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山海氣深,此是留云處。”地處保駕山風景區境內的連云港市連云區宿城街道的留云嶺村三面環山、一面臨水,自然風光秀麗,人文底蘊深厚。近年來,留云嶺村以黨建為引領,依托資源優勢,發展鄉村旅游,升級特色產業,做好富民文章,探索出一條“特色農產品+鄉村旅游”雙核驅動的產業振興之路,先后獲得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國家森林鄉村、江蘇省傳統村落、江蘇省水美鄉村、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省三星級康居示范村、省衛生村、省生態鄉村、省環境整潔村、省和諧村等榮譽。





依托資源優勢,發展鄉村旅游。留云嶺自然人文旅游資源豐富,186.7公頃的轄區內,涵蓋子午亭、江南竹苑、新羅人宅遺址、陶公祠、仙人屋等多個人文景觀,集法起文化、唐王文化、新羅文化、桃源文化等歷史文化于一體,匯山、林、海、霧等自然景觀于一處。為了把好風景變成好“錢景”,留云嶺成立村旅游發展公司,委托南京城鄉設計院進行規劃設計,完善設施配套,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從人居環境整治入手,梯次推進農村垃圾、污水、旱廁專項整治“三大革命”。完成留云嶺村服務中心改造提升,打造15分鐘特色田園觀光環線,復建新羅村遺址,建成村史館、張保皋紀念館等,提檔升級抗日石刻群、仙人屋等景點。因地制宜建設農家茶莊,打造美麗庭院30余家,做到一戶一風景,一步一亮點。嶄新的村容村貌、秀麗的自然風光,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
挖掘文化內涵,做強特色產業。留云嶺的云霧茶種植起源于宋、盛于清,距今已有900多年歷史,曾被作為皇庭貢品,素有“龍團鳳餅”之美譽。2009年,云霧茶加工技藝被列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了做好茶文化,留云嶺堅持“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茶山變金山”的茶旅一體發展思路,利用閑置茶田,打造茶葉采摘園和茶田觀光園。打造品茶鑒水體驗中心,依托特色資源、傳統技藝和地域文化等優勢打造集采摘制茶、科普研學、展示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留云嶺村整合集體閑置土地、擴大綠色有機云霧茶種植面積、成立茶葉專業合作社,將原先的小作坊、個體戶,“穿成線”“擰成繩”,實行統一收購、統一制作、統一銷售,實現村民“家門口”創業致富與村集體產業增收的“雙贏”。
擦亮紅色名片,賦能鄉村振興。作為曾經的連云港保衛戰主戰場,留云嶺村有著深厚的紅色歷史文化底蘊,留云嶺村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成立宿城街道唯一的黨性教育培訓基地,推出“紅色旅游+茶田勞作”研學路線,打造有址可尋、有物可看、有史可講、有事可說的紅色“導學”基地,創新“一個薄弱村的振興蝶變”微黨課,推廣“紅色教育在檐下、勞動實踐在田間、吃飯住宿在農家”的紅色研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