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芬芬,李亞,嚴紅春,任春秀,申茜(四川省鹽亭縣人民醫院,四川 綿陽 621600)
靜脈輸液治療是臨床常見的治療手段和方法,能夠迅速補充患者機體失去的血液和液體,對于改善患者病情、穩定生命體征和減輕不適感起到重要作用[1]。靜脈輸液是臨床護士必備的常規護理技能,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實際上包含許多護理技巧,要求護士必須熟練掌握靜脈輸液相關的血管解剖和生理知識、藥理知識,能夠正確識別感染現象并采取感染控制措施,積極采取合理有效的并發癥防控措施,有效緩解護患矛盾,改善醫患關系[2]。基礎護理教學中靜脈輸液治療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教學內容較少、教學時間較短,而且臨床實習過程中醫院對靜脈輸液系統培訓缺乏足夠的重視,傳統新入職護士培訓中靜脈輸液環節以帶教老師講解和示范為主,培訓效果不盡人意,不僅無法豐富護士的靜脈輸液理論知識,同時也難以有效提高其操作技能,會給輸液安全帶來隱患,容易引發醫患矛盾和醫療糾紛[3]。闖關式教學法是一種將游戲闖關思想與課堂設計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4-5],作為新型教學模式,闖關式教學能夠增加教學過程和教學環節的趣味性,有助于調動護士的學習積極性,充分激發其學習熱情,進而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本次研究旨在探討和分析在新入職護士靜脈輸液治療培訓中采用闖關式培訓的效果,具體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7月和2021年8月入職的護士各23名,分別作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男性9名、女性14名,年齡19-24歲,平均年齡(22.07±0.24)歲,學歷為:本科2名、大專15名、中專6名。實驗組男性9名、女性14名,年齡19-24歲,平均年齡(22.05±0.23)歲,學歷為:本科2名、大專15名、中專6名。兩組護士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納入標準:①均取得護士執業資格證;②全程參與培訓;③積極配合本次研究和相關調查。排除標準:①培訓期間由于個人原因長期請假者;②外派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導致培訓中斷者。
1.2 方法 對照組護士接受常規培訓,參照《四川省靜脈輸液專科護士培訓教材》及《靜脈輸液行業標準(2013版)》、《中長導管維護專家共識》等制定培訓方案和計劃,由護理部及各科安排高年資帶教老師對入職護士實施靜脈輸液實踐培訓。
實驗組護士接受闖關式培訓,由理論授課教師對護士實施靜脈輸液治療理論及闖關式培訓方法講解,科室或者醫院組織帶教老師實施靜脈輸液操作技能培訓,考核通過后方可對護士進行培訓。根據培訓計劃設置關卡并按照計劃進行培訓,確保護士完成各項理論知識及技能培訓,考核通過后方可進入下一階段學習。帶教老師于授課前向學習群內上傳視頻或者PPT等,以便于學生自學,并于次日上課后針對學生的疑問以及重點、難點進行針對性講解,基礎課可采用閉卷闖關考核方法。帶教老師應針對輸液并發癥、輸液治療反應等護理技術進行集中授課,可通過設置輸液后不同治療反應及并發癥案例等方式,讓學生以現場回答預防措施、觀察以及處理要點等方式進行強化培訓。針對培訓期間病區出現的輸液不良事件,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實時評估以及處置培訓并進行闖關考評。帶教老師可通過提問方式分析靜脈輸液常用處理技術以及護理技巧,學生通過集中示教考核后方可進入臨床,學生在進行操作實踐時由帶教老師進行觀摩,若學生連續穿刺兩次不成功,則由帶教老師進行穿刺,以免影響患者的就醫體驗。完成靜脈輸液治療工作后,由帶教老師指出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正確指導意見,學生也可就靜脈輸液操作中的難點問題向老師請教。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護士理論考試成績與操作考試成績,其中,理論考試內容包括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案例單選題及案例多選題,各項目總分分別為50分、40分、10分、10分、10分,總分為120分。在臨床實際靜脈輸液治療中進行操作考試,內容包括操作前患者病情、治療及血管情況的評估,輸液工具選擇;操作中的情況及操作后理論提問;各項目總評分均為100分,以兩個項目平均分作為最終操作成績,得分越高表明護士理論知識越豐富,操作技能水平越高。②于培訓結束后調查護士對培訓的滿意度,包括滿意、基本滿意及不滿意,培訓滿意度=(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23.0軟件分析文中正態分布資料,以(±s)描述計量資料,以n(%)描述計數資料,并分別實施t檢驗與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護士理論考試成績與操作考試成績 實驗組護士在理論考試和操作考試方面的成績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成績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護士理論考試成績與操作考試成績對比(±s,分)
表1 兩組護士理論考試成績與操作考試成績對比(±s,分)
組別(n=23) 理論考試成績 操作考試成績對照組 63.04±6.48 84.67±2.46實驗組 104.13±11.05 92.00±1.00 t 15.384 13.238 P<0.001 <0.001
2.2 比較兩組護士培訓滿意度 實驗組護士對培訓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滿意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護士培訓滿意度對比[n(%)]
對新入職護士進行培訓有助于其明確學習目標及實踐價值,對于強化培訓效果有非常重要的意義[6]。闖關式培訓模式將課堂設計與關卡相融合,可引導學生由易至難、由簡至繁進行學習,同時還能保證培訓的連貫性和持續性,通過層層深入的方式取得梯度通關的效果。與傳統培訓方式相比,闖關式培訓模式更加符合年輕人群的興趣特點,能夠激發護士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避免其培訓和學習過程中產生厭倦心理。培訓過程中帶教老師要對培訓效果進行及時追蹤,并針對護士提出的疑問進行解答,此外,及時糾正其錯誤之處或者不當之處,對于提升新入職護士操作技能以及自我學習能力也有非常重要的價值[7-8]。
本次研究中,實驗組理論考試成績及操作考試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對培訓滿意度也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為,闖關式培訓有助于護士在闖關過程中培養和增強自信心,還能夠減少學習過程中的疲乏感及枯燥感,有利于保證教學和培訓效果的最大化,同時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一步推動教學模式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顯著提高培訓效率和培訓質量,為社會培養和輸送優質護理人才。
總之,新入職護士靜脈治療培訓中采用闖關式培訓能夠取得寓教于樂的效果,可增強培訓的趣味性和時效性,有助于拓展和豐富其靜脈輸液治療理論知識,同時還能夠使其操作技能得到增強,并使護士的培訓滿意度得到提高,有效激發和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提高新入職護士靜脈輸液治療質量有重要意義,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