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莉雅
(濰坊市中醫院,山東 濰坊 261041)
會厭腫物是耳鼻喉科常見疾病,指的是會厭部位的贅生物(可為息肉或者是腫瘤)。臨床建議患者及時接受檢查,若腫物表面光滑多為良性,若已經出現菜花樣改變或有凹凸不平表現,多為惡性,建議接受手術治療[1]。低溫等離子微創手術是治療該類疾病的常用手段,雖然是微創手術,但是仍然存在手術風險,可導致手術刺激,發生手術出血或者是導致囊腫邊緣以及基底周圍術野不清,患者的疾病復發率、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2]。對患者予以中藥治療可以減輕患者的術后炎癥刺激,聯合中醫霧化吸入可以使藥物與病灶充分接觸,提升手術療效。本文對濰坊市中醫院2021 年5 月—2022 年1 月收入的60 例會厭腫物患者進行研究,旨在探討會厭逐瘀湯聯合中藥霧化吸入在會厭腫物術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從濰坊市中醫院2021 年5 月—2022 年1 月收入的會厭腫物患者中隨機抽取60 例,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對照組(30例):有男性14 例,年齡為21 歲~69 歲,平均年齡為(44.87±2.83)歲;有女性16 例,年齡為19 歲~66歲,平均年齡為(43.19±2.85)歲。觀察組(30 例):有男性13 例,年齡為24 歲~66 歲,平均年齡為(44.59±1.33)歲;有女性17 例,年齡為19 歲~67 歲,平均年齡為(43.97±1.26)歲。兩組的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會厭腫物患者基本信息對比[例(%)]
手術使用德國KARL STORE-ENDOSKOPE 內鏡系統,美國 ArthroCare 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系統及配套的刀頭(Coblator Ⅱ,美國)。患者取仰臥位,經鼻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成功后插入支撐喉鏡,暴露病變部位,并置入鼻內鏡。根據需要更換不同角度鼻內鏡,使內鏡下清晰地顯露病變范圍及周圍組織。使用Evac5874 #刀頭,采用7 ~9 檔能量切割,3 ~5 檔止血。切除腫物采取2 種方法:(1)對較大的病變直接用喉鉗鉗起病變組織,暴露病變邊緣,用等離子刀頭沿病變邊緣切割消融,邊切邊止血,從而實現完整切除;行止血,術中盡量減少對正常組織的損傷。(2)對于較小的病變組織,于腫物表面直接消融切割,邊消融邊止血,直接消融到病變根部,術中盡量減少對正常黏膜的損傷,切除的腫物均送病理活檢。
對照組術后應用抗生素、地塞米松2 ~5 天(靜脈輸液,術后第一天給予地塞米松10 mg, 第二天開始地塞米松改為5 mg), 進行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每次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5 mL, 每天治療2 次, 以預防感染、抗炎消腫。術后定期隨訪復查喉鏡, 填寫視覺模擬標尺評估(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及黏膜充血腫脹程度評分。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使用會厭逐瘀湯加減,水煎服,日一劑,早晚溫服;將中藥( 山豆根12 g、龍葵9 g、射干9 g、黃芪6 g、甘草3 g、龍骨15 g、牡蠣15 g、血竭9 g) 制成中藥液,取10 mL, 加入霧化器行霧化吸入治療,術后定期隨訪復查喉鏡,填寫VAS 及黏膜充血腫脹程度評分。
對比兩組患者的療效優良率,優即為術后1 個月影像學檢查顯示病灶完全清除,無異常反應;良即為病灶清除率大于60% ;差即為病灶清除率較低,病癥無改善或加重。對比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手術指標(白膜脫落時間、創面愈合時間、術后黏膜腫脹評分、術后疼痛評分)[3]。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中醫證候積分(口干口苦、聲音嘶啞、舌面腫脹、咽喉腫痛)[4]。
使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療效優良率為73.33%,觀察組療效優良率為93.33% ;觀察組療效優良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會厭腫物患者療效優良率對比[例(%)]
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40.00%,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6.67%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會厭腫物患者并發癥對比[例(%)]
觀察組白膜脫落時間、創面愈合時間、術后黏膜腫脹評分、術后疼痛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會厭腫物患者手術指標對比(± s)

表4 兩組會厭腫物患者手術指標對比(± s)
d) 創面愈合時間(d) 術后黏膜腫脹組別 例數 白膜脫落時間( 評分(分) 術后疼痛評分(分)對照組 30 11.82±1.10 14.84±1.47 4.24±0.36 2.97±0.25觀察組 30 11.14±1.04 14.08±1.23 4.00±0.42 2.70±0.25 t 值 2.4604 2.1718 2.3764 4.1828 P 值 0.0169 0.0340 0.0208 0.0001
干預前,兩組中醫證候積分對比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中醫證候積分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會厭腫物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指標對比(分,± s)
組別 例數 口干口苦 聲音嘶啞 舌面腫脹 咽喉腫痛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0 3.16±0.30 1.97±0.17 3.16±0.32 1.97±0.18 3.16±0.30 1.97±0.18 3.16±0.34 1.98±0.18觀察組 30 3.43±0.35 1.79±0.15 3.36±0.32 1.88±0.16 3.51±0.36 1.81±0.17 3.33±0.31 1.85±0.16 t 值 3.2081 4.3486 2.4206 2.0469 4.0908 3.5396 2.0237 2.9566 P 值 0.0022 0.0001 0.0186 0.0452 0.0001 0.0008 0.0476 0.0045
會厭腫物包括會厭息肉和會厭腫瘤,是臨床耳鼻喉科常見的病癥。很多患者對此病了解不多。一些患者甚至將病情當作慢性咽炎,未及時就診,而是在后期病癥惡化,出現異物感或者是呼吸困難后才到醫院就診[5]。大多數患者接受纖維喉鏡檢查后會發現贅生物,此時行保守治療效果不佳,建議接受手術治療。從病理學角度來看,會厭腫物主要是因腺體導管阻塞誘發腺體變形或者是導管擴展,導致分泌物局部潴留而形成的[6]。低溫等離子微創手術是治療會厭腫物的理想方式,其中等離子刀頭具備切割、止血、吸血等多種功能,可以保證較好的手術視野,減少周圍組織的牽拉和刺激。手術期間可以將溫度控制在40 ~70攝氏度,同時止血效果較好,可以控制損傷范圍,副作用較小且術后疼痛感較輕[7]。盡管如此,在進行等離子切割時仍然存在手術風險,患者的術后疼痛、浮腫、聲音嘶啞等問題仍客觀存在。對患者予以及時的術后指導是緩解患者病痛,改善患者病癥的理想途徑。西醫多采用術后激素藥物靜脈輸液、布地奈德霧化吸入的方式減輕患者的術后炎癥,緩解疼痛[8]。而中醫針對患者的病灶特點和體征表現,多選擇一些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中藥制品予以治療,這可以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病情,同時減少對患者機體的副作用[9]。會厭逐瘀湯可治療肝火旺、陰虛、血瘀、氣滯導致的咽喉腫脹、陰虛喉痹、瘀血內阻、聲音嘶啞等病癥,可鞏固手術療效。而中藥霧化吸入治療可發揮清熱解毒、舒痙解攣的作用[10]。本文針對會厭腫物患者予以治療研究,兩組患者均接受低溫等離子手術,對照組接受傳統的抗生素+ 激素消炎止痛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合會厭逐瘀湯+ 中藥霧化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手術指標結果更好、中醫證候積分更低、臨床療效優良率更高。
綜上所述,會厭逐瘀湯聯合中藥霧化吸入在會厭腫物術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可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