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珺
(河南省發展戰略和產業創新研究院,河南鄭州 450003)
河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這是河南省為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的科學部署,是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的重要舉措[1]。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推動創新發展的重要職責。河南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的具體抓手,有助于加快實現從數量型人口紅利向質量型人力資本紅利轉變。河南省要圍繞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主動適應創新發展和產業變革需求,加快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為實現“兩個確?!碧峁﹫詫嵢瞬胖巍?/p>
河南省作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構建了從中職到高職再到職業本科的較為完善的職業教育體系。目前,河南省共有職業院校554所,具有招生資質的中職學校423所、高職院校99所、職業本科學校1所、技師學院31所,在校生268萬人[2]。“十三五”期間,河南省的職業院校共培養技術技能人才352萬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 500萬人次,職業教育規模居全國首位,為河南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人才支撐和保障。
2019年,河南省被國家批準為首批試點建設國家產教融合型城市的省份之一,201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實施意見》。教育部在河南省連續成功舉辦了8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河南省的產教融合成為全國典范。河南省在全國率先出臺了《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辦法》,成立25個行業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指導委員會,組建77個職教集團和職教聯盟,有效促進了校企協同“雙元”育人,“學校+企業(行業)”的“雙師型”教師培訓模式得到教育部推廣。河南省大力推進“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全省試點院校占比超過60%,有助于拓寬就業創業渠道,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
河南省率先在全國推進省級“雙高工程”,遴選了68所高水平中職學校和98個高水平中職專業群以及34所高水平高職學校和54個高水平高職專業群,大力推進職業院校內涵建設。2020年,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中,河南省以15個總獎項數量的成績穩居全國第一梯隊。2020年,河南省培訓學員自主創業達到25.4萬人,培訓學員帶動就業96.4萬人,創業帶動就業比達到1∶3.8,培訓學員薪資增長人數達到25萬。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對于穩就業、促就業發揮了積極作用。
“十三五”期間,河南省的職業院校主動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培訓“建檔立卡”貧困人員3.82萬名、新型職業農民3 517名。全省職業院校與企業聯合開展產品開發、技術推廣項目達6 000余項,推動“鯤鵬產業學院”“京東電商實訓基地”等一批產教融合項目落地實施。河南省積極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培育打造了“大禹學院”“詹天佑學院”“電力絲路學院”等一批職業教育國際品牌。
河南省推動職業院校經費管理體制改革,全面實行以辦學績效為核心的生均撥款制度,促進有限的教育資源向辦學層次高、畢業生質量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強的院校傾斜。河南省積極開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辦學體制改革,大力支持企業參與辦學,鼓勵企業依法參與公辦職業院校的產業學院和實訓基地建設,推動學校、行業、企業形成產教融合綜合體。目前,河南省有民辦職業院校115所、在校生46.47萬人。民辦職業教育辦學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河南省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還有待完善,缺乏“職業教育高考”的制度設計。高層次職業教育資源相對匱乏,本科院校數量和本科專業供給相對不足。職業院校的學歷認證機制有待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畢業生的成長和發展。職業院校的辦學自主權受到限制,在機構崗位設置、人員配備招聘等方面缺少政策支持。
絕大多數學生和家長不愿意主動選擇職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更受學生和家長歡迎,社會對職業教育的傳統認知相對根深蒂固,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和支持力度均不夠。不同區域、不同院校的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特別是地方政府重視不夠,“抓職業教育就是抓發展、抓經濟、抓民生”的理念共識尚未形成。
河南省可操作、能落地的校企合作政策尚未形成體系,保障支持企業參與職業教育辦學的措施不夠完善。職業院校發展規劃與當地產業發展契合度不夠、前瞻性不強,人才培養的規模、結構、質量與企業需求不完全適應?!半p元”育人有待加強,校企雙方的資本、技術、知識、設施、設備等要素尚需進一步融合。
河南省要把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快構建“中職—高職高?!殬I本科”層次分明、緊密銜接、均衡協調的職業教育體系。首先,河南省要鞏固中等職業教育的基礎地位,推進中職學校標準化建設,推動全省公辦中等職業學校辦學條件基本達到國家標準,支持中等職業學校多樣化發展。其次,河南省要創新發展專科層次職業教育,支持??聘叩嚷殬I學校重點辦好服務地方發展的特色優勢專業,逐步建設成為集就業教育、升學教育、培訓教育、創新中心于一體的區域技術技能積累的重要資源集聚地[3]。再次,河南省要穩步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積極爭取新設置一批職業本科學校,擴大職業類本科培養規模,暢通高技能人才成長渠道,支持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本科高校轉型,支持符合條件的高校開設職業本科專業,鼓勵普通本科和應用型本科學校開展職業本科教育。最后,河南省要深化職業高等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根據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探索建立職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考試招生辦法,暢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渠道,使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有更多進一步接受高層次教育的機會。
河南省要推崇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新風尚,著力提升職業教育認可度,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首先,河南省要加大對職業教育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破除“重普輕職”的傳統觀念,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營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學習技能的濃厚氛圍,優化技能河南建設環境。其次,河南省要確保職業院校學生在升學、就業、職業發展等方面與同層次普通學校學生享有平等機會,清理影響職業院校畢業生公平就業的政策,在公開招錄公務員及事業編制人員時,清除對職業院校畢業生的種種限制。最后,河南省要設立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技能大賽獎等獎項,對有突出貢獻的教師逐步建立政府津貼制度,大力表彰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和個人。
河南省要實行產教融合,持續推動構建以城市為節點、行業為支點、企業為重點的產教融合發展模式,促進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效銜接[4]。首先,河南省要健全產教融合激勵機制,出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勵政策,調動城市、院校、企業等主體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其次,河南省要建立校企協作發展機制,圍繞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推動企業與學校在制定教學計劃、確定課程設置、完善人才培養方案、開發專業教材等方面開展合作。再次,河南省要搭建信息共享平臺,同步反饋學校專業教學和企業實訓情況,推動學校教學科研與企業技術研發銜接,通過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實現雙贏。最后,河南省要適時擴大產教融合范圍,在開展試點示范的基礎上,適時選擇一批合作程度深、成效較顯著的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平臺,推動雙方進行深度合作,探索“產教研用”合作路徑。
河南省要發揮職業院校的主陣地作用,深化“三教”改革,建設高水平職業院校,面向社會廣泛開展職業培訓,落實技能學習終身化,進一步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首先,河南省要建立品牌發展機制,以打造“名校名師名專業”為抓手,以品牌建設為核心,加快世賽、國賽成果轉化,打造一批示范引領作用明顯的品牌職業院校,催生一批緊貼河南省重點產業、育人質量領先的名專業,推動河南省職業院校差異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建設布局。其次,河南省要完善教師隊伍建設機制,制定完善的“雙師型”教師標準,建設一批省級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和“雙師型”名師工作室。河南省要鼓勵有條件的優質高職學校轉型為職業技術師范類院?;蜷_辦職業技術師范專業,支持高水平工科院校分專業領域培養職業教育師資[5]。河南省要合理提高職業院校教師的薪資待遇,制定相關配套優惠政策,切實解決好與人才引進相關聯的住房、子女上學等問題。最后,河南省要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推動技能人才培養培訓與產業轉型升級深度融合,完善“全勞動周期、全工種門類”的培訓體系,實現培訓、就業、增收一體化推進。
河南省要聚焦宏觀戰略實施、中觀區域發展和微觀企業需求,深刻把握產業升級和技術變革趨勢,不斷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首先,河南省要服務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建立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專業“五業聯動”的職業教育發展新機制。其次,河南省要服務區域產業升級需要,將職業教育納入產業發展和城鄉建設規劃,推動職業教育層次和專業結構與區域產業結構相適應、職業教育課程和實訓基地建設與產業技術進步相適應。最后,河南省要服務各級產業園區發展,優先滿足重點企業的發展需求,擴大定向、訂單式人才培養規模,聘請企業技術人才擔任實習實訓指導教師,共建一批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探索校園互通、人才共用機制。
河南省要統籌盤活職業教育資源,構建政府統籌管理、行業企業積極舉辦、社會力量深度參與的職業教育多元化辦學新格局[6]。首先,河南省要統籌考慮國有經濟、社會機構、民營企業等力量,針對性地出臺支持推進產教融合、建設產業學院的政策,并爭取得到國家層面的支持。其次,河南省要鼓勵社會力量通過資金、土地、裝備、技術等多種要素投資職業教育,吸引企業和研究機構參與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共建技術技能創新平臺、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等,建設一批產教、科教、創教融合型專業。再次,河南省要放寬職業院校辦學自主權,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支持學校自主選擇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產業學院合作方和教育教學形式,合理保障學校在專業設置、人事管理、教師評聘、收入分配等方面行使辦學自主權。最后,河南省要結合義務教育階段“雙減”工作的開展,合理制定政策引導學科類機構轉型職業教育,助力職業教育發展。
首先,河南省要完善經費保障機制,持續加大職業教育投入。各級政府要建立與辦學規模和培養要求相適應的財政投入制度,全面落實公辦職業院校生均撥款制度,足額落實生均經費標準。其次,河南省要加強就業創業指導,注重職業院校就業指導機構建設,引導畢業生轉變就業觀念,鼓勵學生多渠道、多形式就業,充分利用國家現有政策鼓勵職業院校畢業生參與創業。再次,河南省要擴大對外宣傳交流。目前,河南省在少林武術、太極拳、高鐵技術培訓、中醫藥、農業等項目上已具備在全國甚至海外開展職業培訓的資源和優勢。河南省要進一步擴大對外宣傳、整合資源,廣泛吸引海內外學員到河南接受職業教育,打造河南特色職業教育品牌。最后,河南省要強化政策落地督導,定期對職業教育政策落實情況進行督查指導,加強相關職能部門與職業院校之間的溝通配合,深化“放管服”改革,確保各項政策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