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平,張春黎
1.菏澤市定陶區人民醫院兒科,山東菏澤 274100;2.菏澤市定陶區人民醫院護理部,山東菏澤 274100
兒科護理工作表現出操作難度大、醫療沖突多、工作要求高等系列特點。對于低年資護理人員而言,其兒科護理工作經驗較少,較易出現護理不良事件,并且會產生護理質量不高、業務能力較差等系列問題[1-3]。所以針對低年資護理人員積極展開護理管理工作,具有顯著意義。PDCA 循環作為一種新型管理方法,表現出標準化、科學化、程序化特點,近年來在護理管理中獲得廣泛應用,其顯著提高護理人員應急能力以及溝通能力[4-6]。本研究選取2020 年2——5 月菏澤市定陶區人民醫院兒科的20 名低年資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對低年資護士采用PDCA 循環管理方式進行干預后獲得的兒科工作質量提高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兒科的20 名低年資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以投擲硬幣法分組,施以常規管理模式管理的設為參照組,施以PDCA 循環管理的設為研究組。參照組10 名中男、女各2、8 名;年齡23~28 歲,平均(25.26±1.13)歲;工齡2 個月~1 年,平均(6.25±0.22)個月;學歷:本科、大專以及中專分別為2 名、4名以及4 名。研究組10 名中男、女各3、7 名;年齡23~29 歲,平均(25.27±1.15)歲;工齡3 個月~1 年,平均(6.27±0.24)個月;學歷:本科、大專以及中專分別為2 名、5 名以及3 名。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護理人員在醫院兒科工作;②資料獲得完整收集的護理人員。排除標準:①對于兒科管理研究不配合護理人員;②中途因為個人原因選擇退出本研究護理人員。
1.3.1 參照組 施以常規管理模式管理。針對護理人員依據常規完成培訓管理。就系列工作要求給予說明,確保其在工作期間對于具體要求可以充分執行。
1.3.2 研究組 施以PDCA 循環管理。①計劃階段:于兒科護理科室中合理完成帶教小組創建,針對低年級護理人員理論知識以及操作技能展開對應培訓。培訓完成后,對低年資護理人員實施考核,在考核通過后展開下一項內容。②實施階段:合理展開崗前培訓,就兒科管理方式以及內容對低年資護理人員認真講解,并且就低年資護理人員了解兒科工作性質以及工作流程給予協助。積極完成合理排班。在兒科護理工作期間,要求高年級護理人員帶領低年級護理人員認真學習,并且就系列工作給予指導。③核查階段:要求小組組長不定期對低年資護理人員工作情況實施抽查,并且予以不定期考核。考核內容包括低年資護理人員護理工作配合程度、低年資護理人員無菌操作規范性、護理后病房整理以及清潔等。④處置階段:護理人員需要做好定期總結工作,對于兒科護理工作情況給予針對性研究,并且對考核結果加以分析,研究有效護理方案,在下一循環中將問題投入,以確保能夠獲得有效解決。
自制考核問卷對兩組低年資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能以及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展開調查,0~100 分,越高分值,對應越高的操作技能以及理論知識掌握程度。
利用自制工作質量調查量表,從安全管理評分、基礎護理評分、一級護理評分、文書記錄評分幾方面展開對應調查,各維度0~25 分,總分0~100 分,越高分值,對應越高工作質量。
兩組護理人員護理不良事件(醫囑執行遺漏以及用藥錯誤)總發生率。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展開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n)和百分數(%)表示,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護理人員操作技能評分、理論知識評分同參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人員操作技能及理論知識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護理人員操作技能及理論知識評分比較[(±s),分]
組別研究組(n=10)參照組(n=10)t 值P 值操作技能評分90.25±2.56 79.66±5.25 5.733<0.001理論知識評分90.13±4.11 79.17±5.14 5.266<0.001
研究組安全管理評分、基礎護理評分、一級護理評分、文書記錄評分以及總分同參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人員工作質量評分比較 [(±s),分]

表2 兩組護理人員工作質量評分比較 [(±s),分]
組別研究組(n=10)參照組(n=10)t 值P 值安全管理22.93±1.59 20.19±1.12 4.455<0.001基礎護理21.55±0.91 19.99±0.63 4.457<0.001一級護理22.22±2.11 18.99±0.95 4.414<0.001文書記錄23.55±1.99 20.29±0.65 4.924<0.001總分92.42±3.99 72.56±2.65 13.111<0.001
研究組護理不良事件總發生率同參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人員護理不良事件總發生率比較
兒科護理作為特殊護理領域之一,同其他科室比較,兒科護理工作性質特殊,并且服務對象特殊,其導致剛進入臨床護理人員較易呈現出系列工作壓力,呈現出明顯職業倦怠感。對于低年資護理人員而言,諸多會呈現出離職意愿,主要因為兒科專業技能呈現出較強專業性、呈現出較大靜脈穿刺難度、家屬表現出過高期望、呈現出溝通障礙等[7-11]。對此,采取有效措施展開對應管理,以將兒科低年資護理人員護理管理規范,積極做好崗前培訓,具有顯著意義。PDCA 循環作為新型管理方法一種,近年來在各護理管理中獲得廣泛應用。在低年資護理人員護理工作中,PDCA 循環有效應用,能夠將低年資護理人員問題處理能力提高,使其專業操作技能以及水平獲得提高,對手術順利性做出保障,可將系列矛盾有效降低[12-16]。
結合本研究發現,研究組護理人員操作技能評分、理論知識評分同參照組展開比較,結果呈現出顯著提升;研究組安全管理評分、基礎護理評分、一級護理評分、文書記錄評分以及總分同參照組展開比較,結果呈現出顯著提升;研究組護理不良事件(醫囑執行遺漏以及用藥錯誤)總發生率同參照組展開比較,結果呈現出顯著降低,分析此種結果原因為低年資護理人員往往安全意識薄弱以及風險意識較差、經驗缺乏、查對制度執行不嚴格等,而發生系列護理不良事件,導致護理工作質量受到影響[17-20]。PDCA 循環管理方式有效運用,可就護理人員工作期間系列問題加以分析,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問題解決。針對性將理論與實踐進行充分結合,使其溝通技能獲得提高,將系列錯誤及時糾正,對護理不良事件充分預防,獲得上述理想管理效果。
綜上所述,針對醫院兒科低年資護理人員合理給予PDCA 循環管理,可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水平,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提升整體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