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卉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惠州供電局,廣東 惠州 516000)
“2030 年碳達峰,2060 年碳中和”是我國為保護環境與調整能源結構而做出的決策,也是我國能源結構使用調整的關鍵時期,關于構建清潔能源、低碳、高效地綠色能源發展體系,國家已經出臺了多項規定,要求大力發展風電、水電、太陽能,太陽能是當前常見的清潔能源,具有清潔、安全、高效、可持續的優勢,目前,光伏技術的成本也在不斷的下降,特別是光伏發電技術在太陽能的使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中也具有明顯的優勢,我國的光伏發電技術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1]。
隨著我國光伏電池組件技術材料的研發與應用深入市場化,新式的電池技術不斷的出現,并且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鏈與市場銷售渠道,光伏電池的產量與技術已經達到了全球領先的水平,2022 年6 月,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等9 個相關部門,共同發布了我國“十四五”再生能力發展規劃,指出了世界光伏產品的供應鏈中,我國的光伏產品如多晶硅、硅片、電池片和組件在國際市場上的占有率分別達到了76%,80%、83%和76%。而且,我國在太陽能電池研發投入十分巨大,在PERC 晶體硅電池、TOPCon 單晶硅電池、HJT 單晶硅電池、IBC 單晶硅電池等研究,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也開發出多種類型的光伏發電電池。特別是PERC 晶體硅電池,我國的技術領先全球,國際市場份額占比也最高,在多個國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通過2022 年我國光伏協會的數據顯示,我給產業化的p 型PERC 晶體硅電池應用最為廣泛,電池的平均光電效率已達到22.8%,而且該技術的光伏電池的能耗低、成本低、轉化效率高[2]。而且,雙面PERC 技術轉化太陽能的效率比較高、能耗低、成本低,將會成為未來光伏電池主要發展趨勢。TOPCon 單晶硅電池技術、HJT 單晶硅電池等n型太陽能電池技術的優勢也十分明顯,技術更先進、光電轉換效率高、能量衰減率低。例如,TOPCon 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達到了23.2%、HJT 電池的轉換效果達到了25.8%,與PERC 電池的市場應用比較分析,n 型電池的技術市場占有率較低、規模比較小,技術的成本比較高,有的技術還需進一步驗證,產品還處于量產驗證的階段。隨著光伏技術的突破與發展,光電轉換原材料、設備的技術的突破,先進的生產制造設備技術的發展,以及生產成本的大幅度降低等優勢,n 型晶體硅電池技術的研究也逐漸成熟,將會成未來光伏發電技術的重要發展趨勢之一。
薄膜光伏電池是當前比較流行的光伏技術之一,它具有能耗低、輕量化、可柔性、延展性強、能量轉換效率高、能量衰減小等優點,在柔性設備和便攜式智能可穿戴設備上的應用優勢十分突出,在很多山區的太陽能光伏發電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對解決山區農村資源缺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砷化稼(GaAs)光伏電池、啼化鎬(CdTe)光伏電池等光伏發電技術,由于這些電池都采用稀有金屬,具有一定的毒性,這就需要做好電池的安全防護工作,以防止電池的損壞,而造成環境的污染。GaAs 光伏電池的換效率較高、延展性能較好,技術也比較成熟,但是,由于Ga 屬于稀有金屬,且As 元素具有較強的毒性,使得GaAs 光伏電池毒性處理成本高昂、穩定性較差、技術與工藝復雜,在具體的應用中還沒有得到規模化的量產與應用[3]。GIGS 光伏電池的優越性也是明顯的,它的性能穩定、弱光性能好、光能轉換性能效率高、光電性能不衰減,目前確認的GIGS 光伏轉換率為23.4%,如果進行量產,可以將光電轉換效率提高到17.5%左右,這種技術在光伏發電中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光電的轉換效率。CdTe 光伏電池也是高效的薄膜光伏電池,技術實現不是十分復雜,也是當前量產規模最大的薄膜光伏電池,它的性能穩定、光電轉換性能效率高,量產組件的平均轉換效率為15.1%,在未來光伏技術的應用具有廣泛的用途,但由于Cd 屬于有毒重金屬元素,Te 是稀有元素,需要進行特殊化的處理,且這些重金屬元素的處理成本比較高,未來在提升量產電池組件效率的同時,可以降低廢舊CdTe 電池的污染回收與重復利用,可以降低光伏發電的成本,擴大電池的商業化生產與應用規模,從而能提高薄膜光伏電池的應用前景。
鈣鈦礦光伏技術采用現代化的光伏技術,它主要是采用復合金屬化合物鈣鈦礦,該金屬化合物具有高載流子遷移率、光電轉換效果明顯,具有較長的載流子擴散距離,對太陽光能量吸收系數比較大等光電特性,且鈣鈦礦光伏電池的原料豐富獲取容易、合成簡單、成本低廉、性能穩定、轉換性能穩定,也是當前光伏電池應用比較有潛力的光伏材料。目前,單結鈣鈦礦光伏技術電池在實驗中實驗時,鈣鈦礦光伏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的優勢也十分明顯,光電轉換效率已經達到了25.6%,能量轉換的效率比其他光伏電池要好,與商業化晶硅的太陽光伏電池相比,鈣鈦礦光伏技術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4]。鈣鈦礦光伏電池技術在轉換效率高,轉換的能量也比較穩定,而且電池的生產成本降低,但是,在量化生產、面臨大面積的電池組件的光轉換效率比較低,光伏技術的組件穩定性性能較差,以及光伏電池的壽命比較低等缺點,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還面臨著很多不利的因素。
在“雙碳”背景下,針對我國能源緊缺、生態安全紅線、耕地紅線大原則限制下,國家對光伏發電技術的開發,不允許占用耕地來開發清潔能源與光伏技術。這就需要開發高效率、低成本的清潔能力電池,進一步提升單位面積的光伏發電的能源轉換能力,也成為未來光伏發電技術、大規模光伏發電技術的關鍵、廢舊光伏電池的回收技術、并網技術研究等都成為未來技術發展的關鍵,光伏發電技術的發展趨勢如下。
(1)持續推進與改進PERC 晶硅電池技術的研發,采用多種技術提升PERC 晶硅電池的光轉換效率,如開發雙面PERC 電池、多能源電池等,采用高效率的轉換效率,降低PERC 光伏發電技術的效率。
(2)加快TOPCon、HJT、IBC 等晶硅光伏新技術的研究,降低光伏電池的開發成本,量產光伏電池的制造技術,突破光伏技術的關鍵材料與工藝水平,將信息新技術融入光伏電池的研究中,創新光伏電池制造裝備等技術,提高光電轉換的效率,推動晶硅光伏電池的產業化發展。
(3)推進薄膜太陽能光伏技術在建筑、山區中的綜合應用,推動CIGS、CdTe、AsGa 等薄膜光伏技術的創新,降低薄膜光伏電池的成本,優化光伏電池的生產工藝,量產產能等,提高薄膜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與能源利用效率[5]。
(4)深入開展高效鈣鈦礦光伏技術的研究,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生產工藝,降低鈣鈦礦光伏設備生產成本,研究大面積、高效率、高穩定性、新型環保的鈣鈦礦電池,開展晶體硅/鈣鈦礦、鈣鈦礦/薄膜電池等復合型、高效疊層光伏技術的應用研究,降低光伏發電的成本,提高光電轉換的效率。
光伏發電技術在得到應用的同時,還需要大力研究光伏發電并網的關鍵技術,使得更多的光伏能源并入電網中,才能提高光伏發電的利用效率,拓寬光伏電池的應用市場。在并網的關鍵技術研究上,可以采用基于模糊邏輯算法、智能并網處理技術等方法,提高光伏能源的并網效率,還可以將多種新型光伏發電技術融合在一起,提高光伏發電的并網效率,保證光伏發電系統的最大功率能夠穩定的輸出,擴展光伏電池的應用市場。結合光伏發電技術的要求,開發出高效率、可靠性穩定、電能轉換質量強、適應能力高的光伏電站逆變器,減少光伏發電技術的衰減,提高光伏發電的光電轉換效率。針對光伏發電的要求,開發研究出工作壽命長、生產成本低的微型光伏發電逆變器技術,從而提高光伏發電并網的可靠性、穩定性與安全性,優化光伏發電的并網效率。
針對薄膜光伏電池發電技術的應用,需要結合具體的情況,優化薄膜光伏電池的應用環境,制定光伏建筑一體化、山區光伏應用技術的統一標準與規范,推動薄膜光伏發電技術的規模化應用,也成為未來光伏發電的重要趨勢,通過光伏建筑一體化標準的應用,實現綠色建筑“零排放”,助推“雙碳”目標實施與發展,也有利于光伏技術在生產領域中的廣泛應用。重點開展光伏建筑一體化、山區薄膜電池光伏發電技術的研究,使得薄膜光伏電池能夠在山區、大型建筑物中的到應用,實現薄膜光伏技術的轉化效率、城市建筑、鄉村建筑美觀的有效融合,形成多元化的光伏利用模式,提高薄膜光伏發電技術光電轉換效率。研制多樣化光薄膜光伏電池組件與多樣化的光伏材料,滿足不同場景和個性化需求的建筑結構光伏發電的要求,并利用集成技術、信息技術來開發裝配式光伏建筑,從而能擴大光伏發電技術的光電轉換效率,并融合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光伏發電電池的自動化控制,開發出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處理的智能光伏發電設備,并將其作為光伏發電的主要應用。
為了保證光伏發電技術的研究不斷深入,相應地電池生產產業鏈也要不斷完善,先進的光伏組件生產設備是光伏電池的關鍵,研究光伏組件的生產設備技術,也成為光伏電池技術未來發展的關鍵。①結合光伏發電技術的要求,構建智能化、集成化的光伏生產制造體系與產業鏈,形成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光伏發電技術體系,不斷提高光伏發電的生產效率與產能,保障光伏電池的供應,通過智能化的實施技術,實時監控硅片制絨、擴散等,提高光伏電池的效能與質量。②開展硅片薄片化、大片化生產工藝等技術的研制,優化薄膜光伏電池技術、鈣鈦礦光伏電池的技術,從而能擴大光伏發電設備的規模化生產與應用[6]。③重點研制與開發N 型光伏電池的關鍵技術、生產制造工藝,同時加快相關組件與設備的研究,以實現加快N 型光伏電池的規模化生產,提高光伏電池的生產效率與市場占有率。
由于光伏電池組件更新換代比較快,一些電池使用年限較短,對于光伏組件的回收利用與再利用技術也成為人們研究的熱點問題,同時,還需要研究完善相關制度,制定光伏組件回收處理政策和法規,綜合考慮綠色能源的發展需求,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完善的光伏組件回收與利用的政策與技術體系,明確相應的規范與具體要求,加大對光伏電池組件回收利用技術的研究,相關研究人員還需要結合光伏技術的發展,加大對光伏組件回收與利用的研究[7]。加大改進廢棄光伏組件回收處理技術,將環境保護與光伏利用結合在一起,制定嚴格回收利用標準,實現回收光伏電池無害化處理,只有光伏電池、組件回收技術的不斷發展,才能起到對環境保護的作用。
隨著我國“雙碳”戰略目標的深入實施,清潔能源的使用成為人們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光伏發電技術研究也在不斷的深入,它作為一種重要的清潔能源應用技術,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提高光電轉換的效率,降低光伏發電的成本,綜合地將晶硅光伏、薄膜光伏、鈣鈦礦光伏發電技術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對實現“雙碳”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在我國“雙碳”目標的指引下,在“十四五”期間,光伏電池技術發展也將成為我國關鍵技術之一,也將會實現新的技術突破與創新,將會緊緊圍繞著“補短板、鍛長板”的理念,來實現光伏發電的關鍵技術,全面助力我國“雙碳”目標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