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英 余琳 劉玉梅 戴玉琦

[摘 要] 高質量教研可以推動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精準教研是提升幼兒園教師專業水平的關鍵,是提升幼兒園和縣域學前教育整體質量的力量之源。縣域學前教育精準教研以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為源頭與動力,以教師的主動學習與自我反思為內驅力,以教研共同體的現場指導和文本指導為持續支持,采用多種教研方式,注重收集實證數據,實現全過程監測。
[關鍵詞] 學前教育教研;精準教研;教師專業發展
一、問題提出
學前教育質量提升的關鍵在于幼兒園教師的質量。教研制度的形成是我國基礎教育的獨特經驗,[1]在基礎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2019年,教育部出臺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提出了教研的主要任務是“四個服務”,即“服務學校教育教學,引領課程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教師專業成長,指導教師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書育人能力;服務學生全面發展,深入研究學生學習和成長規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服務教育管理決策,加強基礎教育理論、政策和實踐研究,提高教育決策的科學化水平”。[2]這“四個服務”對教研人員的專業素養和工作實踐提出了新要求,對新時代教研工作的應有效能提出了重要規約。然而,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縣域教研仍處在粗放教研階段,教研支撐不足,教研效能低下。在當今大力構建高質量學前教育體系的發展趨勢下,教研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驅動和引領作用,通過教研賦能教師與園所共同發展,是整體提升縣域學前教育質量的重要支撐。如何推動縣域學前教育教研從粗放走向精準,是我國縣域學前教育質量提升過程中面臨的新問題。
二、縣域學前教育精準教研的內涵與特征
(一)縣域學前教育精準教研的內涵
精,即精確、深入;準,即準確、有依據、有把握。精準教研是指要善于抓住教育實踐中的主要矛盾,抓準主要問題,深入研究,精準施策,它包括精準識別問題、精準定位教研目標與內容、用靈活多樣的方法精準解決問題等維度。一方面,縣域學前教育精準教研要解決幼兒園一日保教中各種已經存在的具體問題,推動多視角、多模態的教研供給,對全縣幼兒園進行精準指導、精準引領、精準培訓、精準幫扶;另一方面,縣域學前教育精準教研要提高教師自主發展的內驅力,滿足縣域內所有教師的個性化專業發展需求,為其專業成長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支持。推動縣域內學前教育質量的快速提升是縣域學前教育精準教研的內在規定性和應有效能。
(二)縣域學前教育精準教研的特征
一是對象廣覆蓋。縣域作為一個社會共生系統,包括縣城、縣以下各鄉鎮、行政村及自然村。縣域學前教育教研面向全縣(區),精準助推縣域內每所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提升,以及園長和教師的專業成長,并關照到幼兒和家長等多元利益主體的發展需求,是一種全域、全景、全員的教研。
二是問題有深度。縣域教研要強化教研參與者的問題意識和研究意識。一個好的教研問題有助于推動參與者的積極思考和深度探究。這種問題來自幼兒園教師的教學實踐,是不斷生成和更新的。尤其是在教育理念不斷更新、教育思潮不斷涌現的今天,幼兒園教師面臨著更多的理念與實踐之間的碰撞,如何將新的科學教育理念應用于具體實踐,如何在個性化的教育實踐中檢驗并拓展教育理念的適宜性,這是縣域教研中重要的、常研常新的問題。
三是內容有層次。縣域學前教育教研要符合個體學習發展的一般規律,教研的內容安排要體現出層次性,應針對不同層次(如新教師和成熟教師)、不同區域(農村和城鎮)和不同性質(公辦和民辦)的教師和園長設計分門別類的、有針對性的教研內容。即使開展同一主題的教研,也要針對不同的對象設置分層次、分階段的教研內容。
四是方式有創新。縣域學前教育教研可以是基于教育現場的互動式、體驗式、實操式、復盤式、對話式研討,也可以是基于問題解決的跟進式教研、基于典型分析的案例式教研、基于課例展示的進班式教研、基于信息交流的分享式教研和基于能力提高的實訓式教研,[3]它們可以以教研周或教研月的形式逐步、系統地推進。
三、縣域學前教育精準教研的實現策略
要實現縣域學前教育精準教研的效果,教研員必須以發現和解決問題為動力和源頭,以教師主動學習和主體反思為內驅力,以教研員(還包括其他專家或引領者)現場指導和文本指導做持續支持,在理論引領和理論伴隨中進入深度學習和教研,在實踐場景中收集并分析真實數據,為縣域學前教育教研提供證據支持。(見圖1)
[(動力系統)][目的][(內生系統)][(外援系統)][支持][關鍵][(深度系統)][(品質系統)][提升][實證(驗證)][真實數據 科學證據] [精準教研] [發現問題 解決問題][理論引領 理論伴隨][主動學習 主體反思][現場指導 文本指導]
圖1 縣域學前教育精準教研的推進路徑
(一)問題策略: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
精準教研的要義在于精準的問題導向,發現問題、確立問題并解決問題是精準教研的起點和過程。[4]重慶萬盛經開區在精準教研理念的引領下,識別本區城鄉,公辦、民辦幼兒園的質量差距及薄弱園的現實困境,分階段聚焦問題,每個問題又細分為多個子問題,如在以“游戲材料”為主題的教研活動中,針對幼兒園的實際需求和現實情況,“游戲材料”又被細分為“農村幼兒園的游戲材料怎么來”“游戲材料怎么用”“游戲材料如何體現教育價值和課程功能”等子問題。按此思路開展縣域主題教研,在解決共性問題中又分模塊地解決了不同幼兒園的個性問題。
(二)反思策略:教研共同體與反思
精準教研是一種內生式教研和反思性教研。教研是一種群體性、社會性的研究活動,是不同主體合在一起的共同學習。[5]重慶萬盛經開區以“教研集團”的方式組建教研共同體,以區域教研員為發展基點,建立不同發展愿景、不同發展模式的教研共同體,讓個體教育行為變成群體合作行為,讓教師共同面對問題,共同關注并反思教與學的過程——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用什么方法做,共同關注教育效能——實踐中怎么做才能更便捷、更科學,如何才能取得更理想的結果。[6]
(三)指導策略:現場指導與文本指導
作為“老師的老師”,教研員要實現理論指導與實踐指導的有效融合,主要包括手把手的現場指導和精細的文本指導。現場指導具有共時性、動態性和情境性的特征,它包括對話、調研、蹲點指導、聽評課、教學視導等形式,通過實踐—研討—再實踐的過程,提升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文本指導具有歷時性、靜態性和反思性的特征,它包括教案和教材指導、課題指導、政策解讀以及隨筆、論文、觀察筆記、教學總結的交流與指導等形式。無論是實踐現場還是文本思想上的碰撞,教研都要引領一線教師從“未知”走向“已知”,從“知道”走向“做到”,在教學實踐中引發理論思考,達成“共生效應”。
(四) “五式”策略:精準教研的下沉路徑
依據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個性特點,縣域精準教研可以通過“五式”教研,即靶向式、聯合式、體驗式、翻轉式、復盤式教研,促進幼兒園教師學習、反思、分享與合作。
1. 靶向式教研。
教研的“靶”即教研中要解決的問題。靶向式教研要有針對性、應用性和操作性,要能夠補縣域教研方向模糊之短。各幼兒園要根據各自需求填好“訂單”,上交教研員,或教研員下發教研“訂單”表格,收集問題信息。教研員要依據教研“訂單”,聯合專家開展會診,提煉出關鍵問題和核心問題,制訂教研計劃并確定教研內容,以此為依據開展教研。
2. 聯合式教研。
聯合意味著要整合教研人力資源,促進多元教研主體之間的擴展性對話,補專業指導弱勢之短。聯合教研團隊一般由教師、園長和教育領導者(教研員、高校研究者以及其他有經驗的引導者)組成,通過分工合作,挖掘集體智慧,為幼兒園教師提供更為專業的引領。
3. 體驗式教研。
教師是教研的主體,教研組織者應在真實的教研場景中引導教師以不同的方式體驗教研過程,如觀察、合作交流、自我展示、創編游戲、展示課例或相互聽評課、分享學習心得、成果展示等,將其專業學習和日常實踐緊密聯系在一起。
4. 翻轉式教研。
翻轉式教研讓教師有機會主導和掌握教研的整個進程,它能夠激發教師的主動性、主體性和積極性,補教師自主發展之短。教師既可以重復教研員或專家的教研行為、提問方式、問題解決策略等進行模仿性教研活動,也可以自己確定教研形式,延伸或生成新的教研內容(主題),優秀的教師還可以自己組建教研團隊、確定主題、設計活動流程,推動教研的深入發展。
5. 復盤式教研。
復盤式教研是指回顧原有的、經典的教研活動,以期獲得新的啟發,為調整和優化教研活動提供事實依據。復盤式教研既可以是現場復盤,也可以是教研后的重播或回放,還可是針對某個具體問題的教研“點播”。這些方式均是對原有教研的復習或復演,是教師從知到行、從行到知的反復驗證和實踐。
(五)數據策略:精準教研的證據支撐
數據使人們對世界的認識更為精準。[7]精準教研用實證的方法開展教研,通過多種途徑收集多模態數據,讓教研從“經驗”走向“驗證”、從感性走向理性、由零散走向系統。例如,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觀察記錄幼兒的學習與游戲過程,收集幼兒的語言行為、學習經驗、思維特點、興趣愛好等數據。基于這些數據,教師就可以更加了解幼兒,提高教師捕捉教育契機的敏感度,實現大數據驅動的精準教學。教師之間可以借助互助互享,改變同質化教研思維,實現不同學科和領域間的資源共享。[8]教研員通過對數據的挖掘和分析,可以了解縣域內的總體保教情況,精準確定教研主題或內容。
(六)評價策略:精準教研的全過程監測
教研開展前,縣級管理部門和教研部門可以以《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為依據,甄別幼兒園保教實踐中的普遍性問題和個性化問題,確定教研主題并設計改進方案。教研中,所有參與教研者均應進行自我反思和相互評價。教研后,教研員應全面跟蹤和指導幼兒園教師,根據教研效果確定下一階段的教研主題。全過程監測有助于提升縣域學前教育教研工作的針對性與有效性。[9]
參考文獻:
[1]劉月霞.追根溯源:“教研”源于中國本土實踐[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1(05):85-98.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EB/OL].(2019-11-25)[2022-06-27].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1911/t20191128_409950.html?eqid=c1c68 ed300032f36000000066459eb8a.
[3]李傳英.走向理性的學前教育[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103-123.
[4]程先平,林友斌.精準教研:質量提升的助推劑[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21(06):20-21.
[5]蘇忱.如何形成教育的合作共同體——看上海教研這些值得借鑒的地方[N].中國教育報,2019-03-20(9).
[6]張海豫.教研共同體:提升保教質量的“馬達”[N].中國教育報.2022-09-04(2).
[7]劉紅,胡新和.數據革命:從數到大數據的歷史考察[J].自然辯證法通訊,2013(06):33-39.
[8]維克多,肯尼斯.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M].盛楊燕,周濤,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93.
[9]曾寧波.基于監測結果應用的精準教研[EB/OL].(2020-04-03)[2023-05-08].http://www.jyb.cn/rmtzgjsb/202004/t20200403_314939.html.
Precis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t County Level: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trategies
LI Chuanying1, YU Lin2, LIU Yumei3, DAI Yuqi4
(1Chongqing Academy of Education Science, Chongqing 400015 China; 2Wansheng Distric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eachers education school, Chongqing 400800 China; 3Yunyang County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 Chongqing 404500 China; 4Chongqing Youth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ongqing 400712 China)
Abstract: High?quality teaching research can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Precis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need to grasp the main contradiction in educational practice, grasp the main problem, corresponding design, alignment research, and countermeasures. Precis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and the source of power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s and counti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precis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county preschool education, aiming to empower high?quality kindergarten teachers through teaching research,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unty preschool education.
Key words: preschoo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cis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責任編輯: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