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英
(商丘市睢陽區動物衛生監督所 河南 商丘 476000)
雞球蟲病是雞較為常見且危害十分嚴重的寄生蟲病,多見于高溫且潮濕的地區。易患病的雞群為10 ~30 日齡的雛雞,發病率和致死率可高達80%。
雞球蟲病的病原屬艾美耳科艾美耳屬的球蟲,主要寄生在雞腸道中。目前在世界范圍內發現的球蟲病有14 種,在我國普遍存在的球蟲病有9 種,分別是和緩艾美耳球蟲、變位艾美耳球蟲、巨型艾美耳球蟲、柔嫩艾美耳球蟲、哈氏艾美耳球蟲、毒害艾美耳球蟲、早熟艾美耳球蟲、布什艾美耳球蟲以及堆型艾美耳球蟲。其中,尤以柔嫩艾美耳球蟲和毒害艾美耳球蟲危害更甚。
雞球蟲病的傳播方式主要是通過患病雞的糞便進行,除此之外,還可通過昆蟲、已污染的飲用水或是飼養員攜帶進行傳播。該病多發于高溫且潮濕的地區及氣候環境中,易患病的雞群為10 ~30 日齡的雛雞,不足3 月齡的雛雞多發此病,成年雞無明顯的發病癥狀,多為雞球蟲的攜帶者。雞舍內的衛生環境差、氣候高溫潮濕、飼料搭配不當、配比失衡、營養不良等均有可能增加該病發生的風險。
患病的雛雞會出現發育受阻、貧血、營養不良等現象,病情嚴重者可死亡。一般情況下,雛雞的病情發作最為迅猛,主要表現為精神萎靡,呆立,雙翅下垂無力,雞冠與內髯等部位為灰白色,采食量急速降低,嚴重者出現完全不采食的情況,飲水量急劇增加,排出的糞便為水狀并帶血。隨著病情發展至后期,病雛機體消瘦,多發生昏迷或是痙攣等現象,一般會在發病后的10 d 內死亡,死亡率可達到半數以上,病情痊愈的雛雞也會出現發育遲緩、生長受阻、營養不良等現象。
雞在感染該病后,會出現機體消瘦、貧血、黏膜泛白等現象,病變的部位主要體現在腸道內,其它部位無明顯病變現象,最常見的感染類型是毒害艾美耳球蟲以及柔嫩艾美耳球蟲。毒害艾美耳球蟲主要病變部位在病雞的小腸中段,具體表現為腸道變粗,腸壁厚度增加,在漿膜層會出現灰白色與暗紅色相間的斑駁條,黏膜內部有紫紅色出血點,有大量密集的白色斑點分布其內。柔嫩艾美耳球蟲主要病變部位在病雞的盲腸,具體表現為盲腸腫脹變大,是正常的3 倍粗,漿膜層有大量密集的灰白色小斑點,表面為暗紅色,對病變組織剖解后可以看到黃白色的壞死灶,黏膜表面粗糙有彌漫型出血現象,腸壁有明顯變厚的情況。其它類型的艾美耳球蟲病的主要病理表現為引發腸道炎癥,腸道黏膜厚度增加,腸道的內容物大多為橙紅色,部分類型的球蟲病存在灰白色的壞死斑點。
可以根據球蟲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作出診斷。通過涂片鏡檢進行確診,將病變的糞便或是病變腸道黏膜的表層物質放置在載玻片上,然后將甘油和生理鹽水以體積比1∶1 的比例混合均勻,經一定比例稀釋后滴加在載玻片上,并攪拌均勻,加上蓋玻片,用瑞氏染色或是吉姆薩染色后,進行鏡檢操作。球蟲處于卵囊階段時形態大多數是橢圓形或是圓形,有1 個或是多個孢子細胞分布在中央位置,顏色較深,周圍存在透明區,此階段最易識別。
6.1 加強飼養管理。要加強對雞舍的飼養管理。雞舍內陰暗潮濕、溫度高非常有利于球蟲的繁殖,從而導致球蟲病的暴發。球蟲病多發于夏季,嚴格控制雞舍內的溫度和濕度,增加光照時長。要做到雞舍內空氣流通,衛生干凈。及時對雞舍進行消毒通風,定期清理糞便。合理控制雞舍內的飼養密度,飼養密度過大,增加了球蟲病暴發的概率。合理配比飼料,做到營養均衡,也可添加適量的藥物對球蟲病進行預防。一旦發現患病雞,把病雞隔離飼養,避免交叉感染,并對糞便以及污染物實行無害化處理。
6.2 藥物治療。運用化學藥物對球蟲病防治,可以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氨丙啉來對球蟲病進行預防和治療,預防用量為0.1 ~0.25 g/kg 飼料,連續進行喂養15 d;治療用量為0.5 g/kg 飼料,對患病雞連續飼喂7 d 左右,然后將藥物用量減半,再連續飼喂7 d左右,能對球蟲病起到有效的治療作用。也可選用磺胺喹噁啉,用量為1 g/kg 飼料,對病雞采用間歇用藥的方式,正常用藥喂養2 ~3 d 后,再停藥2 ~3 d,然后將藥物用量減半,再繼續對病雞進行喂養。由于球蟲容易對藥物產生抗性,從而導致藥物的治療效果下降,所以要藥物輪換用藥或聯合用藥,以達到較好的療效。但應注意,在多種藥物聯合使用時,要充分考慮配伍禁忌,避免引發中毒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