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娟
(甘肅省小隴山林業保護中心黨川林場 甘肅 天水 741020)
1.1 采種。為了確保種子的質量,應從30 ~40 年樹齡的母樹上采種,母樹要生長健壯、未感染病蟲害。在小隴山林區,華山松球果在9 月底~10 月初成熟,顏色由青綠色變為黃褐色時要及時進行采收,否則球果裂開種子會脫落。采摘下來的球果要在陽光下攤開晾曬,并每天中午進行翻動,球果的鱗片裂開種子脫落下來后,再將種子除雜后晾曬,當種子含水量降低到8%~10%后再進行貯存。種子貯存通常采用干藏法,用麻袋或者木桶將種子裝起來,放置在陰涼通風的地方,貯存的溫度在0℃~5℃,一般不能超過5℃。
1.2 種子處理和催芽。①溫水浸種:在播種前的20 d左右,將種子用50℃~60 ℃的溫水浸泡,將種子倒入溫水中時要邊倒邊攪拌,以便于種子受熱均勻,溫水要高出種子20 cm 左右,然后將種子浸泡2 ~4 h,撈出后用清水浸泡10 d 左右,軟化種子,使種子充分吸水膨脹,再撈出,然后將種子浸泡在0.3%硫酸亞鐵或者0.5%高錳酸鉀溶液中30 ~60 min,目的是給種子進行消毒,殺死藏在種子里面的病蟲,然后再撈出用清水沖洗種子,清洗干凈后放置在木板或者竹席上催芽,催芽時溫度保持在18 ℃~20 ℃,每天要給種子灑水,翻動,讓種子保持濕潤,經過1 周左右,當30%的種子種皮開裂發芽時即可播種。②雪藏處理:在土壤上凍以前,在背風向陽的地方挖80 ~100 cm深的大坑,坑的長度和寬度根據雪藏種子的數量來定,然后將雪鋪在坑底踩實,雪的厚度為20 cm 左右,然后鋪上竹席,再將和雪混合均勻的種子堆積在竹席上。放置種子時要在坑的中間插上一束秸稈,便于通氣。種子距離坑沿30 cm 左右,用雪覆蓋,并將雪壓實堆積呈垛形,高出地面30 cm,然后上面用雜草覆蓋,以防陽光照射。雪藏后的種子,平時要經常檢查,防止被野獸刨開。等來年開春播種前1 周,將種子取出,消毒,然后催芽播種(消毒、催芽的方法和溫水浸種的方法一樣)。通過調查發現,種子不同的處理方式對發芽、出苗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雪藏的種子要比溫水處理的種子提前3 d 發芽,苗木提前11 d 出齊,而且雪藏處理后苗木的生長速度較快。
苗圃地要選擇交通便利、地勢平坦、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的地方,以沙壤土為宜,土壤呈微酸性,不要選擇鹽堿地。苗圃地前茬如果種植過蔬菜、豆類、馬鈴薯等,要先進行土壤改良和嚴格消毒后才可以育苗。小隴山林區華山松育苗以高床為主,在播種前1年秋季深耕、施肥、消毒,施肥以農家肥為主,消毒可以用硫酸亞鐵、多菌靈等,然后做成高床,高度為10 ~20 cm、寬度為1 m,長度依地塊來定。
小隴山林區華山松的播種期一般為4 月下旬~5 月上旬,這個時期當地的地溫已經在12 ℃左右,適宜種子發芽生長。如果過早播種,溫度過低,種子發芽時間長,容易感染芽腐病,影響出苗。播種采用條播方式,條間距為20 ~25 cm,種子覆土厚度為2.5 ~3 cm。種子在播種前,為了防止螻蛄、地鼠等害蟲啃食種子,要用多菌靈等農藥拌種。每畝的播種量為100 kg,約有50 萬粒種子(華山松千粒重201 g),按照發芽率75%、得苗率65%計算,每畝可以生產24.4 萬株苗木。種子覆土后要澆透水,以利于出苗。
種子播種半個月后開始萌發,播種20 d 后大部分的苗木即可出土。育苗期間,要保持床面濕潤,早晚及時噴水。苗木出土后,還要做好除草松土、防病保苗的工作。在5 月下旬~6 月中旬,苗木容易發生立枯病,要及時噴灑波爾多液、退菌特溶液進行殺菌,對于病害嚴重的苗木要及時拔除,并集中進行燒毀。苗木生長期間還要注意施肥,幼苗初期可葉面噴灑磷酸二氫鉀溶液,促進苗木生長;中期,施用氮磷鉀復合肥;后期,主要施磷肥和鉀肥,促進苗木木質化。
當華山松幼苗達到高15 cm、地徑0.3 cm 以上時就可以出圃了。出圃前要對幼苗進行質量、病蟲害的檢疫,無病蟲害、根系發達、木質化完全,并且達到I、Ⅱ級壯苗的標準才可以出圃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