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
融合教育倡導讓特殊幼兒進入普通幼兒園,和普通幼兒一起接受教育,旨在為每名幼兒提供更加包容和個性化的學習環境。而教師是這一學習環境的塑造者和維護者,提升其融合教育素養顯得尤為重要?;诖耍P者探討了幼兒園開展融合教育的前提,思考了教師融合教育素養的三個維度,并提出了提升教師融合教育素養的方法,以供參考。
一、幼兒園開展融合教育的前提
(一)營造融合教育氛圍
一個積極、包容的融合教育氛圍能夠為特殊幼兒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促進他們全面成長。在幼兒園中,如何營造支持融合教育的氛圍是一項關鍵挑戰。對此,筆者認為,幼兒園要做到以下四點。
首先,營造開放和尊重的文化氛圍。幼兒園應創設開放、包容的教育環境,鼓勵教師、家長和幼兒之間積極互動,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的關系,確保特殊幼兒在園中受到歡迎,并引導他們參與各種活動,融入集體生活。
其次,提供專業的支持和培訓。教師需要參加有關特殊教育的培訓,了解如何面對不同需求的幼兒。對此,幼兒園可以邀請專業人士分享經驗或提供指導,幫助教師更好地應對融合教育的挑戰。
再次,創設無障礙的園區環境。為了確保特殊幼兒能夠無障礙地進入教室及其他活動場所,幼兒園需要進行必要的環境改造,如在某些位置安裝坡道、扶手等。
最后,傳播融合教育理念。幼兒園可以組織各類宣傳活動,如開展融合教育知識講座、分享特殊幼兒的成功教育案例等,以增進教師、家長對融合教育的認識,促進社會對融合教育的理解和認同,為融合教育的持續推進創造良好的條件。
(二)轉變教育態度
轉變教育態度是教師開展融合教育的前提之一。這種轉變需要教師從內心深處理解和支持融合教育,促進每名特殊幼兒成長,致力于為每名幼兒提供平等且全面的教育。
首先,教師要樹立平等的教育觀念。融合教育的本質在于不歧視、不偏袒,使每名幼兒都獲得平等的教育機會。教師應打破偏見,理解無論幼兒的背景或能力水平如何,每名幼兒都有其獨特的潛能和價值。
其次,教師的關注點應從幼兒的弱點轉移到優勢。教師要關注每名幼兒的優勢和潛能,鼓勵他們發揮自己的特長,實現自我價值。教師應認真傾聽和理解特殊幼兒的需求,將教育態度從“教育”轉變到“關愛”,了解每名幼兒的個性、家庭背景、學習風格等,并與他們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以更好地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
最后,教師要堅守教育初心。教師的初心應是為每名幼兒創設一個安全、溫暖、充滿希望的學習環境。在開展融合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也應做到這一點,將這份初心貫徹到教育實踐中,確保每名特殊幼兒都能得到充分的關注和關愛。教師還要不斷反思和提升自我,用積極的態度和真誠的行動,為特殊幼兒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三)學習融合教育知識
豐富的專業知識是教師開展融合教育必備的,只有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教師才能清楚每名特殊幼兒的需要、特點,進而選擇更恰當的教育方法和教學手段,促進他們的成長與發展。
首先,教師應深入學習有關特殊教育的知識,了解不同類型特殊幼兒的需求,熟悉相關的教育知識,并根據特殊幼兒的學習需求和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教育計劃。
其次,教師可以通過案例分析、討論和實地觀察等方式,將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教育問題聯系起來,掌握在實際教學中運用所學知識的方法,從而更好地支持特殊幼兒的學習和發展。
最后,特殊幼兒的教育需求涉及多個領域,如心理學、醫學、社會工作等。教師可以與其他專業人士合作,共同探討如何為特殊幼兒提供最佳支持,以實現綜合素質培養目標。
(四)提高融合教育能力
融合教育能力是指將融合教育知識和專業技能轉化為實際教學行為的能力,這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并及時總結和反思。
首先,提高開展個性化教學的能力。幼兒的發展水平和需求各異,教師應根據每名幼兒的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教育計劃,并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
其次,提高溝通和協作能力。教師需要與特殊幼兒的家長、其他專業人士緊密合作,通過分享信息、交流心得,共同制定最佳的教育方案,以促進特殊幼兒的全面發展。
最后,提高觀察和評價能力。教師需要觀察特殊幼兒的學習情況,進行恰當的評價,并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使教育更具針對性。在此過程中,經驗的積累、總結和反思至關重要。教師要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從中獲得啟示并總結成功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的觀察和評價能力。
二、教師融合教育素養的三個維度
(一)專業理念
專業理念是指教師對融合教育的核心信念、價值觀和對特殊幼兒全面發展的認知。在融合教育中,具備正確的專業理念是教師為每名幼兒提供平等且全面的教育的關鍵。
首先,應強調多元性和包容性。教師應認識到每名幼兒都是獨特的,他們有著不同的需求和潛能。因此,教師應秉持不歧視、不偏袒的原則,鼓勵多樣性的表達和發展,為特殊幼兒創造平等、包容的學習環境。
其次,應強調個性化的教育。由于幼兒在認知、情感、社交等方面存在差異,教師應重視個性化的教育。教師應相信每名幼兒都有潛力,并基于幼兒的興趣、需求和能力制定個性化的教育計劃,確保幼兒獲得最適宜的學習體驗。
最后,應強調終身學習和反思。融合教育是一個不斷發展和演變的領域,教師應重視持續學習和反思,時刻關注最新的融合教育理論和實踐,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以適應不同幼兒的需求和教育趨勢。
(二)專業知識
專業知識是指教師開展融合教育所需的關于特殊教育、多樣發展和個體差異等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特殊幼兒的需求,并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教育支持。
首先,教師需要了解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原則,及針對不同類型特殊幼兒的干預和支持策略,如自閉癥幼兒支持策略等。通過深入學習特殊教育的理論知識,教師可以為特殊幼兒制定更適合他們發展的教育方案。
其次,教師需要正確理解多樣化發展和個體差異。教師應了解幼兒發展的多樣性,明白每名幼兒都有其獨特的學習路徑,更好地了解每名幼兒的潛能和面臨的困難,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支持他們的多樣化發展。
最后,教師需要了解更多跨學科的專業知識。特殊幼兒的教育需求涉及心理學、醫學、社會工作等多個領域。教師應與其他專業人士合作,積累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不斷學習和更新教育理念,以更好地應對不同幼兒的學習需求。
(三)專業技能
專業技能涵蓋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所需的各種操作和實踐能力,只有全面掌握專業技能,教師才能夠更好地滿足特殊幼兒的多樣化需求。
首先,個性化教學是專業技能的核心。個性化教學要求教師根據每位特殊幼兒的發展水平、興趣和需求,制定個性化的教育計劃。教師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策略和方法,確保每位幼兒都能獲得恰當的挑戰和支持。
其次,教學組織和管理能力是專業技能的關鍵內容。在融合教育中,教師可能面對不同類型的幼兒。為此,教師要學會合理分配資源,制定好教學計劃,并做好應對突發情況的準備。
最后,溝通和協作能力是專業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需要與特殊幼兒的家長、其他專業人士緊密合作,這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溝通和協作能力,以獲得最佳的溝通效果。
三、提升教師融合教育素養的方法
(一)根據特殊幼兒需求,創新培養體系
為了更好地應對特殊幼兒的多樣化教育需求,幼兒園需要重新審視教師培訓,構建能夠培養具備融合教育能力的專業人才的培訓體系。
首先,培訓體系應充分融入融合教育理念。幼兒園的相關培訓課程內容應涵蓋特殊教育基本理論、多樣發展和個體差異的知識,還應包括對不同特殊幼兒的干預和支持策略,以幫助教師了解制定個性化教育方案的方法,從容應對教育特殊幼兒的挑戰。
其次,培訓體系應強調實踐與反思的結合。在培訓體系中,幼兒園應強調教師通過實地觀察、案例分析、模擬教學等方式,更好地理解和解決特殊幼兒的教育問題,并鼓勵教師在實踐中反思,總結成功經驗,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
最后,培訓體系還應鼓勵跨學科的合作。特殊幼兒的需求涉及多個領域,幼兒園可以邀請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參與教學過程,讓他們與教師共同探討如何為特殊幼兒提供全面支持,以提升教師的融合教育素養,促進融合教育的順利開展。
(二)強化認知和評價,及時總結反思
強化認知和評價是提升教師融合教育素養的重要策略,這涉及教師對融合教育的理解及對自身教育實踐的持續評價和反思。
首先,教師需要不斷提高對融合教育的認知水平。幼兒園可以定期開展專題研討會,幫助教師深入了解特殊教育理論、方法和最佳實踐方式,了解不同特殊幼兒的特點和教育需求,從而更好地為特殊幼兒的成長提供支持。
其次,教師需要具備較強的評價能力。教師應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包括觀察、記錄、作品展示等,全面了解每位幼兒的學習進度和需求,合理評價特殊幼兒的發展水平,并根據評價結果調整教學策略。教師還應不斷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發現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之處,制定有針對性的自我提升計劃,以不斷提升自身的融合教育素養,逐步提高教育質量。
最后,教師需要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明確的融合教育評價標準,并定期進行評價,以確保融合教育目標的實現。在此過程中,幼兒園可以提供反饋和支持,幫助教師不斷改進教育實踐。
結語
在開展融合教育的道路上,提升教師的融合教育素養至關重要。教師要不斷學習,及時轉變教育觀念,掌握更多專業知識與技能,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努力提升自身的融合教育素養,為特殊幼兒提供更優質的教育和個性化的支持,促進他們的多元化發展。
(作者單位:福建省直屏西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