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經濟呈現出了較好的發展態勢。目前,國內成衣行業的防火工作正處于一個新的階段。通過對目前我國服裝企業的消防管理狀況進行觀察和分析,可以清楚看到其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服裝企業的火災發生頻率越來越高,給企業人員安全帶來了威脅,也給服裝企業帶來巨大經濟損失。本文通過對現階段我國服裝企業存在的火災隱患進行分析和總結,就如何進一步完善我國服裝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服裝加工企業;火災成因;消防安全管理;對策
引言
進入21世紀,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服裝業也迅速擴張。在給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其本身的經濟價值也得到了提高。然而,通過對國內一些服裝加工企業進行調研,發現很多服裝企業都存在諸多的安全隱患,如防火措施不完善、缺乏先進的防火觀念等,造成服裝企業發生火災的情況時有發生,給服裝企業的發展造成了很大影響,同時也給人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危害。通過對引起消防事故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筆者認為大部分都是由水、電、火使用不當引起。因此,必須強化服裝加工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切實保護公司員工、居民的生命安全。
一、做好服裝加工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意義
服裝加工企業主要是負責對服裝的生產加工,如服裝、鞋帽或縫制等。我國國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個人追求也變得更高,因而加大了成衣的需求量。在此契機下,服裝加工企業快速發展。鑒于服裝加工企業可燃物多、生產過程中的電源、火源多的特點,管理者應重視消防安全管理,從頂層設計入手,以科學的消防安全管理為抓手,采用現代化管理模式改善當前管理的不足之處。
(一)有助于推動服裝加工企業快速發展
要使服裝加工企業能夠穩定、健康發展,就必須有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支撐。管理層必須對消防安全給予充分關注,促使員工樹立起牢固的消防安全意識,并且還必須具備一定的消防撲救能力。構建一套完善、穩定的消防安全預警體系和管理系統,有助于服裝企業對各種消防安全隱患進行有效防范,從而有力推動服裝加工企業穩定、健康發展[1]。
(二)有助于保障企業安全生產
只有加強對服裝加工企業的安全管理,才能提高其經濟效益。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成衣工業中存在著越來越多的工序、設備,而且可燃、可爆、有毒有害物質分布在生產中的每一個環節或設備上。在服裝加工企業的生產中,有許多設備都是自動化,在為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大的潛在消防風險。如果在生產過程中沒有及時檢測,很容易發生泄漏、火災等事故[2]。
(三)有助于企業實現標準化管理
企業消防設施的配置、消防觀念的培訓都會給火災事故處理帶來重要影響。在現代服裝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過程中,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生產效率的持續提高,人們對規范化管理的要求也在逐漸增加,規范化管理已經成為服裝企業實現安全發展的唯一途徑。因此,加強服裝企業的防火工作,是推進服裝企業規范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
二、服裝加工企業火災成因
通過大量實踐調查發現,我國部分服裝加工企業中仍然存在一些和消防安全相關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建筑結構消防設計不合理
部分服裝加工企業的建筑設計常常只注重美觀和舒適度,而忽視了對消防設施和安全出口的設計。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沒有嚴格遵循消防相關規定,偷工減料,沒有達到防火設計要求;有的材料缺少防火性能,一旦發生火災,非但很難起到滅火作用,反而加劇火災蔓延。
(二)消防應急管理機制缺乏
目前,一些服裝加工企業缺乏火災突發事件處理能力,特別是轉型期的服裝企業,火災突發事件應對存在著較大不足[3]。部分服裝企業雖然在管理方面有具體的制度和規章,但是在消防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相關的消防安全措施沒有落實、安全規章制度不夠健全、消防安全職責不夠明確等。由此可見,如果不能建立起服裝加工企業的責任框架體系,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很難進行。
(三)消防管理人才匱乏
企業領導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和具有較強責任意識和專業素質的消防管理隊伍是影響服裝加工企業消防管理工作效果的兩個關鍵因素。從目前的狀況來看,部分服裝加工企業存在著對消防安全管理不夠重視的問題,缺乏優秀的消防管理隊伍,從而導致安全管理方案不能得到有效實施。目前,個別服裝加工企業由于沒有配備專門人員進行相關的應急演練,導致企業的消防工作不能正常進行。
(四)消防設備設施建設滯后
對于服裝業來說,安全生產非常重要。然而,有些服裝加工企業對消防設備的維護和保養工作重視不夠,發生火災時,沒有及時處理,從而導致火勢蔓延,造成嚴重后果。由于得不到及時保養和維護,部分消防設施年久失修,關鍵時候便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因此,對服裝加工企業內部消防設施進行定期的維護和保養十分重要。
三、服裝加工企業火災成因及消防安全管理對策
為深刻吸取近期火災事故教訓,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南安陽特別重大火災指示精神,進一步做好冬春火災防控工作,規范服裝紡織等高風險火災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防范遏制火災事故發生,筆者提出了如下幾點建議,以此不斷提高消防安全水平。
(一)革新思想觀念,強化消防安全意識
在爭取最大經濟效益的過程中,服裝加工企業應高度關注消防安全,不斷加強對消防風險的控制,積極主動擔負起消防安全管理責任。首先,要樹立“安全發展”的思想,使服裝加工企業在生產和生活中始終保持高度警惕,防范各種安全事故。作為服裝加工企業的高管,一定要在思想上認識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意義,要始終貫徹“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經營理念,把企業消防安全管理作為推動服裝加工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一種重要保證機制。其次,要切實貫徹執行防火工作職責。服裝加工企業要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責任體系,對消防管理責任進行詳細劃分,對火災事故中的責任主體進行清楚界定[4],逐步建立一個從上到下、完整的職責鏈條。最后,加強防火安全文化建設。對服裝加工企業的消防安全文化進行改進和優化,發揮企業安全文化的強大感召力和教育作用,在不知不覺中對所有員工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構建監督機制,排除消防安全隱患
消防工作關系到職工安全和企業效益,不容忽視。為規避工作中的部分缺陷,筆者認為服裝加工企業需要構建消防安全監管理體系,在工作中進一步落實管理舉措,并將其和生產經營活動融合,形成立體管理模式,既可保證安全,又可兼顧企業效益。相關人員在開展消防安全管理過程中,針對可能發生的火災事故,應有應急預案,并對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另外,企業還要完善現有的監督機制,發揮監督作用,將企業消防危險指數降到最低。監督機制的創建,不但要符合服裝加工企業生產特點,使其與管理機制貼合,同時還需要滿足動態抽查中消防管理工作的連續性,避免監督工作流于形式,以此促使服裝加工企業更加注重管理質量的提升。就消防法規而言,相關人員需要促進工作向精細化方向過渡,最大限度消除火災隱患,提高消防管理水平。
(三)重視消防設施,適度增加投入數量
目前,大多數服裝加工企業普遍存在過度追求經濟效益,忽略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情況。在此情況下,服裝加工企業對于基本的消防安全設施認知不足,也未提前準備,如滅火器等數量不足,使企業消防面臨巨大風險。因此,相關企業應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為后續的消防安全做好頂層設計。消防設施是應對火災、減少傷亡的必要設備,企業應按照相關要求,配備符合消防要求的基礎設施,從硬件上給予支持。這樣不但可以提高服裝加工企業的整體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還可以從根本上杜絕火災事故的發生。另外,服裝加工企業在對消防安全設備進行安裝時,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在完成所有安裝工作后,必須邀請具有專業資格的消防員進行檢驗,檢驗通過后才可投入使用。除此之外,考慮到消防設備的使用年限,最大化保證職工安全,企業還應配備專門的檢修人員,負責定期檢修消防設備。一旦消防設備超過年限,達不到消防要求,應及時更換,最大化保障企業消防安全,減少各方面損失。
(四)開展消防演練,提升職工自救能力
大部分企業職工對消防知識了解甚少,面對火災時難以自救。服裝加工企業因儲存大量服裝產品或其它易燃物品,所以企業職工應提升自身消防意識,更好規避危險。相關企業可以邀請當地消防人員作為指導,開展消防安全演練。具體來說,可從下列幾點入手:第一,消防人員制定演習方案,演習內容要結合服裝加工企業特點、場所結構等,為職工篩選出最佳消防通道,防止安全事故;第二,消防人員可將職工分為若干小組,給每個小組成員講解演練流程,如怎樣放置消防設備、如何正確使用、如何應對突發事件等;第三,按照演練計劃,開展消防演練,要求企業職工根據排練方案進行預演,消防活動結束后,管理者可以以職業視角對演習情況進行評價,確保服裝加工企業職工掌握消防設備的使用技巧,了解規避技能。管理者在日常生產中要落實消防安全舉措,不斷深化職工的消防意識,采用高效的應急預案,保證職工生命安全[5]。
(五)合理設計防煙,及時排除泄漏氣體
根據服裝加工企業產品易燃的特點,設計人員應充分結合該企業的實際情況,從防煙設計方面予以重視,保證設計的合理性。中度防排煙的目標是降低和控制煙霧從火場向周圍空間擴散,保證周圍環境的潔凈程度,為消防員創造良好的逃生空間。為此,根據相關消防要求,設計人員可采用封閉防煙的方式,加大送風壓力,進行阻隔防煙,以此減少煙霧的產生。在建筑物的防火構造中,怎樣排出煙氣十分重要。在進行排煙系統設計時,要提高排煙設計工作的有效性、科學性和合理性,設計者要保證及時將企業內部的煙霧排除。中庭屬于極為重要的公共空間,設計人員可采用綜合排煙、排煙補風、回廊通風、流貫式排煙法等,將煙霧完全排出。
(六)定期維護設備,保證消防設備功能
目前,人們的消防意識還亟待提升,而且當火情出現時,部分人員往往才意識到滅火器材的重要性。滅火器材的使用概率較小,而且需要進行日常維修。基于此,筆者認為盡管滅火器材使用率較低,但同樣應該引起相關人員的重視,日常要注意維修和保養。除此之外,針對消防事故,企業還要有相應的管理機制,保障設備的科學性和完善性。如果發現問題,應及時對其進行維修與更換,確保消防設備正常使用。火災危險發生后,這些消防器材設施可以迅速發揮自身作用,對發生的火災危險進行有效應對,從而為人們逃生創造更多空間,對火災控制有很大幫助。
結束語
綜上所述,如果服裝加工企業想要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就一定要把消防安全放在首位,在確保所有員工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開展日常工作。與此同時,服裝加工企業要主動進行觀念上的更新,加大對防火技術的投入,應經常開展防火演習,使每個人在遇到緊急情況時都能保持冷靜和熟練應對。本文分析了服裝加工企業火災成因,進而提出了革新思想觀念、強化消防安全意識、構建監督機制、排除消防安全隱患、應用消防技術、適度增加投入數量等六方面建議,以此提高服裝加工企業的消防安全等級,切實保障職工安全。
參考文獻
[1]孫正瑤,王陽,王旭昭.基于AHP的公交企業消防安全管理評價——以北京公交集團為例[J].城市公共交通,2022(11):32-36.
[2]潘綱,陳甲運,李海金,等.基于工業企業智慧消防“智能防火+防火保險+企業互助”的物聯網+服務模式[J].消防界(電子版),2021,7(01):81-84.
[3]謝曄,劉偉.談危化品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及事故應急管理——再讀響水爆炸案[J].江西化工,2022,38(03):120-122.
[4]張全靈,王棟,嚴曉光,等.住宅物業服務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工作對策[J].中國消防,2022(01):55-57.
[5]楊達.新時期港口石油化工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以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港口石油化工企業為例[J].消防界(電子版),2021,7(21):103-105.
作者簡介:黃煜雯(1991- ),女,漢族,江蘇南通人,本科,研究方向: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