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促進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冀政辦發〔2023〕4號)《關于支持第三代半導體等5個細分行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冀政辦字〔2023〕116號)和支持石家莊等5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冀制強省〔2023〕5號-9號)(以下簡稱“1+5+5”政策措施)近日分別由河北省政府辦公廳、河北省制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印發,現就相關內容進行解讀。
一、為什么要制定“1+5+5”政策措施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北重要指示精神,我省6月召開了全省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座談會,要求制定出臺促進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政策,做到敢為人先、務實管用。經省委、省政府同意,近日,我省印發《關于促進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于支持第三代半導體等5個細分行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和支持石家莊等5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
二、“1+5+5”政策措施有哪些主要內容
《關于促進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主要包括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總體要求。包括發展思路和主要目標。
第二部分,發展重點。結合我省實際,分別提出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現代通信、光伏、大數據、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6個重點產業發展方向。
第三部分,主要任務。提出提升創新能力、壯大經營主體、穩固產業鏈條、推動集群化發展、深化產業協同、拓展應用場景、擴大開放合作等7項重點任務。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提出加強統籌協調、強化財稅金融支持、加強人才支撐、營造良好環境等4項保障措施。
《關于支持第三代半導體等5個細分行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分別圍繞第三代半導體、電子特種氣體、新型顯示、光伏、大數據等5個細分領域,從技術創新、集群化發展、經營主體培育、產品創新應用、行業服務等方面提出具有針對性、創新性的務實管用舉措。
支持石家莊等5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結合石家莊、張家口、秦皇島、廊坊、保定等5市產業基礎和發展潛力,分別在技術創新、企業培育、園區建設、項目招引、金融賦能、人才引育等方面提出有針對性的支持措施。
三、“1+5+5”政策措施有哪些考慮和突破政策
“1+5+5”政策措施針對制約我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痛點、難點問題,提出了具有指導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支持舉措。重點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把握坐標定位。政策文件注重與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北重要講話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對標對表,與國家相關規劃和我省相關政策緊密銜接,力求做到定位精準、集成創新。
(二)堅持目標引領。在目標設置上,充分體現高質量發展導向。產業規模方面,提出到2025年、2030年,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突破5000億元、10000億元。創新能力方面,提出到2025年、2030年,行業研發投入強度分別達到5%、6.5%,第三代半導體、現代通信、大數據等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三)突出協同發展。堅持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大背景下全面謀劃河北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在積極引進央企總部及二三級子公司或創新業務板塊、合力打造集成電路先進制造業集群、聯合技術創新等方面統籌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四)體現河北實際。在區域發展方面,明確各市發展定位,培育打造“一核、兩區、多點支撐”產業發展格局。在細分領域方面,提出在第三代半導體、電子特種氣體、新型顯示、光伏、大數據等我省具備現實基礎和發展潛力的產業方向集中突破。
(五)支持研發創新。支持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以更大力度抓創新。如提出對第三代半導體設計企業,根據年度首次工程流片費用給予補貼,破解企業研發成本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弱等痛點問題。
(六)突出固鏈強鏈。提出對為新型顯示企業生產首次提供自主研發的原材料或零部件產品的企業,根據第一年銷售合同額給予一次性獎勵,支持產品創新應用,穩固產業鏈條。
(七)支持專精特新。實施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培育行動,打造一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和細分行業“單項冠軍”企業。如除延續現有的對被評定為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或單項冠軍產品的企業支持政策外,首次提出對被評定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資金獎勵。
(八)突出重點區域領域。在重點區域上,圍繞各地現有產業基礎和發展潛力,對石家莊、張家口、秦皇島、廊坊、保定等5市分別提出針對性強、精準度高的支持措施。在細分領域方面,鞏固壯大優勢產業,搶占發展新賽道,重點在第三代半導體、電子特種氣體、新型顯示、光伏、大數據等5個領域集中突破,分別提出務實管用的支持舉措。
(九)支持金融賦能。提出實施金融資本助力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組織科技成果、重點項目與國內外知名風險投資、創業投資、產業基金等投資機構對接,采取“一項一策”給予政策扶持。支持金融機構提供融資擔保、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金融服務,破解企業融資難題,助力產業發展。
四、如何做好電子信息“1+5”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
電子信息“1+5”政策措施要求發揮省制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作用,省級行業主管部門加強對本領域工作指導。開展考核評價,壓實主體責任,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