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智慧,張澤彬
(廣東白云學院,廣東廣州 510405)
筆者通過問卷星隨機對部分高校的學生黨支部成員開展關于學生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的問卷調查,分析高校學生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的現狀,并結合廣東白云學院應用經濟學院學生黨支部的實際經驗,探討能全面推廣的高校學生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新模式。
主題黨日活動是黨員日常教育管理的主要方式,是提升學生黨員政治素質的有力抓手。應用經濟學院學生黨支部結合走訪紅色基地、分享紅色故事、追思革命烈士、尋訪優秀共產黨員等設計主題黨日活動,有效深化學生黨員對歷史的認知,提高學生黨員的政治素養。應用經濟學院學生黨支部通過超星學習通黨史競賽等主題黨日活動,提高學生黨員的學習積極性,加強學生黨員的理論學習,無形中提升了學生黨員的思政能力。應用經濟學院學生黨支部通過不斷引導學生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探討,逐漸增強學生黨員的“四個意識”,進一步堅定學生黨員的“四個自信”,使學生黨員做到“兩個維護”[1]。
基層黨建品牌化建設能夠給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帶來新的思路,使高校的黨建工作具有活力[2]。應用經濟學院學生黨支部以志愿服務為著力點,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創新性開展“金融知識進社區”“動動手指頭、齊齊防詐騙”等以志愿服務為主要內容的主題黨日活動,進一步夯實高校開展基層黨建工作的基礎,形成黨建工作品牌項目。
高校要持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落實落細,永葆黨的生機活力[3]。主題黨日活動是高校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的重要途徑。應用經濟學院學生黨支部開展了“傳承紅色基因,繪說黨史故事”等主題黨日活動,各個學生黨員分享學習心得,分享革命英雄、革命故事、革命根據地,了解黨史,了解我們黨的奮斗歷程,從而學習中國共產黨人優秀的品質,做新時代優秀的大學生。
筆者調研了廣東三所高校的部分學生黨支部成員,調研對象包括學生黨支部的中共正式黨員、中共預備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收到有效問卷460份。調研結果顯示,79.3%的成員能夠認識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手段。超過半數以上的成員認為有必要每月都舉辦一次主題黨日活動。部分成員認為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缺乏系統規劃。44.3%的成員反映畢業年級的學生因要在校外實習,難以按時參加活動。大部分成員認為黨支部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的過程中,因受到缺少系統規劃和有效組織、活動場地較少、活動經費不足、支部成員流動性較大等因素的限制,有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具有一定的難度。在“如何增強主題黨日活動的吸引力”這個問題上,大部分成員希望黨支部以青年人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不斷創新活動形式,加強活動內容策劃和實施,提升活動吸引力。
多數高校學生黨支部是按照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來開展活動,因此,支部成員來源復雜,各成員課程時間不一樣,課程任務不同。學生從遞交入黨申請書到成為中共正式黨員,一般需要較長的時間。因此,當高校學生發展為黨員或預備黨員時,他們已成為大三或大四年級的學生,都處于畢業或即將實習的階段。黨員的實習地點比較分散,實習時間不統一,不利于黨支部的組織管理。以筆者所在的應用經濟學院學生黨支部為例,學院設有2個學生黨支部。目前,第一學生黨支部的黨員、預備黨員有46人,第二學生黨支部的黨員、預備黨員有44人。在校外實習的學生中,第一學生黨支部有27人,第二學生黨支部有26人。學生的實習地點分布在全國不同的地方,導致黨支部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和管理時,會面臨一定的困難和挑戰。
學生黨支部的成員分布在大一到大四的不同班級,導致系統性主題黨日活動的開展容易受學生上課時間不統一、畢業生黨員要在校外實習等因素的影響,活動難以系統規劃和連貫進行,呈現碎片化特點。多數高校學生黨支部書記由輔導員兼任,而輔導員所帶學生較多,工作繁忙瑣碎。輔導員隊伍缺乏黨務知識,難以保證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前能有充足的時間去計劃和組織,導致主題黨日活動往往都是匆忙召開,活動效果一般。高校學生黨支部通常都能按照上級組織的要求完成主題黨日活動的開展,但由于缺少考核監督管理機制,難以確保活動的開展效果。據調查,21.50%的黨支部沒有事前規劃主題黨日活動,36.70%的黨支部在主題黨日活動結束后,沒有開展相關評價考核。學生黨支部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時,缺乏具體的實施措施,活動過程缺少監督管理,活動結束缺少考核評價,導致活動缺乏有效性。
主題黨日活動在形式方面比較單一,活動多設在室內開展。部分學生黨支部對主題黨日活動理解不夠深刻,缺乏足夠的重視,單純為了傳達文件精神而開展簡單的活動。部分學生黨支部甚至在開展活動時常會出現跑題的情況,內容枯燥、吸引力差,活動形式單一。受疫情影響,高校學生黨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的形式由線下轉為線上。部分黨支部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時,只是將活動停留在傳統的線上交流學習層面,甚至只是為了完成任務,導致主題黨日活動的接受度較低、凝聚力較差,影響活動效果。調研數據表明,86.40% 的人認為主題黨日活動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活動形式單一,92.10%的人認為應該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黨日活動。
黨支部主要圍繞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一些學生黨支部雖然能完成規定動作,但是在自選動作方面缺乏創新,習慣于組織支部成員集體觀看專題視頻或者簡單舉辦一場分享交流會,就當是完成一次黨日活動。調研數據顯示,多數成員認為自己所在的黨支部沒有特色品牌活動,部分成員認為自己所在支部舉辦的黨日活動內容比較枯燥,未能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時代契機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難以提升學生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在信息化時代,大量的新媒體信息也給廣大高校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了巨大的改變。高校學生黨支部應順應時代潮流,對現有的主題黨日活動進行改革創新,開展形式多元而又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
高校學生黨支部開展的主題黨日活動是對學生黨員進行繼續教育和培養的重要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高校學生黨支部應積極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模式。
黨支部要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學習制度,加強支部成員理論學習。在策劃主題黨日活動時,黨支部要注重結合學科建設與專業特色,推動主題黨日活動向品牌化發展。
應用經濟學院組建了教師黨員和學生黨員“學習支持中心”志愿者隊伍,為全院的師生進行互動交流搭建平臺,為學生提供專業化支持服務,充分發揮教師黨員和學生黨員在學生成長成才中的導師、朋輩作用。應用經濟學院不定期開展學習經驗分享、職業發展規劃等活動,營造優良學風,定期招募優秀學生擔任學業導師,以固定時間在黨員活動室開展學業咨詢服務,向需要取得更好成績、完善學習方法或者遇到疑難的學生提供幫助。學生黨支部依托學院“心苑”心理輔導站,開展學生學習心理團輔、個案輔導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調節情緒。此外,學生黨支部不定期遴選在道德素養、專業學習、志愿服務、自強自立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優秀學生,以宣講會、座談會、面對面交流、訪談等形式開展活動,通過優秀學子真實可信接地氣的成長故事,激勵、教育廣大學生進步成長。
黨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需要不斷探索創新,可以通過線上線下聯動豐富活動形式。因疫情影響,大部分學生黨員無法到校參加主題黨日活動。應用經濟學院學生黨支部開展“抗擊疫情,黨員先行”線上主題黨日活動,增強黨員在戰“疫”中的責任意識,給學生講解疫情防控措施。在線下,學生黨員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為疫情防控奉獻青春力量。學生黨員參加各類志愿服務達300余次,服務時長達1 000個小時。應用經濟學院積極在微信平臺上發布20余篇關于學生黨員抗疫的文章,共有12 284人閱讀了這些文章。
走進紅色教育基地,重溫革命故事。在慶祝我們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黨支部組織成員赴深圳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前往深圳市福田區蓮花山公園瞻仰鄧小平同志的銅像,緬懷和感恩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并在一代偉人銅像前再一次重溫入黨誓詞。隨后,全體黨員集體前往參觀廣東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展覽“大潮起珠江”。應用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在現場給學生講解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讓學生黨員深刻銘記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和改革開放的崢嶸歲月。
知識競賽促學習,比學趕超爭上游。為幫助學生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追憶崢嶸歲月,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應用經濟學院學生黨支部開展了“追憶黨史崢嶸歲月,偉大光榮建黨百年”學黨史知識競賽,競賽內容包括黨史及黨的政治理論知識等。全體學生黨員積極參加此次黨史知識競賽。通過知識競賽,學生黨員加深了對黨史的了解,并從黨史中汲取智慧、經驗、精神和力量。
高校基層黨組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必須樹立品牌意識,彰顯自身特色,努力實現“一支部一品牌,一單位一特色”,提升黨建工作顯示度和影響力。高校基層黨組織要不斷豐富黨日活動的內涵,創新黨日活動形式,增強活動吸引力,將思想教育、政治學習、社會責任等有機融入形式多樣的活動中,真正讓“主題黨日活動”成為“學”的基本載體、“做”的重要平臺、“改”的有力抓手[4]。
學生黨支部要扎實開展“黨建進學生宿舍”工作,在學生宿舍開展黨建工作有一定的意義和必要性。應用經濟學院學生黨支部建立黨員在學生宿舍夜巡值班制度,使黨員更好地履行其義務。學生黨支部以“教育、管理、服務、溝通”為宗旨,確保學生宿舍和諧穩定,打造平安校園。此外,在每年的全國兩會期間,學生黨支部會組織學生黨員走進宿舍開展以“學習兩會精神,勇擔青春使命”為主題的黨日活動,通過黨員帶動全體學生提高政治覺悟。黨員提前準備好與兩會知識相關的問題,向各宿舍成員提問,使同學們更加關注兩會知識。學生黨支部積極鼓勵大學生對熱點議題展開討論,表達對當前國家熱點話題的思考。
學知識、聽故事、悟黨史,過“紅色暑期”。應用經濟學院學生黨支部通過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繪說黨史故事”系列活動,倡導學生黨員利用暑期走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博物館、紀念館等場所,利用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讓革命薪火代代相傳。各黨員就近前往紅色教育基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然后通過圖片、文字、錄制音視頻等形式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講述紅色故事。學院借助微信公眾號“黨員陽光夢之隊”和易班平臺,將各成員講述的紅色故事以青年人喜聞樂見的形式載體進行推送,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持續走實走深、入腦入心。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點是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號召力和凝聚力。我們必須大力解決高校黨支部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時出現的缺乏連貫規劃、形式比較單一、內容相對枯燥等問題。黨支部要結合實際,圍繞新時代黨的教育事業,科學策劃主題黨日活動,確保主題黨日活動內容鮮活,充滿“黨味”,讓主題黨日活動成為黨員學習教育與交流的陣地,激發黨員的活力,增強黨員的凝聚力,真正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