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旺姝,苑 莉,邱金磊
(1.長春教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61; 2.吉林省實驗中學,吉林 長春 130021)
2019年6月,《中國教師報》刊文《批判性思維教育:時不我待》,文中指出:“進行批判性思維教育,讓孩子成為創造者,是一件‘不能等待、不能觀望、不能懈怠’的大事。”[1]2020年3月,《中國社會科學報》刊文《全面培養我國普通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維》[2],文中提到:“批判性思維是一個人形成客觀理性的關鍵,更是創新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薄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年版)》已將思維品質列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強調教育要注重學生“思維在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方面所表現的能力和水平”。高中是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快速階段,也是他們人格、品格形成的重要階段,在高中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教育格外重要。針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很多專家和教育工作者撰寫了相關的文章,筆者著力梳理了近年來國內在此方面的相關研究性文獻。
在中國知網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為主題檢索詞,可以得到期刊論文31篇,學位論文67篇,會議論文4篇;通過相關主題檢索,可以得到“高中英語閱讀教學”200篇,“批判性思維”166篇,“批判性思維能力”160篇,“閱讀教學”117篇,“高中英語”89篇,“培養學生”46篇,“批判性思維培養”33篇。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批判性思維”為主題檢索詞,可以得到期刊論文33篇,學位論文189篇,會議論文8篇;通過相關主題檢索,可以得到“高中英語閱讀教學”418篇,“高中英語”211篇,“閱讀教學”198篇,“批判性思維”195篇,“批判性思維能力”88篇,“思維品質”74篇,“中學生”74篇,“高中英語閱讀”67篇,“培養學生”55篇,“批判性閱讀”47篇。以“高中英語閱讀批判性思維”為主題檢索詞,可以得到期刊論文21篇,學位論文96篇,會議論文5篇;通過相關主題檢索,可以得到“高中英語閱讀教學”204篇,“批判性思維”186篇,“批判性思維能力”80篇,“高中英語”94篇,“批判性思維培養”36篇。
Citespace(可視化分析)是近年來使用較多的一款用以輔助科研的分析軟件。筆者將主題詞設置為“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時間設定為2011—2022年,在中國知網檢索出171篇文獻,通過導入Citespace6.1r4軟件,運行得出圖1(關鍵詞聚類圖)和圖2(關鍵詞凸現圖)。

圖1 關鍵詞聚類圖
由圖1可見,近年來有關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的研究重點內容主要分布在“批判性思維或批判性閱讀”“中學生”“核心素養”和“高中英語閱讀或英語閱讀教學”等領域。
圖2顯示出近年來隨時間進程高中英語閱讀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的研究重點存現情況。思維能力、批判性閱讀能力、思維導圖、創造性思維等一直是教育研究者研究的重點內容,而從理論到教學實踐的研究也在逐步推進。研究從比較籠統模糊的概念性研究轉到有針對性的概念與內容的細化研究,再轉到能力生成與實踐性研究,內容越來越具體,越來越踐行以學生為中心、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陳贊招以Cinderella賞析教學為例,從不同角度設計問題,啟發和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分析、解讀、推理、解釋,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技能。[3]杜勝安和朱愛瓊以一次同課異構為例,探討了批判性思維能力在英語閱讀中的培養提升。他們強調課堂活動應與學生的實際水平相符,使學生愿意參與;問題設計要有思想深度和層次性,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4]
陳茂峰結合實例—復習課,探討英語批判性讀寫結合的必要性、可操作性,在課堂提問、預測與評價、批判性寫作等環節進行實踐研究探索。[5]張可聚焦批判性讀寫,認為教師可通過讀后反思、起草提綱、小組討論等環節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6]
李艷、繆英認為應采取顯性教學、教師提問、積極合作學習等教學策略,如小組討論、辯論以及同伴相互問答。[7]張利敏認為教學中要善用預測、質疑、評價等批判性思維策略,通過教學實例呈現這些策略在課堂中的運用;教師要有批判性思維意識,鼓勵學生勇于質疑,精心設計閱讀任務。[8]李冬琴建議閱讀教學中要巧用文本標題預測內容,進行讀前、讀中預測,利用思維導圖梳理文章結構,同時創設問題鏈,以拓展文本內涵。[9]雷雅琨建議教師自行選擇貼合單元教學主題、貼合學生實際生活和當下社會熱點的閱讀文本,創設活躍的討論氣氛,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及時記錄學生課中、課后的反饋,及時進行反思和調整。[10]張爽、楊繼紅提出教師要做批判性思維的引領者,加強對批判性思維意識的培養;努力創設批判性問題情境,鼓勵學生運用批判性思維;采用多種媒體方式進行教學,營造好的批判性思維氛圍。[11]
鐘志賢認為一些閱讀教學較多地停留在對文本信息與文本結構的淺層理解上,缺乏對文本深層次的判斷、分析和評價,開放、多層次的思維訓練欠缺;一些教師的問題設置過于拔高;一些教師過早進入語言知識點講授,學習脫離語篇,碎片化的學習限制了思維的發展。[12]潘曉雯認為運用批判性思維的過程難以可視化,也是批判性思維培養的一個問題。學生面對幾行文字展開聯想和思考,其過程和進步不能被看到,教師也很難清晰捕捉學生的思維方向,因而教學效果會受到影響。[13]
其一,要根據學生核心素養各方面的指標和提升程度,綜合判定學生的進步和教學的效果。批判性思維的提高并不能完全體現在考試分數上,它是一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的體現。當前已經有一系列針對批判性思維設置的科學衡量標準,教師可根據這些標準,結合課堂培養目標和學生實際,自行設計教學中關于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的目標。
其二,要將英語思維能力培養融入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設置單項思維能力培養目標,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進行教學。教師要靈活運用提問策略,進行追加式提問和探究式提問,培養學生的深層閱讀能力,從而更有效地進行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
其一,教授文體知識,讓學生明確行文思路,進而對文章進行自我闡釋與思考,形成客觀的批判性判斷。高中英語教師應在教學中向學生介紹文體知識,當學生明了所閱讀文章屬于何種文體后,就可以自動反應出該文體的相關信息,生成相關的批判性思維,并使用這些思維對文章進行理解和判斷。
其二,注重背景知識的鋪墊。英語作為一種語言,除溝通表意外,還涵蓋著諸多深層內容與知識,如歷史、風俗、文化、文學等。這些內容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學生的判斷,影響他們的批判性思維。所以在閱讀教學之前或之中,教師要及時將所教授材料的相關背景知識展現給學生,讓他們了解簡單文字背后蘊含的深層次意義,利用自身的價值判斷重新解構文本,最終對文章的意義與內容形成自己的見解與觀點。
其三,把握有效時機培養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應該是多角度、多方面的,不能囿于簡單的一堂課或一個時間節點。在各科教學過程中,在作業布置中,在任務完成中,在日常校園生活中……教師都應該適時地向學生介紹批判性思想,使他們掌握更多的批判性思維方式、方法,形成自己的批判性思維體系。教師要捕捉時機,引導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練習,使批判性思維逐漸成為他們的思維習慣,主動在各種情況中運用批判性思維判斷和處理事情。
其四,注重評估,持續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高中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正處在逐漸完善的階段,受主觀意識和外部思想的影響,他們在價值考量和批判性思維作用方面難免出現一些問題。教師要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效果進行評估,及時引導、及時矯正,使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運行在正常的軌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