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镠琦
(南陵縣林業發展中心,安徽南陵 241000)
2016年9月,為落實好關于“利用生態補償和生態保護工程資金,讓有勞動能力的部分貧困人口轉為護林員等生態保護人員”的要求,國家林業局聯合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在集中連片困難地區、國家重點貧困縣以及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補助縣正式開展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生態護林員政策既是森林生態扶貧的重要政策措施,也是踐行“兩山”理念、貫徹落實生態文明思想的一個生動實踐。該政策的實施既實現了貧困人口脫貧,又夯實了森林工作的根基,實現鄉村振興與生態保護“雙贏”[1]。自政策實施以來,我國已累計選聘生態護林員超200萬人,其中脫貧人口生態護林員110萬人,帶動3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新增林草資源管護面積近0.6 億hm2,森林、濕地等生態資源得到了有效管護[2]。但現行生態護林員選聘政策在選聘、規模及履職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為此本文梳理了安徽省南陵縣生態護林員隊伍的建設情況,并基于現狀提出護林員隊伍建設發展建議,以期為強化生態護林員隊伍建設提供參考。
南陵縣隸屬于安徽蕪湖,土地面積126 367 hm2,林地總面積45 886 hm2,其中有林地39 240 hm2,灌木林地1 273 hm2,其他林地5 353 hm2。森林覆蓋率為34.02%,林木綠化率為43.01%,活立木總蓄積230 萬m3。
南陵縣森林資源相對豐富,同時礦產資源也較富足。遵循“靠山吃山”的傳統發展理念,在山區開荒種地,開采礦產資源。這種發展方式相對粗放,導致部分森林資源受到破壞,并造成了環境污染問題。為了加強生態環境的培育和管理,實現綠色發展道路,順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南陵縣實行了生態護林員制度。生態護林員制度自實施以來,在基層更好地貫徹、落實國家林業保護制度,有效地保護了森林資源。
生態護林員在守護森林安全、宣傳林業政策、普及法律知識、排查安全隱患、傳播生態文明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堅持以強化生態管護員隊伍建設為抓手,為把工作落實到實處,南陵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會同縣財政局印發了《關于推深做實林長制改革的獎補政策的通知》,將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列入縣對鎮林長制考核,并根據考核結果安排獎補資金;同時,將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相結合,列入各鎮及縣直部門重點工作。優化林業生態安全巡護責任區的網格布局,根據森林資源和護林任務要求指導鎮村合理配置護林力量,做到人力資源高效配置。
2.2.1制定生態護林員選聘政策為實現“山有人管、樹有人護、責有人擔”的總體目標,扎實做好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南陵縣印發了《關于印發南陵縣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方案的通知》,堅持“按需設崗、科學開發、崗需互選、人崗匹配”原則,優化林業生態安全巡護責任區的網格布局,對生態護林員統一規范管理并統籌謀劃、科學劃定林地資源管護責任區域,構建了生態護林網絡體系,實現了隊伍網絡化和資源網格化管理。管護勞務協議中對選聘人員明確管護任務,管護區域和面積,細化到林班、小班和山頭地塊,做到管護區域四至界線、管護面積、管護責任和管護質量“四明確”,實現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網格化管理。強化組織領導,落實2 名專職人員進行生態護林員檔案建設和管理工作。在檔案建設上,分門別類進行立卷歸檔,確保檔案資料完整,圖、表、冊及相關材料齊全。在建立傳統紙質檔案的同時,實現了計算機輔助管理生態護林員檔案,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得到極大提高。同時,按時報送生態護林員信息材料,做到及時上情下達、下情上報。
2.2.2選聘條件①有較高的政治素養,愛國敬業,遵紀守法;②熱愛護林員工作,有強烈的責任感,熟悉周邊地形;③18~60 周歲,身體健康能勝任長期野外巡護工作。
2.2.3選聘程序選聘工作嚴格按照公告、申報、審核、公示、聘用等程序進行。①公告。在行政村辦事場所醒目位置張貼選聘公告。公告內容包括選聘資格條件、選聘程序和方式、管護任務和補助標準、報名方式等內容,公告期不得少于5 個工作日。②申報。村民委員會嚴格根據選聘條件對自愿申請報名村民進行核實,將審核通過人員的相關材料提交至鎮林業站。③審核。鎮林業站組織人員對申報材料進行初審,報鎮人民政府審核,并將審核結果反饋申請人所在村民委員會。④公示。村民委員會在公示欄對擬聘用生態護林員名單進行公示,充分征求村民意見,公示期不得少于5 個工作日。在公示期內對擬聘人員提出異議的,由鎮林業工作站組織人員對其進行復查,并將復查結果按程序上報鎮人民政府。⑤聘用。鎮人民政府委托村民委員會與公示無異議且經林業主管部門審定后的擬聘用生態護林員簽訂管護協議,并報縣林業局備案。
2.2.4生態護林員工作職責①熟悉管護責任區的林地資源狀況,及時開展巡護并做好巡護記錄;②發現和報告管護責任區內違規野外用火行為及森林火情、火災情況;③發現和報告管護責任區內存在的林業有害生物危害情況;④發現和報告管護責任區內破壞林業管護設施情況;⑤發現和報告管護區域內亂捕濫獵野生動物情況;⑥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⑦承擔管護勞務協議規定的其他工作和所在鎮人民政府、行政村“兩委”臨時交辦的林業相關事項。
在縣、鎮林業部門的指導下,生態護林員工作呈現多點發力的態勢。在生態護林員選聘和管理工作中,堅持做到“五個到位”:一是精心安排部署,組織領導到位;二是嚴格選聘程序,精準識別到位;三是簽訂管護勞務協議,責任落實到位;四是積極履職盡責,資源管護到位;五是規范資金使用,補助發放到位[3]。同時,南陵縣生態護林成效顯著。一是森林資源得到有效管護。通過生態護林員的管護,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顯著減少,森林火災隱患得到及時消除,有害生物危害情況能夠及時上報,確保了森林資源安全。協助開展森林病蟲害防治和造林主體開展退耕還林地塊過熟林更新等工作。特別是森林防火的關鍵時期,嚴格執行進山入林“防火碼”制度,及時發現和報告火情,勸阻野外違法用火,繃緊安全防線,夯實巡查巡護責任。二是全民生態意識得到顯著加強。生態護林員通過層層篩選、公示公告,擴大了林業政策宣傳,同時生態護林員及時宣傳相關法律、法規知識,進一步增強了群眾守法維權意識,全面提升了宣傳效果。三是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得到強化。不僅加強對生態護林員的職責宣傳,還通過宣傳單、廣告牌等多種形式加強公益林、天然林及野生動物保護等方面保護宣傳,營造全社會共同保護綠水青山的濃厚氛圍,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南陵提供良好生態保障。四是林業產業發展得到扶持。幫助林業經營主體尋找造林地塊發展林下中藥材綠色種植,為打造“食安安徽”品牌、“十大皖藥基地”等貢獻了重要的力量。五是有效增加了農戶收入。農戶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部分農戶依托退耕還林等森林資源,大力發展種植、養殖等林下經濟,拓寬了致富渠道,實現了穩定增收。
縣、鎮兩級組織開展了關于護林業務、林業實用技術、有關勞動技能和就業能力等方面的培訓。開展森林防火護林實地培訓,近80余名護林員參訓受益。邀請林業技術專家開展低效林改造技術培訓,提升了護林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通過就地就近參加林發展等林業生產經營項目方式,結合林業科技特派員“兩強一增”行動,強化林業法律、法規等業務培訓,著力提升生態護林員的管護能力和責任意識[4]。
生態護林員是負責檢查森林資源的重要人員,也是協助林業部門開展工作的得力干將。需要嚴格選拔,加強整個生態護林員隊伍素質。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首先,加大宣傳的力度,以村集體為一個單位舉行村民代表大會。向村民講解護林員選拔政策,鼓勵熱愛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村民申請加入。其次,嚴格篩選條件。優先選擇長期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當地人員,應遵守法律法規,具備一定的護林員基礎知識,熟悉林區地形和森林資源分布情況,熱愛護林工作。最后,在個人申請的基礎上,通過村代表大會,經上級部門實際考查批準后,予以公示,以確保人員構成的合理性。
生態護林員的業務培訓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需要建立規范的培訓機制[5]。對于基層林業部門,應定期進行集中培訓。培訓內容應全面,包括基本的森林保護知識、巡查知識、樹種病蟲害防治等,并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以提高護林員的業務能力[6]。此外,應注意培訓的實用性。林業部門應當對生態護林員的工作進行現場檢查,協調生態護林員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好的經驗和方法,提高生態護林員的綜合能力。始終著眼崗前培訓和業務培訓相結合的方式,以培訓提升專業技能。采用鎮村集中培訓、縣級專題培訓等方式,開展生態護林員上崗前后技能培訓,熟練掌握權利義務、崗位職責及巡山護林、森林防火、野生動植物保護、有害生物防治等基本技能,切實增強學習培訓實效性[7]。
作為保護森林生態資源的基礎性工作,護林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加大相關資金投入,提供完善的設備設施,提高生態護林員的福利待遇。結合國家實施的鄉村振興戰略,護林員可以在荒山造林中種植經濟林物種,在承擔監管任務的同時,還可以獲得一定的收益[8]。按時分配護林員的工作任務,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加強生態護林員的主人翁意識,注重監管,履行好生態護林員職責。強化監督管理,嚴格落實生態護林在崗簽到,明確選聘、辭退、考評、考核、例會、學習、獎懲等制度,采取隨機抽查、定期檢查等方式,對工作開展情況、履職盡責等方面進行常態化督導檢查,對存在工作責任不實、管護措施不力情節嚴重的予以解聘。經常性深入實地開展聘用管理和資金使用情況督導。重點開展身份精準識別和補助資金發放檢查,嚴防資金挪用、滯留、克扣、虛報冒領,堅決杜絕長期脫崗吃“空餉”不履職不盡責等問題,有效調動生態護林工作積極性[4]。
應用全國生態護林員聯動管理系統,做好組織動員、業務培訓、賬戶創建、信息錄入、數據更新完善、巡護App安裝及使用等各環節工作,確保聯動管理系統實現地域和生態護林員類別“兩個全覆蓋”[9]。基于矢量地圖、衛星影像、護林員實時位置信息和運動軌跡、實時巡護記錄,以及各類可視化圖表和可視化模型,提供生態護林員實時位置和工作狀態的可視化實時感知,以及各類統計分析結果的可視化展現,包括實時監控展示、自然災害事件展示、違法記錄上報展示、巡護軌跡展示、考勤展示、護林員展示、資金補貼展示、培訓記錄展示、專題地圖展示、政區切換、護林員查詢定位等,提高工作效率。
生態護林員在守護森林安全、宣傳林業政策、普及法律知識、排查安全隱患、傳播生態文明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本文從建章立制,完善護林隊伍和目標考核機制,規范選聘,優化護林隊伍結構和生態管護網方面介紹了安徽省南陵縣生態護林員隊伍建設情況,并提出了生態護林員隊伍建設相關建議,為強化生態護林員隊伍建設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