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人大 整理
2003 年,海寧人大首創“民情直通車”,在人大代表與政府工作部門之間,開辟一條快速解決老百姓日?!瓣P鍵小事”的綠色通道。20 年來,這列載滿民意的“民情直通車”一直保持著活躍生命力。
2023 年10 月11 日,由省人大常委會《浙江人大》雜志社、省委黨校(浙江行政學院)政治學教研部、海寧市委主辦,海寧市人大常委會承辦的“民情直通20年·民呼我應”理論研討會在海寧舉行。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聚焦“民”“情”“通”,深度發掘“民情直通車”的時代價值、理論淵源、實踐基礎、思想內涵。本期“熱點追蹤”摘編專家學者的部分精彩發言,以饗讀者。

2023 年10 月11 日,“民情直通20 年·民呼我應”理論研討會在浙江海寧舉行。
江必新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
“民情直通車”運行20 年如一日難能可貴。在海寧,“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所為”的理念,通過“民情直通車”得到了真正體現,變成了具體行動。
這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具體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要真正發揮優勢,更多的是要讓人民群眾在日常生活中表達自己的意愿和心聲,并能得到落實。“民情直通車”能夠更好地實踐和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這種要求。
這是基層民主的成功樣板?;鶎用裰骱艽蟪潭壬鲜且鉀Q人民群眾身邊的問題,是要與民生緊緊貼在一起?!懊袂橹蓖ㄜ嚒本吞峁┝诉@樣一個平臺、一條渠道、一種方式。
這是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成功經驗?!懊袂橹蓖ㄜ嚒睘樵鰪娭袊厣鐣髁x民主的感染力、吸引力、推進力,提供了很好的基層實踐經驗。
全過程人民民主需要不斷豐富和創新實現路徑和方式。“民情直通車”在20 年里實現6 次升級,這樣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才有生命力。
全過程人民民主要行穩致遠,需要補足短板。要全面廣泛收集民意,認真研究意見的整合,綜合考量資源分配的問題,增強最終決策的預見性,讓全過程人民民主真正發揮優勢。
尹建軍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中心研究室主任
堅持人民至上,是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條紅線。“人民至上”怎樣與基層治理,與為人民服務和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理念、發展理念更好結合?從“民情直通車”的實踐看,主要體現在四個“貴”:

“貴”在堅持。20 年堅持下來,海寧五屆人大代表近5000 名,一茬接一茬、一任接一任地干。這在一個縣難能可貴。
“貴”在認真。要認真聆聽民意,認真收集民情,認真化解民憂?!懊袂橹蓖ㄜ嚒苯鉀Q了17000 多件事,是實實在在的,在老百姓心中有重要位置。
“貴”在進取。從聯絡站到智能平臺,從面對面溝通解決到網上解決,工作方式不斷進取。從解決民生問題到探索對民主的可感度,在服務內容的層面上也在進取。
“貴”在領導。貴在海寧市委強有力的領導統籌。
在當前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中,“民情直通車”的做法大有作為、值得推廣?!懊袂橹蓖ㄜ嚒钡慕涷?,可以稱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海寧實踐”。
廖衛華 民主與法制社社長助理
這是黨委領導、人大主導、部門聯動、代表履職、群眾參與、社會支持“六位一體”的“海寧模式”。它依據選區分布設立,具有濃郁地域特色。它主動采集民意、解決問題,既解“事結”也解“心結”。隨著地方組織法明確代表聯絡站成為代表密切聯系人民群眾、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法定陣地”,具有可復制性的“海寧模式”開始在全國開花結果。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其強大生命力的源泉,其又是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范例。從這個意義上說,“海寧模式”與“楓橋經驗”一脈相承,同源同向。

2014年6月17日,莊建平等三位市、鎮人大代表在海寧市斜橋鎮仲樂村代表聯絡室接待選民。
同時,這一發端于人大制度的基層實踐,有利于把國家權力機關的民意表達平臺延伸到最基層、鞏固在最基層,從而引導帶動人民群眾更多參與基層治理實踐,推動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丁祖年 中國法學會立法研究會副會長
習近平總書記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定位為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并對實現方向、重點提出了明確要求。就基層來說,最重要的是如何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落實到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各環節全過程,如何切實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達平臺載體,如何健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工作機制?!懊袂橹蓖ㄜ嚒笔且粋€很有效的嘗試,對全省乃至全國基層人大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提供了啟發和樣板。
目前,各級黨政機關推出了各自直接聯系群眾的載體。如何把這些載體與“民情直通車”鏈接起來,把碎片化的民主變成整合的、系統化的民主,非常值得探索。人大在這方面應當起到主體作用。因此,“民情直通車”有必要也有可能成為基層黨政機關聯系人民群眾的主樞紐。
此外,“民情直通車”是以代表聯絡站為基礎的。要實現代表聯絡站多功能化,使之成為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平臺、黨政機關聯系代表與人民群眾的平臺;成為既是提出意見的平臺,也是溝通、協商、監督的平臺。
余遜達 浙江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所長
海寧的工作,在回應習近平總書記對人大工作的要求上有很多很好的做法和創新。代表聯絡站和“直通車”合二為一,使人大在提出意見建議同時,更直接地推動解決問題。數字化提升了問題解決的效率,也推動了政府治理方式和管理流程的改革。
相關鏈接
嘉興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高玲慧指出,20 年來,“民情直通車”常態長效運行,彰顯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勢,彰顯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為民情懷,彰顯了賦能基層治理的治理效能,讓人民當家作主更可感可知可及。
海寧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姚敏忠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本次研討會精神,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從人大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高度,賦予“民情直通車”新的時代內涵;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貫徹上級要求和市委部署,賦予“民情直通車”更多的職責任務;進一步堅持為民履職,把“民情直通車”辦成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幸福車”,推動人大制度在海寧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為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推進“兩個先行”,勇當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表率貢獻更多人大力量。
與西方相比,人大制度安排下的代表聯絡站(“民情直通車”)平等對待每一位選民。各類政府組織和社會力量在黨的領導下一起去解決具體問題。這樣的“整合”,在西方議員的辦公室中很難看見。
經過20 年實踐、5 次制度迭代,“民情直通車”這一做法被證明是可行的,具有可借鑒性和一定的可移植性。
褚國建 省委黨校法學教研部主任
“民情直通車”以3 條邏輯鏈條呈現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真實實踐。
一是從群眾到代表的實踐鏈條。以暢通民意表達為基本考量,通過代表作用發揮和代表聯絡站,把分散的人民意見匯聚起來,成為需要集中起來、傳達下去的民情信息。
二是從代表到人大的實踐鏈條。以整合民意、形成民事為基本考量,經過民主程序“加工”和人大制度管道,把人民意見轉化為人民意志,成為體現代表作用、彰顯人大權威的政治要求。
三是從人大到部門的實踐鏈條。以解決民事、貫通民意為基本考量,通過政府部門的行動和辦事結果的反饋評價,解決了人民群眾反映的真實問題,構建起一個基層民主的程序閉環。
以上實踐鏈條呈現了全過程人民民主三重理論邏輯:尊重了人民群眾主體地位并發揮了代表和人大組織的制度功能,落實了政府部門行動責任,確保了人民意見得到真正落實。
胡大偉 浙大城市學院法學院副院長

2003 年10 月18 日,海寧市人大常委會在硤石鎮白漾社區舉行“民情直通車”活動揭牌儀式。
“民情直通車”是基層人大堅持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成功模式。海寧人大一以貫之踐行“八八戰略”,不斷健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工作機制,持續推動“民情直通車”探索實踐,切實把人大制度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初步形成了“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社會主義民主的縣域實踐范例。“民情直通車”真正實現了代表聯絡站“聯、商、督、促、智”核心功能的有效貫通,實現了人大數字化改革與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的融合發展、互為補充。經過20 年探索實踐,“民情直通車”有效破解了民情如何向監督轉化等長期困擾基層人大的問題,為各地加強和改進人大工作,更好地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闖出了一條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