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玲,王俠,王秀
1.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北莊鎮中心衛生院外科,山東棗莊 277218;2.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北莊鎮中心衛生院護理部,山東棗莊 277218;3.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北莊鎮中心衛生院婦科,山東棗莊 277218
作為醫院重要科室,外科呈現出較強特殊性,通常收治患者病情嚴重,發病急而且久治難愈[1-3]。所以,針對外科護理表現出較高要求,導致外科護理難度增加。對此確定有效方式展開外科護理管理工作,具有顯著意義[4-7]。優質護理管理方式的有效應用,可充分做到以患者為中心,強化基礎護理,顯著提升護理質量。護士分級管理則可以依據分級護理要求,合理展開全面、全程、專業化以及連續化護理服務。本研究選取2022 年1——12 月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北莊鎮中心衛生院的20 名外科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在實施外科護理管理期間優質護理管理以及護士分級管理結合應用的價值所在,現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的20 名外科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以投擲硬幣法分組,施以優質護理管理干預的設為參照組(n=10),施以優質護理管理+護士分級管理綜合干預的設為研究組(n=10)。參照組中男、女各2、8 名;年齡24~35 歲,平均(30.22±2.11)歲。研究組中男、女各3、7 名;年齡25~38 歲,平均(30.27±2.13)歲。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對于研究條件,所有護理人員均符合;②所有護理人員均獲取護理工作資格證,對于所有工作的具體內容以及流程均清楚;③護理人員具有完整的入職資料,未表現出修改的現象;④護理人員的工作經驗>2 年。排除標準:①未獲得護理工作資格證護理人員;②護理人員患有系列臟器功能性疾病;③個人因素選擇中途退出護理人員;④不配合研究護理人員。
1.3.1 參照組 施以優質護理管理干預。針對護理人員展開外科理論知識以及護理專業能力考核,主要包括無菌物品、急救藥物以及物品、護理安全、消毒隔離、基礎護理知識、護理風險應對處理、護理操作流程等。在實際護理期間,需要嚴格執行護理操作規范,將護理人員專業能力提高后,允許其展開對應護理工作。合理完成護理管理,以對外科護理質量做出保障,確保護理人員專業價值獲得充分發揮。
1.3.2 研究組 施以優質護理管理+護士分級管理綜合干預。優質護理管理方法同參照組保持一致,此外給予護士分級管理干預:①合理展開護士分級。根據護理人員工齡、職稱、護理經驗等完成分級,主要分為3 級,主要進行初級、中級以及高級護士劃分,對應的人數分別為5 名、4 名以及1 名。②合理展開護理管理。認真完成護理小組創建,對于績效制度嚴格制訂。由福利待遇、獎金、崗位工資決定護理人員具體薪資。護士長針對組員需要合理安排工作,并且就完成情況予以評價以及監督。③對于分級護士工作職責加以明確,護士長主要負責監督小組成員工作,合理完成質量評價;初級護士主要對患者基礎護理給予負責;中級護士主要負責將理論知識、專業能力、認知水平提高;高級護士屬于護理核心以及主導,護理經驗豐富,需要將護理工作改善以及強化。④合理展開護士分級管理評價以及改進操作,針對各級護理人員質量展開對應評價,明確具體問題,合理展開分析研究,了解具體改進措施,將管理質量以及效果顯著提高。
1.4.1 兩組護理人員管理總有效率比較 顯效:護理工作質量表現為>90%的提升;有效:護理工作質量表現為30%~90%的提升;無效:護理工作質量表現為<30%的提升。管理總有效率=(顯效人數+有效人數)/總人數×100%。
1.4.2 兩組護理人員滿意度評分比較 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從健康宣教、護理態度、護理職責以及基礎護理幾個方面展開滿意度評分,分值范圍為0~100 分,越高分值,對應護理人員越高的工作認可滿意度。
1.4.3 兩組護理管理評分比較 利用自制護理管理調查量表,從護理質量評分、團結協助評分、專科理論知識評分以及專科操作技能評分幾個維度展開評定,分值范圍為0~100 分,越高分值,對應護理人員越高的護理管理效果。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展開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n)和百分數(%)表示,行Fisher 精確概率法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外科護理人員管理總有效率同參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人員管理總有效率比較
研究組外科護理人員健康宣教評分、護理態度評分、護理職責評分以及基礎護理評分同參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人員滿意度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護理人員滿意度評分比較[(±s),分]
組別研究組(n=10)參照組(n=10)t 值P 值健康宣教90.22±2.53 80.22±3.15 7.826<0.001護理態度91.33±3.14 81.28±4.15 6.106<0.001護理職責90.23±3.15 80.63±5.15 5.028<0.001基礎護理90.55±4.15 80.22±5.15 4.938<0.001
管理前,兩組外科護理人員護理管理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管理后,研究組外科護理人員護理質量評分、團結協助評分、專科理論知識評分以及專科操作技能評分同參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人員護理管理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護理人員護理管理評分比較[(±s),分]
組別研究組(n=10)參照組(n=10)t 值P 值護理質量管理前65.25±5.22 65.33±3.19 0.041 0.967管理后90.14±5.13 80.35±5.15 4.258<0.001團結協助管理前65.63±3.19 65.77±4.19 0.084 0.933管理后90.48±5.18 80.39±5.26 4.322<0.001專科理論知識管理前67.15±5.15 67.17±4.12 0.009 0.992管理后90.22±4.15 80.23±5.16 4.770<0.001專科操作技能管理前69.13±3.15 69.15±4.15 0.012 0.990管理后90.27±3.25 80.36±4.19 5.909<0.001
對于外科疾病而言,呈現出復雜性特點,包括感染、創傷、畸形、腫瘤、功能障礙等。作為醫院重要組成部分,外科患者諸多需要通過外科手術將患者病原解除,從而確保患者獲得有效治療。外科疾病不但包括較多種類,而且呈現出發病急以及疾病嚴重特點,未經及時治療后會使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脅[8-11]。外科疾病在治療期間通常以手術為主,但手術實施會對患者造成創傷。術后未經有效護理,會出現系列并發癥,導致康復進程受到延誤,使身心健康受到影響,在此種情形下,積極展開護理管理干預,具有顯著意義[12-15]。
結合本研究結果發現,研究組外科護理人員管理總有效率同參照組展開比較,結果呈現出顯著提升;研究組外科護理人員健康宣教評分、護理態度評分、護理職責評分以及基礎護理評分同參照組展開比較,結果呈現出顯著提升;管理前,研究組外科護理人員護理質量評分、團結協助評分、專科理論知識評分以及專科操作技能評分同參照組展開比較,結果未呈現出明顯差異;管理后,研究組外科護理人員護理質量評分、團結協助評分、專科理論知識評分以及專科操作技能評分同參照組展開比較,結果呈現出顯著提升。分析此種結果原因為,優質護理管理實施可強化基礎護理,將護理責任制全面落實,使護理專業內涵獲得深化。護士分級管理方式有效運用,能夠結合其分級護理要求,對患者展開全面性、全程性、專業化、連續性護理干預[16-17]。通過護士分級管理,可將護理管理效果提高。將兩者充分結合,可使護理人員專業水平獲得顯著提升,不但對患者就醫安全做出保障,而且能夠使護理質量獲得明顯提升,將護患矛盾減少,對醫院長遠發展發揮明顯促進作用[18-20]。可充分證明在實施外科護理管理期間,優質護理管理+護士分級管理結合干預的有效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醫院在實施外科護理管理期間,有效應用優質護理管理+護士分級管理綜合干預,可顯著提升護理人員的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