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先導:河北省檔案館珍藏著井陘縣政府在1949 年翻印的一份檔案,名為《中共二中全會完滿結束——毛澤東主席向全會作工作報告》(圖1)。檔案里指出,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在石家莊附近舉行,會議確定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這里提到的石家莊附近,就是聞名遐邇的西柏坡。作為進京“趕考”的出發地,這里都發生了哪些動人的歷史故事呢?

圖1 河北省檔案館館藏《中共二中全會完滿結束——毛澤東主席向全會作工作報告》(視頻截圖)
解說:在中國革命圣地西柏坡,28 米高的西柏坡紀念碑,象征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28年艱苦奮斗,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偉大勝利。紀念碑下,依山設計的三組浮雕,再現了三大戰役的戰爭場面。通往紀念碑的臺階上,“趕考”兩個大字格外醒目。毛澤東舊居內,桌上翻開的日歷,定格在1949 年3 月23 日。這一天,中共中央從西柏坡出發進京“趕考”。
影視資料同期聲:離開西柏坡前,毛澤東意味深長地對周恩來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周恩來回應道:“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毛澤東說:“退回來就失敗了。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
解說:70 多年前,作為黨中央解放全中國的“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地處太行山東麓鮮為人知的西柏坡,一度成為整個中國的“心臟”(圖2)。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指揮了震驚中外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決定了中國的命運;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批準召開新政協會議及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建議,確定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并向全黨提出了牢記“兩個務必”的著名論述。

圖2 石家莊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視頻截圖)
影視資料同期聲: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讓所有的人都看到,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
河北師范大學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教授張志永同期聲:在西柏坡時期,中國共產黨面臨著籌建新中國的重大歷史任務。在中共中央離開西柏坡前,毛澤東多次提出“我們不做李自成”。在離開西柏坡即將登上吉普車時,毛澤東觸景生情,他提出了“趕考”命題。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面對中國革命發展的新情況、新形勢下,經過長時間思考而提出的嶄新的時代課題。
解說: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建設國家、治理國家的路更長,更艱苦,更偉大。而要想考一個好成績,不僅要一切為了人民,更要一切依靠人民;不僅要敢于斗爭,更要敢于勝利;不僅要善于打破一個舊世界,更要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不僅要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更要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1949 年春天,進京“趕考”的毛澤東,始終沒有忘記共產黨人的初心。
河北師范大學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教授張志永同期聲:中共中央在向北平搬遷的過程中,是一邊搬遷一邊工作的。3 月23 日傍晚,中共中央留駐保定唐縣淑呂村。這一天晚上,毛澤東幾乎整晚沒有休息,前半夜同村干部座談,后半夜伏在用門板支起的床上,點著一盞油燈,起草文件和批改文件。
唐縣縣委宣傳部原部長韓海山同期聲:毛主席有這個習慣,走到哪問到哪。問了問當時社會安定情況,生產情況。因為解放區有兩三年了,(了解)生產情況,老百姓過得怎么樣。第二天天亮以前,中央首長帶著隊伍不聲不響地、靜靜地離開了這個村。對老百姓的生活各方面沒有絲毫影響。
解說:3 月24 日,毛澤東一行抵達保定。當時圍觀的群眾很多,基于安全考慮,有警務人員提出需不需要凈街。毛澤東當即表示不贊成凈街驅趕群眾的做法。在汽車里,毛澤東還不斷地向群眾招手致意。中共中央離開保定后繼續北上,3 月24 日,夜宿涿縣(今涿州市)。
涿州市三義小學德育處主任李建軍同期聲:主席為了了解民情,進了城以后基本就沒坐車,發現非常繁華的十八省通衢現在冷冷清清,還聽到有的老百姓說“市場沒回城,買賣難興隆”。這是怎么回事呢?當時(涿縣縣委)王書記跟主席解釋,原國民黨駐軍為了城防,把所有商戶都趕到城外邊去了。主席當時的指示是:工作千頭萬緒,要揀重點來抓,群眾關心的才是重點工作。因為城里老百姓如果沒有市場,他們生活就沒有保障,應該迅速把市場遷回來。主席的這句話“市場回城”,就成了年輕的涿縣縣委執政第一課。這也體現了我們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
解說:今年(2021 年)是黨中央離開西柏坡進京“趕考”72 周年。72 年披荊斬棘,72 年砥礪奮進。72 年來,我們在歷史性考試中取得了優異成績,但“趕考”遠未結束。“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只有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走好新時代趕考路、長征路,才能在新征程上向歷史、向人民交出更加優異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