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從邦
國際石油工程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十年來,國際石油工程公司(以下簡稱“國工公司”)認真落實集團公司國際化經營戰略部署,持續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資源國石油產業上游領域合作,全力拓展石油工程服務市場,穩步提升對外工程承包國際競爭力。截至目前,石油工程海外共有203支隊伍在28個國家執行297個合同,海外業務積極克服了疫情影響,整體保持增長態勢,并取得良好的經營效益。
“一帶一路”區域是世界常規油氣儲量的主要分布區。過去十年來,沙特、科威特、厄瓜多爾等“一帶一路”重點油氣資源國大力發展油氣業務,不僅為國工公司開拓市場提供了寶貴機會并帶動“中國制造”走向海外,也有力促進了所在國資源開發,形成了共贏發展的良好局面。
聚焦重點市場,實現規模化發展。近十年來,國工公司持續加強統一管理,優化市場布局,積極整合石油工程各地區(專業)公司人才、技術、裝備、運營優勢,穩固形成了四大區域市場,重點培育了三大主力市場,持續拓展了一些重點市場。其中,沙特市場現有鉆機數量約占該國陸上鉆機總量的三分之一,是沙特阿美公司最大陸上鉆井承包商;科威特市場現有鉆修機市場占有率約為43%,是科威特KOC公司最大陸上鉆井承包商;厄瓜多爾市場現有隊伍22支,新簽SACHA油田鉆完井總包等項目,有效帶動了測井、錄井、固控、鉆井液等多項技術服務均衡發展,是厄瓜多爾市場最大綜合服務承包商。
發揮平臺作用,促進“抱團式”出海。作為中國石化開發海外石油工程服務市場的平臺和對外窗口,國工公司積極發揮“大船帶小船”作用,利用各種機會、抓住一切機遇、調動一切資源,推介推廣中國石化優勢產品和國產成熟設備,全方位助力“中國制造”出海。長城潤滑油在沙特、尼日利亞和科威特市場的銷量持續增長,2022年累計推廣使用各類潤滑油比上年增長30%。江鉆鉆頭與科威特KOC簽署5+1年合同,成功進入中東高端市場。科威特市場先后引進國產封井器、頂驅、叢式井鉆機和四機公司鉆機,截至2022年底,設備配套國產化接近100%。今年7月份,成功助力易捷卓瑪泉出口科威特。
嚴抓安全生產,保持優異安全業績。長期以來,國工公司致力于建立完善與國際接軌的境外HSSE監督管理制度和HSE體系文件,積極組織各境外單位落實風險分級管控,強化直接作業環節風險管理,有效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全力做好高風險國家公共安全管理,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生產和公共安全局面,連續9年未發生上報集團公司安全事故,累計獲得殼牌、道達爾、沙特阿美、KOC等業主頒發的安全獎牌和表彰939項。具有連續5年以上無LTI表彰的21支井筒隊伍均分布在沙特、科威特、厄瓜多爾等“一帶一路”國家。
立足回饋當地,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公司堅持尊重當地宗教信仰、風俗文化和生活習慣,構建和諧社區關系,促進文化融合,獲得了資源國政府、業主、合作伙伴以及主流媒體的廣泛認可,樹立了“SINOPEC”有實力有責任有親和力企業形象。國工沙特分公司培訓中心累計培訓沙特籍員工4萬人次,有效提升當地人員技能、促進就業,被評為“中國企業國際形象建設十大優秀案例”。在厄瓜多爾遵守亞馬遜熱帶雨林高標準環保要求,實施清潔綠色鉆井,獲厄瓜多爾國家環保部表揚信。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國工公司過去十年的發展,搭乘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東風,取得的成績令人鼓舞,發展的經驗更應深刻總結。
“一帶一路”帶來的政策優勢開辟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一帶一路”建設順應和平發展的時代潮流,得到沿線國家和人民的熱烈歡迎和支持,有著堅實的政治基礎。2013年以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高層頻繁互動,簽署了一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和重大項目,中國石化積極參與其中,以能源領域合作作為重點,推動煉化工程、石油工程等產業加快“走出去”服務沿線國家步伐。這些政策機遇,為石油工程海外業務發展開辟了廣闊發展空間。
技術和裝備優勢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硬實力。中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優勢是依靠自身技術、產品和服務的強大市場競爭力。以國工在科威特市場的發展為例,截至2022年底,國工施工的平均每口井比KOC設計的建井周期提前3-5天,相當于為其額外作業400口生產井,每天增產原油60萬桶。另一方面,國產石油裝備質量過硬、性價比高,與國工組團出海,大幅增強了石油工程服務的商務報價競爭力。
堅持與國際接軌、對標國際一流是適應市場、贏得競爭的現實需要。國際市場不是練兵場。與國際接軌,是思維理念、工作方式、風俗習慣的全面接軌。長期以來,國工積極推進國際化、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建立了市場開發、項目管理、支撐服務、績效考核、財稅管理、隊伍建設“六統一”管理機制,配套完善了投標、報價、合同、安全、資金、財稅、考核、雇員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源于這一系統流程的搭建和各項細節的管控,石油工程海外各項風險基本得到有效管控。
國有企業特有優勢是高質量“走出去”的堅強保障。近十年來,一大批優秀的央企、國企在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中,堅持黨的領導,優化公司治理,為中國企業積累了難以模仿和復制的核心能力。國工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了凝心聚力作用。在海外疫情期間,一大批優秀黨員挺身而出,冒著被感染風險,放棄倒班休假機會,統籌開展物資供應、后勤管理、宣傳教育、隔離檢測等重點工作,確保生產平穩和防控措施落實。境外黨工委全程組織督辦包機倒班工作,先后組織沙特、科威特包機倒班22架次,無人員感染,受到集團公司黨組領導的肯定和表揚。
在集團公司2023年度工作會議、國際化經營研討會、年中工作會等重要會議上,集團公司黨組對國際化經營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國工公司將緊緊抓住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等重大機遇,全力推動石油工程海外業務高質量發展。
全力建設海外經營發展“主陣地”。以“一帶一路”重點國家市場為主陣地,統籌各種市場資源,持續鞏固重點市場,積極培育潛力市場。在沙特、科威特市場,以優異的施工業績推動市場開發,確保鉆修井機動用率90%以上,全面夯實海外發展“基本盤”。在厄瓜多爾市場,加強與川慶鉆探、斯倫貝謝的戰略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在阿爾及利亞、泰國、烏干達、玻利維亞等市場,緊跟所在國油公司勘探開發計劃,挖掘項目機會,實現資源均衡配置。
全力打造海外市場競爭“制高點”。聚焦高質量發展模式,持續穩固陸上鉆修井常規優勢業務,積極開拓鉆井大包、壓裂、定向井、海洋鉆井等高端市場,加快固井、鉆井液、測井等業務發展,逐步實現中低端和高端占比相對合理的業務層次,努力實現從勞務型輸出到資本、技術、管理型輸出轉變,推動公司向“工程大包+技術服務+油藏運營”一體化綜合承包商轉型。
全力筑牢海外風險隱患“防火墻”。堅持系統抓、抓系統,查隱患、抓整改、重防范、促提升,嚴格抓好境外安全、疫情、合規、財稅等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全面推動海外風險防范機制落實落地,全面提升公司風險防范能力。堅持把黨的領導始終貫穿海外項目風險防范全過程,充分發揮“把管促”作用,推動海外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為海外風險防范和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全力搭好海外人才成長“大平臺”。深入實施“遠航工程”,加快培養培訓一批專業能力突出、英語水平過硬、熟悉國際市場規則的專業化人才。聚焦海外“本土化”,堅持“人才國際化、用工當地化”的用人導向,加快探索建立靈活高效引才引智機制,形成人才構成國際化、人才使用國際化、人才評價國際化的良好局面,為石油工程海外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