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二軍,姜楠,王濱,陳超華
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河南 平頂山 467000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可引起急性/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嚴重肝臟疾病,我國HBV 感染者多達1.2億,HBV持續感染可導致肝硬化發生,隨著病情進展,可發展為原發性肝癌[1-2]。肝臟活檢是判斷肝硬化病情嚴重程度的“金標準”,但取樣區域受病理醫生的主觀影響,導致檢驗結果可能存在偏差,同時活檢難以長期監測患者病情,因而尋找有效診斷指標用于評估病情進展成為研究重點。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屬于特異性血管炎性因子,可提高細胞因子表達,促進內皮細胞凋亡,且與乙肝肝硬化病情進展有關[3]。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屬于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超家族成員,且與肝腎組織纖維化發生有關,可參與肝腎病變過程[4-5]。目前Lp-PLA2、Cys-C 與HBV 感染肝硬化相關研究相對較少。本研究主要檢測HBV 感染肝硬化患者血清Lp-PLA2、Cys-C 水平,分析其與Child-Pugh 分級、肝硬化程度相關性,為臨床診治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0月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且符合以下納入和排除標準的153 例HBV 感染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肝硬化者86 例(設為肝硬化組)、乙型肝炎者67 例(設為肝炎組),另選取同期于本院體檢的健康志愿者51 例作為對照組。肝硬化組患者中男性45 例,女性41 例;年齡32~54 歲,平均(42.58±3.49)歲;體質量指數(BMI) 20~28 kg/m2,平均(24.16±1.19) kg/m2;病程1~5 年,平均(3.24±0.57)年。肝炎組患者中男性35 例,女性32 例;年齡29~55 歲,平均(41.96±4.12)歲;BMI 20~29 kg/m2,平均(23.96±1.28) kg/m2;病程1~6 年,平均(3.19±0.71)年。對照組中男性28 例,女性23 例;年齡30~55歲,平均(42.19±4.03)歲;BMI 20~29 kg/m2,平均(24.03±1.33)kg/m2。三組受檢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受檢者均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排標準 (1)納入標準:①符合肝硬化診斷標準[6],且經CT檢查、肝組織活檢證實為乙肝肝硬化;②符合HBV感染診斷標準[7];③原發性肝癌患者符合肝癌診斷標準[8];④未合并其他類型肝炎病毒感染;⑤未合并脂肪肝等慢性肝病者。(2)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腎功能障礙;②伴有免疫系統、凝血功能障礙;③既往抗病毒或保肝治療史;④伴有酒精性、藥物性肝炎者;⑤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者;⑥既往手術史者。
1.3 方法
1.3.1 不同病情程度判定標準 依據HBV-DNA載量將HBV 感染者分為低病毒載量44 例、中病毒載量71 例、高病毒載量38 例,其中低病毒載量為103copies/mL≤HBV-DNA 載量≤105copies/mL、中病毒載量為105copies/mL<HBV-DNA≤107copies/mL、高病毒載量為HBV-DNA載量>107copies/mL[9]。肝硬化組依據Child-Pugh分級分為A級34例、B級28例、C級24例;依據肝硬化程度[10]分為代償期肝硬化32例、失代償期肝硬化31例、原發性肝癌23例。Child-Pugh分級[11]:包括肝性腦病、肝性腦病程度、腹水、血膽紅素、血清蛋白、凝血酶原時間,每個指標分為3 個層次,分別記為1分、2分、3分,A級≤6分,6分<B級≤9分,C級>9分。
1.3.2 肝功能指標檢測 肝硬化組、肝炎組均于入組時采集空腹靜脈血10 mL,對照組于體檢當日采集空腹靜脈血10 mL,血液樣本分為兩份(5 mL/份),常規離心后取血清。采用cobas c701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羅氏)檢測血清堿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轉肽酶(GGT)、白蛋白(ALB)、球蛋白(GLO)水平。
1.3.3 血清Lp-PLA2、Cys-C水平檢測 入組時采用HITACHI Labospect 008As檢測血清Lp-PLA2、Cys-C水平,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檢測試劑盒。
1.4 觀察指標 (1)比較不同組別、不同HBV-DNA載量、不同Child-Pugh 分級、不同肝硬化程度受檢者的血清Lp-PLA2、Cys-C 水平;(2)分析入組時血清Lp-PLA2、Cys-C水平與肝功能指標、Child-Pugh分級、肝硬化程度相關性;(3)評價入組時血清Lp-PLA2、Cys-C對肝硬化所致原發性肝癌的診斷價值。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6.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行單因素方差分析,進一步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Lp-PLA2、Cys-C 水平與肝功能指標相關性,并采用Spearman 法分析其與Child-Pugh 分級、肝硬化程度相關性;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評價血清p-PLA2、Cys-C 對肝硬化所致原發性肝癌的診斷價值。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受檢者的血清Lp-PLA2、Cys-C 水平與肝功能指標比較 肝硬化組患者的血清Lp-PLA2、Cys-C、ALP、GGT、GLO 水平明顯高于肝炎組、對照組,且肝炎組明顯高于對照組,而肝硬化組患者的血清ALB 水平明顯于肝炎組、對照組,且肝炎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受檢者的血清Lp-PLA2、Cys-C水平與肝功能指標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Lp-PLA2,Cys-C levels and liver function indicators among the three groups(±s)

表1 三組受檢者的血清Lp-PLA2、Cys-C水平與肝功能指標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Lp-PLA2,Cys-C levels and liver function indicators among the three groups(±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與肝炎組比較,bP<0.05。Note: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P<0.05;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hepatitis group,bP<0.05.
組別肝硬化組肝炎組對照組F值P值例數86 67 51 Lp-PLA2(ng/mL)296.34±48.78ab 204.19±38.06a 101.28±23.76 380.711 0.001 Cys-C(mg/L)1.49±0.29ab 0.92±0.20a 0.67±0.13 233.260 0.001 ALP(U/L)175.24±38.41ab 122.92±30.97a 71.08±20.69 170.087 0.001 GGT(U/L)188.93±52.97ab 96.37±22.12a 20.31±5.77 350.495 0.001 ALB(g/L)26.30±5.77ab 39.75±9.25a 48.74±10.24 126.650 0.001 GLO(g/L)40.78±9.59ab 33.09±8.03a 18.85±4.28 119.207 0.001
2.2 不同HBV-DNA 載量患者的血清Lp-PLA2、Cys-C 水平比較 隨著HBV-DNA 載量增加,患者的血清Lp-PLA2、Cys-C水平呈上升趨勢,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HBV-DNA載量患者的血清Lp-PLA2、Cys-C水平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serum Lp-PLA2 and Cys-C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HBV DNA loads(±s)

表2 不同HBV-DNA載量患者的血清Lp-PLA2、Cys-C水平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serum Lp-PLA2 and Cys-C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HBV DNA loads(±s)
注:與低病毒載量比較,aP<0.05;與中病毒載量比較,bP<0.05。Note: Compared with low viral load,aP<0.05; Compared to the viral load,bP<0.05.
HBV-DNA載量低病毒載量中病毒載量高病毒載量F值P值Cys-C(mg/L)0.88±0.19 1.22±0.20a 1.69±0.36ab 110.076 0.001例數44 71 38 Lp-PLA2(ng/mL)188.57±42.85 263.64±57.88a 319.76±76.74ab 50.628 0.001
2.3 不同Child-Pugh 分級患者的血清Lp-PLA2、Cys-C 水平比較 隨著Child-Pugh 分級增加,肝硬化患者的血清Lp-PLA2、Cys-C水平呈上升趨勢,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Child-Pugh分級患者的血清Lp-PLA2、Cys-C水平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serum Lp-PLA2 and Cys-C levels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hild-Pugh grades(±s)

表3 不同Child-Pugh分級患者的血清Lp-PLA2、Cys-C水平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serum Lp-PLA2 and Cys-C levels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hild-Pugh grades(±s)
注:與A級比較,aP<0.05;與B級比較,bP<0.05。Note:Compared with Class A,aP<0.05;Compared to Level B,bP<0.05.
分級A級B級C級F值P值Cys-C(mg/L)1.16±0.28 1.49±0.33a 1.96±0.52ab 31.811 0.001例數34 28 24 Lp-PLA2(ng/mL)193.85±44.61 259.47±56.49a 484.55±121.52ab 105.158 0.001
2.4 不同肝硬化程度患者的血清Lp-PLA2、Cys-C 水平比較 隨著肝硬化程度加重,患者的血清Lp-PLA2、Cys-C 水平呈上升趨勢,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不同肝硬化程度患者的血清Lp-PLA2、Cys-C水平比較(±s)Table 4 Comparison of serum Lp- PLA2 and Cys- C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cirrhosis(±s)

表4 不同肝硬化程度患者的血清Lp-PLA2、Cys-C水平比較(±s)Table 4 Comparison of serum Lp- PLA2 and Cys- C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cirrhosis(±s)
注:與代償期比較,aP<0.05;與失代償期比較,bP<0.05。Note: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mpensation period,aP<0.05;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mpensatory period,bP<0.05.
肝硬化程度代償期失代償期原發性肝癌F值P值例數32 31 23 Lp-PLA2(ng/mL)216.75±70.24 309.54±93.83a 389.28±110.76ab 24.574 0.001 Cys-C(mg/L)1.21±0.33 1.52±0.42a 1.84±0.58ab 13.828 0.001
2.5 肝硬化患者血清Lp-PLA2、Cys-C 水平與肝功能、Child-Pugh 分級及肝硬化程度的相關性 經Pearson法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血清Lp-PLA2、Cys-C水平與ALP、GGT、GLO 呈正相關(P<0.05),而與ALB呈負相關(P<0.05);經Spearman 法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血清Lp-PLA2、Cys-C水平與Child-Pugh分級(A級=1、B級=2、C級=3)、肝硬化程度(代償期=1、失代償期=2、原發性肝癌=3)呈正相關(P<0.05),見表5。

表5 肝硬化患者血清Lp-PLA2、Cys-C 水平與肝功能、Child-Pugh分級及肝硬化程度的相關性Table 5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Lp-PLA2, Cys-C levels and liver function,Child Pugh grade,and degree of cirrhosis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2.6 血清Lp-PLA2、Cys-C 對肝硬化所致原發性肝癌的診斷價值 以失代償期31例為陽性樣本,以代償期32 例為陰性樣本,繪制ROC 曲線,結果顯示,血清Lp-PLA2、Cys-C 聯合鑒別診斷失代償期的AUC 明顯大于單獨指標鑒別診斷,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以原發性肝癌23 例為陽性樣本,以失代償期31例為陰性樣本,繪制ROC曲線,結果顯示,血清Lp-PLA2、Cys-C聯合鑒別診斷原發性肝癌的AUC明顯大于單獨指標鑒別診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圖1和圖2。

圖1 血清Lp-PLA2、Cys-C聯合鑒別診斷失代償期患者的ROCFigure 1 ROC of Lp- PLA2 and Cys- C alone and in combiration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decompensated patients

圖2 血清Lp-PLA2、Cys-C聯合鑒別診斷原發性肝癌患者的ROCFigure 2 ROC of Lp-PLA2 and Cys-C alone and in combiration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表6 血清Lp-PLA2、Cys-C對肝硬化所致原發性肝癌的診斷價值Table 6 Diagnostic value of serum Lp-PLA2 and Cys-C in primary liver cancer caused by cirrhosis
HBV感染后可刺激機體免疫系統,破壞肝細胞合成膠原功能,致使肝纖維化發展,甚至誘發肝癌與急性腎損傷[12]。生化、影像學檢查是重要輔助檢查手段,Child-Pugh 分級可評估肝臟儲備功能,但未能明確肝硬化嚴重程度,因而尋找細胞因子評估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具有重要意義。
Lp-PLA2 水平升高與機體氧化應激反應密切相關,可提高細胞對細胞血脂成分的吸收代謝能力,中和氧化型磷脂,以此降低其對肝臟或其他臟器組織損傷[13-14]。本研究結果顯示,肝硬化組血清Lp-PLA2 水平高于肝炎組、對照組,且肝炎組高于對照組,提示Lp-PLA2 差異性表達可能影響HBV 感染肝硬化病情進展。本研究發現隨著HBV-DNA載量增加,血清Lp-PLA2 水平呈上升趨勢,其與ALP、GGT、GLO、Child-Pugh分級、肝硬化程度呈正相關,而與ALB呈負相關,證實Lp-PLA2水平變化可能反映肝功能情況,肝臟感染程度。其作用機制可能為Lp-PLA2 表達異常可影響肝臟上皮細胞生理功能,而HBV感染肝硬化進展過程中,可刺激肝細胞產生細胞因子,導致Lp-PLA2 水平升高。
Cys-C 可反映機體內氧化應激代謝狀態,并可調節炎性反應、細胞外基質降解及吞噬功能,同時Cys-C 水平升高可提高游離氧自由基水平、局部微循環環境中游離電子濃度,促進肝臟間質細胞損傷及纖維化,加劇氧化還原反應平衡紊亂,促進肝硬化病情進展[15-17]。本研究結果顯示,肝硬化組血清Cys-C 水平高于肝炎組、對照組,且肝炎組高于對照組,其水平與ALP、GGT、GLO 呈正相關,而與ALB 呈負相關,提示HBV 感染肝硬化患者伴有肝腎功能降低。其原因可能為HBV感染肝硬化患者體內醛固酮水平升高,可增強腎小管重吸收能力,引起腎小管、腎小球功能失衡,導致Cys-C 水平升高。本研究結果顯示,隨著HBVDNA 載量、Child-Pugh 分級增加及肝硬化程度加重,血清Cys-C 水平呈上升趨勢,提示Cys-C 表達與HBV感染肝硬化病情密切相關,這主要是由于Cys-C 水平升高可影響肝臟上皮細胞,破壞線粒體膜完整性,促進轉氨酶釋放,降低肝臟合成、解毒功能,影響肝細胞再生,并可影響胱抑素富集程度,促進活性氧形成,引起細胞脂質過氧化反應,加重肝組織損傷程度,致使肝功能惡化。目前Lp-PLA2、Cys-C 在肝硬化應用中的研究相對較少,本研究探討Lp-PLA2、Cys-C在診斷肝硬化程度方面的臨床價值,結果顯示,血清Lp-PLA2、Cys-C聯合鑒別診斷失代償期的AUC大于單獨指標鑒別診斷,其聯合鑒別診斷原發性肝癌的AUC大于單獨指標鑒別診斷,提示血清Lp-PLA2、Cys-C在診斷肝硬化程度中具有一定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HBV 感染肝硬化患者血清Lp-PLA2、Cys-C水平升高,且與肝功能指標、Child-Pugh分級、肝硬化程度密切相關,聯合檢測其水平在診斷肝硬化程度方面具有一定臨床價值,因而監測Lp-PLA2、Cys-C水平變化有助于判斷HBV 感染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程度,可為臨床制定治療方案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