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淳



摘要:內部審計呈現出新趨勢,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力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基于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和中國內部審計協會(CIIA)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力要求,構建了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力框架結構。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界定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力評價指標;采用層次分析法分析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力評價指標權重。
關鍵詞:內部審計專業勝任力內涵本質評價指標
中圖分類號:F239
一、引言
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發布《國際內部審計專業實務標準》,要求內部審計師具備職業所必需的客觀性、審慎性和專業能力[1]。中國內部審計協會(CIIA)頒布《內部審計基本準則》,要求內部審計人員在保持職業獨立性和客觀公正性的同時,還應在實施審計業務過程中保持足夠的職業謹慎和專業勝任能力[2]。2018年3月,《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強調內部審計人員“應具備從事內部審計工作所需要的專業能力” [3]。在企業內部審計實務工作中,審計人員還需要擁有完備的職業綜合能力和素質。基于此,本文嘗試構建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力的評價指標體系,以更好地把握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力。
二、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力的內涵本質企業內部審計是企業內部實施的具有獨立性和檢查功能的評價活動[4]。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力指企業內部審計活動中審計人員完成審計任務目標應當具備的工作能力[5]。
(一) McClelland的冰山模型
1973年,美國學者McClelland提出冰山模型,用來衡量專業勝任能力[6]。如圖1所示,冰山模型將素質能力區分為顯性部分(冰山以上)和隱形部分(冰山以下)。其中,顯性勝任能力與工作要求直接掛鉤,是能夠被準確測量的能力,主要包括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隱形勝任能力與內在素質和能力相關,難以被直接測量,主要包括社會角色、自我概念、特質和動機。
(二)Boyatzis的素質洋蔥模型
在冰山模型的基礎上,1982年,美國學者Boyatzis提出洋蔥模型[7],如圖2所示。洋蔥模型將專業勝任能力區分為動機/特質、自我形象/社會角色、知識/技能三大層次,動機/特質處于最核心的位置,然后由內到外分別為個性、自我形象與價值觀、社會角色、態度、知識和技能等,其中,動機/特質是個體為達到目標采取行動的內驅力,其他因素是專業勝任能力的重要外沿。
(三)飛機模型
在冰山模型和素質洋蔥模型的基礎上,陳佳俊和賀穎奇于2009年提出飛機模型[8],如圖3所示。飛機模型將專業勝任能力區分為職業道德、執業技能和職業知識三個部分,職業道德處于基礎性地位,決定了內部審計人員以何種職業操守和價值觀來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執業技能和職業知識都在職業道德的約束下發揮具體作用,三者共同構成了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框架。
綜上,可以得出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力的內涵本質應當包括職業道德、職業知識、職業技能三個層面。
三、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力框架
(一)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力要求
根據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的定義,專業勝任能力是內部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過程中完成特定目標的能力,不僅包括個人特質,也包括個人能力。IIA將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劃分為三個維度,分別是職業道德、知識體系、技能,見表1。
(二)中國內部審計協會(CIIA)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力要求
根據中國內部審計協會(CIIA)的定義,專業勝任能力是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素養與審計能力,包括職業道德、職業知識體系、職業技能體系三大板塊,見表2。
(三)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力框架結構
根據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和中國內部審計協會(CIIA)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力要求,構建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力框架結構,見圖4。
四、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力評價指標體系
(一)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力評價指標界定
依據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力框架結構,以企業為研究主體,采用因子分析法界定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力評價指標。采用問卷的形式收集數據,邀請30名企業中層管理人員、40名企業內部審計人員、30名企業一般員工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為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力評級指標的重要性程度評估,依據指標的重要性程度依次賦值1-5分,分值越高,表示越重要,共計得到有效問卷87份。
1.構建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力評價指標因子
根據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力框架結構,設計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力評價指標因子,如表3所示。
2.進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公因子
一般來說,只有特征值大于1,才能界定為公因子。如表4所示,根據分析結果,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力評價指標因子共包括8個公因子,這8個公因子的特征值分別為8.52、7.17、6.28、5.32、4.09、3.17、2.29、1.31,累計方差值為90.71%。
3.正交旋轉得到因子載荷數,確定因子
一般來說,只有因子載荷數大于0.7,才能界定為主要因子。如表5所示,第1列成分中,正直誠信(0.756)、職業榮譽感(0.771)、責任心(0.734)的載荷數均大于0.7,界定為“價值觀”公因子。第2列成分中,獨立性(0.742)、保密性(0.716)、遵守內部審計準則(0.772)的載荷數均大于0.7,界定為“職業操守”公因子。第3列成分中,持續提高個人能力(0.786)、持續接受后續教育(0.759)、積極主動變革(0.731)的載荷數均大于0.7,界定為“職業進取”公因子。第4列成分中,經濟管理類知識(0.706)、財務會計類知識(0.713)、計算機統計類知識(0.742)的載荷數均大于0.7,界定為“職業基礎知識”公因子。第5列成分中,公司治理類知識(0.779)、內部審計類知識(0.738)、管理行為類知識(0.733)的載荷數均大于0.7,界定為“職業技能知識”公因子。第6列成分中,法律法規類知識(0.707)、制度政策類知識(0.716)、職業準則類知識(0.730)的載荷數均大于0.7,界定為“職業環境知識”公因子。第7列成分中,分析解決問題能力(0.821)、鑒別判斷能力(0.843)、審計技術能力(0.819)的載荷數均大于0.7,界定為“認知技能”公因子。第8列成分中,應變學習能力(0.833)、人際關系能力(0.857)、資源利用能力(0.874)的載荷數均大于0.7,界定為“行為技能”公因子。
(二)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力評價指標權重分析
依據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力評價指標因子,以企業為研究主體,采用層次分析法計算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力評價指標權重。采用問卷的形式收集數據,邀請10名企業中層管理人員、10名企業內部審計人員、10名企業一般員工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為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力評級指標之間兩兩指標相對重要性程度評估。共計得到有效問卷26份。
1.構建判斷矩陣
構建判斷矩陣如表6所示。
2.計算權重
計算權重見表7-表9
(1)一級判斷矩陣。專業勝任力——職業道德、職業知識體系、職業技能體系的指標權重計算結果,見表7。職業道德、職業知識體系、職業技能體系的指標權重分別為0.3278、0.2611、0.4111。
(2)二級判斷矩陣。職業道德——價值觀、職業操守、職業進取;職業知識體系——基礎知識、職業技能知識、職業環境知識;職業技能體系——認知技能、行為技能的指標權重計算結果,見表8。價值觀、職業操守、職業進取、基礎知識、職業技能知識、職業環境知識、認知技能、行為技能的指標權重分別為0.5485、0.2409、0.2106、0.2409、0.5485、0.2106、0.3333、0.6667。
(3)三級判斷矩陣。價值觀——正直誠信、職業榮譽感、責任心;職業操守——獨立性、保密性、遵守內部審計準則;職業進取——持續提高個人能力、持續接受后續教育、積極主動變革;基礎知識——經濟管理類知識、財務會計類知識、計算機統計類知識;職業技能知識——公司治理類知識、內部審計類知識、管理行為類知識;職業環境知識——法律法規類知識、制度政策類知識、職業準則類知識;認知技能——分析解決問題能力,鑒別判斷能力,審計技術能力;行為技能——應變學習能力、人際關系能力、資源利用能力的指標權重計算結果,見表9。正直誠信、職業榮譽感、責任心、獨立性、保密性、遵守內部審計準則、持續提高個人能力、持續接受后續教育、積極主動變革、經濟管理類知識、財務會計類知識、計算機統計類知識、公司治理類知識、內部審計類知識、管理行為類知識、法律法規類知識、制度政策類知識、職業準則類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鑒別判斷能力,審計技術能力、應變學習能力、人際關系能力、資源利用能力的指標權重分別為0.5390、0.1638、0.2973、0.2500、0.2500、0.5000、0.4905、0.1976、0.3119、0.2106、0.2409、0.5485、0.2395、0.6232、0.1373、0.5889、0.2518、0.1593、0.1492、0.1606、0.6902、0.1976、0.3119、0.4905。
(4)測算最終權重。如表10所示。
五、結束語
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力評價指標體系,一級指標包括職業道德、職業知識體系、職業技能;二級指標包括價值觀、職業操守、職業進取、基礎知識、職業技能知識、職業環境知識、認知技能、行為技能;三級指標包括正直誠信、職業榮譽感、責任心、獨立性、保密性、遵守內部審計準則、持續提高個人能力、持續接受后續教育、積極主動變革、經濟管理類知識、財務會計類知識、計算機統計類知識、公司治理類知識、內部審計類知識、管理行為類知識、法律法規類知識、制度政策類知識、職業準則類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鑒別判斷能力,審計技術能力、應變學習能力、人際關系能力、資源利用能力。
一級指標中最重要的指標為職業技能體系;職業道德對應最重要的二級指標為價值觀,職業知識體系對應最重要的二級指標為職業技能知識,職業技能體系對應最重要的二級指標為行為技能;價值觀對應最重要的三級指標為正直誠信,職業操守對應最重要的三級指標為遵守內部審計準,職業進取對應最重要的三級指標為持續提高個人能力,基礎知識對應最重要的三級指標為計算機統計類知識,職業技能知識對應最重要的三級指標為內部審計類知識,職業環境知識對應最重要的三級指標為法律法規類知識,認知技能對應最重要的三級指標為審計技術能力,行為技能對應最重要的三級指標為資源利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時現. 新時代內部審計人員的責任與擔當[J]. 中國內部審計, 2019 (6): 1-1.
[2]佳佑鞠. 大數據助力企業內審數字化轉型之路高質量發展[J]. 經濟管理研究, 2021, 3(3): 65-67.
[3]肖偉. 做好三大轉型履行好新時代內部審計工作的職責與使命[J]. 中國內部審計, 2020 (3): 4-6.
[4]郭冬梅. 新時期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水平的提升策略[J].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21, 24(05): 24-25.
[5]段亞楠. 國有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研究[D]. 南京:南京審計大學, 2019.
[6]McClelland D C.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3, 28(1): 1.
[7]McClelland D C, Boyatzis R E. Leadership motive pattern and long-term success in management[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82, 67(6): 737.
[8]陳佳俊, 賀穎奇. 中國內部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框架研究[J]. 經濟與管理研究, 2009 (11): 114-118.
責任編輯:田國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