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波,張云云,趙 芳,熊立貴
(1.廣東開放大學/廣東理工職業學院 廣東 廣州 510091;2.中山市中等專業學校 廣東 中山 528458)
開放教育作為終身教育的重要部分,是21 世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開放教育基于開放的理念,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平臺,向社會公眾提供不受人員、時間和空間限制的“所有人、隨時、隨地”的開放教育資源和學習機會。工科專業是開放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科專業的基礎性課程具有通用性和較強實踐性的特點。課程資源是工科專業基礎課的核心內容,它有效地支撐了課程,也是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1]。然而,當前開放教育工科專業基礎課課程資源建設面臨一些挑戰,需要通過探索開放教育工科專業基礎課課程資源建設的背景、理念、目標,以及分析相關案例的實踐情況,對其進行一定的改革。
“工程制圖”是相關工科專業的一門典型基礎課程,本文以廣東開放大學“工程制圖”課程資源建設為例進行介紹。
隨著中國的產業逐漸由“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社會對工科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大,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和不同階段的產業人員可以通過開放教育所提供的豐富課程資源獲得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提升。基礎課是開放教育工科專業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基礎。課程資源是工科專業基礎課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當前,開放教育工科專業基礎課課程資源建設存在一些問題,如不同教育層次或類型下相同課程的課程資源相互割裂、課程資源的質量和效果有待提高等。針對課程和課程資源的建設,《國家開放大學綜合改革方案》明確提出要依托平臺實現課程的全方位共享,要健全開放大學、普通高校、職業院校之間的資源共享、交流協作機制[2]。另外,《關于加快建設發展新工科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 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快開發新形態數字課程資源,加大課程整合力度[3]。為了適應產業和社會的實際需求,落實開放大學綜合改革方案的要求,推動新工科建設,需要對開放教育工科專業基礎課課程資源的建設進行改革探索和實踐。
基于《國家開放大學綜合改革方案》和《關于加快建設發展新工科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 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確定開放教育工科專業基礎課課程資源建設的理念。
不同教育層次或類型下相關工科專業中開設的專業基礎課往往相同或相似。為了使不同教育層次或類型下相同課程的課程資源更好銜接,同時避免課程資源重復建設,開放教育工科專業基礎課課程資源的建設應該重點考慮課程資源的通用性要求。
注冊開放教育工科專業的學生多為在職人員,他們學習的目的性強。所以,開放教育工科專業基礎課課程資源的建設應以學生為中心,以職業能力的培養為主線,突出實用性。
實踐教學直接影響工科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但在開放教育環境下,實踐教學的開展受到很多客觀因素的影響。因此,開放教育工科專業基礎課課程資源的建設需要重點關注課程資源對實踐教學的支持。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開放教育工科專業基礎課的教學需求和教學內容會動態變化。開放教育工科專業基礎課課程資源的建設需要通過不斷改進和持續更新來確保課程資源的時效性、有效性和前沿性。
在新工科背景下,開放教育工科專業基礎課課程資源的建設需要基于開放教育環境創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服務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雖然開放教育工科專業基礎課課程資源的建設目標有很多,但可以將它們分成“好用”“好學”和“有用”三個主要目標。
開放教育工科專業基礎課課程資源應該以開放、共享、靈活的形式適應于不同教育層次或類型下相同或相似課程的教學要求,并將彼此更好地銜接起來。
開放教育雖然突破了學生在時空等方面的種種限制,但也存在很大的制約,如實踐條件受限、學生存在工學矛盾等。所以,需要充分考慮學習者的來源、背景、需求、特點和學習條件等情況,建設適合學習者實際情況、便于學習者學習的開放教育工科專業基礎課課程資源。
“有用”是開放教育的重要目標,也是工科專業建設的一個重要方向。開放教育工科專業基礎課課程資源應該基于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在開放教育的環境下,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進行建設,從而滿足學生和企業的需求。
廣東開放大學以開放教育為主要辦學形式,與以高職教育為主的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管理體制。兩個學校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且積極探索高職教育專科與開放教育本科的一體化人才培養。廣東開放大學建立了具有強大功能的網絡教學平臺,它可以為學習者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服務。下面基于廣東開放大學網絡教學平臺,以廣東開放大學的“工程制圖”課程為例,進行開放教育工科專業基礎課課程資源建設的詳細介紹。
開放教育本科多為專科起點本科(專升本),是開放教育專科和高職教育專科的進階。它們的課程也存在一定的進階關系。但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兩者之間無論教學環境、教學模式等都存在很大差異,且開放教育本科和專科屬于層次不一樣的開放教育。由于工科專業的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都與就業緊密相連,都以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4],所以,可將所有專業下相同的基礎課程看成一個系統來進行課程資源的設計。
下面以廣東開放大學和廣東理工職業學院的“工程制圖”課程為例進行介紹,如圖1 所示。廣東開放大學的多個開放教育專科和本科專業,以及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多個高職教育專科專業都開設了相同的基礎課程“工程制圖”,但它們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所差異。可以基于它們的人才培養方案確定“工程制圖”課程在各專業下的課程目標,再根據目標明確課程的教學內容,并將所有的教學內容匯聚成一個整體。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將“工程制圖”課程的教學內容劃分成一系列的模塊。再將模塊下的教學內容以項目驅動的方式融合到一系列的典型工作任務中。基于工作任務建設一系列的課程資源顆粒,從而實現課程資源庫的構建。
圖1 系統化設計“工程制圖”的課程資源
另外,開放教育本科可以與高職教育專科或開放教育專科進行一體化人才培養。進行一體化人才培養的專業,可以探索不同教育層次或類型下相同課程的課程資源銜接。例如,廣東理工職業學院高職教育專科的機電一體技術專業和廣東開放大學開放教育本科的機械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進行一體化人才培養。它們都開設了“工程制圖”課程,通過比對分析各專業下該課程的目標、合理安排各教育階段的教學內容和評價方式等,可以允許學生免修部分教學內容,如圖2 所示。
圖2 專本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下相同課程的銜接
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的工科專業都與產業緊密對接,人才培養方案都與用人需求緊密對接,課程都與就業崗位緊密對接,課程資源都與職業能力緊密對接[5]。為了實現課程資源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支撐,需要先分析各專業的目標就業崗位對課程的要求,再確定課程的內容,然后基于崗位環境下的工作過程將課程的教學內容劃分為一系列的教學模塊,最后通過建設教學模塊的課程資源來構建課程的資源。
下面以廣東開放大學和廣東理工職業學院的“工程制圖”課程為例進行介紹,如圖3 所示。首先,基于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確定教學內容,并將其分成六個教學模塊。其次,每個模塊的教學都由相應的典型工作項目來驅動。這樣有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再次,由于開放教育的學生多處于在職在崗狀態,存在明顯的工學矛盾,且以開放環境下的自主學習為主,難以保證長時間持續學習。所以,需要將項目分解成一系列的小任務,每個任務都是來自于真實的工作環境并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且各任務之間保持相對獨立,從而確保學生能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任務。最后,基于每一個工作任務來建設一系列的資源顆粒,最終實現“任務資源→模塊資源→課程資源庫”的構建。另外,不同教育層次或類型下的相關專業,可以根據需求選擇資源庫里合適的模塊和任務資源來構建課程資源,從而實現課程資源的共建共享。例如,廣東開放大學機械電子信息工程本科專業可以選取所有模塊作為“工程制圖”的課程資源,廣東開放大學標準化工程(機電方向)本科專業可以選取所有模塊中識讀部分的資源作為“機電工程圖樣識讀”的課程資源。
圖3 “工程制圖”課程資源模塊的構建
“六步驟教學法”是高職教育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包括信息、計劃、決策、實施、檢查和評估六個步驟[6]。由于開放教育的特殊性,“六步驟教學法”不適應于開放教育。為了融合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的課程資源建設,在“六步驟教學法”的基礎上提出“五步驟教學法”,它依舊是一種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圍繞工作任務進行知識學習、問題解決、成果展示和拓展創新等。開放教育工科專業基礎課課程資源的建設都應該圍繞“五步驟教學法”進行[7]。
下面以“工程制圖”課程為例進行介紹,如圖4 所示。“五步驟教學法”主要包括任務的創設、確認、知識學習、實施和評價五個步驟。其中,前兩個步驟屬于任務的導入階段,后三個步驟為任務的實施階段,最后基于任務的課后學習構建了任務的拓展和創新階段。將課程資源建設落實到每個工作任務的五個步驟和三個階段上。其中,任務導入階段的創設和確認步驟需要建設相應的任務介紹和說明資源。此外,由于開放教育的學生大多為從事與專業相關工作的在職人員,應該鼓勵學生在自己的工作環境中找尋相近的內容來代替教師提供的任務,以便更好地提升任務的實踐條件。知識學習步驟需要建設相應知識的文字、圖片、視頻等資源。任務實施步驟需要建設相應的實施環境和條件,由于開放教育限制了實踐教學的條件,所以需要重點構建虛擬實訓平臺,并鼓勵在職學生利用工作環境完成任務的實施。任務評價步驟需要建設相應的題庫和討論。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還應該在任務的拓展和創新階段建設拓展資源。
圖4 基于五步驟教學法的課程資源建設
每一個任務在基于“五步驟教學法”進行課程資源建設時,還應該重點注意如下幾個方面。首先,課程資源的形式要豐富和直觀,以便于學生使用。然后,嚴格控制每個資源顆粒的量,以滿足開放教育學生的學習需求。其次,要加強實踐資源的建設。最后,要根據教學需求動態調整和更新課程資源,以確保資源的時效性、有效性和前沿性。
根據調查和反饋,大部分師生對“工程制圖”的課程資源感到滿意。教師認為課程資源“好用”,學生認為課程資源“好學”和“有用”。另外,“工程制圖”課程資源已經應用于電梯工程技術專業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項目——“機械制圖”標準化課程素材的制作,并通過驗收。
為了適應產業和社會的實際需求、國家開放大學綜合改革方案的要求和新工科建設,本文探索了開放教育工科專業基礎課課程資源建設的背景、理念和目標。開放教育工科專業基礎課應該基于通用性、實用性、實踐性、可持續性和創新性建設“好用”“好學”和“有用”的課程資源。同時,通過案例研究的方法,對廣東開放大學“工程制圖”課程資源建設的實踐過程和效果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其效果良好,可以為開放教育工科專業基礎課課程資源建設的改革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