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疫初起,發熱身重者,濕勝于熱也,蒼術為主。二、三日至四、五日傳變之后,汗出更熱而身重者,熱壅其經脈也,白虎湯為主。傳里,表無熱而舌燥、便秘、腹痛拒按而身重者,內結而氣不達于表也,三承氣為主。屢經汗、下,表熱已退,身重不可移動,脈虛散而無根,舌上無苔,二便自通者,陰陽兩亡,經脈枯竭也。審其陰陽偏勝而治之。偏于亡陰多燥證,六味合四物為主;偏于亡陽多脾胃證,六君合生脈為主;陰陽俱竭,生脈合六味為主。
——明·吳又可《廣瘟疫論·表征·身重》
光明中醫2023年20期
1《師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說月報》2024年10期
5《工業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蓮》2024年9期
7《世界博覽》2024年21期
8《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4年6期
9《現代食品》2024年4期
10《衛生職業教育》2024年10期
關于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