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艷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調,要引導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加深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同,樹立國際視野,涵養家國情懷,堅定文化自信。教師在教學中要以中國元素為出發點,引導學生認真學習中國文化,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培養有理想、有本領和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一、挖掘中國文化素材
目前,江蘇省鹽城市小學使用的教材是譯林版英語課本,以及兩本課外閱讀書籍《外教社·朗文小學英語分級閱讀》和《快樂英語閱讀》。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中國文化元素,比如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西游記》和《哪吒傳奇》,第六單元文化部分也由原來的介紹中西方國家用餐工具改為介紹中國的美食等。《快樂英語閱讀》中的很多故事中也蘊含了豐富的中國文化,比如五年級上冊第七、第八單元分別呈現了兩個中國成語故事Making his mark和Waiting for rabbits;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介紹了Double Ninth Festival,下冊第五單元講述了How to celebrate Chinese New Year;等等。
二、開展深度語篇研讀
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中國文化元素,以主題為引領,有效整合相關主題內容,或以此為起點拓展更多主題內容,以語篇為載體,以學生的語言技能為支撐,通過層層遞進的課堂活動,引導學生探究文本所蘊含的中國文化內涵和深刻哲理。
1.巧用閱讀策略,讀懂故事
教師在進行語篇教學時,要注重指導學生運用閱讀策略進行研讀,根據閱讀目標采用不同的閱讀策略,比如快讀、略讀、跳讀、精讀等。遇到新單詞時,可以引導學生借助文中的圖片信息、書后的單詞表,結合上下文語境等來推測單詞的意思,或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2.有效整合資源,拓展故事
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Chinese New Year可以和六年級下冊課外閱讀《快樂英語閱讀》第五單元How to celebrate Chinese New Year整合起來進行教學。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調整教學策略,以課本為依托,將How to celebrate Chinese New Year作為拓展部分,促進課內外閱讀的緊密結合,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各種節日及節日文化。
3.巧用思維導圖,講好故事
思維導圖可以用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比如在整合教學Chinese New Year和How to celebrate Chinese New Year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思維導圖來畫一畫中國新年的傳統習俗和現代流行趨勢,畫思維導圖的過程也是學生梳理文本內容的過程。之后,學生可根據思維導圖進行復述,創造性地講解故事。
4.合作表演配音,活化故事
學完一則故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合作表演故事的精彩片段,每個人都要用英語講述故事,并加上豐富的肢體動作,以小組的集體智慧呈現獨特的表演。在合作表演的過程中,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物的所思所想,實現從基于文本的學習到超越文本的領悟。
三、策劃多樣校園活動
1.精心策劃故事會
教師可以定期組織班級故事會,對學生進行適時引導,讓學生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這也是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過程。
2.組織手抄報評比
學校定期開展中國文化主題手抄報評比活動,學生可以圍繞主題設計手抄報,圖文結合,英文表述為主,中文表述為輔。依次在班級和校園內展開評比,優秀作品可在班級手抄報專欄、學校櫥窗里展示,供全校學生欣賞和學習。
3.開設校園英語角
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加入校園英語角,每周參加一次活動,交流各自了解的中國文化。每次活動結束后,學生都可以通過學校公眾號進行記錄與傳播,讓更多的人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課程教材要體現中國和中華民族的風格,體現國家和民族基本價值觀。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課內外閱讀資源,提高信息技術的使用效率,引導學生學好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積極傳播中國文化,同時明確人生發展方向,將個人夢想融入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