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若蕓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 太原 030000)
隨著通訊技術的不斷發展,5G 的誕生及其在社會中的不斷普及,導致傳媒大環境劇烈變革,傳播媒體必然會受到類似于5 年前4G 技術普及的沖擊。可與以往不同的是,現如今的社會已經步入了媒體高速發展的時代,社會對于5G技術的把控必然會比當時的4G 更為迅速,所以,作為擁有多樣性、多變性、包容性等特征的傳播媒體,其相互間取長補短,相互融合已然成為一種趨勢。我國媒體融合正在高速、高質量的發展。在這個大時代趨勢下,極度依賴于傳播媒體的播音主持專業,針對媒體的變化進行相對應的轉變是個必然且必須的過程。在這種情況下,結合融媒體的發展情況分析,播音主持只有在融媒體時代不斷發揮并擴大自身優勢,才能不被這個快速發展的融媒體時代所淘汰。
由于本文的主要研究背景是融媒體,融媒體的定義與新媒體的定義有密切聯系,所以筆者在對研究問題進行探究前,首先對“新媒體”進行定義。新媒體是除了傳統媒體以外在近幾年興起的一種媒介形式,以其播出時間和內容多元化而區別于傳統媒體,甚至覆蓋到了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受眾也比較能接受這一新興媒介,逐漸被受眾所接受并且成為了生活中接收信息的重要渠道。由于新媒體是基于數字媒體發展而誕生的,本文就不對新媒體的數字化及其與受眾群體的互動性等基本特征進行贅述,這里僅就其與傳統媒體對比后的一些突出特征進行說明。在傳統媒體的時代,信息的接收者往往是以一個被動的形式進行信息的獲取,因為掌握著信息傳播主導權的是傳統媒體,信息接收者只能從單一的渠道接收信息。而在新媒體時代,這個現象被徹底改變,信息接收者與信息傳播者之間的關系不再是不平等的。新媒體環境下的受眾,由于信息接收渠道的擴張,既可以自由選擇獲取信息的來源,又可以對獲取到的信息進行質量的反饋。雙方從單向輸出轉變為雙向傳輸,信息能得到反饋,能及時高效互動。
融媒體并不意味著只有一種特定的傳媒技術或平臺,它將紙媒、廣播、電視、網絡等不同形式的傳媒進行了整合,從而達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目的?!叭凇笔恰叭诿襟w”的精髓。融媒體既是目前媒體產業中的一種新型的信息傳播方式,也是在網絡科技持續發展的新情況下,傳媒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當今社會,單純的傳媒傳播方式明顯已經很難滿足當下受眾的需求。因此,傳統的傳媒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進行轉型升級,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一種新的媒體整合形式產生了。
新媒體是基于時代的變化而不斷改變的概念,所以它對于科技發展影響的彈性是極低的。只要傳播領域有適應時代的新技術誕生,新媒體就會受到極大的影響。且由于這種新媒體具有較強的融合性,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傳播信息載體的升級,“融媒體”應運而生。
就現在而言,新型媒體還沒有成為一種固定的媒介組織形態,它是一個動態發展的媒體融合方式和運營模式。筆者通過梳理文獻發現,目前在學術研究中使用最多的是“融媒體”,在百度百科上的釋義,更多學者認為融媒體體現出的是一種發展理念,它通過規避劣勢、發揮優勢的手段來整合多個單一媒體,充分發揮出它們的整合優勢。所以筆者認為,融媒體不是指代著一個或某個具體的形象化的媒體,它是一種新型的媒體運作模式,是整合了各種媒體,例如,電視、互聯網等各種媒體的優勢,做到揚長避短,能使媒體行業得到全面提升的運作模式。
在融媒體產生之前的受眾,如果想要收聽到自己想要聽的廣播,或者是收看自己中意的節目,就必須在固定的時間打開收音機或者電視進行收聽或收看,而在融媒體產生之后,這種時間的限制逐漸淡化,受眾即使錯過了播出時間也可以在另外的APP 渠道進行回聽或回看,所以就時間而言變得更自由了。
播音與主持專業是一個新興的專業,早期只有北京廣播學院是專門培養播音主持專業人才的,后來又有多個院校開設了此專業,播音與主持專業才開啟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播音主持藝術是語言藝術,通過語言向受眾展示這一藝術的魅力。如果說作者賦予文章第一次生命,那么播音主持專業就是給予文章第二次生命的專業。而播音主持專業要通過廣播以及電視媒體運用到有聲語言以及副語言傳播信息。
而且作為公眾人物,有著傳播職責的播音員主持人應當把握好傳播規律,樹立好在受眾中的公共形象,既要聯系黨和政府,又要做好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所以樹立正確的觀念對播音員主持人尤為重要。作為傳播的最前沿,播音主持人應當合理利用好現有的資源,以及傳播媒介向受眾傳遞科學的世界觀。作為一名優秀的主持人應該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承擔起職業責任,主動地學習文化知識、苦練基本功,并具有嚴謹的工作作風。
播音主持專業是語言類專業,它更多地要求播音員主持人客觀地表達出在指定情境下的一些觀點,帶動現場氣氛,引導受眾積極思考。而播音主持在社會中的應用頗為廣泛,如晚會主持、新聞播音員、記者、電臺主持、影視配音、動畫配音等等,都說語言能帶給人獨特的魅力,而播音主持這一專業就是把語言的魅力提升到最大化。
每年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都是每家每戶不可或缺的“年夜大餐”,每年的節目種類繁多,但是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應該就是春晚的主持了,因為在春晚中主持人不僅要介紹節目內容,還要調動現場氣氛。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自小飽讀詩書,擁有著豐厚閱讀量,使得她即使在春晚中導播時間計算錯誤也能即興把這黃金30 秒毫無破綻地彌補過去,這是值得所有學播音主持專業的同人學習。從倪萍到李詠再到董卿,他們都身上的責任是重大的,作為公眾人物,也作為文化的傳播者,他們要帶給觀眾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作為在過去極度依賴傳統媒體的一個行業,融媒體時代給播音主持工作的環境與氛圍帶來了較大的變化。根據上文分析的主要環境變化,筆者認為播音主持面臨的挑戰有以下幾點。
就《新聞聯播》而言,其主持人的風格嚴謹、客觀、嚴肅,不能帶有私人情感,需嚴謹客觀嚴肅。所以可能很多新聞聯播的主持讓受眾很有距離感,覺得他們大多都是很嚴肅的。但有一次康輝在抖音上的直播打破了大家對于新聞播音員的認知,在直播里康輝能帶貨,能歌能舞,與普通人沒有什么區別,也與人們印象中的那個嚴肅的他有些出入,在心理上也覺得距離更近了些,原來嚴肅的播音員也有這樣的一面,所以也為康輝吸了不少的粉。同為央視的主持人,作為法政節目的主持人張紹剛更是一改平日里嚴肅的主持風格,參加了《吐槽大會》。在這檔網絡綜藝節目里,張紹剛的主持風格變成了幽默詼諧。而這些主持人的轉型,讓受眾更了解主持的作用,他們不是一些無情的“播讀機器”,而是有血有肉的人。
當前媒體從傳統媒體轉變為融媒體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們的審美觀念的變化與提升。在以前,信息接收者只能被動地從傳統媒體獲得信息,而如今的融媒體時代,獲取信息渠道的增加,讓人們更加關注信息的個性化與多元化。再加上碎片化的生活節奏,主持人只有不斷滿足信息接收者日新月異的個性化需求,才能獲得更多的流量。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由于媒體類型的細分化,受眾的分流,又因為人們的喜好變更極為頻繁,媒體對于主持人的需求不斷擴大。但也因此,主持人的質量參差不齊,例如抖音等互聯網視頻平臺,不少人為了抓取眼球,未經培訓便上崗主持,可這一類主持的成功會使不少經過專業培訓的主持人的信心受挫,工作意愿降低。而對于受眾群體而言,也會因為主持的非專業性而接收到歪曲甚至是錯誤的信息。
播音主持作為信息傳播的最后一環,在這個日新月異的融媒體時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甚至有主持人已經不再符合時代主流,每個人都能當主持人,甚至出現了不再需要特定專業人士來主持的片面觀點。但筆者認為,正因為處于融媒體時代,專業的播音主持人才更為重要,因為任何的機械化、程序化的智能程序,都不能完全處理所有突發情況。正因為播音主持人是作為“人”的存在,一個專業的主持人是更為重要的存在,是更能適應這個變化極快的時代的存在。
結合上文所訴,筆者認為,對播音主持人來說,未來的發展離不開一個永恒的課題“適應時代”。因此,筆者將從兩個方面對播音主持人如何適應時代進行探討。
一是豐富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各類高校的教育目標不一致,要強制規范專業的分類是不切合實際的,所以高校的重點可以放到對于播音主持專業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上。讓學生走出教室,接觸更多的媒體行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學校期間更全方面了解播音主持行業。
二是優化課程設置。為順應不同時代不同的媒體發展趨勢,教育部應為播音主持專業增加新的課程,學校也應該開設更多讓學生適應媒體設備、傳播技巧等的實踐課程,不要只讓學生對播音主持的認知停留在讀稿的階段。
三是規范藝考。高校之所以可以大量招生,很大程度是藝考的選拔考試門檻低,其招生標準只需停在語音、外貌等外在要素上。藝考應該對不同的考生進行更加細分的考試,且加強對學生文化素養的考核,制定不同、分級別的考核標準。
對于已經從事新聞傳播行業的從業者來說,改變更為重要,需要往全能型融媒體主持方面轉變。
一個本就合格的播音主持人最急切要進行改變的是主持風格。主持人應更貼近民生,更貼近生活,才能引發受眾群體的共鳴,傳統媒體的主持人的風格一般是以嚴謹和莊重為主。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家更習慣于用碎片化的時間來做別的事情,例如閱讀、刷視頻、聽音樂,因此有很多平臺應運而生,像抖音、快手這類的短視頻平臺,充分地利用了人們的碎片化時間。正是因為這一優點,才使得人們愿意接受,并漸漸地融入到生活中。融媒體漸漸地變成了主流媒體。在融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的收視率開始下降,因為快節奏的時代讓人們沒有那么多的固定時間去收看節目,在這樣的時代下衍生了除傳統媒體外的傳播媒介——自媒體平臺。受眾習慣利用自己碎片化的時間到自媒體平臺去瀏覽想要獲取的感興趣的信息,如愛奇藝、bilibili、優酷、抖音、快手等等。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通過傳播媒介變成新聞傳播的主體,人們接觸信息的方式從單一的電視廣播,轉向了多元的平臺和渠道,這無疑是為播音員主持人拓展了新的傳播途徑,擴大了受眾面。而播音員主持人也有傳統媒體所帶來的優勢,利用好現有的工具及本身的專業知識實現多元化發展,一定能在自媒體時代脫穎而出,當然這要求播音員主持人要有自己的主持風格,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創新改革,這樣才能引起廣大受眾的注意。
伴隨著融合媒體發展的不斷深化,我們能夠擺脫傳統的信息傳遞方法所受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在多種媒介中進行信息的傳遞,新媒體對于傳統的傳媒行業既是一種競爭和挑戰,又是一種機會。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播音主持人要進行不斷的學習和鍛煉,從而提升自己的整體能力,運用新科技、新理念、新工具,促進傳媒行業的良性發展,從而使自己變成與新媒體發展相適應的專業型、復合型人才。筆者在本文中首先對融媒體的發展進行分析,并對融媒體進行了初步的定義,認為融媒體是一種整合各種媒體,破除媒體間壁壘的新型媒體運作模式。在明確定義后,通過分析融媒體對傳統媒體的影響,分析時代的發展對于播音主持專業的影響,并對播音主持人的工作現狀進行梳理。最后,探討未來播音主持專業的發展,并提出具體的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