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文娟

“核心素養”的提出幫助教育工作者明確了育人目標。在大環境下,大家都在談論核心素養,那么作為普通的教師,到底應該如何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個問題確實使大部分體育教師感覺困惑。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發《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這意味著教師要想讓學生養成學科核心素養,主要的任務就是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培養各方面的能力,讓學生掌握并能運用這些能力。在如今社會高速發展的需求下,教育培養出來的人必須跟上時代的腳步,教師的教育觀念必須有實力參與到國際競爭中。因此,教師怎樣做才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養成學科核心素養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
一、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
通俗來說學科核心素養就是指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所形成的一些有價值的觀念、適合生存的關鍵能力和與人相處的良好品格。因此,體育與健康學科的核心素養可以理解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掌握的運動技能水平,自身的健康行為和高尚的體育品德,這也突出了體育與健康學科在培養人方面的獨特的魅力。
二、高中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核心素養研究最早產生于20世紀90年代,現在已成為西方發達國家的主要教育理念和推進課程改革的動力。核心素養的研究也隨之成為各國教育者追求的教育目標。所以無論哪個國家都把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作為教育改革的指向燈,但目前的研究還都處于初期,需要進一步探究和完善。
我國目前對核心素養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因此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必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大家對核心素養的理解并不統一,有的教師注重遵循國外已有的經驗,缺乏與國內學情的結合;雖然在朝著核心素養的方向努力,但并沒有形成完善的系統,這導致一線教師缺乏專業引領。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教師需要正確地理解和認識核心素養,厘清概念,通過實踐、反思等方式,找到切實符合校情、學情的培養路徑。
三、培養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的意義及研究價值
(一)培養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的意義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時代的需求,更是教師的使命。體育與健康學科作為學校課程體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培養學科核心素養上不僅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還具有獨一無二的特性,是其他學科不具備的。通過體育與健康學科的核心素養培養,是可以讓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等方面均得到良好的發展,這樣的課程開展也是有助于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為體育課的學科價值進行了準確的定位。因此,了解目前培養高中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的現狀,探索出適合高中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策略,是教師進行實踐和研究的意義。
(二)培養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的研究價值
核心素養不是生下來就存在的,是學生在后天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出來的。作為教育工作者,如果想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素養,那么就要從不同年齡的學生出發,制訂適合不同學段學生發展需求的教學目標和任務。要想讓核心素養落地生根,就需要教師真正地了解學生的需求,真正地了解素養的內涵,讓兩者有機結合,將核心素養視為教學任務之一。
核心素養主要體現在學生個體的個人能力,健康的體魄、健全的性格,以及和諧的人際關系等方面,同時也包括個體的創新能力、具體的實踐能力和與同伴間的合作能力。那么,從核心素養的價值觀念上看,要求學生養成的素養要和國家需求、社會認同相統一。從培養方向上看,教師要讓學生掌握學科知識,讓學生所學到的知識能夠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求,以及個人追求的需求。這一點充分體現了目前教育的需求以及社會發展的動態。
四、促進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研究的具體措施
作為教師,我們現在可以很清晰地認識到,在核心素養的大環境下應該如何進行教育教學。如果想在課堂教學中見到實效,教師就必須正確地理解核心素養,厘清核心素養之間的相輔相成、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關系,努力培養“完整的人”。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常常強調努力構建體育健康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有機統一,有效的達成學生身心全面發展。這一理念與核心素養中培養學生的人格品質和關鍵能力,形成很好的過渡作用,在學生接受教學的過程不斷強化學生身體和精神上的良好意識與發展方向,積極引導學生向良好的方向發展。
對核心素養的要素進行歸納總結,同時在培養學生的人格品質和關鍵能力等方面在體育課堂中進行實踐。教師要理解不同階段學生培養的重點,將核心素養視為教學任務之一。教師要根據學校體育開展現狀,加大宣傳力度,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科素養培養的需求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讓學生在課堂中逐步形成相應的能力。教師的活動內容就是要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不僅能夠掌握知識和技能,而且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理解和經驗對知識進行重構,更好地運用知識和技能。教師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積極引導學生向良好的方向發展。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改進教學方式,調整體育教學工作的方式與方法,總結歸納出利于培養學生核心價值觀的教法與學法。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核心素養的提出讓教師有了新的方向、新的任務。教師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教學水平,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挖掘能夠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可行性教學方法。例如,合理的分組、適當加入比賽環節、注重學生自主參與等形式,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進步,不斷成長,慢慢養成素養的相關能力,并且能夠運用這些能力指導自己的生活。作為學生健康成長道路上的指引者,教師要改變傳統思想,幫助學生主動學習和學會學習。因此,作為基礎教育的體育教學應以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為教學的終極目標。
在學科核心素養的指引下,構建適合學校實際情況的教學模式。國家所需求的人才不僅要有一定的能力,而且還要擅長溝通、合作與交流。體育學科培養的方向要符合國家長期發展的需求,教師可以結合學科特點,通過不同的組織形式培養學生健康的體質、完善的人格、競爭和合作意識,最終朝著培養“完整的人”發展。通過改變教學形式,充分地體現了從學生的基本心理需要出發,讓學生在課程上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促使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的意識,有效改善學生學習現狀,努力讓課堂變得活躍,從而促進體育教學更加完善。
教師如何更好地將學科核心素養與教育實踐有機結合,值得探討和研究。例如,教師對核心素養的理解是否深刻,與教學實踐的結合能否體現良好的效果等。由此可見,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素養是關鍵問題。教師要將自己正確的理解充分運用到課堂上,通過精心設計身體練習的方法和形式,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要讓教學形式符合學生的真實需求,能夠讓學生得到真正成長。
通過教學,教師要幫助學生不僅掌握所學的運動知識、技能和方法,還要學會主動運用運動知識、技能和方法解決問題。教師要讓學生通過學習,懂得規則,能看懂各種賽事,為學生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焦?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