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華 余曉宇 吳花女
混合痔(MH)在肛腸科中較為常見,多與生活中不良習慣及飲食習慣有關,久坐不動以及長期食用辛辣的食物均會導致直腸黏膜末端及肛管皮膚下靜脈叢擴張、曲張從而形成內痔,齒狀線遠側皮下靜脈發生擴張、曲張時會導致外痔,2種類型的痔瘡同時出現稱為MH[1,2]。MH按照嚴重程度分為I~Ⅳ度,病情達到Ⅱ度及以上就需進行手術治療,吻合器痔上粘膜環切術(PPH)為常見的切除痔瘡手術,目前該手術方法已然成熟,風險較低,對患者造成的痛苦小,屬于微創手術[3]。但單純的手術治療多發性MH的療效并不理想,且行PPH進行治療的患者,術后恢復期間易發生并發癥,復發率也較高,預后較差,因此尋找有針對地促進術后恢復的治療方式成為必要[4]。通常PPH手術完成后,會對患者行高錳酸鉀坐浴,以期用高錳酸鉀的強氧化性殺滅細菌、病毒,防止傷口感染,這種方式在肛腸科術后防治運用廣泛,但高錳酸鉀坐浴會形成色素沉著,影響患者皮膚美觀,且長期療效較差,且有研究表明口服萆薢滲濕湯對患者術后創口的愈合及減少患者疼痛感也有效果[5,6]。故本研究采用萆薢滲濕湯口服加坐浴聯合PPH治療MH患者,旨在探討其臨床療效及價值。
1.1 一般資料篩選60例江西省婺源縣人民醫院于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Ⅱ~Ⅲ度MH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30例,所用方法為隨機數字表法。對照組:男女比例為13∶17;年齡24~60歲,平均(45.61±10.21)歲;病程1~7年,平均(4.39±2.16)年;其中Ⅱ度、Ⅲ度病例數比為2∶3。研究組:男女比例為14∶16;年齡23~59歲,平均(45.07±9.92)歲;病程1~8年,平均(4.49±2.26)年;其中Ⅱ度、Ⅲ度病例數比為8∶7。2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①符合《痔臨床診治指南(2006版)》[7]中Ⅱ~Ⅲ度MH相關診斷標準;②已成年,且年齡不超過65歲;③對于手術無禁忌事項;④知曉本研究,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①存在其他肛腸外科手術史;②合并嚴重心血管疾病;③存在精神疾病或認知能力較弱;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對照組:行PPH治療,手術完成后使用高錳酸鉀水溶液坐浴,比例為1∶5000,每晚1次,持續坐浴1個月。觀察組:在對照組手術基礎上予以萆薢滲濕湯口服加坐浴治療,具體如下。取1劑萆薢滲濕湯加水煎服2次,每次取藥汁300 ml左右,每日早晚予以患者口服,于晚飯前再煎煮1次剩余藥渣,取藥汁約1000 ml,將藥汁加入裝滿水的浴盆中,混合均勻,指導患者浸泡,時間約為20 min,坐浴時應將患者臀部托起,以免手術處撕裂,坐浴治療1個月。萆薢滲濕湯的配方為薏苡仁、赤茯苓、滑石各30 g,萆薢15 g,黃柏、通草、牡丹皮、澤瀉各12 g。
1.4.2 觀察指標①療效:治療完成后對2組療效進行評價,療效標準為:顯效:治療完成后患者手術傷口愈合完全,MH相關癥狀完全消失;有效:患者手術傷口處基本愈合,MH相關癥狀基本消失;無效:患者手術傷口處存在持續性破潰流膿現象,無法愈合,MH相關癥狀沒有得到緩解,甚至出現惡化[8]。②疼痛評分:比較2組治療前、治療1、3、7 d時的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具體如下[9]。患者自行撥動10 cm游標卡尺,以卡尺刻度為疼痛評分,0分表示無疼痛感,10分表示疼痛難忍,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疼痛度越高。③臨床指標:觀察并比較2組創面愈合時間、滲出物消失時間、水腫消失時間、疼痛緩解時間及住院時間。④肛門功能:術后3個月觀察2組患者肛門感覺功能、閉合功能及控便能力異常情況,評價標準為:感覺功能異常:即患者無法正確感知糞便類型、無法確認有無糞便;閉合功能異常:肛門黏膩,時有稀便及腸液溢出;控便能力異常:糞便排出困難[10]。⑤術后并發癥及復發情況:隨訪6個月,比較痔核脫出及肛門狹窄、失禁等術后并發癥情況,并且統計復發率。

2.1 療效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療效對比 (例,%)
2.2 疼痛評分治療前,2組VA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經治療1、3、7 d時,V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疼痛評分對比 (分,
2.3 臨床指標觀察組臨床5項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
2.4 肛門功能經術后3個月隨訪后,2組感覺功能異常及控便能力異常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閉合功能異常發生率觀察組更低(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肛門功能對比 (例,%)
2.5 術后并發癥及復發情況經治療完成6個月隨訪后,2組痔核脫出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肛門狹窄、失禁及復發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2組患者術后并發癥及復發情況對比 (例,%)
現如今國內痔瘡發病率已經高達60%,且其中以女性及老年群體居多,MH作為痔瘡的一種類型,其病因較為復雜,但與早期病情沒有得到及時的控制,從而造成反復發作,進而形成了MH。MH患者同時包含著內痔、外痔患者的臨床癥狀,多表現為便血、肛門墜漲以及疼痛,一部分患者還存在局部瘙癢和分泌物溢出等情況[11]。對于MH,目前仍以手術治療為主,但MH病灶較多,單純使用PPH進行痔瘡切除難免會存在殘留組織,影響療效,且肛門周圍有著豐富的神經感受器,并且肛門屬于排泄器官對傷口造成感染,因此MH患者在手術后存在多種并發癥,如水腫、肛周疼痛、痔核脫出等[12]。因此如何增加療效,減少傷口愈合時間及降低手術并發癥發生率成為研究的重點。MH在中醫中屬“痔病”,其病機多為濕熱下注、氣滯血瘀等,本研究所采用藥方為萆薢滲濕湯,出自《瘍科心得集·補遺》之中,方中澤瀉、薏苡仁性寒、味甘,二者聯用有滲濕利水、排膿之效,可治腸癰;滑石、通草二者聯用能利水通淋;萆薢性平、味苦,有祛風利濕之效,主治濕熱瘡毒;赤茯苓入腸經,有瀉熱行水之效;牡丹皮有活血化瘀之效,可治癰腫瘡毒;黃柏有清熱燥濕、解毒療瘡之效,上述藥物聯用有行氣、健脾、祛濕清熱之效,從根本上疏通脈絡,且萆薢、牡丹皮、黃柏三藥有抗真菌的作用[13,14]。本研究結果顯示總有效率以觀察組為優,表明在PPH的基礎上施以萆薢滲濕湯口服加坐浴治療MH患者能有效提高療效,分析原因可能為,萆薢滲濕湯內服有健脾行氣之效,外用有抗菌之用,內外通用可達標本同治之功。本研究結果顯示疼痛評分以觀察組為優,表明萆薢滲濕湯口服配合坐浴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分析原因可能為該藥方中通草、滑石、牡丹皮等有止痛之功效。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創面愈合時間、滲出物消失時間、水腫消失時間、疼痛緩解時間、住院時間、閉合功能異常發生率、肛門狹窄、失禁及復發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萆薢滲濕湯口服配合坐浴能顯著改善MH患者臨床指標、肛門功能,降低手術并發癥及復發率,分析原因可能為萆薢滲濕湯外用能夠促進血液循環,降低人體炎癥因子含量,從而縮短傷口愈合時間,并且內服從根本上解決了MH復發的風險[15]。功能異常、控便能力異常及痔核脫出發生率2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能原因為本研究樣本量較少。
綜上,萆薢滲濕湯口服加坐浴聯合PPH治療MH患者療效確切,且能顯著減少患者痛感,縮短傷口愈合時間,改善肛門功能,降低手術并發癥發生率及復發率,因此值得在臨床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