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傳巍
(石臺縣融媒體中心,安徽 石臺 245100)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和新媒介技術的不斷創新,新聞傳播方式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和挑戰[1]。新興傳播媒介的興起和傳統傳播媒介的轉型,使新聞傳播的形式和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2]。傳播媒介的發展對新聞的采集、創作、傳播以及受眾接收新聞的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當前,新聞傳播領域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融合。隨著社交媒體、自媒體的發展,媒體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傳統媒體面臨著巨大挑戰[3],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傳統媒體必須要借助新興傳播媒介積極地探索新的發展方式和途徑[4],與新媒體平臺通力合作,充分利用新媒介[5]的優勢,來推動自身的穩定發展。
本文旨在就傳播媒介的發展對新聞傳播方式的影響進行深入研究,通過分析國內外相關文獻,探討傳播媒介的概念、特點以及主要方式,分析新興媒介對傳播方式的影響,并提出利用新興媒介優化傳統新聞傳播方式。
“媒介”起源于希臘語中的“media”,其含義表述為“載體”。目前,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新聞傳播媒介也隨之進一步發展,報紙、廣播、電視等屬于傳統新聞傳播媒介,計算機、智能手機等互聯網終端產品屬于新興的網絡傳播媒介。當下,傳統媒介與新興傳統媒介之間呈現出相互融合的趨勢,兩者相互融合、取長補短。同時,媒介的互融也帶來了新的新聞傳播方式。
報紙是已知較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之一,其表現形式以刊載新聞和時事評論為主,報紙行業的發展貫穿我國的發展與強大。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與新興傳播媒介的興起,新聞傳播方式呈現出多樣化。新聞傳播不斷拓展新的渠道,原本只能通過報紙獲取新聞信息的受眾現在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網絡來獲取。這一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傳統報紙行業的新聞傳播方式,對報紙行業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由于報紙行業擁有導向性、權威性的行業性質,其仍然占據重要的地位。
以聲音作為內容是廣播媒介進行新聞傳播的主要表現形式。目前廣播傳播行業受眾正在不斷地減少,但是其表現形式可以使人們無須時刻關注其內容,因為可以解放眼睛而被受眾廣泛喜愛。同時,廣播仍然在為某些特殊群體進行服務并且具有關鍵作用。
電視利用電子傳輸技術,實現圖像和音頻的實時傳輸,以直觀、立體的方式傳播新聞。隨著它在受眾中的普及,其已成為一種主要的新聞傳播媒介,使我國新聞媒體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然而,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電視傳播行業受到了極大的沖擊。
在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基于計算機和智能手機興起從而誕生的社交媒體、自媒體等,在新聞傳播中的市場份額正逐步穩定上升。社交媒體、自媒體的出現突破了傳統媒體的界限,改變了新聞創作和傳播的方式,它帶來了新聞創作和傳播方式的深度變革。社交網絡的使用使個人能夠打破地理障礙和既定規范,創建超級社區,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自由表達自己,成為新聞的中心。此外,社交媒體和傳統主流媒體在為受眾提供即時直播新聞方面發揮著互補的作用,互惠共生。
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依托電視、廣播和報紙[6],只有從事新聞傳播行業的專業人員才能撰寫和報道特定的新聞內容。對于普通的受眾來說,要想利用傳統新聞媒介來發表觀點、發布新聞,只有通過新聞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這無疑對新聞傳播的及時性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在當今全球化的信息時代,新興媒介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用戶的不斷增加,以及新聞創作背景的不斷深化,新聞媒體的傳播發生了根本性、革命性的變化。如今,任何人都可以通過新興媒介連接到互聯網,訪問全球社交、新聞、資訊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可以免費獲取和訪問新聞。不僅獲取新聞變得更快、更容易,而且媒體具有及時性、互動性,特別是社交媒體更具備這一特點,也意味著基于社交媒體的新聞創作是可能的。一個擁有智能通信設備、相機或手機的人可以輕松地制作即時新聞,并與當地乃至全球受眾分享、互動。如今,電腦和智能手機等新興媒介發展帶來的變革使普通人收集和發布新聞成為可能。
隨著信息的反饋和交換的日益頻繁,信息發布者與接收者之間的邊界逐漸變得模糊。當下,人們可以迅速獲得及時的信息資料,受眾可以參與新聞傳播的全過程,這讓受眾的參與感也得到了顯著提升。然而,在這種多主體化的信息傳播方式中,由傳統媒介機構相關部門承擔的審核者角色減弱甚至消失了,因此受眾在面對冗雜的新聞信息時難以做到進行篩選和處理,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新聞報道中存在大量虛假不實的信息,從而對當前新聞傳播的真實性和客觀性提出了質疑。
時效性是新聞信息傳播的重要屬性之一。在傳統的新聞媒體新聞傳播中,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依靠媒體人員進行現場走訪,然后由編輯人員協同撰寫新聞報道,經過審查后才能發表。這些操作流程影響著新聞信息傳播的及時性。同時,傳統新聞信息傳播的局限性比較大,受眾群體只能被動地獲取相關新聞信息。電腦、智能手機等現代終端設備作為當下的新聞傳播方式,受眾群體可以通過大數據主動接收自己感興趣的新聞。通過各種網絡平臺和社交媒體,借助互聯網強大的信息計算共享能力,可以實現隨時隨地的信息共享、交流和互動。用戶可以通過與朋友和家人的人際關系分享、轉發自己獲得的新聞,也可以通過各種社交媒體平臺進行分享。受眾群體之間信息共享能力持續增強,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大量相關信息。這種新聞傳播方式有效地提高了信息的時效性,促進了新聞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
傳統的新聞傳播媒體可以將新聞信息傳遞給受眾,但通過傳統渠道傳遞的信息往往比較統一,其普適性較強,需要受眾花費大量的時間對新聞進行過濾和整理,導致傳播效率較低。然而,隨著新興媒介的發展與進步,受眾群體可以通過現代社交媒體、自媒體高效便捷地收集到自己想要的新聞信息,也可以接收到更加多元化的新聞信息。此外,新興媒介的大數據算法具有強大的搜索能力,極大地提高了新聞信息搜集的效率,增強了信息獲取的實用性和準確性,使受眾群體能夠隨時隨地接收和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
在信息革命全球化的今天,新媒介技術促進新媒體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媒體的傳播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因此,我們要利用新興傳播媒介做好新聞傳播,而利用新興傳播媒介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新興媒介的興起帶來了新的新聞傳播方式,傳統媒體正逐漸融入其中。同時,新聞傳播媒體與其受眾之間的關系也在不斷重組,新聞產品與其受眾之間的互動方式也在逐漸改變。在網絡環境下,新聞信息的傳播路徑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新聞傳播主體與其受眾之間的互動關系不斷加強,相互補充和融合,這使得新聞傳播的精準度和廣度取決于新聞受眾的反饋,而新聞受眾的深度挖掘和黏性對于新聞傳播主體來說則同樣重要。目前,傳統媒體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與受眾之間建立高效互動渠道,這使得受眾的知情權與話語權得到明顯增強。總之,重新構建媒介傳播與受眾之間的關系是實現媒體真正融合和重構的本質與核心,同時也保證了新聞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的相互促進和共同進步。
隨著新興媒介的興起,傳統媒介與新興媒介的融合正在加速進行。受眾對于新聞傳播的目標越來越明確,因此在新興媒介高速發展的影響下,新興新聞媒體與受眾群體之間的互動變得尤為重要。當下,涌現出大量自媒體和社交媒體,對主流媒體市場造成了一定的沖擊。為了進一步提高新聞信息的整體傳播效果,很多主流媒體利用新媒體傳播技術的優勢,優化自身的工作和新聞傳播概念群,建立高效的互動平臺,促進與受眾的相互溝通,確保信息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反饋,充分了解和滿足受眾需求。
新聞媒體傳播必須確保新聞事件的可讀性、真實性,并以公正客觀的方式將新聞傳達給受眾。此外,為了激發受眾群體的興趣,新聞媒體必須積極主動創新新聞傳播方式,并以更為新穎、活潑有趣的方式傳播新聞。隨著傳播媒介的發展,新舊媒介之間的不斷融合,使得新聞傳播的形式變得多種多樣,導致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失去了其市場競爭力。因此,新聞傳播者應該積極改進和創新傳播方式,并從獨特的角度對同質化的新聞進行專屬評論,以吸引受眾的注意并激發他們關注新聞事件的熱情,以達到預期的傳播效果。同時,可以基于媒介融合創建獨具特色的新聞傳播欄目,并創新新聞評價方式,以確保受眾群體對新聞傳播平臺的黏性,使得媒體的市場競爭力得到增強。在媒介不斷主動融合的影響下,要將新舊媒介充分結合起來實現取長補短,發揮傳統媒體在新聞信息上的專業性和權威性作用,并借助于新興傳播媒介的優勢,發揮媒介融合的影響力。
在新興傳播媒介不斷主動融合舊媒介的當下,傳統媒介的信息往往給受眾留下單調、刻板的印象。然而,受眾群體需要可讀性強、數據可視化、豐富多彩的新聞信息。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無論任何新聞媒體傳播平臺要想得到更多受眾的關注,就必須以其自身的發展為基礎,通過平臺專屬的全新新聞視角,創造不同于其他平臺的新聞傳播方式,以滿足廣大受眾的新聞需求。例如,在面對同質化的新聞事件時,可以采用全新的視角來闡述新聞,創新表述方式,根據受眾群體的不同構建多維度的信息表述方式。以此方式不僅可以保證新聞內容易于理解,并且可讀性強、趣味性強。此外,還可以積極主動采用多種傳播方式,如將圖片與文字相結合減少文字表達,插入真實圖片或視頻,使得數據可視化,以及添加音頻解放閱讀者的眼睛等等。這樣做可以使新聞表達變得更為視覺化,增強新聞的可讀性和趣味性,從而吸引更多的受眾。
同時,新聞媒體應強調的重點是提高新聞傳播內容的質量,只有高品質的新聞內容才能確保新聞傳播媒體的權威性和影響力,提高受眾群體的認可度,滿足受眾群體的心理需求,促進主流媒體新聞傳播的平穩發展。但由于新興傳播媒介的影響,有些媒體在內容生產方面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增強新聞傳播的時效性,提升娛樂價值,從而減弱了內容的真實性、權威性和導向性。傳統媒體應深究新聞內容,進行深度報道,體現主流媒體的責任和擔當,提高新聞產品的公信力。
此外,需要注重提高新聞評論的水平,探尋新聞背后的意義和價值。從過往的媒介平臺與受眾群體之間的垂直傳播模式,轉向媒介與受眾群體之間的相互傳播。在此基礎上,可以建立完整的媒介傳播產業鏈,組建媒介發展集團,提升在行業中的競爭優勢,占領市場高地。最后,媒體企業還需培養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眼光,以適應受眾對新聞產品不斷發展變化的需求,調整融合新聞信息傳播的表達方式,不斷提升受眾對企業品牌的認可度,充分發揮品牌價值。
傳播媒介的發展促使新聞傳播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基于傳統媒介產生的傳統媒體在新聞市場中的影響力爭逐步減弱,基于新興媒介的社交媒體和自媒體逐漸興起。但社交媒體與自媒體在公信力方面有著一定的缺陷,而傳統媒體在這方面卻具備優勢。當下,只有促進新興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發展才能互利共贏。可以從構建新興傳播媒體關系、重構媒介表述的信息方式著手,推進新聞傳播方式創新,實現新舊媒介融合發展。基于新興傳播媒介不斷創新新聞傳播方式,為受眾提供及時的、有深度的、高質量的、喜聞樂見的新聞,發布新時代中國新聞,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為促進社會問題解決和社會進步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