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密,柏小玲,劉婷
湖南省腦科醫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湖南長沙 410007
腹腔鏡是目前臨床外科手術當中比較常見的治療方案,這一治療方法符合微創優勢,具有術中出血量少、術后恢復快等特點,因此受到臨床醫護人員以及患者的青睞[1-2]。腹腔鏡手術器械具有結構復雜、精密等特點,且造價比較昂貴,尤其是外科所用到的腹腔鏡器械,對其進行清洗與消毒滅菌都有一定難度,腹腔鏡手術器械如果沒有得到嚴格的清潔與消毒,則容易引起患者出現手術感染風險,因此在患者的臨床治療當中,必須要保證腹腔鏡手術器械嚴格消毒,護理人員應該要根據相關質量標準與操作規范進行相應的清洗消毒,延長器械使用壽命,也能降低手術器械感染發生風險[3-4]。質量改進管理方法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方法,將其應用于消毒供應室腹腔鏡手術器械管理當中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管理效果,制訂腹腔鏡手術器械的清洗規范、保養操作規范以及質量標準等,能延長器械使用壽命,取得較好的效果[5]。本文選取2021年1——12 月湖南省腦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護士20 名為研究對象,100 件器械作為研究樣本,分析護理人員對消毒供應室腹腔鏡手術器械的質量管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消毒供應中心護士20 名為研究對象,2021 年1——6 月為參照組應用常規管理方法,2021年7——12 月為研究組應用質量改進管理方法。抽取100 件消毒供應中心腹腔鏡手術器械作為研究樣本。護士均為女性,年齡24~48 歲,平均(38.46±3.04)歲;工作年限2~14 年,平均(5.87±1.85)年。
納入標準:均為消毒供應中心護士;腹腔鏡手術器械均為各微創外科科室使用;知情同意研究內容,簽署相關協議。排除標準:研究時間段離職人員;研究時間段內存在長假等情況者。
參照組應用常規腹腔鏡手術器械管理方法。內容如下:患者手術完畢之后護士及時清點手術器械,確定無誤之后予以縫合,予以預處理之后將腹腔鏡手術器械轉交給消毒供應室護士;使用后的腹腔鏡手術器械需要進行統一清洗消毒,經完全清洗之后予以包裝滅菌處理,分類存放于無菌收納柜當中,根據手術需求做好腹腔鏡手術器械的存取。
研究組應用質量改進管理方法。內容如下:①清洗質量管理。護士應該要嚴格根據相關標準,如《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等相關內容,對腹腔鏡手術器械進行清洗、消毒等工作,需要在手術器械使用完畢之后將其轉入到密閉箱當中,將其送至消毒供應室污染區域擺放,將腹腔鏡器械進行拆卸,拆至最小單位,但要注意在拆卸過程中避免小螺絲的丟失,對腹腔鏡手術器械后續使用造成不良影響;拆卸后的配件需要放入到加密籃筐當中,使用軟清洗布擦洗導管、導線以及光學鏡表面,將其擦洗干凈之后放置到多酶清洗液當中予以浸泡、漂洗,浸泡時間為10 min,而后使用酒精消毒擦拭,使用高壓氣槍吹干,交給組裝人員。對于腹腔鏡手術器械表面的血跡以及污漬需要及時進行徹底刷洗,刷洗時最好在流動水環境下使用長毛刷進行反復刷洗,使用高壓水槍對管腔進行沖洗,置入超聲清洗劑酶浸泡5 min 左右,而后取出器械使用軟水進行漂洗,將器械浸泡在水溶性器械潤滑劑當中,觀察器械與腔體之間的咬合情況,上油之后就可進行滅菌包裝;清洗階段的合格標準為:使用5 倍放大鏡(帶光源)或通過目測法對腹腔鏡關節咬合面進行觀察,未能發現污漬以及殘留血跡,觸感光滑,并應用高壓氣槍吹內腔,腔體水分濺至紗布無污漬。②滅菌包裝質量管理。根據腹腔鏡手術器械的類型進行相應的滅菌包裝,不耐高溫手術器械可應用等離子滅菌法,使用紙塑材料予以包裝,并在包內應用化學指示卡,每天都需要進行生物監測;對于手術剪、鑿卡等精細部位,需要使用保護套進行包裝,避免對光學鏡面產生碰撞,同時也可使用鏡盒進行單獨包裝,但是在打包時應該要注意不能翻滾。針對耐高溫手術器械可應用無紗布或棉布予以保障,在包內放置第五代化學指示卡,并使用3M 化學知識膠帶張貼在包外,每周進行生物監測。③保養質量管理。由于腹腔鏡手術器械造價比較昂貴,因此需要盡量延長手術器械的使用壽命,醫院比較重視對手術器械的保養;首先在腹腔鏡手術器械的使用中應該要盡量輕拿輕放,尤其是在手術器械的拆卸與組裝期間,需要避免暴力拆卸,在光學鏡使用或放下時應該要使用雙手互托,用軟布或海綿布輕輕擦洗,盡量避免對鏡面產生不良影響,不能使用刷子刷洗鏡面,預防刮花,保持鏡面清晰度,不能用手直接與鏡面接觸,高壓氣槍使用時也不能直接對著鏡面,禁止使用熱力烘干方法;在纖維導管的保養過程中,不能折疊過度或彎曲過度,保證直徑>15 cm,與導光束無角度盤旋,預防光學纖維出現斷裂等情況;在腹腔鏡手術器械的清洗、消毒以及包裝、滅菌等流程期間,禁止護理人員一手拿多個器械,避免器械之間互相發生碰撞或投擲等情況。④加強護士的培訓。提升護士的職業素養能有效提升腹腔鏡手術器械的清洗消毒效果,提升其管理作用,應該要積極引進現代化設備,并開展微創外科手術新技術,護士需要積極接受新的知識,并根據醫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而不斷更新,進一步提升護士的專業素養;科室應該要定期組織護士開展必要的業務學習、專科講課等,針對新購入的腹腔鏡手術器械應該要指導護士及時學習手術器械的使用以及拆卸、組裝等內容,并邀請器械廠專業技術人員講解腹腔鏡手術器械的相關信息,如名稱、使用方法、結構、拆卸、清洗、消毒、滅菌等相關流程,講解其中的注意事項,包括器械消毒滅菌的質量要求,對于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以及操作要領都需要做好相應的培訓,并予以示范性操作,有助于進一步提升護士的專業能力。⑤制訂工作流程以及質量標準。根據我國衛生行業相關標準制定相應的管理質量標準,包括腹腔鏡手術器械的接收、清洗、組裝、包裝、滅菌、下送等流程,都需要通過專門人員進行質量檢測,保證不同流程的工作質量。首先應該要與手術室護士加強溝通,要求洗手護士除了做好配合手術,還應該要做好手術臺上腹腔鏡器械管理工作,尤其是對于使用過的精密器械,及時將器械上的血跡以及殘留組織進行清洗,手術之后也要及時對手術器械進行保濕處理,便于后續清洗。其次要嚴格執行清洗這一流程,提升護士的工作責任心,通過徹底清洗保證質量,也能便于后續滅菌工作的開展,避免器械受到腐蝕。最后是要保證手術器械清洗標準化以及規范化,選擇合適的清洗工具以及洗滌劑,如專用的軟毛刷、長毛刷、高壓水槍、高壓氣槍、干燥柜等。
比較兩組護士的護理管理質量(器械準備、器械清洗、消毒滅菌、專項管理、基礎操作)、腹腔鏡手術器械的消毒滅菌合格率、損壞率。護理管理質量:采用本院自擬質量評估量表作為評估標準,每項總分為100 分,分數越高則護理管理質量越高。手術器械消毒滅菌合格率:通過5 倍放大鏡目測法對腔鏡手術器械消毒滅菌合格率、菌落數檢測法等予以評估;損壞率:評估手術器械是否損壞,如劃痕等。
采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n)和百分數(%)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護士的護理管理質量評分比參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士護理管理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護士護理管理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研究組(n=20)參照組(n=20)t 值P 值器械準備68.32±4.25 60.53±5.49 5.018<0.001器械清洗70.52±4.16 65.33±4.52 3.778 0.001消毒滅菌68.59±4.75 63.33±5.49 3.240 0.003專項管理80.15±4.28 72.61±5.39 4.899<0.001基礎操作90.35±2.45 87.28±3.66 3.117 0.004
研究組腹腔鏡手術器械的消毒滅菌合格率比參照組較高,損壞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士腹腔鏡手術器械的消毒滅菌合格率、損壞率比較[n(%)]
隨著腹腔鏡手術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腹腔鏡手術器械已經逐漸成為醫院管理當中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為進一步提升醫院衛生安全,必須要重視消毒供應室對腹腔鏡手術器械的管理,采用嚴格管理規范,從而降低感染發生風險[6]。腹腔鏡手術器械清洗、消毒、保養不合格可能會影響到醫院感染的發生率,同時也會影響到腹腔鏡手術器械的使用壽命,甚至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須要重視腹腔鏡手術器械的質量管理,且這也是比較重要的術前準備[7]。腹腔鏡器械由于其特性通常管腔比較狹窄,且細長,其中有多個部位容易藏污納垢,難以對其進行有效清理,因此對手術器械進行規范清洗、規范消毒是非常有必要的[8]。
原衛生部于2014 年下發《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其中就包括內鏡清洗相關要求、消毒相關要求等,同時也充分說明手術器械的消毒滅菌重要性,清洗作為后期消毒滅菌的基礎內容,必須要重視清洗合格率[9-10]。由于腹腔鏡手術器械的腔鏡設計比較復雜,存在有多種縫隙以及凹面,如果清洗不徹底,可能會導致患者之間交叉感染,甚至會增加傳染病的發生率;長期清洗不徹底,則會造成附著物在其中成為結晶,導致沖水以及送水都發生異常[11]。對于比較復雜的器械,清洗時對消毒供應中心的清洗人員挑戰比較大,腹腔鏡清洗當中同時都是護士手工清洗,為了保證清洗質量,除了要建立標準化清洗流程之外,還應該要合理選擇恰當的清洗評價工具,快速、客觀評價清洗結果,從而建立有效的清洗質量評價系統,為后續的消毒、滅菌奠定基礎[12-13]。
本研究結果分析:研究組護士的管理質量評分比參照組較高,腹腔鏡手術器械的合格率比參照組高,損壞率比參照組較低(P<0.05)。由此可見,通過質量改進管理措施能提升腹腔鏡手術器械合格率,提升科室管理質量,是手術器械消毒、滅菌的重要環節高壓蒸汽滅菌是目前最可靠、最廉價、最環保的滅菌方式,但是如果物品上殘留有有機物,會影響到滅菌機以及滅菌氣體與微生物之間接觸與作用[14-15]。一直以來,腹腔鏡器械的清洗、消毒措施都是由手術室洗手護士在患者手術結束之后自行進行清洗消毒,手術室護士并沒有得到專業知識培訓,缺乏相關操作技能,尤其是在清洗過程中缺乏監督,因此導致清洗質量相對較差[16]。通過消毒供應室嚴格根據相關規章制度進行清洗、消毒、滅菌等流程,有助于進一步提升手術器械的清洗質量,提升滅菌合格率[17-18]。同時腹腔鏡手術器械到消毒供應室當中進行集中處理,轉運期間避免震蕩,有助于預防器械損壞,通過專用通道進行轉運,能降低腹腔鏡手術器械損壞事件,加強護士的相關專業知識培訓,也能進一步提升消毒滅菌合格率[19-20]。
綜上所述,護士對消毒供應室腹腔鏡手術器械的質量改進方法能提升醫院的手術器械清洗質量,提升清洗合格率,降低損壞率,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