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建香 李云舟 姚銀坤 石靚
[摘要]期刊網站是期刊文獻數字化傳播的重要平臺。Frontier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簡稱FASE)歷經十年發展,在主編、編委、編輯團隊,以及廣大讀者的共同促進下,其論文質量、出版速度、傳播能力、學術影響力等均呈現加速發展態勢。文章以FASE為例,從期刊定位與出版、平臺優化與升級來闡述平臺建設,從數據庫收錄、專輯出版、項目研發、宣傳推廣、社群服務方面分析平臺影響力,并提出自主品牌出版與傳播平臺發展的思考:堅持自主出版、持續優化與升級、創新宣傳與規?;l展、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我國英文學術期刊自主品牌出版與傳播平臺的良性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英文學術期刊;出版平臺;開放獲??;傳播能力
期刊網站是網絡化時代期刊宣傳、展示的重要窗口,是期刊提升綜合實力的有效路徑。然而,據統計,目前我國具有國內統一刊號(CN)的428種英文學術期刊中80%以上的期刊與國際出版商合作,這在出版效率、傳播渠道、市場運營等方面均不利于我國英文學術期刊的良性自主發展[1],我國也尚未形成具有高影響力的自主品牌出版與傳播平臺。
在此背景下,Frontier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簡稱FASE)從2014年創刊至今,致力于建設高等教育出版社的Frontiers Journals自主出版與傳播平臺,未與Springer等其他國際出版商合作出版,歷經十年的不斷探索與實踐,其國際影響力持續攀升,期刊發布平臺不斷實現優化與升級[2]。
一、平臺建設
目前,打造我國自有的國際出版平臺的需求日益凸顯[3]。FASE是由中國工程院主管,中國工程院、中國農業大學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聯合主辦,高等教育出版社獨家出版的一種英文開放獲取(OA)期刊,旨在為農業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論文發表與學術交流的國際化平臺。
(一) 期刊定位與出版
期刊平臺是反映期刊主旨信息與發表論文的重要窗口,期刊的編委力量、編輯隊伍等又為期刊平臺建設提供支撐,促進期刊平臺不斷優化與升級。
FASE學術主題為“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關注農業資源、安全、健康、產業、環境等領域的前沿與熱點研究,為農業發展提供數據,將科學技術與政策相結合,解決區域實際問題,積累基礎數據,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FASE通過高等教育出版社Frontiers Journals自主出版與傳播平臺的OA出版,以優先(Just Accepted)、在線(Online First)與最新整期(Latest Issue)三種模式交替上線,以網絡版和印刷版形式面向全球發行;應用的投審稿系統為國際通用的ScholarOne系統,目前已探索出一套適合FASE的個性化審稿機制與模式[4]。
在實踐中,FASE也探索出了一套獨特的辦刊模式—ISSE模式:交叉科學研究(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系統研究方法(System Approach);整體解決方案(Holistic Solution);用工程去實現改變(Engineering),并致力于建設自主品牌的科學信息傳播交流平臺,促進多學科的科研探索。
(二)平臺優化與升級
FASE致力于促進高等教育出版社Frontiers Journals自主出版與傳播平臺的快速發展,從平臺的瀏覽頁面美觀舒適度、內容豐富度和搜索能力、統計功能等方面不斷優化與升級,持續滿足期刊受眾需求。
Frontiers Journals自主出版與傳播平臺目前包括38種英文學術期刊,是我國學科覆蓋面廣泛的英文學術期刊群,涉及基礎科學、生命科學、工程技術、人文社科等領域,且每種期刊都有個性化的期刊主頁。以FASE為例,該刊主頁橫幅以綠色為基調,體現期刊“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主題,以“最新整期出版(Latest Issue)”為首頁,便于受眾瀏覽、查閱與下載最新出版的論文,并設置六個欄目,通過下拉菜單顯示每個欄目的細分內容,囊括期刊必備要素。
二、平臺影響力
FASE嘗試從數據庫收錄、專輯出版、項目研發、宣傳推廣、社群服務多維度來提升平臺影響力。
(一)數據庫收錄
期刊被權威數據庫收錄不僅便于受眾檢索與查詢論文,也有助于提升自身國際影響力[5],還可為進一步發展提供數據支撐與參考依據。FASE在發展自主平臺的同時,積極申請加入各種權威數據庫,目前已被DOAJ、Scopus、ESCI、EBSCO、CSCD等國內外權威數據庫收錄。
科睿唯安發布的《2022年期刊引證報告(JCR)》顯示,FASE首個影響因子為3.7,在農學領域32種ESCI期刊中位列第一,在該領域合計121種SCI期刊(89種)和ESCI(32種)期刊中位列第十七(14%,Q1)。Scopus數據庫顯示,FASE2022年的CiteScore值為3.8,在農業和生物科學領域213種期刊中位列第五十三(24.8%,Q1),期刊影響力逐年攀升。
(二)專輯出版
FASE長期聚焦全球工程前沿,追蹤農業科技前沿熱點,關注農業宏觀戰略需求,在符合期刊定位和主旨的基礎上,鼓勵主編、作者共同策劃高水平內容,引領科學發展的前沿趨勢,進而促進自主平臺與學科建設[6]。
第一,FASE注重專輯的策劃與出版。在專輯的策劃過程中,該刊編輯部結合期刊出版規范、出版周期,與專輯組稿人密切配合,向專輯組稿人細化要求,定期與其開展線上線下會議、討論稿件主題的擬定和分配,形成良好協作,并整體把控專輯的組織進程,保證專輯高質量出版。
第二,FASE緊跟農業科學前沿與熱點研究。FASE出版的專輯具有前瞻性、創新性和延展性[2]。例如,FASE在2020年1期以“農業綠色發展”為主題打造專輯,聚焦于食物系統,從農業投入、動植物生產、食品加工消費到綠色環境與人類健康,系統地解讀相關內容。
(三)項目研發
FASE每年參與中國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戰略咨詢項目[7-8],對農業領域的數據進行挖掘,并做好專家研判、問卷統計,獲得廣泛認可,這為期刊專輯組織的方向提供了重要參考,也為后續組稿工作提供了重要引領。
(四)宣傳推廣
FASE整合、拓展內容資源和渠道資源,積極探索新媒體發展路徑,構建融媒體服務矩陣,在拓展作者、讀者資源的同時提升期刊與平臺影響力。
第一,FASE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和視頻號、科學網、蔻享直播,以及科睿唯安、Aminer、Twitter、EurekAlert、AlphaGalileo等多元化新媒體進行傳播,加強期刊網站與媒體的深度融合。
第二,FASE微信公眾號開設多種欄目。其中:《亮文解讀》著重對期刊新出版的論文進行解讀,內容通俗、簡短,具有較強的傳播力;《主編推薦》重點介紹主編精選的優秀論文,具有較高的關注度與引用率;《Seminar通知與問答》依托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營養學系每周通過線上和線下同步開展學術講座和討論,為科研人員、作者、受眾搭建了一個多元溝通的學術平臺,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科普、學術報告與論壇信息》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漫畫形式,對大眾進行科學普及。此外,其他欄目還充分挖掘受眾進行學術交流、科研技能提升、求職等需求,增強他們對期刊的黏性。
(五)社群服務
社群是基于傳播媒介形成聚合,進行信息傳播、情感交流、文化和價值共享的受眾群體[9]。英文學術期刊打造社群,激發協同創意[10],提升受眾參與度,建立個性化服務體系,是提升期刊自主品牌和平臺影響力的良好舉措。
FASE通過組織編委、讀者、作者等群體,分別建立社群,讓他們參與到期刊平臺與新媒體內容的創造中,并通過問卷調查、學術講座、視頻直播、面對面交流等方式了解他們的需求,為平臺優化升級提供良好思路。FASE也通過發布論文解讀、視頻推送、最新論文要覽等,激發學術探討,收集并整理學術熱點,為期刊組稿提供參考。FASE還通過規范社群運營制度,對社群進行高質量運營,為期刊打造良好口碑。
三、自主品牌出版與傳播平臺發展的思考
結合FASE發展,文章就我國英文學術期刊自主品牌出版與傳播平臺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堅持自主出版。我國英文學術期刊自主品牌出版與傳播平臺建設要堅持自主出版的原則,立足自身優勢,明確發展定位,錨定目標不懈努力、長期堅持,深入了解其他期刊出版平臺的合作模式,正確應對國際優秀出版平臺的品牌影響,博采眾長,取長補短,致力于刊群品牌發展,不斷進行自主探索與實踐,打破國際大型出版平臺的壟斷格局,為我國刊群走向世界做貢獻,傳播好中國科研聲音,講好中國科技發展故事。
第二,持續優化與升級。我國英文學術期刊自主品牌出版與傳播平臺建設不僅要根據期刊發展與受眾需求不斷優化與升級,做好長期運維工作,還要借鑒與學習國際優秀出版平臺的先進經驗,突破固定模式,探索個性化發展,加強自身建設,提升運營水平,從創新性、審美性、趣味性、時效性等方面激發活力,吸引更多受眾,擴大影響力,并加強安全生產與應急指揮能力建設,樹立期刊與平臺的品牌形象。
第三,創新宣傳與規?;l展。基于自主品牌出版和傳播平臺建設初期存在影響力不足、關注度較低、對文獻服務功能的系統研究較弱等問題,我國英文學術期刊需要緊跟新媒體發展潮流,搭建融媒體平臺,順應受眾需求,構建線上線下社群,并借助各種新媒體加強宣傳,提高關注度,從容吸納更多優秀學術期刊,形成規?;l展。
第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我國英文學術期刊自主品牌出版與傳播平臺應積極吸納具有良好科研背景與高水平英文交流能力的人員成為職業編輯,吸引具有良好計算機與軟件技術的人才成為平臺技術人員,形成“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出版范式,通過創新管理與評價制度,鼓勵期刊編輯與平臺技術人員積極開展工作,營造良好的辦刊氛圍,全面提升期刊與平臺的辦刊能力與服務水平。
四、結語
我國英文學術期刊自主品牌出版與傳播平臺需要與時俱進,在為受眾提供網絡化服務的同時,實現期刊編輯流程、出版發行和經營管理的全方位數字化和網絡化。FASE依托高等教育出版社Frontiers Journals自主出版與傳播平臺,應不斷探索適合期刊特性的內容,建成綜合性服務型網站,打造全方位立體式服務平臺,挖掘并滿足受眾需求,從而提高學術成果的傳播效率和品質,提升期刊與平臺的競爭力、影響力,保證期刊與平臺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任勝利,楊潔,寧筆,等. 2022年我國英文科技期刊發展回顧[J].科技與出版,2023(03):50-57.
[2]Xu J X. A Decade Review of FASE[J].Frontier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23(01):149-152.
[3]顏永松,王維朗,郭偉,等.中國SCI期刊發展現狀及與出版平臺合作建議[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22(01):91-102.
[4]Frontier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FASE). Editorial Policy[EB/OL].[2023-09-20]. https://journal.hep.com.cn/fase/EN/column/column22374.shtml.
[5]許建香,趙杰.OA期刊優先考慮申請的幾個重要數據庫簡介[J].傳播力研究,2019(23):85-88.
[6]姚銀坤.促進科技期刊發展的策略、投資、人才:穩健發展中國科技期刊提升文化實力[J]. 學報編輯論叢,2021(00):100-106.
[7]Xu J X,Li Y Z,Yao Y K,et al. Genome Editing:A Ground Breaking Research Has been Ranked Top 10 Engineering Fronts from 2017 to 2021[J]. Frontier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22(02):309-311.
[8]Yuan W Y,Xu J X,Li C Y,et al. Animal Stem Cells:the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Front of 2018[J].Frontier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9(01):93-95.
[9]金韶,倪寧.“社群經濟”的傳播特征和商業模式[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6(04):113-117.
[10]李欣陽.社群視角下學術期刊微信公眾號的運營策略[J].學報編輯論叢,2022(00):484-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