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靜,劉曉慶(天津市血液中心,天津 300110)
機采血小板采集過程中通常會使用抗凝劑(ACD),ACD中枸櫞酸鈉通過螯合鈣離子來阻斷鈣離子依賴的凝血反應而產生抗凝作用(血液與抗凝劑比例為10∶1)。在單采血小板中,枸櫞酸鈉隨處理過的血液成分會回輸到獻血者體內,而離體血液可造成血液溫度下降,若機體不能及時代償,則血漿中枸櫞酸鈉會出現較高的危險水平,血清結合鈣升高或游離鈣水平降低,可引發獻血者發生低鈣血癥,甚至出現枸櫞酸鈉反應癥狀[1-2]。枸櫞酸鈉輸入達到一定劑量時還會引起血清鈣離子減少、PTH升高,PTH主要受血鈣變化的調節,當血鈣離子(calciumioni Ca2+)濃度降低時,PTH迅速升高,部分獻血者會出現枸櫞酸鈉反應,即口唇、面部、末梢神經麻木,胸悶、頭暈、惡心等獻血反應。大量研究表明,鈣劑的補充會減少血小板采集過程中鈣離子的流失和PTH的升高,緩解不良反應;而鈣劑的種類選擇、劑量和不同使用時機對其產生的效果,國內外報道不同。本次研究旨在通過大樣本實驗數據分析,判斷不同種類鈣劑效果的優劣,探究對機采獻血者枸櫞酸鈉不良反應的影響,旨在找出最適合的補鈣方案,以達到最佳的效果,具體內容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選取2020年6月天津市血液中心機采血小板固定獻血者3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齡22-45歲,平均年齡為(34.26±3.26)歲,入選者均符合《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采集前未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類藥物,采集時符合獻血間隔周期,并在獻血者知情自愿的情況下參與此次采集。
本批獻血者分為補充2支(10ml/支,含鈣90mg/支)的10%葡萄糖酸鈣口服液組(葡萄糖酸鈣口服液組)和補充2.5袋(含鈣65mg/袋)的乳酸鈣顆粒組(乳酸鈣顆粒組)。第一批次為葡萄糖酸鈣口服液組,第二批次為乳酸鈣顆粒組,每組均為30名獻血者。在采集開始時、采集第20分鐘、采集第40分鐘收集外周血中血清總鈣和甲狀旁腺素(PTH)指標并進行統計分析。
1.2 儀器 Amicus血細胞分離機、一次性封閉管路、ACD(含枸櫞酸鈉22.0g)、9%氯化鈉溶液、全自動生化分析儀(Beck-man DXC800)、化學發光儀等。
1.3 方法 葡萄糖酸鈣口服液組在血小板采集前20分鐘一次性口服10%葡萄糖酸鈣口服液20ml,并在采集開始時、采集第20分鐘時、采集第40分鐘時靜脈取血5ml;乳酸鈣顆粒組在血小板采集前20分鐘一次性沖服乳酸鈣顆粒2.5袋,并在采集開始時、采集第20分鐘時、采集第40分鐘時靜脈采血5ml。血液標本在2℃-6℃冷藏保存,批量送檢。采集過程中部分獻血者出現輕度枸櫞酸鈉中毒反應,口周及指尖發麻,口渴,但未影響采集效果,也未造成采集中斷,故忽略不計。
2.1 葡萄糖酸鈣口服液組和乳酸鈣顆粒組鈣離子檢測結果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鈣離子濃度比較(±s,mmol/L)
表1 兩組血鈣離子濃度比較(±s,mmol/L)
組別 采集開始時 采集第20分鐘 采集第40分鐘葡萄糖酸鈣口服液組 2.35±0.76 2.2±0.09 2.24±0.11乳酸鈣顆粒組 2.28±0.79 2.24±0.78 0.24±0.12 F 2.21 1.59 1.61 P 0.12 0.21 0.21
2.2 葡萄糖酸鈣口服液組和乳酸鈣顆粒組鈣PTH檢測結果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PTH值比較(±s,pmol/L)
表2 兩組PTH值比較(±s,pmol/L)
組別 采集開始時 采集第20分鐘 采集第40分鐘葡萄糖酸鈣口服液組 1.6±0.79 9.86±4.79 9.13±4.34乳酸鈣顆粒組 1.5±0.79 9.92±3.65 9.54±3.18 F 0.56 1.87 1.58 P 0.57 0.16 0.21
正常血液中鈣離子濃度為1.1-1.4mmol/L,機采血小板捐獻期間有枸櫞酸鹽侵入獻血者體內,而枸櫞酸鹽經螯合鈣離子可阻滯鈣離子凝血反應,形成抗性作用[3],但同時也減少了獻血者體內血清鈣離子,可能引起枸櫞酸鈉中毒,首要反應為獻血者身體不適,繼發產生心理反應,這種反應具有連帶性,它會在個體及群體中產生互動效應[4]。加之獻血者因緊張的情緒、睡眠不足、空腹等生理上的因素也會引起獻血反應的發生。在機采獻血中,給予獻血者適量的鈣劑能有效地降低獻血者枸櫞酸鹽反應的發生率,減輕獻血者的不適感,從而有更好的獻血體驗,也更有利于獻血者的保留。
在臨床實踐中,醫學工作者為避免獻血者出現獻血反應,或降低中重度獻血反應的發生率,消除獻血者緊張的情緒,除需告知其保證充足睡眠、避免劇烈運動、清淡飲食、不要空腹獻血外,還會指導獻血者補充鈣劑,以保證獻血安全,并提高機體舒適度[5],但不同血站為獻血者補充鈣劑的時間、種類、用量均不同,而機采血小板采集量不同時對鈣劑的補充量是否有要求,鈣劑補充時間不同對獻血者血清參數有無影響,均為醫學領域上的研究熱點[6-7]。姚勇[8]等人報道單采血小板前30分鐘口服10%葡萄糖酸鈣20ml可以降低機采過程中血清PTH升高的幅度,但在血小板采集過程中少量多次口服鈣并不能明顯降低血清PTH升高的幅度。機采前20分鐘,兩組獻血者舌下含服葡萄糖酸鈣口服液與口服乳酸鈣顆粒后,比較其外周血情況,發現對減少鈣離子的流失及PTH水平的穩定效果無顯著差異。因此,無論從預防效果還是從操作簡易程度考慮,在獻血前10分鐘給予葡萄糖酸鈣口服液20ml都是有效的預防機制,對提高獻血安全性與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