系,將有關任務分解到各司局、派出機構,并納入年度績效指標,通過年初“建賬”、年中“查賬”、年末“對賬”,推動各項法治建設重點任務有效落實。
自然資源部健全了法治建設督察考核機制,探索建立了自然資源法治建設考核機制,并將考核結果作為衡量單位工作實績和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從而將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的干部選拔到領導崗位和重要部門。
氣象部門要加大領導干部法治培訓力度,提高法治培訓在干部培訓中的比例,對領導干部的法治培訓需求進行深入調研,立足領導干部多樣化的培訓需求,規劃開設針對不同培訓主體和培訓內容的法治專題培訓班。
氣象部門要完善法治培訓課程體系,立足領導干部的現實需求和差異化特征,加大法治課程開發力度,精準設置法治培訓內容。
氣象部門要創新法治培訓方式,綜合運用諸如案例式、辯論式、研討式、視頻式、對話式等多種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其優勢,提升教學吸引力。
1.大力完善法治績效考核機制。氣象部門應將領導干部的法治能力和法治水平作為重要的考核內容。積極探索建立法治績效考核機制,將考核結果作為衡量單位工作實績和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2.大力完善領導干部學法、用法、述法機制。氣象部門要借鑒五部委的相關做法,完善氣象部門領導干部學法制度,制訂年度學法計劃,明確學法對象和學法要求,優化學法內容和學法形式,制定學法機制實踐路線圖和考核方式。
3.探索領導干部的述法機制。氣象部門要將氣象系統處級及以上領導干部納入述法對象,細化述法內容,推動述法工作與年度考核深度融合、同步推進。
4.發揮榜樣的引領作用,推動更多干部提升法治能力。氣象部門要挑選在遵紀守法、依法行政、為民服務等方面表現突出的領導干部,將其作為榜樣供大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