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揚爍
今年5 月,湖南省教科院基教所來到常寧市幼兒園調研“游戲活動”和“幼小銜接”兩項試點工作,紛紛為常寧市學前教育點贊。
如今的常寧市學前教育碩果累累,共有幼兒園200 余所,在園幼兒近3 萬人,保證了每個鄉鎮至少有1 所公辦中心幼兒園。近年來,常寧市學前教育從全面覆蓋到擴容提質,從結對共建到特色創建,從滿足基本需要到安全優質發展,畫出一幅人民滿意、高質量發展的幸福畫卷。這背后,是常寧市委、市政府始終如一的高度重視與持續投入,也是常寧市教育人不斷耕耘的結果。
提質擴容增學位
“近三年,我市通過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和改善辦園條件,讓農村孩子也能上好園。目前,全市所有鄉鎮街道都有一所合格的中心幼兒園。”常寧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元成介紹。
常寧市幼兒園學墻分園原本是一所民營幼兒園,由于經驗不善難以為繼。為此,常寧市幼兒園通過合并運營,通過支付租金等方式,以較少成本完成該幼兒園的“普惠之路”。
“不同于一般的民轉公收購,我們將園區經費的30%作為該幼兒園的租金,剩余70%用于園區日常運轉以及教育教學。”常寧市學前教育辦主任蔣海云表示。
常寧市教育局一邊加大公辦園建設力度,一邊通過幼兒教育集團化,全面規范辦園行為,提升普惠性幼兒園在全市的覆蓋率。
“幾年前,學前教育是‘一位難求。現在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入好園,享受到優質的學前教育。”常寧市第二幼兒園園長呂鋒告訴記者,2021 年,常寧市委、市政府將原農廣校改建成常寧市第二幼兒園宜陽分園,建成了占地面積15.5 畝、可容納近400 名幼兒的高標準公辦幼兒園,贏得群眾叫好。
優質學位的普惠,讓常寧市學前教育這塊“責任田”沃野千里,為育苗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與養分。
優質均衡建立“共同體”
玉米芯制成的琴鍵,紙殼做的小狗,竹藤編成的小鹿……各種取材于生活的原材料,在孩子們手中綻放,伴隨豐富的想象力,成為獨一無二的手工作品。清脆的歡笑聲從常寧市幼兒園蘭江園活動室傳出。
2021 年以來,常寧市通過結對幫扶搭建學前教育“共同體”,農村園、薄弱園、新建園、民辦園等通過結對聯動、強弱互補、資源共享、交互引領,充分發揮優質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薄弱園”蝶變成“優質園”。
2023 年8 月20 日,常寧市“國培計劃”農村骨干幼兒教師保教能力提升培訓在常寧市幼兒園蘭江園舉行。來自全市各幼兒園的50 名骨干教師參加本次培訓。
培訓中,從熟知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過程,到用正確的理論指導教育教學,優秀園長、模范教師、示范園的能量,如春水泛波般輻射到全市的每一個角落。
與此同時,常寧市組織873 名保育員老師參加長達11 天的考證培訓,并且100%通過考試獲得《保育員資格證》。
“常寧市打造保教質量整體提升實驗縣,經過專家團隊與核心實驗園在行動研究過程中,建設第一期20 所保教質量示范園,并培養120 名學前教育骨干人才,最終形成高質量的常寧市幼兒園課程方案及人才支撐體系。”蔣海云表示。
各美其美爭創“特色園”
“如何將教育與游戲有效融合,實現游戲與學習一體,是考量教育工作者業務能力及愛心、細心、耐心的綜合命題。兒童生性好動,游戲是激發他們智慧和創造力的捷徑。玩中學,學中玩,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常寧市幼兒園園長歐芙萍如是說。
近年來,常寧市實施優質公辦園引領的集團辦園模式,推動開展城鄉聯合辦園、合作辦園,“教研訓”一體化發展,強化對公辦幼兒園的督導管理。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堅決杜絕幼兒園“小學化”傾向。
教玩相得益彰的理念,深深融入學前教育管理者心中。“每個孩子都是一塊璞玉,教育的使命是發現和挖掘每個孩子的天賦潛能,讓他們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呂鋒說。
同時,常寧市堅持把幼兒教育延伸到家庭、社區,與小學對接積極開展“科學幼小銜接”工作,共同促進孩子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