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新
(福建省惠房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362000)
PHC靜壓管樁又被稱為高強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具有單樁承載力大、混凝土強度高的特點,被廣泛運用在市政、水利、民用建筑以及港口碼頭等各類建筑的低承臺樁基礎施工中,成為我國沿海地區各類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基樁形式。靜壓樁基施工技術施工時基本無噪聲,可晝夜連續施工,施工周期短,環保友好度高,對施工成本控制具有明顯效果。但施工過程中,在允許施工終壓力下,也會出現樁端達不到持力層,同一承臺相鄰基樁樁底標高相差過大,樁頂短接樁等問題,會對施工質量和施工工期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值得開展施工技術和質量控制方面的研究,促進PHC靜壓管樁的高質量應用。本文對PHC靜壓管樁施工技術進行分析,并對其質量控制提出應對措施。
盛榮產業園廠房建筑基礎施工采用PHC靜壓管樁,共1236根,樁徑D=500mm,壁厚125mm,樁端持力層為全風化巖或強風化巖。樁基終壓條件:以壓樁力及貫入度控制為主,以設計樁長控制為輔進行雙重控制;樁端進入持力層≥1m。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特征值:2000kN;單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標準值:4000kN;單樁豎向抗拔承載力特征值:440kN;單樁豎向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880kN;頂壓豎向壓樁力:4600kN。
(1)熟悉資料與現場情況:掌握施工圖紙,結合相關標準規范,了解設計意圖,熟悉設計文件、地質勘察報告以及施工現場施工條件。
(2)配備人員與技術交底:配備人員包括施工管理人員、測量人員、技術人員、質檢人員、樁機操作人員、試驗人員、安全管理人員等;施工前對相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并做好樁機操作人員培訓工作。
(3)檢查管樁質量:管樁混凝土強度為C80,樁徑、管壁厚度允許偏差:±5mm,頂面平整度的允許偏差:±10mm。所有管樁需滿足設計強度要求,做好外觀檢查[1]。
(4)配置施工設備:機具進場前應進行檢修,保證性能良好,主要機具見表1所示。
表1 盛榮產業園PHC靜壓管樁主要施工機具
做好平面坐標以及高程控制,根據業主提供的坐標點和水準點,測量方位角,并根據樁位平面圖進行放樣,標記樁位,利用水準儀控制標高,全站儀測量樁位。工程樁測量定位放線后,布置軸線控制樁,為確保控制點準確無誤,控制樁的布置應避開打樁振動影響范圍[2]。測量各樁位置后標注樁位編號,安排專人負責定期檢查,保證控制樁和標志樁無偏移。
樁位復核采用軸線控制樁拉線進行復測,注意樁機移位過程中避開樁位放線標志樁,如發現損壞現象,需進行重新測定和定位,嚴禁出現相關人員隨意恢復樁位的現象。經質檢員檢查樁機移位對中滿足施工規范后方能開展下一道工序,相關指標允許誤差見表2所示。
表2 樁位放線和對中允許誤差
樁機就位后,對其平整度進行檢查和調整,夾具中心要與樁位中心對準,然后起吊預制樁。靜壓樁機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頂壓式,一種是包夾式,該工程采用包夾式,將預制管樁起吊,放入靜力壓樁機夾具中,夾緊后對垂直度進行適當調整,垂直度測量采用激光準直儀或垂球線,如發現偏差及時糾正[3]。
樁尖形式為十字形樁尖,為保證樁尖焊接質量,焊接前清理鐵銹和雜物,保證樁端端頭板清潔。焊接樁尖時,需先固定管樁端頭板與樁尖,采用點焊方式進行固定,然后由2名焊接工人同時操作,確保焊接的對稱性,避免樁端與樁尖之間發生偏移,并且盡量減少焊接應力。樁接頭焊接完畢后,自然冷卻,時間根據當時氣溫而定,通常不低于10min,觀察無問題后涂刷防腐漆,未冷卻情況下禁止做防腐處理,且嚴禁采用水冷卻方式[4]。
對第一節樁施壓前,檢測地基承載力,觀察樁機安裝位置,場地平整且無明顯下陷,支承液壓腿下沉深度≤150mm。實踐工作經驗發現,如果樁間距比較小,在進行壓樁時可能會出現管樁上浮現象,因此采用梅花形跳壓方式。如果樁與樁中心距<1.75m,則結合地質條件、施工現場實際情況,考慮先引孔(孔徑350~400mm)到持力層后再壓樁。
吊裝管樁時對平臺機進行調整,定位準確后才能壓樁。管樁位置采用吊線錘和經緯儀進行垂直方向控制,并結合施工技術規范控制樁位,避免出現較大偏差,即樁垂直度偏差≤0.5%。當>1%時,需對偏差進行糾正,然后再重新壓樁[5]。為防止引起臨近已施工樁出現上浮,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壓樁順序。如果發現臨近樁上浮,及時中止壓樁,觀測上浮情況,復測樁基壓力值后進行復壓處理。在此基礎上,沉樁順序按照如下原則進行:
先長樁后短樁;先密后疏;先內后外;先打密樁,后打疏樁。
為方便對樁身入土深度進行控制,壓樁之前應均勻劃分樁身,按照1m間距進行標記,控制好壓樁速率(1.0~1.9m/min),每壓一個標記段記錄一次壓力值。為提高壓樁效果,由中心位置開始壓樁,然后向四周對稱施壓,緩慢加壓,保證第1節樁垂直入土,發揮導向作用。確定樁入土深度達到3m后,應避免使用樁機對垂直度進行調整,并且隨時觀察樁機主控室壓力表,控制好壓樁力,使其達到同步平衡,防止發生偏心。
PHC靜壓管樁接樁主要包括抗壓樁的焊接和抗拔樁的連接。
3.4.1 抗壓樁焊接
焊接是PHC靜壓管樁接樁的重要方式,確保焊接質量是提高管樁施工質量的關鍵措施。樁壓至其頂端后,觀察高出地面60~80cm時停止壓樁,準備接樁焊接。該工程配備4臺電焊機,先進行4~6個點位的對稱點焊,然后再進行四周對稱施焊,固定好上、下樁節后將導向箍拆除,然后再進行分層施焊,焊接層數不低于2層,確保焊縫飽滿,首層焊接結束后徹底清理焊渣。焊接接樁接頭宜使用CO2氣體保護焊,焊接后進行自然冷卻,時間不低于8min。接樁傾斜度允許偏差值≤1 /1000,錯位允許偏差值≤1mm[6]。
焊接過程中,接樁端面必須保證貼合緊密,且不能在接頭間隙填塞焊條頭、貼片。為保證上節樁能夠準確定位,在下節樁樁頭位置布設導向箍,且上節樁和下節樁段錯位偏差要≤2mm,對接管樁之前清理上端和下端表面。根據《氣體保護電弧焊用碳鋼、低合金剛焊絲》中相關要求,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端頭板鋼材為Q235B,頭板厚度20mm,焊絲直徑1.2mm,禁止使用被銹蝕或腐蝕的焊絲。保護氣體參數:80%Ar+20%CO2,純度≥99.5%,含水量≤0.1%,含氧量≤1.0%,如果壓力值<10個大氣壓,不得按照上述參數繼續使用。坡口焊接形式為橫焊,參數見表3。
表3 坡口位置焊接工藝參數
3.4.2 抗拔樁連接
根據2010年閩建科函《關于加強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機械快速接頭技術推廣應用的通知》52號文件中要求,抗拔樁接頭需采用機械連接接頭技術。該工程ZH2樁號豎向抗拔承載力特征值Rto為880KN,壓樁力荷載4600KN。在進行抗拔樁機械連接時,需要滿足抗拔強度,并對連接方式進行改進,設置一定數量螺栓孔,保證每片機械連接卡的孔洞分布均勻、夾角相等,利用螺絲固定端板與機械連接卡,防止沉樁時機械連接卡脫落而導致抗拔樁機械連接質量受到影響。
最后一節樁壓入后,外露部分的樁無法進行加壓時,使用送樁器進行送樁,但是需要保證樁頂與送樁器底部緊密貼合,防止送樁過程造成樁頭破壞。通常情況下,為方便測量送樁深度,送樁器上都會標識上刻度,利用刻度能夠控制好送樁前管樁露出地面的高度,一般高出30~50cm為宜。結合樁頂標高,將樁送到設計標高位置,采用水準儀對送樁標高加以控制,避免誤差過大。
完成壓樁后,需要及時采用電動截樁器截除裸露在地面的管樁,避免樁機行進時對管樁造成損壞。如果樁頭低于地面,則容易形成空孔,對樁孔部位產生影響,應及時回填,回填土選用黏土或砂土,或者采用鋼板、模板對空孔進行遮蓋。
為強化管樁與基礎梁、管樁與承臺之間的連接,進一步提升樁基承載力,送樁結束后需進行樁頂混凝土填芯。為避免混凝土下落,將直徑略低于管樁內徑的圓薄鋼板(厚度5mm)作為托板,深入到管樁內1.5m處(抗壓樁)或3m處(抗拔樁),即樁頂填芯抗壓樁1.5m、抗拔樁3m[7]。
PHC靜壓管樁施工前,對施工現場雜物、大石塊進行徹底清理,避免對樁位定位產生影響,減少樁位偏差現象,降低爆樁幾率。如果施工現場有水坑,應填平夯實,如果場地承載力不足,則換土填實,確保樁身垂直度和樁位準確性。此外,保證施工場地承載力,樁機到位后,如發現傾斜或下沉,及時進行處理,保證表面抗壓力滿足施工需要。
在施工過程中難免遇到樁身損壞情況,應重視樁身損壞處理。如果損壞部位比較淺,則將斷樁位置切除,然后進行接樁處理,處理步驟包括:標記樁頂標高、清理樁身、安裝鋼筋籠、接樁位置綁扎鋼筋、模板支護、澆筑混凝土。
在使用送樁器時,應確保其下端與樁頂斷面的平整度,使兩者接觸良好,并且與打入樁保持垂直,避免在送樁過程中出現壓樁力過大現象而造成樁頂破碎,也防止樁頂面受力不均后產生偏移。同時,如果送樁深度超出設計范圍,可能導致壓樁不穩,此種情況視為斷樁,要馬上停止壓樁,安排專人檢查,確定原因后處理。
綜上所述,進行PHC靜壓管樁施工時,既要做好施工前人員、材料和機具方面的準備工作;也要嚴格遵循測量放線與樁位復核、樁起吊與樁尖焊接、壓樁前處理與壓裝、接樁、送樁與截樁、樁頂填芯等施工技術要點開展施工;另外,施工中還應積極采用預先處理施工場地、重視樁身損壞處理和加強送樁質量控制等施工質量控制措施,才能保證PHC靜壓管樁施工綠色、安全、快速且質量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