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穆函 高志紅
(1.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2.河北師范大學公共體育教學部 河北石家莊 050000)
2022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學生群體是人民群眾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身體健康素養關系著國家的未來和發展。家庭作為學生最早接觸到的社會單位,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健康體育行為。基于此,有必要重點研究加強家庭對學生健康體育行為干預的措施,完善家庭干預下的教育體系,支持家庭指導學生的健康體育行為,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健康素養是指個體在生活中對自己身體和心理健康的認知、理解和管理能力。它涵蓋了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等方面,是個體維護和促進健康的基礎[1]。當前,健康素養的重要性不容忽視。首先,它能夠幫助個體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身體和心理狀況,從而采取適當的措施來維護和改善健康。其次,健康素養能夠提高個體對健康問題的認知能力,使其能夠科學參與健康決策和管理,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最后,健康素養還能夠幫助個體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保持良好的社會關系?;诮】邓仞B對于個體發展的優勢,我國在注重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也關注國民健康。例如,2019年7月15日,國務院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了健康中國行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為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提供了指導。另外,在該文件中還將促進中小學生健康作為一項重要行動,致力于促進中小學生健康發展。在此背景下,提高學生健康素養成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任務。
家庭是學生成長的最早和最重要的環境之一。在家庭中,學生會受到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的影響,包括他們的價值觀、態度、行為等。在健康觀念和價值觀方面,家庭的影響尤為重要,原因如下:首先,觀念傳遞。家庭是學生最早接觸到健康觀念的場所。父母的觀念和態度會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傳遞給學生,他們會從父母那里學習到什么是健康,什么是有益于身體的行為。如果家庭重視健康,注重飲食、運動和休息等方面,學生很可能會形成積極的健康觀念。其次,角色模仿。學生往往以父母為榜樣,他們會模仿父母的行為[2]。例如,如果父母經常參與體育活動,如跑步、游泳或打籃球,學生會覺得這些活動很有趣,并且會嘗試模仿他們的行為。同時,學生還可能會主動參加學校的體育課程、加入體育俱樂部或參加校內外的體育比賽。這樣的模仿行為可以促進學生的身體發展,并增強健康意識。不過,如果父母缺乏體育鍛煉的習慣,學生可能會認為體育活動并不重要。他們可能會更傾向于選擇不健康的方式來度過空閑時間,如長時間玩電子游戲或看電視。這樣的角色模仿可能會導致學生缺乏運動,增加患病風險,同時也影響了他們對健康體育的態度和行為。
家庭溝通機制是指家庭成員之間的信息傳遞和交流方式。家庭成員之間通過語言、非語言和行為等方式進行溝通,以表達自己的感受、需求和意見。一個良好的家庭溝通機制有助于學生了解家人對健康體育行為的態度和期望。此外,良好的家庭溝通機制還可以讓學生有機會與家人分享自己的體育經歷和感受。舉例來講,學生在學校參加了一場體育比賽,取得了好成績。如果他處于一個良好的家庭溝通機制下,就容易向家人分享自己的成就和喜悅,而家人也會祝賀并鼓勵他,從而進一步激發他對體育活動的熱情。若是家庭溝通機制不暢通或缺乏積極性,學生可能會感到無法與家人溝通關于體育活動的內容,或遇到問題時無法得到家人的支持和幫助[3],這樣一來,學生可能會感到孤立和無助,從而降低對體育活動投入程度??傊?,良好的家庭溝通機制可以為學生提供積極的家庭環境,激發他們對體育的興趣和熱愛,培養他們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積極的態度。所以有必要積極建立良好的家庭溝通機制,便于對學生的健康體育行為產生正面影響。
健康習慣是指一系列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有助于維持和促進個人健康。而家庭對學生健康習慣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以飲食習慣為例,假如家庭注重健康飲食,提供均衡的營養餐,鼓勵學生多吃蔬菜水果,限制高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學生很可能會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從而更好地參與體育鍛煉。以鍛煉習慣為例,在家庭注重鍛煉,鼓勵學生參加體育俱樂部、戶外活動或一起進行家庭運動的情況下,學生很可能會養成積極鍛煉的習慣。例如,如果父母每周帶學生去公園散步、騎自行車或一起打籃球,學生會覺得鍛煉是一種正常而有趣的生活習慣。以睡眠習慣為例,家庭對學生的睡眠習慣也有很大影響。在家庭注重規律的作息時間,營造安靜的睡眠環境,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睡眠習慣的情況下,學生會更容易保證充足的睡眠,有足夠的精力參與體育活動。若是家庭做不到這點,那么他們也難以形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影響體育運動參與時間以及參與效果。在健康素養視域下,家庭應當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習慣,提高他們的發展水平。
體育設施與資源包括健身器材、室外運動場地、運動器材、運動服裝和鞋子、體育指導和教練。(1)健身器材。健身器材是指專門用于進行室內或室外健身、鍛煉和訓練的設備或工具。這些器材可以幫助人們進行各種形式的運動和鍛煉,以增強身體的健康和素質[4]。例如,在家庭中擁有健身器材、跑步機、自行車等體育設施的情況下,學生就可以在室內運動,增加他們的體育鍛煉時間和頻率。(2)室外運動場地。室外運動場地是指供人們進行各種戶外體育運動的場地或區域。這些場地通常是開放空間,能夠提供適合不同運動項目的環境和設施。(3)運動器材。運動器材指的是用于進行體育運動或鍛煉的工具或設備。它們可以幫助人們進行各種體育項目和運動活動,并對身體提供支持與保護,或具有增強體質的功能。在家庭擁有室外運動場地,如花園、草坪或者籃球場的情況下,學生就可以在家中自由地進行跑步、踢球、打籃球等活動,享受戶外運動的樂趣,促進身體的發育和健康。(4)運動服裝和鞋子。運動服裝和鞋子指的是用于體育運動鍛煉所穿的服裝與鞋子。(5)體育指導和教練。專業的體育指導和教練可以提供正確的運動指導和技術支持,幫助學生正確進行體育鍛煉。在家庭能夠提供體育指導與教練的情況下,學生就可以掌握專業化的運動技能,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體育鍛煉效果??傊?,家庭能夠為學生提供這些體育設施和資源,容易使他們形成健康的體育行為。
家長應該意識到健康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不僅包括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社交適應和道德健康。為此,家長有必要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身體、心理和社會健康,并將其視為生活中的優先事項。一方面,為學生樹立榜樣。家長應當從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道德健康層面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并在該價值觀的指引下優化自己的體育行為,使自身成為學生的榜樣。以道德健康為例,當家長參與團隊體育活動時,他們需要與學生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技巧,幫助他們提升技術水平[5]。在比賽中,家長還應當鼓勵學生,給予積極的支持和激勵,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和挫折。此外,家長還可以展示出合作和團結的精神,與學生配合默契,共同努力實現團隊的目標。通過這樣的行為,家長可以向學生傳遞出關心和照顧他人的重要性,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另一方面,提供適當的教育資源。家長可以提供適合學生年齡段的健康教育資源,例如圖書、雜志、網站等,幫助學生了解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交適應和道德健康的重要性,并給予他們正確的指導和知識。
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是促進健康體育行為的重要因素,家長應與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了解他們的體育興趣和需求。家長可以問學生關于他們參與的體育活動的問題,例如他們參加了哪些活動,參與的頻率如何,是否喜歡這些活動,是否遇到了挑戰或困難,等等。之后,需要認真地傾聽學生的回答,表達出對他們參與體育活動的支持和肯定。同時,家長也可以分享自己的體育經歷和觀點,可以是自己小時候參加體育活動,或現在自己健身鍛煉的經歷,便于通過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經驗,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讓他們感受到體育的樂趣和益處[6]。
值得注意的是,在溝通交流中,家長應尊重學生的意見和想法。即使學生對某些體育活動沒有興趣,家長也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并尋找其他適合的體育活動。另外,家長需要鼓勵學生嘗試不同的體育項目,以便他們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歡和擅長的項目。
設置健康生活規則是影響學生健康習慣的重要手段。為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習慣,家長有必要將設置健康生活作為學生健康習慣養成的重要手段,并積極與學生一起制定健康生活規則,確保他們能夠遵守。
首先,制定健康飲食的規則。家長可以與學生共同制定健康飲食的規則。在制定規則時,可以鼓勵學生多攝入水果、蔬菜、全谷物和蛋白質食品,限制高糖、高鹽和高脂肪的食物攝入,使學生科學飲食,從而為他們提供營養支持。其次,制定每天鍛煉的時間和持續時間。家長可以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如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并設定每天鍛煉的時間段,如早晨或下午。同時,要確保學生能夠持續鍛煉一定的時間,以保證身體健康。最后,限制電子設備使用的時間。家長可以與學生一起制定電子設備使用的時間。例如,可以設定每天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段,或限制在一定的小時數內。同時,還可以規定在學習期間或晚上臨睡前不使用電子設備,以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休息或進行戶外運動。
這些規則不僅需要學生執行,而且家長也需要嚴格執行,并積極向學生解釋這些規則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家長可以向學生解釋鍛煉對身體健康的益處,如增強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預防肥胖等。同時,還可以與學生一起研究并分享健康飲食的好處,如提供足夠的能量,維持健康體重,提供各種營養素等,從而保障這些規則的高效執行。
一方面,提供體育設施支持。首先,提供適當的體育設施。家長可以在家中設置一些適合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設施,如籃球架、足球門等,為學生提供方便的體育鍛煉設施,鼓勵他們積極參與體育運動。其次,創造安全的體育環境。家長還需要確保家庭體育設施的安全性,例如安裝籃球架時,要確保其穩固可靠,避免意外發生。同時,家長還要監督學生在使用體育設施時的安全行為,提醒他們遵守規則,避免受傷[7]。
另一方面,提供體育資源支持。首先,提供運動服裝和鞋類,家長有必要為學生提供適合體育鍛煉的服裝和鞋類,確保他們在進行體育活動時的舒適性和安全性。例如,可以準備運動鞋、運動服、運動襪等,讓學生在運動中感到舒適,并減少受傷的風險。其次,提供體育指導與教練支持。家長可以鼓勵學生參加學?;蛏鐓^組織的體育活動和俱樂部,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體育指導和教練資源,幫助他們學習和發展體育技能。如果家長自身具備相關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可以擔任學生的體育教練。通過制訂合理的鍛煉計劃和訓練方法,幫助學生提升運動水平。如果家長自身不具備相關知識,可以考慮聘請專業的體育教練來指導學生的體育鍛煉。
家庭通過與學校和社區的合作,制定相關政策和計劃,有助于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健康體育資源和機會,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同時,家庭的參與也可以增強學校和社區對學生健康體育的重視和關注,共同營造一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環境。所以,需要積極踐行這些工作。例如,在社區的健康促進政策中,家庭可以提出建議,鼓勵社區組織健康運動活動,如健身活動、義工跑等,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體育運動的機會[8]。同時,家庭還可以建議社區提供公共體育設施,如公園、運動場等,以便學生可以方便地進行體育鍛煉。在學校的體育教育計劃中,家庭可以提出建議,要求學校增加更多的體育課程和活動,確保學生每天都有足夠的運動時間。另外,家庭還可以建議學校提供多樣化的體育項目,以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和需求。
如果家庭能夠加大對媒體與科學技術的應用力度,就便于為學生提供正確的健康體育信息和指導,培養他們科學、健康的體育運動習慣。同時,家庭通過加大應用力度還可以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熱愛,促進他們積極參與健康體育活動,從而增強健康素養,形成健康體育行為。為此,有必要積極推進這些工作。首先,做好媒體選擇和監督工作。家庭應當選擇合適的媒體資源,如健康生活雜志、專業健康網站等,以獲取關于健康體育的正確信息。此外,家庭還應對媒體內容進行監督,確保學生接觸到的信息是準確、科學和積極的,避免誤導學生和產生負面影響。其次,加強科技應用指導。家庭可以指導學生正確使用科技設備和應用程序,以支持他們進行健康體育運動。同時,家長可以指導學生使用相關的應用軟件、智能手表等,記錄運動量、睡眠情況等健康數據,并得到相應的反饋和建議。
綜上所述,為了發揮家庭對學生健康體育行為的作用,應建立科學的家庭健康觀念和價值觀,構建良好的家庭溝通機制,培養學生健康習慣,并提供適當的體育設施和資源。同時,與學校和社區合作制定政策和計劃,加大對媒體與科學技術的應用力度,也是保障家庭對學生健康體育行為發揮作用的重要措施。為此,有必要積極開展上述工作。另外,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家庭、學校、社區和政府等方面的合作,從而形成合力,共同為學生的健康體育行為形成與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