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秀平
今年,圍繞加快推進舊住房成套改造工作,我多次調研相關部門、建言獻策,提出了進一步完善群眾工作、提升拆除重建房型設計標準等建議,相關部門都予以了采納。
改造推進有力度。今年,本市舊住房成套改造的工作目標是完成28 萬平方米不成套舊住房改造,其中包含12 萬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改造。相比去年,今年改造的量增加不少,改造難度更大。目前全市已完成了年度目標的80%以上,7000 多戶居民受益,拆除重建占比更大,人民群眾居住條件改善更為徹底,這背后離不開相關職能部門的大力推進。
群眾工作有溫度。在調研時,我了解到,不少高齡老人在改造期間外出過渡租房存在困難,對改造有憂慮,相關區第一時間發動機關、街道、社區等多渠道籌措房源,解決群眾的困難。此外,在不成套舊住房的設計工作中,考慮到每家每戶的原有房型不同和居民的特殊需求,不少項目都是“一戶一方案”,真真正正將民心工程做到居民的心坎里,最終實現100%簽約,這些都是“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生動實踐。
創新突破有速度。本市舊住房成套改造工作雖然較為成熟,但還有不少的裉節問題需要突破,如改造范圍內產權房屋的登記事宜、房屋原有面積過小導致居住改善不徹底等,相關部門提了很多建設性意見。今年,市、區相關部門結合主題教育調研,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謀劃,形成了涵蓋規劃土地、產權登記、改造標準、流程管控、稅費減免的“一攬子”支持政策,對進一步推進本市舊住房成套改造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后續,我將繼續聚焦舊住房成套改造工作,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和相關部門、居民群眾共同努力,讓這項民心工程辦好、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