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娟
摘要: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和水平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進步,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積極應用大數據技術,創新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和方法,對企業的穩定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大數據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的優勢和問題等現狀,從思想、體系、方法和人才等方面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的變革路徑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大數據;企業財務管理;現狀與變革
一、引言
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升級的,企業要更好地實現生存和發展,就必然要加快財務管理的大數據、信息化轉型的腳步,全面收集企業的經營管理數據信息、行業信息、市場態勢等方面的相關數據,為財務部門將數據轉換為財務語言,準確預測、識別企業經營風險與發展機遇提供數據依據,保證企業經營發展決策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加快現代企業業財融合的進程,為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企業的大數據財務管理,主要是通過對企業賬目數據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對企業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表等進行合理編制,將企業的經營發展狀況完整的表現出來。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下,企業財務管理主要負責對經營中的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會計核算,無法有效控制企業資金使用的實際情況。
二、大數據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現狀
(一)優勢
企業實施大數據財務管理,能夠將財務報表中的數據信息處理成有助于管理者制定經營決策的數據,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評價功能和會計解釋功能,真實、全面、詳細地將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體現出來,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參考信息和決定依據。既能夠幫助企業管理者發現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其生產經營決策方案的不斷優化調整做出貢獻,也能夠通過財務數據的發展趨勢,指導企業管理者未來的經營決策方向,提升企業的風險防范能力和長期發展能力。
1. 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能夠明確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從財務角度針對不夠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流程、組織構架、崗位職權等問題進行合理分析,以此實現企業財務管理機制、水平和效率的增長,提高企業的風險預測和規避能力,讓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更加安全、科學、高效,保障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順利開展。例如可以通過定期計算資產周轉率,及時發現呆滯資產,清理無效資產,強化企業的資源使用率,也可以通過廢品率指標分析,實現對生產、銷售、采購等活動的管理流程優化,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益。
2. 為企業戰略規劃提供支持。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是將大量的數據信息,提煉整合轉變為具有參考價值的信息。企業實施大數據財務管理轉型,能夠為企業的戰略規劃提供技術和信息支持,通過對企業的規模、結構、經營方向、營收效益等內容的分析,對企業的真實利潤和實際經營情況進行評價,明確企業的戰略規劃方向和經營管理方案,從而提升企業的戰略規劃能力。企業經營決策者能夠根據分析結果,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全面控制,優化資源利用率,并以此為依據調整企業的戰略目標規劃。企業戰略規劃是企業發展的指向標,大數據能夠提升財務分析的準確性,體現企業的財務和經營發展趨勢,增強企業的戰略規劃能力,是提高企業戰略規劃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問題
1. 信息共享存在阻礙。部分企業的財務信息化建設不完善,對財務信息的傳遞和共享渠道的建設存在疏漏,不同部門、區域、分公司之間的財務信息標準不同,難以實現有效的信息采集和傳遞共享,降低了企業的經營效率和財務管理水平。
2. 缺乏復合型財務管理人才。當前國內企業普遍缺乏高水平的復合型財務管理人員,在大數據時代進行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財務管理人員必須擁有充分的信息技術能力、大數據分析能力和財務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但目前我國的信息化財務管理發展時間較短,復合型財務管理人才相對缺乏,導致企業難以有效實現大數據財務管理模式的完善建設和應用。
3. 信息安全問題。信息時代的信息安全是核心問題。通過網絡病毒、木馬等入侵等手段對企業的財務數據、經營數據、客戶數據等信息數據進行盜取、篡改和破壞,是當前企業面臨的重大財務風險問題。另外,部分企業的數據庫安全水平不到位,對財務數據在收集、傳遞、存儲和應用過程中安全管理不到位,企業的財務管理權限規劃不嚴謹、不規范,導致企業財務數據的存在泄漏風險,也是影響企業穩定發展的重要問題。
三、大數據時代下企業財務管理變革路徑
(一)明確大數據應用對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性
1. 明確大數據的資產價值。很多企業沒有認識到在當前時代中大數據的重要資產價值,沒有認識到大數據管理模式對企業財務管理的促進價值。大數據技術應用能夠為企業收集到海量的用戶需求信息,可以讓企業進行針對性的業務改革和調整,讓企業更加具有競爭力;能夠極大地提升企業的財務數據的采集和分析整理知曉率,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和質量,讓企業的經營管理更加高效。因此,企業管理者必須樹立大數據理念,充分融入大數據時代,堅定不移地推動企業的大數據財務管理轉型,從而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質量和效率。
2. 重視非財務數據的重要意義。財務管理的核心是財務數據,但不能只重視財務數據而忽略非財務數據的重要性。企業的非財務數據包括員工心理、行業發展數據、同行業競爭企業發展數據、用戶行為數據、國家政策信息、市場環境信息等,對企業的經營發展和戰略調整有著重要意義,是影響企業財務管理方向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強對非財務數據的重要性認識,對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效果、提升企業經營效益有著積極作用。
(二)構建信息化財務管理體系
1. 完善財務內部控制機制。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占據有利位置,有效落實企業的發展戰略規劃,企業必須加強內部控制,完善內部控制機制,利用大數據財務管理系統,保證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并以此為基礎,強化企業財務報表的可靠性,為內部控制機制提供真實數據。首先,企業要根據戰略規劃和經營管理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預算方案,同時將資金使用情況納入到績效考核工作中,確保資金利用率達到預期目標。其次,加強存貨管理與控制力度。如果存貨周轉率過低,必然會占用企業大量流動資產,所以,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應該定期開展存貨清查盤點工作,以便于根據庫存情況,設計原材料采購計劃,避免因為出現存貨積壓嚴重的情況,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最后,切實做好固定資產管理與監督的工作。根據企業自身經營需求,定期開展固定資產的盤點工作,防止出現固定資產賬實不符的情況,對企業經營發展產生不必要影響。數字經濟時代來臨后,財務管理人員借助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先進技術,即可實現靜態與動態相互結合監控企業內部資金流動情況的目的,所以,企業管理層開展的內部控制工作,必須改變以往只是簡單控制企業經營活動與資金使用的管理模式,而是應該借助完整的資金管理體系,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構建以數字經濟時代為核心的資金管理模式,以此實現企業財務和經營管理水平的雙向發展。
2. 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對自身資源進行全面、全過程控制的財務管理模式。在全面預算管理中,明確企業的戰略目標和經營目標,并將其依據部門職權進行合理的分解和規范指標,形成的預算管理方案,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有效的預測和控制;在全面預算管理中,企業的全體員工都要深入參與到全過程控制管理中來,將預算管理推進到企業經營管理的每一個細節環節,通過大數據技術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對企業內部的固定資產、現金流、人力資源的使用情況,以及企業外部的市場變化、行業趨勢、政策調整、用戶行為變化等信息進行全面反映,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企業接下來的經營、管理和戰略調整等工作進行預測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企業成本、減少資源浪費、提升經營質量。將全面預算管理與大數據技術結合應用,是一項復雜、高成本、全面性的改造過程,需要企業全體員工的深入參與和長期堅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針對問題進行優化調整,才能更好地實現企業大數據財務管理轉型,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質量和整體經營水平。
(三)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完善建設能夠為企業財務管理提供翔實的財務數據信息,保障企業管理和規劃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是提升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質效的重要途徑。
1. 財務共享項目評估和流程規范建設。首先,企業要對財務共享的業務項目進行合理評估,并不是所有的財務管理項目都適合于財務共享,企業要根據行業經驗、市場變化、企業實際情況和業務項目性質等方面對財務項目進行合理評估,保障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和應用基礎;同時,企業可以從戰略規劃方向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角度,對企業的業務領域進行財務共享實施范圍、組織機構以及企業資源整合的可行性評估,保障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完善、穩定。其次,企業要對財務共享的流程進行合理的規范建設,從企業財務管理的每一個細節出發,對現有的會計業務流程進行分解和重構,以企業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為準繩,對財務共享流程進行科學規范,保障流程的簡潔性、高效性和統一性,為信息化財務管理平臺的標準統一和完善建設提供基礎保障。
2. 明確財務共享內容和范圍。進行財務共享趨勢下的管理會計轉型,涉及企業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是對企業整體管理工作和組織結構的重新構建,因此,必須在保障企業穩定經營和效益不受損的基礎上進行管理會計轉型。企業要根據財務共享項目的可行性評估,對財務共享內容和范圍進行明確,并逐步、分階段實施財務共享和管理會計轉型,防止企業利益受損。通常來說,財務共享內容首先進行的是重復性較高、標準化程度高的基礎會計核算工作的共享,例如,應收、應付賬款核算、總賬賬務以及資產管理等工作;然后進行的是企業管理控制和戰略會計職能的共享,例如預算編制、財務分析和決策支持等工作;對于獨立性較強、重要性較低等類型的財務項目可以不列入財務共享范疇之中。
3. 組織結構和人力資源架設。要實現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完善建設,就要保障部門的組織結構、崗位的結構精簡、職責分明,保障人力資源的充足和高質量,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財務管理水平提供組織保障和人才保障。企業要根據財務共享流程的規范進行部門的組織結構和崗位職能的明確劃分,保障專崗專責,明確財務管理層級和業務分類,提升部門的財務管理質效;同時要加強對財務共享會計人才的招聘和培養,建設獨立的薪酬機制、激勵制度、績效考核制度、人才培養機制和崗位晉升機制,保障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能力水平、凝聚力和獨立性,是保障企業財務管理合規、高效的重要基礎。
(四)加強大數據財務管理人才培養
企業的大數據財務管理模式建設,是實現業財融合的重要工作,讓財務管理工作的質效實現了大幅度提升。在原來的財務管理工作中,大多數工作都是由人力完成的,大數據財務轉型完成后,財務人員只需借助信息軟件和設備即可完成大部分財務工作,極大減輕工作壓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企業必須對財務人員的信息技術水平和能力進行升級培養,組織財務管理人員參加大數據背景下的財務管理技能培訓。
1. 財務和管理技能。在大數據財務管理模式中,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職能變化極大。傳統財務管理中會計核算是主要工作內容。財務管理人員只需要負責會計核算和監督工作,因此,具備會計專業的傳統技能就能夠實現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但在大數據財務管理模式中,財務管理人員還要負責成本預算、運營、績效、戰略規劃等各方面的管理工作,為企業的規劃決策、經營管理方案調整、風險預測等活動充分發揮作用。所以作為大數據時代下的財務管理人員,既要具備財務專業技能,而且還應掌握相應的管理能力,才能滿足企業大數據財務轉型的需求。
2. 信息技術和財務技能。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產生的海量數據信息對企業經營管理決策的制定產生了積極影響,隨著大數據財務管理模式的完善構建,財務管理人員借助大數據技術,即可準確分析財務管理工作中產生的海量數據信息,保證了財務數據分析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因此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大數據分析能力和信息技術水平,才能為企業的經營發展提供準確的、具有預測性的財務數據支持。
四、結語
在大數據背景下,企業實施信息化財務管理轉型,可以有效提升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實時性和管理質量,為財務管理工作賦予了更重要的工作價值。因此,現代企業必須順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需求,轉變傳統的財務管理觀念,將企業財務管理向著業財融合、信息化的方向轉型,通過明確大數據應用對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性、構建信息化財務管理體系、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加強大數據財務管理人才培養等途徑,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保障企業的高質量、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潘曉華.大數據視域下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探析[J].中國集體經濟,2023(03):139-142.
[2]葛唱.大數據在制造類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現狀及應對措施[J].中國中小企業,2022(12):125-127.
[3]陳偉鶴.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管理現狀及創新策略分析[J].營銷界,2022(23):146-148.
[4]蔡錦一.大數據時代的企業財務管理研究[J].財會學習,2022(34):58-60.
[5]王寶玉.論大型國企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現狀及優化策略[J].財經界,2022(32):162-164.
[6]陳輝.企業財務共享管理下傳統財務轉型研究[J].財經界,2022(31):138-140.
*本文系2019校級重點教材《財務管理》資助(編號:2019XJJC007)。
(作者單位:南京旅游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