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



摘要:在國內加快綠色低碳發展的背景下,本文選擇2021年天津、重慶兩地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數據,實證分析東西部地區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與影響因素。研究發現,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存在地區性差異,具體表現在三廢治理措施、ISO14000環境認證、環保績效、環保設備投資、環保訴訟以及環保補貼等方面。此外,公司資產規模、獨立董事比率對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也會產生顯著影響。因此,進一步強化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相關政策的引導,持續完善公司治理制度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
關鍵詞:地區差異環境會計影響因素信息披露
中圖分類號:F230
一、引言
企業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參與者,其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行為同樣也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過程[1]。天津和重慶分別位于我國東部和西部地區,兩者同為直轄市,都屬于我國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兩地上市公司的數量、規模大致相同。因此,本文選擇天津、重慶兩地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的環境會計信息進行比較研究。
二、文獻綜述
李朝芳(2012)運用內容分析法,對公司年報中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按內容和性質分為多個評分項目,然后對每項內容披露程度進行打分,最后得出綜合評分[2]。有少數學者將企業是否通過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作為衡量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的依據。王亞男等(2013)研究發現,規模較大、盈利能力強的公司更傾向于披露環境會計信息[3]。肖鵬文(2016)研究發現,法律環境與企業的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正相關[4]。
隨著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相關法律法規日趨完善和嚴格,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與以往相比有較大程度的改善。現有的研究大都集中于對某行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研究,并且研究的時點與當前相比發生了較大變化,區域性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相關研究較少。本文運用內容研究法對天津、重慶兩地上市公司年報、董事會報告和社會責任報告所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進行綜合分析,以期為開展區域性的環境信息披露研究提供參考與借鑒。
三、實證研究
1.樣本選取
本文選取了2021年天津市重污染行業24家上市公司和重慶市重污染行業31家上市公司的相關數據為研究樣本,環境數據主要通過對巨潮資訊網的公司年報、社會責任報告及董事會報告手工整理而來,其它數據來自國泰安CSMAR數據庫。
2.樣本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狀況
(1)披露位置
在2021年天津、重慶兩地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的年報、社會責任報告、董事會報告中,對環境會計信息檢索進行分析,如表1所示。從統計結果來看,當前天津、重慶兩地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均在公司年報中進行披露,社會責任報告中出現次數較少,董事會報告幾乎沒有出現相關信息。但從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公司占比來看,天津高于重慶約23%。
(2)披露內容
披露內容主要涉及公司環保制度、三廢治理措施、ISO14000認證、環保績效、環保設備投資、環境保護稅、環保訴訟與罰款、環保獎勵與補貼等八個方面的內容,具體見表2。從披露內容的統計結果來看,天津、重慶兩地在公司環保制度以及三廢治理措施方面均無差異;在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環保績效、環保設備投資、環保訴訟與罰款、環保獎勵與補貼方面,天津的整體披露情況要高于重慶上市公司;關于環境保護稅的披露,重慶上市公司要優于天津。
(3)披露形式
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形式主要分為文字敘述式和文字、貨幣相結合兩種形式。從表3的統計結果來看,大多數公司選擇以文字、貨幣相結合的形式披露環境會計信息,而天津采用該方式的公司占比要高。
(4)披露水平
本文參考李朝芳使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測度方法,并結合環保部、證監會等部門相關披露要求,構建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項目和評分標準,如表4所示。
根據表4所示的評分方法,對天津、重慶兩地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2021年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進行測度,得出各披露項目的平均值,具體見表5。從總體結果來看,天津、重慶兩地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的綜合分值分別為9.58和8.68,均表現一般,但天津仍要優于重慶;從具體項目來看,天津上市公司在三廢治理措施、ISO14000環境認證、環保績效、環保設備投資、環保訴訟以及環保補貼方面的披露水平相較于重慶要高。
3.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影響因素分析
(1)變量設定
本文按照表4中的評分標準,構建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指數(EDI)作為被解釋變量,將上市公司所在地區、資產規模、財務杠桿等7個變量作為解釋變量,變量設定如表6所示。
(2)研究假設
市場化程度低的地區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動機相對較弱,披露水平也會相對較低。因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設1。
假設1:東部地區上市公司相比西部地區更可能對外發布較多的環境會計信息。
資產規模越大的公司通常情況下會收到更廣泛的社會關注,在經營管理方面也會比規模較小的公司更加規范,其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應該會更高。因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設2。
假設2:資產規模越大的公司更可能對外發布較多的環境會計信息。
財務杠桿越高的公司其財務風險相對越高,債權人對企業發布信息的要求也會更高,其中也包括環境會計信息。因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設3。
假設3:負債水平越高的公司越有可能對外發布較多的環境會計信息。
公司盈利能力越強,其注重三廢治理和加大環保投入的可能性會越高,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也會越多。因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設4。
假設4:盈利能力越強的公司更可能對外發布較多的環境會計信息。
公司高管持股比例越高,高管會更傾向于關注公司的長遠價值,從而減少以環境污染為代價獲取短期經濟利益的經營決策,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也會更高。因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設5。
假設5:高管持股比例越大的公司越可能對外發布較多的環境會計信息。
隨著綠色低碳的發展理念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所認同,獨立董事在公司經營決策過程中也會更多考慮生態環境因素。因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設6。
假設6:獨立董事比例越高的公司越可能對外發布較多的環境會計信息。
國有企業的相關制度相對健全,政治占位也比較高,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設7。
假設7:實際控制人性質為國有屬性的公司更可能對外發布較多的環境會計信息。
(3)模型構建
本文所構建的回歸模型中,EDI是環境信息披露指數,β1-β7是回歸系數,Region、Size、Lev、Roe、Manshare、ID、Property為解釋變量。
EDI=β0+β1×Region+β2×Size+β3×Lev+β4×Roe+β5×Manshare+β6×ID+β7×Property+ε
(4)回歸分析
①描述性統計分析。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見表7。天津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數的平均值為9.583,最小值是5,最大值為15;重慶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數的平均值為8.677,最小值是5,最大值為13。兩地上市公司資產規模的標準差約為1.1,相對環境信息披露指數的波動較小;兩地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均在50%~55%范圍內,表明大多數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相對較低;重慶上市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略高于天津;在高管持股比率和獨立董事比率方面,兩地企業沒有較大差異。天津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性質的平均值為0.542,而重慶為0.419,表明樣本中天津國有上市公司數量占比高于重慶。
②多元回歸結果。本文運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檢驗地區差異、資產規模、財務杠桿等影響因素。回歸模型F值為4.35,R2為0.25,方差膨脹因子(VIF)平均值為1.33,變量的回歸系數如表8所示。公司資產規模的回歸系數是 0.815 7,在5%水平下顯著,與本文提出的假設2完全一致。獨立董事比率的回歸系數是 -9.823 9,同樣在5%水平下顯著,與本文提出的假設6剛好相反,表明一方面獨立董事可能并不太關注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另一方面獨立董事人數越多越可能導致對公司信息披露行為缺乏監管。地區差異、財務杠桿、公司盈利能力、管理層持股比率、獨立董事比率以及實控人性質等影響因素未能通過顯著性檢驗。
四、結論及對策建議
通過對天津、重慶兩地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2021年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進行比較研究發現,天津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要高于重慶。雖然所有上市公司均在年報中披露了環境會計相關信息,但整體披露水平一般,個體之間差異程度較大。從影響因素來看,企業資產規模對企業信息發布產生了重要影響,而我國當前獨立董事制度并沒有對公司信息披露產生有效監管。因此,政府應加大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相關政策的引導,進一步強化對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行為的監管。同時,上市公司要不斷完善公司治理制度,重視環境績效評價與信息披露,積極參與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以持續提升企業的環境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周五七.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制度演進與展望[J]. 中國科技論壇,2020(2):72-79.
[2]李朝芳.地區經濟差異、企業組織變遷與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來自中國滬市污染行業2009年度的經驗數據[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2(1):68-78.
[3]王亞男,傅建設, 馮燁彬.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影響因素研究[J].商業會計,2013(2):70-72.
[4]肖鵬文.公司治理結構、法律環境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相關性研究[J].財會通訊,2016(18):25-29.
責任編輯:田國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