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月 蔡偉芹 王素珍 安洪慶▲
1.濰坊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山東濰坊 261053;2.濰坊醫學院管理學院,山東濰坊 261053
勝任力是個體所具備的可被衡量或測量的行為特征,包含專業知識、技能、思維、動機等方面。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暴露了我國高水平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匱乏且崗位勝任力低下的短板[1-5]。《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中提出要健全公共衛生體系,加強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和隊伍建設[6-11]。預防醫學專業學生是我國公共衛生人才隊伍的主力軍,是開展疾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推動者,其對崗位勝任力的了解程度直接反映我國預防醫學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情況[12-15]。故本研究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醫學院校的預防醫學專業學生進行調查研究,了解其對崗位勝任力相關要素的認知情況,為今后開展針對性培訓提供事實依據和科學指導。
本研究于2021 年4 月至6 月,將山東省按地域劃分為東、中、西3 個部分,東部選取青島大學和濱州醫學院,中部選取山東大學和濰坊醫學院,西部選取濟寧醫學院和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選用分層隨機整群抽樣方法,抽取院校專業為預防醫學的本科、碩士和博士應屆畢業生為調查對象。發放《預防醫學生崗位勝任力要素認同狀況調查問卷》,調查問卷經預調檢驗具有良好信效度(Cronbach’s α=0.927)。本研究已經通過濰坊醫學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2021YX130),所有研究對象在調查前均告知研究目的、內容等,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問卷內容除個人基本信息外,包含5 個一級指標、24 個二級指標和52 個三級指標。本調查問卷是根據專家要求內容所編寫,共有52 個問題,均為單項選擇題,每題均有5 個選項,采用Likert 5 級評分制,賦值為1~5 分,5 分為最好。
整理調查情況和專家咨詢后,結合我國對不同學段的培養力度情況,針對不同學歷設立崗位勝任力要素認同與專家建議一致性標準。一致性標準:問卷中本科生≥4 分的題目數量高于60%即與專家建議一致,碩士高于80%即與專家建議一致,博士高于90%即與專家建議一致[16-17];未達到一致性標準即與專家建議不一致。按照一致性標準將調查對象劃分為一致組(319 例)和不一致組(1 169 例)。
采用SPSS 26.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崗位勝任力相關要素認同與專家建議不一致的影響因素。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共收回問卷1 549 份,經核驗有效問卷共1 488份,有效回收率為96.06%。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崗位勝任力相關要素認同指標總分為(3.46±0.68)分,一級指標中職業素養得分(3.62±0.71)分,專業知識與技能得分(3.30±0.86)分。二級指標中職業道德得分(3.78±0.82)分,影響效應得分(3.22±0.83)分。見表1。
兩組性別、擔任學生干部比例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各組年齡,學段和分類比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以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對崗位勝任力相關要素認同與專家建議是否一致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為自變量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其中,一致賦值為0,不一致賦值為1;男=0,女=1;擔任學生干部:是=0,否=1。結果顯示,性別(OR=0.419)和擔任學生干部(OR=0.627)是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對崗位勝任力相關要素認同與專家建議不一致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3。

表3 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崗位勝任力相關要素認同總得分為(3.46±0.68)分,處于中等水平。其中職業素養分值最高,專業知識與技能分值最低。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對職業道德要素強認同,體現出我國醫學教育培養行之有效,醫學生具有較高的職業和道德修養。專業知識與技能要素認同較低,可能是受我國“重臨床、輕預防”思想影響,醫學生未意識到公共衛生專業知識技能的重要性,導致認同感較低[18-19]。
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性別和是否擔任學生干部是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對勝任力相關要素認同情況與專家建議不一致的影響因素。兩性之間受生理、社會教育和家庭環境的影響,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解決問題方法不同,因而男女會偏向自己認為更重要的崗位勝任力要素[20-21]。本研究提示,是否擔任學生干部會影響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對勝任力的理解,相關研究顯示,擔任過學生干部的學生在自我管理、解決問題和團隊合作等能力上高于未擔任過學生干部的學生,可能與學生干部在組織協調班級、院系的各項事務中,隱性提升了個人職業能力、思維特征等能力相關[22-24]。
目前預防醫學專業畢業生剛投入崗位工作中,對成就導向、自我控制等相關指標的內涵理解無法深入,另外我國公共衛生人才流失現象嚴重,使預防醫學專業學生欠缺對崗位勝任力相關要素的了解。因此,應該重視對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各種素質綜合能力的培養,彌補培養教育短板,全面提升預防醫學專業人才的崗位勝任力,加快我國高水平公共衛生人才隊伍的建設[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