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璐 何興波 季士亮 林志強▲
1.江蘇省蘇州市立醫院北區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江蘇蘇州 215008;2.重慶市兩江新區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重慶 401135;3.江蘇省蘇州科技城醫院藥學部,江蘇蘇州 215153
變應性鼻炎即過敏性鼻炎,是一個全球性健康問題,可導致許多疾病發生和勞動力喪失[1-2]。變應性鼻炎若療法不得當或未經治療,可能造成慢性鼻炎并發癥[3]。由于對變應原檢測結果不正確的解讀,導致變應原特異性免疫治療不恰當的采用,既影響效果,又容易存在停藥易復發、安全性不足等缺陷[4]。左西替利嗪是抗組胺類藥物,屬于第三代抗組胺藥物[5]。研究指出其能提升變應性鼻炎的臨床療效[6]。通竅鼻炎顆粒是一種中藥制劑,用于治療鼻炎、鼻竇炎等呼吸道疾病,其主要成分包括土茯苓、防風、白芷、桔梗、連翹、薄荷等多種中藥材。這些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通竅、利咽消腫等作用,能夠緩解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癥狀,使呼吸道暢通,從而緩解相關癥狀。但目前國內尚缺乏有關通竅鼻炎顆粒、左西替利嗪二者聯合治療變應性鼻炎的研究報道,鑒于此,本研究特取江蘇省蘇州市立醫院(以下簡稱“我院”)收治的變應性鼻炎患者進行研究。
選擇2019 年8 月至2022 年8 月就診于我院北區的風熱犯肺證變應性鼻炎患者102 例,以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聯合組(51 例)、常規組(51 例)。其中聯合組男30 例,女21 例;年齡23~74 歲,平 均(56.32±5.25)歲;病程3~24 d,平均(16.36±2.67)d。常規組男31 例,女20 例;年齡28~70 歲,平均(55.36±5.20)歲;病程4~25 d,平均(16.46±2.78)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K-2019-005-K08)。
診斷標準:符合變應性鼻炎的西醫診斷標準[7];符合風熱犯肺證候表現,主癥為鼻塞、流清涕、噴嚏、鼻癢,次癥為咳嗽、喉嚨痛、眼部充血、流淚[8]。
納入標準:符合變應性鼻炎的診斷標準;發病有明顯季節性,常在氣溫較高、濕度較大的天氣出現或加重;伴有鼻塞、流涕、噴嚏等風邪所致的外感癥狀;舌苔黃膩、口渴喜飲和小便黃等感受風熱之表證;年齡為23~74 歲。
排除標準:嚴重過敏反應或病情危急;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及存在嚴重心、肝、腎等疾病;曾經有過對“通竅鼻炎顆粒”中任意一種藥物過敏;服用其他可能影響療效的藥物,例如抗組胺藥、腎上腺素能藥、抗菌藥等;參與其他臨床試驗;使用過通竅鼻炎顆粒或其他類似中藥治療方案,或停藥<7 d。
常規組接受左西替利嗪(生產批號:14202 024599;產品規格:5 mg×12 片;生產廠家:蘇州東瑞制藥有限公司)治療。25 mg/d,分2~3 次口服,持續治療3 周。聯合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使用通竅鼻炎顆粒(生產批號:Z10 970123;產品規格:2 g×9 袋;生產廠家:四川川大華西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 g/次,3 次/d,持續治療3周。
1.4.1 癥候評分 治療前后對兩組鼻癢、鼻塞、陣發性噴嚏、清水樣涕4 個方面進行癥狀嚴重程度打分。鼻塞:無鼻塞記為0 分;輕度鼻塞但無影響記為3 分;中度鼻塞影響活動但無明顯不適記為5 分;嚴重鼻塞影響日常生活,需要用藥緩解記為10 分。陣發性噴嚏:無陣發性噴嚏記為0 分;偶爾陣發性噴嚏但無明顯不適記為5 分;經常陣發性噴嚏并對日常活動產生一定干擾記為10 分;頻繁陣發性噴嚏對正常生活產生很大影響記為15 分。鼻癢:無鼻癢記為0 分;間歇性鼻癢無明顯不適記為5 分;持續性鼻癢影響日常活動記為10 分;鼻癢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難以忍受記為15分。清水樣涕:無清水樣涕記為0 分;偶爾有清水樣涕但無明顯不適記為5 分;經常有清水樣涕并對日常活動產生一定干擾記為10 分;有清水樣涕對正常生活產生很大影響記為15 分。總分為60 分,分值越高提示該癥狀越嚴重[9]。
1.4.2 體征評分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體征評分。鼻中隔緊貼下鼻甲,未見鼻黏膜或鼻中甲息肉形成與息肉樣變記為3 分;鼻中隔靠近下鼻甲,鼻中隔與下鼻甲有小縫隙記為2 分;下鼻甲輕微腫脹,可見中鼻甲與鼻中隔記為1 分;正常記為0 分[10]。
1.4.3 臨床療效 比較兩組臨床癥狀,明顯好轉,陣發性噴嚏評分(體征評分之和)降低≥66%為顯效;臨床癥狀有所好轉,26%≤陣發性噴嚏評分降低<66%,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為有效;臨床癥狀未好轉甚至惡化,陣發性噴嚏評分降低<26%為無效。
1.4.4 嗅覺識別閾值 治療前后進行嗅覺檢測,采用嗅覺檢測計(型號:Gerstel ODP2,北京譜朋科技有限公司)檢測嗅覺識別閾值,0≤正常≤1.0,1.1<輕度減退≤2.5,2.5<中度減退≤4.0,4.1<重度減退<5.5,≥5.6為完全失嗅。
1.4.5 不良反應 記錄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采用SPSS 26.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癥候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癥候評分低于治療前,聯合組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癥候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癥候評分比較(分,)
治療前,兩組體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體征評分低于治療前,聯合組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體征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體征評分比較(分,)
聯合組臨床療效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治療前,兩組嗅覺識別閾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嗅覺識別閾值低于治療前,聯合組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嗅覺識別閾值比較()

表4 兩組治療前后嗅覺識別閾值比較()
兩組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例(%)]
變應性鼻炎中醫稱其為“鼻鼽”,是發生在鼻黏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以鼻癢、陣發性打陣發性噴嚏、鼻分泌亢進、鼻塞等為主要特點。雖然變應性鼻炎不是一種嚴重疾病,但可以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學習及工作,并且造成經濟上的沉重負擔[11-13]。既往有文獻證實,通竅鼻炎顆粒可以改善風熱犯肺證變應性鼻炎患者的生活質量[14]。而H1 受體拮抗劑類藥物作為風熱犯肺證變應性鼻炎患者的一線用藥,其中左西替利嗪在安全性方面更具有優勢[15]。
通竅鼻炎顆粒的臨床功效主要是散風固表、宣肺通竅,可以用于治療慢性鼻炎、變應性鼻炎、鼻竇炎的患者,但是中醫證候需要屬于風熱蘊肺、表虛不固型,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辨證用藥。左西替利嗪屬于一種選擇性的抗組胺藥,對組胺H1 受體具有選擇性的拮抗作用,通過拮抗相應的受體,從而阻止組胺的相關功能,起到抗過敏的作用[16-17]。研究指出,左西替利嗪主要可以用于緩解過敏癥狀,即用于變應性鼻炎,緩解變應性鼻炎所導致的陣發性噴嚏、流鼻涕、鼻塞、眼部瘙癢等癥狀[18]。
本研究發現,兩組治療后的癥候、體征評分低于治療前,且聯合組低于常規組,聯合組療效優于常規組,提示通竅鼻炎顆粒聯合左西替利嗪可改善風熱犯肺證變應性鼻炎患者臨床癥狀,療效確切。通竅鼻炎顆粒是一種中成藥,由多種中藥組成,包括黃芩、梔子、板藍根、金銀花、蘇子、桔梗、蒲公英、生甘草,其作用是改善風熱犯肺證變應性鼻炎患者的臨床癥狀,例如鼻塞、流涕、鼻癢等。各中藥的主要功效如下[19-27]:土茯苓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有助于緩解鼻塞;防風散風解表,宣通鼻竅,有助于緩解鼻塞、流涕;白芷辛溫解表,宣通鼻竅,有助于緩解鼻塞、鼻癢;桔梗宣肺化痰,開竅通鼻,有助于緩解鼻塞、咳嗽等癥狀;連翹清熱解毒,有助于緩解過敏性鼻炎等癥狀;薄荷辛涼解表,開竅通鼻,有助于緩解鼻塞、流涕。綜上所述,通竅鼻炎顆粒具有清熱解毒、宣肺化痰、散風解表等多種功效,可以改善風熱犯肺證變應性鼻炎患者的臨床癥狀,療效確切。
本研究還發現,治療后兩組嗅覺識別閾值降低,聯合組低于常規組,但兩組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通竅鼻炎顆粒聯合左西替利嗪可降低患者嗅覺識別閾值而且安全。由于慢性鼻炎的發作會導致鼻腔內嗅覺識別區域的黏膜發生腫脹,鼻甲也會發生腫大,導致嗅區的空氣量降低,影響嗅覺[19]。左西替利嗪是抗組胺藥物,可以改善過敏性皮疹或蕁麻疹患者的嗅覺功能,提高嗅區的空氣量,降低患者嗅覺識別閾值[20-22]。
綜上所述,通竅鼻炎顆粒聯合鹽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可改善風熱犯肺證變應性鼻炎患者臨床癥狀,療效確切,可降低患者嗅覺識別閾值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