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江鵬 太原師范學院
弗拉芒克是19 世紀末20 世紀初法國著名的油畫家之一,尤其擅長風景。最初,弗拉芒克對后印象派大師梵高有著極大的熱情和崇拜之情;隨后,他遇到了他的朋友、職業藝術家安德烈·德蘭,并與其共同創立了沙東畫派,這個畫派成為野獸派的一個重要源頭。之后,由于德蘭的關系,他又結識了野獸派的核心成員——亨利·馬蒂斯,從而加入這場贊美純粹色彩的野獸主義運動中來,這是20 世紀一場偉大的藝術變革。
弗拉芒克(1876—1958)出生于法國巴黎一個傳統的弗蘭德斯家庭,他的父母親都是音樂老師。弗拉芒克的父親教小提琴,母親教鋼琴。他后來曾寫道:“我是在音樂中誕生的。”由于家庭的熏陶,他從小學習小提琴。16 歲,弗拉芒克離家出走,在偶然的機緣下受到了父親的友人——法蘭西藝術家聯盟會員羅比遜的熏陶,并在他那里知道了職業畫家德蘭。1900 年,在部隊服役結束的休假期間,在同一趟列車上邂逅了職業畫家德蘭。兩人有著豐富的共通點,很快就建立了緊密的關系。弗拉芒克退伍后,他們在沙多的工作室同住一個屋檐下。白天里,弗拉芒克努力繪畫;晚上則會前往附近的酒館或咖啡廳表演以賺取生活費。1901 年,弗拉芒克訪問了位于伯恩海姆·熱納畫廊舉行的關于梵高的回顧展覽。梵高的藝術風格強烈且充滿活力,其獨特的用色方式及無法抵擋的熱情深深吸引了弗拉芒克這位年輕且狂熱的藝術家。他對梵高的敬仰達到了極致,并視之為一位“向我們展示自己內心的真實面貌之人”。在這次展覽上,通過好友德蘭的介紹,弗拉芒克與馬蒂斯相識了。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幾個有著共同話題的年輕人走到了一起,他們試圖掀起一場新的藝術風暴。
1905 年,馬蒂斯前往沙多與弗拉芒克、德蘭相聚并鼓舞他們參與沙龍展覽,這標志著弗拉芒克正式開始了其獨立的藝術生涯。1905 至1907 年,弗拉芒克經歷了他的野獸派階段,此時他不再需要依靠音樂表演謀求生活來源,能夠全心全力地投身于畫作制作中。在這個期間,他大量使用鮮艷色彩形成強烈的對比效果,創作了一系列作品。主題方面,主要集中在他所熟悉的沙多及其周圍環境。他將自然界的景物描繪為具有狂野和原始力量的形象,顛覆了傳統的畫風和審美觀念。他的繪畫語言讓觀者感受到一種直觀的情感和沖擊力。這個時期,他的繪畫是最吸引人的。
1907 年后,野獸派運動逐漸解體。弗拉芒克也由此告別了梵高,開始追溯塞尚的足跡,這也是因為受到了當年秋季沙龍中“塞尚回顧展”的影響。1910 年至1912 年,弗拉芒克以風景為主題,以立體主義分析與組合的手法進行了新的嘗試。但是,他始終認為立體派和自己的個性在本質上是背道而馳的。弗拉芒克這一時期所創造的繪畫作品,與立體主義有一定的關聯,并在造型上采用了簡化的幾何形式,但他畢竟與塞尚的立體主義的新結構原則相差甚遠。弗拉芒克認為重要的東西,與塞尚追求的物體的堅實結構與量感截然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弗拉芒克征召入伍,戰爭的殘酷改變了他對世界的看法,對于人類文明及社會現實的反思與批判在他后來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弗拉芒克的畫作個性鮮明且筆觸自由豪放,展現出鮮明的表現主義傾向性和特點。弗拉芒克最開始接觸繪畫受到了印象派、后印象派的啟發,使他在后來追求繪畫的道路上,最熱衷于畫風景畫。弗拉芒克主要描繪室外風景,在他的室外風景繪畫中房子、樹、船、橋為主要的風景元素。和之前的風景畫家不同,弗拉芒克描繪的場景往往不同于現實所看到的真實場景,更多的是一種意象的表達,對當下生活的思考與碰撞,描繪的是自然情景下畫家自己的內心感受,更傾向于一種情緒的宣泄。在表現性的作品中,油畫的形狀特征和色彩搭配構成了畫面結構。例如,筆觸的流動揭示了張力,厚重的肌理激發了情感,鮮艷的顏色體現了內心的情緒,而筆觸風格象征著焦慮、沖突了,打破了思維定式。弗拉芒克的繪畫作品便是將客觀物象加以主觀處理,使客觀物象為自己的內心服務,真正做到了為自己的畫面服務。
色彩是表現主義的核心元素之一。他深入研究和探索色彩的表達,構建了獨特的語言結構。不同的色彩屬性揭示了不同的心理體驗。色彩的呈現不只在視覺層面上得到展現,也在精神層面和象征意義上得以釋放。不得不說,在弗拉芒克的繪畫當中,色彩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野獸主義主張利用顏色的照耀效果與營造的空間感,完全依賴沒有形狀,也沒有視覺深度的單色調描繪,手法簡練且能使表述與裝潢達成一致,因其表現能力來自畫布上的彩色。在野獸主義作品里,色彩被賦予了最為顯著且確定的形式,而弗拉芒克的作品則純粹致力于激情美學的探索,色彩就是一切,正是這種對色彩的熱衷使野獸派藝術家永葆勝利姿態。色彩在其中的作用是關鍵性的,色彩有豐富,色彩要鮮亮,色彩要強烈,色彩要有個性。在回想與弗拉芒克的深厚友情時,德蘭表示他們總是被色彩深深吸引,并熱衷于探討如何賦予色彩生命力。對弗拉芒克而言,梵高的影響至關重要,他在參觀了梵高的回顧展覽后感嘆道:“我比任何時候都更喜歡梵高,甚至超過了我對我父親的愛。”事實上,弗拉芒克內心深處就有著梵高般的獨特魅力,而梵高鐘愛的黃色、紅色、藍色、綠色和白色等顏料也是他的偏好。與此同時,弗拉芒克在野獸派時期的繪畫當中,大量使用對比色,朱紅與粉綠,橘黃和酞青藍,淡黃和紫羅蘭,以及帶有裝飾性語言的黑色線條作為畫面的輪廓線,具有極重的表現畫面與強烈的裝飾性風格,這些尋常的色彩在弗拉芒克的創作中很好地融為一體,像一曲悠揚的交響樂。1905 年,弗拉芒克創作的《布吉瓦爾的餐廳》(見圖1),這幅作品很直觀地吸引了我,乍看好像只是純色的大膽運用。其實不然,在摹習的過程中我才發現弗拉芒克是一個真正的色彩大師。《布吉瓦爾的餐廳》很好地詮釋了這個觀點。作品分為三個部分,前景的花圃、中景的麥田和遠景的布吉瓦爾餐廳為中心的商鋪建筑。弗拉芒克的作品吸引人的地方在于首先他運用了熱烈的顏色。畫面運用了朱紅、草綠、中黃、紫色、酞青藍和橘黃等顏色,基本上都是大比例的純色和少比例的灰色。整幅作品是一個暖色調的作品,主色調為紅色,紅色穿插了整個畫面。紅色分布的位置為前景花圃的朱紅色,紅色面積最大,約占畫面的25%左右;右邊起到分割畫面的樹木的橘紅色和穿插著朱紅色的暗部,右邊樹木紅色面積次大,約占畫面的20%;第三紅色大的位置為布吉瓦爾餐廳的建筑墻壁顏色,約占畫面的20%左右,主景餐廳下半部分為朱紅色,與前景花圃的紅色遙相呼應,拉近了觀者的視線,中間部分采用了偏冷一點的粉紅色色系,與朱紅色做了顏色的弱對比,房頂上面又做了紅色系的一個改變,運用了偏冷一點的紫紅色,畫面的節奏感就出來了,前景花圃朱紅、中景樹木橘紅加朱紅、遠景餐廳建筑朱紅加粉紅加紫紅,畫面紅色的節奏性變化就出來了,越往后看變化越多,讓觀者沐浴在一片紅色的海洋里,感受著弗拉芒克色彩情緒的變化。中間的黃色部分的麥田非常自然地連接著道路盡頭,同樣屬于暖色系,很好地中和了畫面的紅色。

圖1 《布吉瓦爾的餐廳》
弗拉芒克的作品表現性語言方面,色彩方面是其一,其二是他的構圖。構圖與構成按照藝術形式的規律進行空間布局,構建藝術作品的整體關系是通過畫面中各類造型元素如點、線、面、色塊和筆觸進行交錯、排列和組合實現的。弗拉芒克野獸派時期的作品選擇風景的時候都會選擇中近景,不會選取太大的場景。他不會刻意安排主體物畫面的位置,有時會放在中間,有時會放在遠處,并且在畫面中經常可以看到樹這個元素。樹是比較長的線形,有很強的分割畫面的能力。在我看來,弗拉芒克的畫面所需要的元素都是經過主觀的處理,從而使畫面呈現出他想要的結果。繪畫表現性語言還體現在他對空間的處理上。他喜歡以大膽的構圖和透視關系來創造出一種緊張和壓縮感。他經常將景物置于畫面的前景,以增強觀者對畫面的參與感和沖擊力。他將景物的形象拉伸和變形,突顯出前景和背景之間的差異和對比。這種空間處理方式為他的作品增添了一種獨特的能量和張力。1906 年,弗拉芒克創作的《夏都的住宅》(見圖2),根據作品的名稱正常理解主體物應該是位于畫面后半部分的“住宅”房子建筑部分,但是映入眼簾的是畫面前中部分流動的樹木、花圃、道路。房子和前面的物象形成了很強烈的動靜對比。帶給觀者強烈的思考,乍一看還是會被他的色彩吸引到。畫面主體采用的是一個冷色調,藍色為主,穿插著紅色、橙色、綠色等強烈的原色,表達著形象的顛覆和色彩的瘋狂。但仔細一看,起到分割畫面作用的是前面的四棵錯落的枯樹,最前面的兩棵頂天立地,與中間次高的樹木聯結在一起,變成了一個三角形,增強了畫面的穩定性。正是因為穩定的構圖,才使得那些浮躁、強烈的原色鎮定下來,給觀眾帶來既緊張又刺激的色彩享受,同樣又可以讓人的心沉穩下來,既沖突矛盾,又和諧自然。弗拉芒克總是會在那個最極致的點做到有機的平衡,雖然不符合現實自然,但滿足藝術規律,耐人尋味。

圖2 《夏都的住宅》
通過描繪筆觸與肌理的方式,可以實現顏色之間的對抗,包括不穩定構造和矛盾空間等。藝術家因各自的藝術觀點和喜好而展現出獨特的手法,他們的筆觸賦予了抽象繪畫特質。他們用動態的筆觸來展示視覺上的波動,并以不同類型的油畫筆觸揭示內心的不安定感或情緒反應。這些筆觸的變化產生了紋理,進而引發觀眾的共鳴。除了對現實對象的復制和塑形之外,這種筆觸還體現了油畫本身的力量。油畫不同于其他形式的繪畫,它有兩個特點:一是油畫顏色的色彩之美;二是油畫媒介的肌理之美。厚重的筆觸同樣帶給觀者獨特的視覺享受。弗拉芒克的每張表現性風景畫其實都比較厚重,揮灑的用筆,可以讓人感受到一種原始力量的迸發,使每一幅作品都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弗拉芒克的《拖船》(見圖3)中的筆觸變化運用就很到位。藍天白云并不是我們日常看到的像棉花糖一般的云朵,他用顏色的分區,配合獨特的筆觸,將天空以另一種方式呈現給我們。遠景的樹林也被他歸納為片狀的顏色區域,整幅作品最富有流動性的地方在于拖船下的水面,那種看似細微的變化,往往是最難表現的。弗拉芒克很好地處理了水面的筆觸,仿佛微風吹拂,水面泛起漣漪的情形再現于我們身邊。弗拉芒克的獨特語言符號就是他那短小而有力的筆觸,猶如海浪般起伏、翻滾不息,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其實繪畫筆觸極大地受到了梵高的影響,弗拉芒克一度成為梵高忠實的粉絲,梵高獨特的漩渦的條帶狀筆觸給了弗拉芒克很大的啟迪,這使我們在欣賞弗拉芒克的作品時也會看到梵高的影子。

圖3 《拖船》
弗拉芒克的繪畫藝術特征不僅在于形象的呈現,還體現在他對情感和心靈的表達上。他的繪畫作品充滿了活力和激情,傳達出一種無法言說的情感。他通過色彩、線條和空間的運用來表現內心的狂喜和激動。他的作品經常給人一種混亂和緊張的感覺,展現出一種原始和野性的力量。他通過繪畫表現性語言的運用,將自己的情感和經歷轉化為可見的形象,為觀者提供了一種直觀的藝術體驗。
弗拉芒克的繪畫獨特而充滿力量。他的藝術探索精神和創造力激發了無數藝術家的靈感,使他們在藝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他的繪畫作品是藝術史上的珍寶,他獨特的表現性語言將會繼續影響和啟發后人的藝術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