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偉
(泰安市廣播電視臺,山東 泰安 271600)
本文主要針對電視記者的采編能力進行全面論述。在明確記者采編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基礎上,分析現階段記者采編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實際的發展情況和融媒體時代的特點,分析記者采編意識的覺醒與成長路徑,希望能夠讓我國電視記者對于自身的能力有更加清晰的認知,從而針對性地提高個人的采編能力,保證采編內容的質量。
記者是采編內容的主要策劃者、執行者、編輯者以及落實者,提升電視記者的采編能力有利于提高采編內容的整體質量。記者的整體能力不斷提升能夠保證采編工作方向的正確性,內容的真實性、全面性,以及編輯工作開展的豐富性、多樣性和新穎性等,由此才能夠全面提高采編工作的質量[1]。記者在日常工作中,作為電視臺新聞節目制作的參與者,主要的工作就是針對各類信息內容進行有效篩選、整理和最后的加工。在提升記者采編能力時,要能夠保證其在進行信息搜集時有效地發現高價值的信息內容,而在進行信息的整理時,也能夠確保各個信息資源之間的連貫性、一體性,在進行信息加工和傳遞給受眾者時,能夠保證信息資源內容符合社會受眾的需求,順應時代的發展,由此全面提高采編工作的整體質量,確保最后產出的內容受到受眾的歡迎。同時,采編質量也體現在電視臺新聞節目的輿論引導性上。在大數據時代下,電視臺的記者必須要承擔起營造良好社會風氣,為人們提供正確的價值導向的任務。因此,在增強記者采編能力時,也要切實提高記者的道德修養,使得整體的采編內容擁有正向、積極的引導效果,保證人們在觀看電視節目時能夠接收到更加有價值的信息內容。
電視臺作為國家主要的新聞傳播平臺,必須要保證其信息內容的真實性,體現電視臺的權威性。在電視記者采編意識不斷覺醒,采編能力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可以有效地增強個人的專業能力,提高自身在面對信息資源時的敏感度(記者的信息敏感度這一內容會在以下內容中進行詳細的論述),提高自身的職業修養,由此保證記者在進行采編工作時,其所采制的新聞內容是真實有效并且符合社會實際的。在大數據時代下,我國涌現出了大量的媒體平臺,部分媒體平臺的整體規模以及經營理念并沒有得到有效的規范。因此,社會受眾在瀏覽不同平臺時,無法證實信息內容的真實性、全面性、有效性[2]。并且有很多的媒體平臺為了獲得受眾的關注,提高自身的熱度,在進行信息資源的發布過程中,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內容夸張以及斷章取義的問題。在此種情況下,不當的新聞言論就會誤導受眾的思想和觀念。而電視記者不斷提高自身的采編能力,就能夠保證電視臺所播出的新聞內容的真實性,發揮官方媒體的權威性,讓社會受眾在接收真實有效的新聞報道之后,了解社會熱點的真實情況,從而發布更為準確且具有價值的言論。
在大數據時代下,我國社會受眾由以往的被動式信息接收者轉變為了現如今的信息生產者、信息傳播者和信息共享者。因此,在電視記者開展采編工作和進行信息收集時,需要有效地把控信息內容的真實性、全面性和有效性?,F如今,網絡平臺中傳播著大量不實的信息內容。記者在進行信息搜集、信息編輯過程中極易受到這些不實信息的影響,從而導致采編的整體內容缺乏真實性。
在融媒體時代下,電視行業想要得到更加快速有效的發展,記者就必須要適應時代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的需求提高個人的綜合能力。現如今,電視記者在進行采編工作時所展現的技術能力、調查能力都較為薄弱,并且整體表現參差不齊,無法有效地滿足現階段電視臺的采編工作需求,使得電視臺最終的節目效果無法得到保障。現階段,電視記者在開展采編工作時,技術方面是最大的問題。電視臺內部的大部分記者并不具備較為全面的專業技能,因此無法很好地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速度,也無法根據電視臺的節目要求開展整體的采編工作。
另外,記者在針對信息內容進行調查時所展現的調查能力也需要進一步提升。記者的調查能力對于采編內容的真實性以及采編內容的整體質量有著極大的影響。首先,調查能力體現在記者對于信息資源的收集情況上。只有記者了解到現如今受眾的需求后,才能夠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信息資源的搜集和整合。其次,記者的調查能力體現在對于其他媒體平臺的新聞關注層面上[3]。采編工作的最終效果體現為節目的播放情況以及受眾的歡迎程度。因此,在電視記者開展采編工作時,必須要及時地了解和關注其他媒體平臺的新聞投放情況,由此才能夠保證采編內容的獨特性以及節目的優勢和亮點。
在融媒體時代下,電視臺想要得到更好的發展,就必須要了解我國現階段社會受眾的主要需求,從而針對節目的主題制定、立意確定,以及采編工作的開展進行細化分析。針對現階段我國電視臺節目的主要內容以及側重點進行分析,可以發現記者的采編內容無法有效地滿足受眾的需求,所編輯的文字,所剪輯的視頻、圖畫等沒有較為突出的優勢和特長所在,由此使得受眾在觀看節目之后無法產生更多的思考和啟發。對此,在電視記者提高采編意識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受眾需求這一重點。在日常工作中,記者需要與社會受眾進行良好的互動,及時了解受眾的意見,才能夠保證采編內容更加符合社會受眾的需求,適應新時代的發展。
在融媒體時代下,信息資源的數量不斷增加,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產生速度、發布速度以及共享傳播速度也在不斷提升。因此,電視記者在采編過程中必須要了解媒體的整體優勢,隨著時代的發展革新自身在日常工作中的信息采集方式。記者在查找相關信息資源以及文字、圖片和相應視頻時,可以在更加優質的媒體平臺上進行有效搜索,保證其搜索內容的真實性、有效性以及全面性,從而提高工作質量。電視記者在挖掘新的信息內容以及查找更加具有社會關注度的新聞時,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手段以及媒體平臺獲取新聞線索,在保證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有效性的基礎上,根據平臺上所涵蓋的線索進行更加深入的追蹤,從而為后續的采編工作提供更為有效的依據。在電視記者利用媒體優勢時,也需要關注媒體平臺在發展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在融媒體時代下,媒體平臺中的信息內容一部分是由媒體的專業人員發布的,能夠保證信息資源的有效性和真實性。而另一部分的信息內容則是由媒體用戶進行查詢、搜索和發布的,無法保證其信息內容的真實性和全面性。因此,在記者進行采編工作和查找資料時,必須要有較強的判斷能力,有效地分辨信息的整體情況,才能夠保證信息內容的有效性,提高后續采編工作的整體質量。
在融媒體時代下,電視記者在開展采編工作時,必須要樹立電視編輯的受眾意識,了解受眾的需求。在查詢大量信息、尋找信息資源的情況下,提高個人的敏感度,增強采編工作的有效性。
首先,在融媒體環境下,電視記者必須要了解時代的發展情況,從而分析人民群眾的主要需求。在電視臺開展相關節目的傳播工作時,我國的受眾群體一般處于被動的位置,在查詢節目以及觀看節目時,會根據電視臺所產出的內容進行選擇[4]。電視臺相較于現如今更為火熱的短視頻APP 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以及內容節目的局限性。我國電視記者必須要增強自身的采編意識,了解新時代背景下的受眾需求,提高電視節目與受眾需求之間的匹配度,才能夠保證電視媒體的長久發展。在此種情況下,電視記者可以利用微博、公眾號以及線上的信息傳播平臺,來獲取人民群眾的主要需求和不同行業和不同領域人們的主要傾向點,針對性地調整電視節目的主題以及電視節目的內容,保證采編工作的有效性和采編效果。
其次,記者作為媒體工作者,必須不斷提高個人對于信息的敏感度,增強自身在新時代下的采編意識,促進個人的成長。對于新聞內容以及信息資源敏感度較高的記者,能夠在海量的信息中迅速判斷出最有價值的新聞報道內容,這是記者在進行采編工作時必須要具備的職業能力以及職業素養。并且在融媒體時代下,電視記者在日常工作中不僅要在線下進行信息資源的收集,而且還需要在線上的各個平臺查找與節目主題相對應的新聞資訊等。因此,現階段記者的整體工作量較大,每天需要瀏覽的信息內容較多,為保證采編工作的有效開展,記者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眼力”,能夠針對新聞的選題做出最為精準的判斷,提高信息資源的價值,以此來保證后續采編工作的有效性。在電視記者的日常工作中,只有能夠準確地判斷信息資源的價值,了解信息資源背后所隱藏的含義和文化內涵等,才能夠保證采編工作更加符合社會的需求,使節目的整體內容更加具有層次性和豐富性。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所開展的深度報道以及各電視臺推出的獨家報道都是具有專業性的,記者在海量的信息中發現資源的主要亮點,由此開展更加深入的挖掘,對于信息資源具有較高的敏感度,才能夠保證節目內容有亮點、有特點,有長期傳播和不斷發散的優勢。
在融媒體時代下,信息資源數量較多、種類較為繁雜。因此,我國電視記者必須要承擔起新時期的輿論引導工作,切實提高采編工作質量,保證新聞內容具有正確的價值導向,從而更好地實現自身的職業價值。在大數據時代下,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電視記者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具備更為強大的專業技能,對于新興的技術手段有著更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因此,在新時代下,綜合素養更高的記者才能夠勝任融媒體時代的采編工作。
首先,要增強電視記者的媒介資源以及新興技術的應用能力。電視記者在開展采編工作時,需要針對本次節目的主題進行細化分析,由此開展全面的策劃、采訪、拍攝、編輯工作。在以上工作的進行過程中,記者需要學習現階段新興的技術手段。例如,在進行拍攝時,記者可以運用多角度以及多方位的鏡頭來提高視頻的拍攝效果。而在開展編輯工作時,由于現階段的信息資源包含了文字、圖片、視頻、聲音等各類內容,因此,在進行相關資源的剪切以及拼接過程中,記者必須要對短視頻剪輯以及幕后聲音、添加文字等各項內容有著更多的了解,由此才能夠保證節目在播出過程中文字、圖片、聲音以及動畫之間的完美配合。電視記者在提升個人專業技能過程中,可以參考我國中央電視臺所播放的節目,了解節目在制作過程中的主要理念以及方式,從而在正確的節目制作引導下,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和完善。
其次,電視記者必須要意識到,自己在工作過程中承擔著重要的文化傳播使命。在進行采編工作時,必須要關注到民生以及社會時事,由此才能夠在采編工作時重點突出具有正向引導價值的內容。記者在日常工作時,必須了解社會發展現狀以及國際局勢,從而在結合我國現階段的國家發展戰略以及發展目標的情況下,將所采編的內容予以有效的規范,保證我國社會受眾在觀看電視節目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地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質。電視記者作為新聞工作者責任重大,記者對社會良性運行負有特殊而光榮的使命。我國電視記者在自身的采編意識覺醒和不斷提高采編能力時,必須要以更加端正的態度對待此項工作,不斷提高個人的道德修養,從而使個人在面對任何情況以及任何輿論壓力時,都能夠產出更加真實有效的新聞內容[5]。電視記者在日常工作時,需要時刻謹記行業準則,遵守職業道德,并不斷提高個人的專業技能,從而在融媒體時代下有效地開展采編工作,實現自身的職業價值。
綜上所述,在融媒體時代下,新媒體行業的快速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使得社會受眾的需求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因此,我國電視臺作為傳統媒體的代表需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抓住機遇,明確采編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記者要明確自身的使命擔當,具有更加端正的思想態度和較高的道德修養,始終秉承質量優先、內容真實的原則,不斷提高采編工作質量,加強社會輿論的正向引導。在融媒體時代下,電視記者需要學習專業的技術手段,提高個人的綜合能力和信息敏感度,在日常工作中快速發現具有價值的新聞內容,從而為我國廣播電視媒體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