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永
每遇傳統佳節或者特殊的日子,發個紅包表示關愛和祝福,再正常不過了。但無論何種形式的紅包,均蘊藏著相關的紀律和法律問題,甚至潛藏著法律風險。
今年春節,11歲的小婧收到了近8000元的紅包。父母勸其上交,可小婧只同意上交一半,另一半留著自己支配。父母認為,小孩子保管這么多錢可能會出事,于是堅持要小婧全部上交。小婧很不服氣:“壓歲錢是給我的,你們沒有權利收走。”面對女兒的堅持,父母不知如何說服她。那么,孩子收到的壓歲紅包到底歸誰,究竟如何處理才妥當?
大人給孩子壓歲紅包是一種習俗,也是一份祝福,而這在法律上則屬于贈與性質,其所有權自然歸屬孩子。但考慮到孩子年齡小,無法合理支配大筆錢款,因此,較大數目的壓歲錢應由家長保管,這也是有法律根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簡稱《民法典》)規定,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是監護人的職責之一。當然,父母在管理壓歲錢期間,不得隨意處理,但如果純粹是為了孩子的利益,比如為孩子購置生活用品、學習用品、保險,為其報名參加興趣班、夏令營等,是可以動用壓歲錢的。
2023年春節期間,程某、周某等人合伙建了一個微信群,然后將多人拉入,玩搶紅包游戲。群內“代發人”發出固定金額的普通紅包,每個普通紅包由群主等組織者抽取一定金額,扣除后再將實際金額分成若干份供大家搶。系統隨機生成金額,根據搶到特定紅包金額確定“輸家”,輸家再支付給“代發人”規定金額作為下一輪的活動本金。截至案發,程某、周某等人從中非法獲利15萬元。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程某、周某等人的行為已構成開設賭場罪。
在微信群里搶紅包,如果是朋友間的小額互發互搶,無營利性質,可視為贈予,但若以營利為目的,組織、參與微信群搶紅包,就會涉嫌賭博,犯賭博罪。賭博罪,是指以營利為目的,聚眾賭博或者以賭博為業的行為。開設賭場罪,是指以營利為目的,為賭博提供場所和條件的行為。
就本案而言,首先,從微信群搶紅包規則可以看出,紅包金額是由系統隨機決定的,同時還涉及參與者的設備、網速、反應等,這種通過搶微信紅包決定資金歸屬的行為,符合賭博中偶然性的特征,屬于賭博性質。其次,程某、周某等人建立微信群發紅包即便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但其付出與所收取的所謂“抽頭”明顯不符合正常投資回報關系,由此可以認定其是具有“以營利為目的”的性質。最后,組織多人在微信群內進行賭博,并利用微信群在一段時間內持續組織、控制、管理網絡賭博活動的行為,符合開設賭場的客觀要件。因此,程某、周某等人的行為構成了開設賭場罪。
群內成員參與這種涉賭紅包游戲,已經超出了娛樂的范圍,屬于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會被公安機關視情節處以罰款或者拘留等治安處罰。當被拉入陌生微信群時,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識,切莫落入各種陷阱,更要遠離任何形式的賭博。
周某系某公安分局副局長,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周某在某商會副會長徐某建立的微信群里搶紅包,共搶得12680元。市紀委駐公安局紀檢組接到舉報后,對周某立案調查,在查清事實后,對周某作出免去領導職務的處理決定,追繳其違紀所得。那么,公務員在微信群里搶紅包也違紀嗎?
有人認為,微信群里的紅包不超過兩百元,搶著玩玩不會有違紀問題,其實不然。搶微信紅包的本質問題不是紅包數額的問題,而是事件性質的問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八十八條規定:“收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禮品、禮金、消費卡和有價證券、股權、其他金融產品等財物,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收受其他明顯超出正常禮尚往來的財物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理。”因此,黨員干部在搶微信紅包時,應當首先清楚:發紅包的人是否與自己存在職務上的關系;紅包是否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紅包是否超出正常禮尚往來;發紅包的人是否想要借助自己的職務便利做違紀違法的事情。如果搶到紅包后發現金額明顯超標的,務必要退還;退紅包遭拒的,必須登記上交。
老王干工程多年。他聽說某村要實施村莊美化工程,就經常到鎮干部韓某(系新東村包村干部)家走走,送些禮品,聯絡感情。2022年除夕夜,老王又來到韓某家,臨走時遞給韓某一個裝有一張銀行卡(存有5萬元)的紅包,說是給韓某孫子的壓歲錢。后來,在新東村村莊亮化工程招標中,由于韓某暗中幫忙,老王如愿以償,后因他人舉報而案發。法院認定老王和韓某的行為分別構成受賄罪和行賄罪。
親友間相互饋贈是一種傳統美德,長輩給晚輩壓歲紅包也是傳統習俗,這些都正當。可傳統的“理尚往來”不能異化、變味,壓歲紅包不能成為搞權錢交易的“遮羞布”。現如今,有些人為獲取不當利益,仍然在逢年過節或者乘婚喪嫁娶之機給人送紅包或貴重禮品,這種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情形涉嫌行賄。如果收受者許諾、著手或者已經為送禮者謀取某種利益,則屬于受賄性質。根據我國《刑法》和有關司法解釋規定,行賄或受賄數額達到3萬元的就構成犯罪。本案中,老王的大方和韓某的笑納,無疑背離了壓歲紅包的傳統意義,而且韓某也確實利用職務為老王謀取了利益,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老王為獲取項目承建權,行賄紅包金額達5萬元,其行為已構成行賄罪。
2023年春節,某公司安排王某等員工春節3天加班。大年初一那天,公司領導慰問王某等人時給每人發了500元的紅包,當月的工資發放后,王某等人發現沒有把春節3天加班費算進去,遂找公司理論。公司聲稱:大年初一那天給大家的500元慰問紅包就是加班費。后在勞動監察部門的干預下,王某等人拿到了3天加班費。
員工放棄春節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堅守生產一線,公司理應依法支付加班費。紅包和加班費完全是兩回事:前者是對員工工作表現的一種肯定和褒獎,類似獎金,給多給少全憑自愿;后者是對勞動者額外提供勞動和放棄法定假日休息的一種補償,理應專項支付。根據我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三項的規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不低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本案中,該公司聲稱所發的紅包就是加班費,顯然有違法律規定。員工在遇到拒付加班費情形時,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也可申請勞動仲裁。
編輯|郭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