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春麗
(廣西科技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廣西來賓,546199)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適當向幼兒介紹我國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培養理解、尊重、平等的態度。[1]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獨特的文化是幼兒教育活動的寶貴資源。民族優秀文化資源應用于幼兒園課程建設,不僅是課程的創新,而且是優秀民族文化活態傳承的體現。金秀瑤族文化資源豐富,當地五大瑤族支系(茶山瑤、盤瑤、花籃瑤、山子瑤和坳瑤)都保留了各自相對獨立的服飾文化。本研究在金秀瑤族服飾的文化價值與教育內涵的基礎上,篩選出有利于幼兒美育、智育發展的文化素材,探討將金秀瑤族服飾元素應用于幼兒美術活動的價值、思路和要點。
瑤族服飾文化由來已久,歷史淵源深厚?,幾宸棙用苍缭凇逗鬂h書》中就已有記載:“織績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色衣服?!盵2]南宋《嶺外代答》又對瑤族精湛的蠟染技術做了補充:“徭人以藍染布為斑,其紋極細?!盵3]2006年,瑤族服飾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4]
選取幼兒生活中喜聞樂見的瑤族服飾融入幼兒美術活動,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認知經驗。金秀瑤族服飾文化中的色彩、造型、圖紋,無不蘊含著豐富的美術元素,對幼兒審美感知、審美情感、審美表現力和創造力的培養,促進美術教育目標的順利實現及活動的有效開展具有重要的價值。
開展幼兒美術活動旨在開闊幼兒審美視野,培養幼兒的審美感知能力。金秀瑤族五大支系服裝款式豐富多樣,服裝不同的款式、色彩、圖紋、造型、搭配等反映了金秀瑤族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裝飾習俗和蘊含的審美情趣、審美理想和審美追求。瑤族婦女長于刺繡,她們的頭飾、衣領、衣襟、袖口、腰帶上都有鑲邊精美的圖案紋樣。衣服上的花紋展現著代代相傳的民族審美與崇拜,如云紋、雷紋、水波紋、鳳凰紋、鳥紋、狗紋、人紋等圖紋代表了對自然圖騰崇拜的原始文化,幾何紋如回形紋、萬字紋、盤王印等記錄了一段歷史或是對祖先的敬仰。除背飾、胸飾、綁腿外,還有精美的頭飾掛飾,如茶山瑤的弧形大銀釵、盤瑤的方形花頭帕、坳瑤斜插的竹殼帽、花籃瑤和山子瑤復雜精美的銀飾掛飾與各色腰帶。[5]
在多元的美術活動內容中,教師通過讓幼兒整體感知瑤族服飾激發幼兒審美直覺,打開幼兒欣賞之門,引導幼兒從款式、色彩、圖紋、造型、搭配等方面感知瑤族服裝的內容美;通過“點—線—面”的形式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服飾中的“線條—構圖—對稱”的形式美,逐步拓寬幼兒的眼界,提升幼兒的審美感知。
金秀瑤族服飾是瑤族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價值。一方面,金秀瑤族服飾記錄了瑤族歷史文化的變遷。金秀瑤族服飾文化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數支瑤族人遷徙到金秀境內定居。為了牢記歷史,他們將其編織成服飾上的圖案花紋代代相傳,形成了今天金秀瑤族豐富多樣的服飾文化。另一方面,金秀瑤族服飾文化意蘊深厚。金秀瑤族服飾中的花紋圖案與瑤族整體精神追求一致,不僅是形式美的外觀裝飾,還是深遠歷史的回音,表達了瑤族對自然萬物神靈等樸素的敬仰與崇拜。金秀瑤族服飾是瑤族文化的實體展現,教師引導幼兒在欣賞瑤族服飾的基礎上,感知服飾中所表現的情感和蘊含的內涵,鼓勵幼兒表達對瑤族服飾之美的感受,加深幼兒的審美體驗,激發幼兒的審美情感,對于幼兒的認知學習和民族觀意識的初步形成有著獨特的價值。
幼兒的想象力豐富,他們善于利用多種顏色與材料進行藝術創作活動,而藝術創作需要元素與媒介。金秀瑤族服飾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美術活動元素。以瑤族服飾為契機,教師為幼兒提供各種操作(涂、畫、拼、貼、粘、捏等)的材料與機會,使幼兒真切體驗“玩”的藝術。教師要讓幼兒運用各種材料進行瑤族服飾的裝飾、設計與創作,使他們在操作過程中實現手腦并用,將抽象思維和具體形象事物緊密聯系起來,發展創作能力。[6]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對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目標、教育要求、指導要求等進行了清晰的說明。根據文件精神,結合金秀瑤族服飾文化特點與幼兒審美心理特點,可以明晰基于民族文化美術活動的價值取向和評價要素?;诮鹦悻幾宸椢幕拿佬g活動目標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金秀瑤族服飾文化的美術活動目標
金秀五大瑤族支系服飾文化種類豐富、色彩斑斕、樣式多、圖紋精美、底蘊深厚。課題組通過反復調研實踐,擬從瑤族五大支系服飾的色彩、圖紋、造型等方面挖掘其教育價值、審美價值,并應用于幼兒美術活動之中。
金秀瑤族服飾色彩鮮艷,對比強烈。其以紅色、黃色、橙色等暖色為主色,輔之以綠色、白色、紫色等冷色,冷暖色相間,符合幼兒階段偏好自然明快的色彩認知。
金秀瑤族服飾圖紋精美且蘊含美麗的寓意,其衣襟、胸口、領口、袖口、褲腳鑲邊、頭飾均繡有精美的圖案花紋,符合幼兒憑借直覺體驗的審美心理機制。如盤瑤服飾幾何圖案中出現的“盤王印”反映了對盤王祖先的崇拜;花籃瑤、山子瑤服飾的太陽紋象征著對自然的崇敬;茶山瑤服飾的禾苗紋象征對五谷豐登的渴望;金秀五大瑤族支系服裝均有出現的娃紋、龍犬紋象征對多子多福、后代昌盛的美好愿景。[7]金秀瑤族服飾圖案紋飾具有較多的文化寓意和信仰內涵,余下的主要是模仿動物和植物的幾何紋、象形紋。
金秀瑤族服飾造型獨特,“上衣下褲”的服飾形制,褲形有長有短,表現出典型的廣西山林地區民族特色。[5]這些服裝造型來源于生活,符合幼兒認知經驗,為豐富幼兒的審美體驗、開闊其審美視野提供豐富的美育素材。
活動目標確定后,擬定活動思路,設定活動計劃,以發現美、欣賞美、展示美、表達美、創造美為線索,讓幼兒體驗瑤族服飾文化中美的樂趣與意蘊。根據幼兒發展的適應性原則和個體差異原則,擬設計12個金秀瑤族服飾美術活動進行開展。
1.設計緣由
金秀瑤族在不斷遷徙的過程中,不斷與其他各民族融合,經過歷史的沉淀與積累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瑤族文化。因此,設計“金秀瑤族服飾文化”這一主題美術活動,希望幼兒能從中了解、熱愛并傳承瑤族文化。
2.主題活動目標
(1)幼兒從瑤族五大支系服飾的色彩、圖紋、造型,初步感受瑤族服飾文化。
(2)幼兒用拼貼、泥塑、繪畫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展現瑤族服飾文化。
(3)幼兒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強保護和傳承瑤族文化的意識,構建民族文化認知體系。
(4)幼兒感受美術活動的魅力,熱愛美術活動,樂于進行藝術表現和創造。
3.主題活動計劃表
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目標為感受與欣賞、表現與創造[8],結合金秀瑤族服飾文化的內涵與意蘊,為達成主題中美術活動的目標,具體從欣賞階段、表現階段、創作階段三個階段制定活動計劃。欣賞階段主要從服飾的色彩、圖紋、造型等讓幼兒初步感受與欣賞瑤族服飾文化;表現階段主要鼓勵幼兒通過不同藝術形式表達瑤族服飾文化;創作階段是讓幼兒在感知瑤族服飾文化的基礎上,樂于用瑤族服飾元素進行藝術創造。具體預設的基于金秀瑤族服飾的幼兒美術活動計劃,如表2所示。此外,計劃表可根據幼兒及活動實際操作的效果進行調整與修正。

表2 基于金秀瑤族服飾的幼兒美術活動計劃
幼兒園課程實施是為達到預期的課程目標和教育目的將課程計劃付之于教育實踐的過程。[9]基于兒童早期心理發展理論和學習理論,幼兒的發展與學習是建構意義的過程,強調學習的非結構性和具體情境性與學習中的社會性相互作用。[10]為達成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目標,增強幼兒關于金秀瑤族服飾文化的了解,幫助幼兒建構優秀民族文化認知體系,具體實施如下: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逛瑤族博物館或參加金秀瑤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節日活動等,通過具體的教育情境引導幼兒欣賞瑤族服飾中蘊涵的文化及美術價值,感受瑤族服飾文化的氛圍;在瑤族重大民族節日活動當中創設具有瑤族服飾文化特色的教育環境,讓幼兒直接從環境中感知與親身體驗瑤族服飾的顏色、造型、款式、圖案紋樣;教師有組織地開展以“金秀瑤族服飾文化”為主題的美術教育活動,鼓勵幼兒創造性表現、表達瑤族服飾文化;在游戲活動以及生活活動中進行浸潤瑤族服飾文化的隨機教育,加強幼兒對瑤族文化的感知。以下呈現的是金秀瑤族自治縣幼兒園實施的關于“金秀瑤族服飾文化”這一主題的美術活動的部分案例。
1.金秀瑤族博物館一日游
【活動目標】幼兒從瑤族歷史故事以及衣、食、住、行、娛等方面溯源探索金秀瑤族服飾文化;激發熱愛瑤族的情感,激發進一步了解金秀瑤族服飾的興趣。
【活動準備】第一,物質準備。家長準備參觀博物館所需的相關證件及物品,幼兒園準備關于瑤族服飾文化的觀察記錄表。第二,經驗準備。事先普及瑤族服飾知識,讓幼兒對瑤族服飾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活動形式】家園合作、參觀出游主題活動設計。
【活動思路】(1)活動前期:面向大班幼兒召開家長會取得家長的支持;家園合作,利用家長資源,聯系相關單位或個人。(2)活動期間:家長帶幼兒到指定地點集合,在教師的帶領下檢查參觀必需品是否攜帶齊全;教師發放瑤族服飾文化的觀察記錄表強調注意事項;家長與幼兒在博物館專業講解人員的帶領下有序參觀瑤族博物館。活動中,教師需要配合博物館工作人員耐心地引導。(3)活動后期:教師和家長將所拍照片匯總并上傳班級群,以備后續活動所需;家長配合完善瑤族服飾文化觀察記錄表;教師完善以“金秀瑤族服飾文化”為主題的活動計劃,以便后續活動順利開展。
2.“涂—拼—貼”瑤族服飾主題活動
【活動目標】幼兒初步了解金秀瑤族五大支系服飾的特征和元素;能夠用“涂—拼—貼”的方法設計金秀瑤族服飾;喜歡金秀瑤族服飾并熱愛金秀瑤族服飾文化;穿上自己設計的服裝走秀,激發設計服裝的熱情。
【活動準備】第一,物質準備。教師準備金秀瑤族服飾文化的圖片或照片及彩紙、彩筆、剪刀、膠帶、彩色布料等。第二,經驗準備。幼兒參觀過瑤族博物館或瑤族服裝店,見過瑤族服裝,玩過拼貼畫。
【活動形式】欣賞圖片、拼貼設計服裝、服裝走秀等。
【活動思路】(1)教師組織幼兒欣賞瑤族服飾的照片,引導幼兒了解金秀瑤族服飾的特征與元素;(2)教師提供彩紙、彩筆、剪刀、膠帶、彩色布料,讓幼兒以拼貼的形式設計瑤族服飾;(3)教師在班級內分享幼兒設計作品。
【活動延伸】教師在美工區投放布料或紙殼、用于縫紉的針線、剪刀。在教師或家長的挑選合適的時間里,教師指導幼兒裁剪、縫紉,讓幼兒按照“涂—拼—貼”的方法做成能穿的衣服。作品完成后,在表演區進行以金秀瑤族服飾為元素的班級時裝秀。
金秀瑤族服飾文化融入幼兒園美術活動,最關鍵的點是教師基于幼兒的興趣與發展需要對瑤族服飾文化素材進行合理的篩選,尋找教育與服飾文化的契合點,篩選出適合幼兒發展需要的瑤族服飾元素,引起幼兒的興趣后,再開展活動內容。教師可以提前創設教育情境,如在開展“基于金秀瑤族服飾文化在幼兒園美術活動”的主題活動之前可以帶領幼兒參觀民族博物館、逛當地特色的瑤族風情街或瑤族服飾店等,與幼兒一起拜訪瑤族服飾手工藝人,將瑤族服飾文化融入幼兒的一日生活。教師通過這些相關的活動,全方位刺激幼兒的觸、聽、視覺,激發幼兒興趣。
幼兒教師應充分利用本民族或本區域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加強對自身業務能力的提高,勤思考,善反思,主動將本民族文化與區域優秀文化和幼兒教育教學結合起來。此外,教師要加強相關方面的培訓,通過借鑒和向有經驗的專家同仁學習,增強業務素質,提升金秀瑤族服飾文化的轉化能力。
金秀瑤族服飾文化承載著瑤族各大支系遷徙與變遷的歷史文化。對金秀瑤族服飾資源的再開發,既是對瑤族及瑤族歷史的追根溯源,又是對民族文化的繼承與發展。關于金秀瑤族服飾文化融入幼兒園活動的研究,應注重多領域融合和應用效果提升。金秀瑤族服飾文化是瑤族歷史文化的見證者與載體,以金秀瑤族服飾文化在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的實施為契機,有機融合幼兒園教育的其他領域與教育活動?;诂幾宸椢幕c幼兒園美術活動的主題方案進行園本課程打磨,使其成為幼兒園的特色、亮點,逐漸打造瑤族特色、區域特色幼兒課程。
優秀少數民族資源融入幼兒園活動正是平等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維護不同群體的利益,通過多元教育獲得個人的協調和全面和諧的發展的必要教育手段。[11]金秀瑤族服飾文化中蘊含原生態的民族傳統文化?,幾宸椢宀世_紛的色彩搭配,百變的圖案紋樣,能夠促進幼兒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充分發展。幼兒教師在開發地域性民族資源的同時,亦能促進民族教育觀念、專業能力素質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成為民族文化自覺的傳承者、建設者和踐行者。幼兒教育的課程內容反映優秀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也是學前教育參與多元民族文化統一性地域建構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