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澤群

這里是雷鋒精神發祥之城。1960年4月,雷鋒隨部隊來到撫順,直到1962年8月15日犧牲后長眠于此。兩年零四個月中,雷鋒三次立功,破格入黨,當選為撫順市最年輕的人大代表,并最終成長為一名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在145篇雷鋒日記中,有120篇完成于撫順。省吃儉用為人民公社捐款、看病途中幫建筑工地搬磚、奮戰七晝夜抗洪搶險……無數膾炙人口的雷鋒故事,同樣發生在撫順。
這里是全國學雷鋒活動肇始之城。早在雷鋒同志生前,學雷鋒活動就在撫順蓬勃興起。全國第一個學雷鋒小組、第一座雷鋒紀念館、第一所學雷鋒志愿者培訓學院……撫順開創了40多個“全國學雷鋒第一”,涌現出一大批學雷鋒典型。
在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60年后的今天,在習近平總書記參觀撫順市雷鋒紀念館并發表重要講話5年后的今天,記者沿著總書記的足跡,走進與雷鋒精神血脈相融的撫順,追尋與撫順共生共長的雷鋒精神……
記憶與傳承
在撫順市順城區一座普通的民宅里,記者見到了雷鋒同志生前最親密的戰友、現年82歲的喬安山老人。如今,盡管已經行動不便、步履蹣跚,他卻仍然堅持宣講雷鋒精神。他的孫女喬婷嬌也已為8萬人次講解雷鋒精神,退伍后赴26個省份作學雷鋒報告1200場。2022年,喬安山家庭被授予“全國最美家庭”稱號。喬安山老人一字一句地對記者說:“我們家要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
“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殷殷囑托,是撫順市一以貫之的奮斗目標。近年來,撫順市委將推動新時代學雷鋒活動常態化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成立了撫順市建設雷鋒城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黨委領導、宣傳部門牽頭、各部門推動、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
啟動數字展館、打造全媒體宣傳矩陣、與全國50余個雷鋒精神主題展館和32所高校共同打造全國“雷鋒號單位大聯盟”……五年來,撫順市雷鋒紀念館不斷創新宣傳教育方法手段,精心打造全國宣傳雷鋒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德殿堂。
于2019年9月28日開班辦學的雷鋒學院,著力打造高質量、有影響、有特色的黨性教育品牌培訓基地,目前已面向各行業各系統開辦培訓班1400余班次,培訓學員達8.8萬余人。
創新與提質
在手機上打開撫順市地圖,可以找到很多以“雷鋒”命名的單位:雷鋒社區、雷鋒派出所、雷鋒支行……撫順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的重要指示,以雷鋒及學雷鋒典型為榜樣,以“雷鋒號”單位為引領,不斷推進新時代學雷鋒展現新氣象、新成效。
近年來,針對不同參觀團隊的參觀學習需求,雷鋒紀念館精心策劃設計,提供菜單式、定制化服務,實現了參加活動有儀式感、參觀展覽有觸動感、接受教育有振奮感、學習精神有獲得感。雷鋒紀念館精心組織策劃的“永恒的豐碑——雷鋒精神專題展”等展覽,將雷鋒精神傳播到了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受眾達200多萬人次。
雷鋒派出所全體民警立足崗位學雷鋒,傾盡心力為轄區群眾送去春天般的溫暖:“燕警官便民工作站”24小時解決百姓難題,“朱濤調解工作室”總能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馬警官志愿服務隊”定期為轄區老年人送服務……轄區人口老齡化嚴重,老人走丟時有發生,雷鋒派出所就專門設計了一臺能把老人信息變成二維碼并打印在門禁卡扣上的機器,至今已幫助300多名老人“碼”上回家。這種創新做法已在全國推廣開來。
25本厚厚的筆記本,密密麻麻地寫滿了雷鋒社區黨員家庭代辦站代辦員劉全國做的6000余件民生實事。為居民代辦證件、代交費用,上門維修、疏通下水管道……每天多則三四件、少則一兩件,直到2020年12月26日,他生命結束的前一天。今年以來,撫順市委大力推廣劉全國式“黨員家庭代辦站”建設,實現全市303個社區全覆蓋,開創了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局面。
力行與奉獻
最好的緬懷是傳承,最好的紀念是奮斗。
2022年度遼寧省崗位學雷鋒標兵吳莉,多年來與“愛心N次方”巾幗志愿者為百余戶家庭送溫暖近10萬元,結對幫扶留守兒童、殘疾或單親貧困家庭30戶。
“我愿做一顆電力螺絲釘,守護家鄉每一寸光明!”十幾年來,國網撫順供電公司員工劉傳波沖鋒在前,帶領團隊及時排除各類故障,節約電纜維護費2000余萬元,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電纜醫生”。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融入日常生活”的重要指示,撫順市在廣大黨員干部中開展“崗位學雷鋒·領航實好干”主題實踐活動,連續17年開展“百姓雷鋒”評選表彰活動,壯大學雷鋒志愿服務隊伍,全市25萬名學雷鋒志愿者在社會治理、鄉村振興、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涌現出175名“百姓雷鋒”個人和55支團隊,其中9人受到總書記接見,3人當選為黨的二十大代表。
明月不辭青山秀,繁星長照大江明。60年不懈傳承,雷鋒精神在撫順從未遠去;在新征程上,雷鋒精神在“雷鋒城”必將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轉化為打贏新時代“遼沈戰役”的澎湃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