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海旭,吳寶宏



[摘 要]近年來,電子商務市場和互聯科技迅速發展,物流行業也隨之蓬勃發展。文章對44家滬深上市的物流行業公司進行財務績效評價研究,首先建立適用于因子分析法的財務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接下來對44家物流行業上市公司2021年的相關數據運用因子分析法從償債、盈利、營運、成長4個維度進行財務績效評價分析,最后根據綜合因子得分分析行業整體財務狀況,為改善企業財務狀況、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財務績效評價;因子分析法;物流行業上市公司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8.022
[中圖分類號]F259.23;F253.7;F832.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23)18-0067-03
0? ? ?引 言
近幾年,電子商務交易規模持續增加,保持迅猛發展趨勢?;ヂ摼W的發展帶動了物流行業的崛起,物流行業在我國各個經濟領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財務績效評價為企業的自我診斷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周啟林[1]、代春倩[2]、李璐[3]、黎明[4]、姚暉[5]等人運用因子分析法,分別針對農業、飼料業、林業、化妝品行業上市公司以及我國高校財務績效進行評價。當前,對我國物流行業上市公司財務績效進行評價的文獻相對較少,本文嘗試運用因子分析法對我國物流行業上市公司進行財務績效評價。
1? ? ?因子分析模型構建
1.1? ?指標選取
選取2021年我國物流行業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剔除其中數據異常、缺少數據以及ST、*ST的公司,共選取44家物流行業上市公司。從償債、營運、盈利、成長4個維度篩選財務指標,成長能力有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X1)、凈利潤增長率(X2);盈利能力有每股收益(X3)、凈資產收益率(X4)、總資產收益率(X5)、銷售凈利率(X6);償債能力有流動比率(X7)、速動比率(X8)、資產負債率(X9)、現金流量比率(X10);營運能力有總資產周轉率(X11)、應收賬款周轉率(X12),共計12個財務指標。
1.2? ?模型構建
財務績效評價結果會因為不同性質的指標產生不同的較大的變動,因此要除去指標中不同量綱對矩陣的影響,就要在評價過程中對財務指標數據原始矩陣X'ij進行標準化處理,針對不同指標進行不同標準化處理,形成新的矩陣X'(xij)m×n。其中,i是行,j是列,m是行,n是列,x是原始指標矩陣,X是標準化處理后的矩陣。
正向指標:
X'ij=(xij-min(xj))/(max(xj)-min(xj))(1)
負向指標:
X'ij=(max(xj)-xij)/(max(xj)-min(xj))(2)
2? ? ?物流行業上市公司財務績效評價
2.1? ?KMO和巴特利特檢驗
一般認為巴特利特球形度檢驗顯著性P值小于0.05、KMO值大于0.5是實施因子分析的必要條件。本文對從東方財富網選取的2021年物流行業上市公司財務指標數據進行適用性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其中,KMO值為0.614,比0.5大,表示各變量之間的相關性較強,建立出的因子分析模型較好;近似卡方值為369.311,自由度為66.000,顯著性為0.000,比0.05小,證明該樣本數據服從正態分布理論,各變量之間存在相關性且差異顯著,因此本實驗可用因子分析法進行研究。
2.2? ?總方差解釋
通過SPSS 27.0軟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對上述12項財務指標提取數據間公因子,得出成分的因子特征值與其累計方差值。與此同時,保留特征值大于1的4個公因子,如表2所示。4個公因子的方差貢獻率分別為35.022%、22.921%、10.525%和8.426%,累計貢獻率達到76.894%,說明這4個公因子較好地反映了樣本的信息,且這4個公因子較為理想,適合做因子分析。
2.3? ?公因子命名與解釋
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較初始矩陣來說能夠更好地解釋原始變量,因此使用SPSS 27.0軟件對因子載荷矩陣進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轉。根據其相關性程度對4個公共因子分別進行命名,速動比率(0.943)、流動比率(0.932)、現金流量比率(0.741)、資產負債率(0.696)與F1因子的相關性程度較高,可以得出F1因子代表償債能力;凈資產收益率(0.899)、總資產收益率(0.883)、銷售凈利率(0.776)、每股收益(0.633)與F2因子的相關性程度較高,可以得出F2因子代表盈利能力;應收賬款周轉率(0.875)、總資產周轉率(0.783)與F3因子相關性程度較高,可以得出F3因子代表營運能力;凈利潤增長率(0.833)、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0.646)與F4因子相關性程度較高,可以得出F4因子代表成長能力。將12個指標分為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成長能力,結果如表3所示。
3? ? ?因子得分計算與因子模型建立
根據表4成分得分系數矩陣,可以得出4個公因子得分的計算公式:
F1=0.018X1+0.059X2+0.021X3-0.162X4-0.043X5-0.054X6-0.371X7+0.363X8+0.161X9+0.323X10+0.033X11+
0.119X12(3)
F2=-0.048X1-0.101X2+0.169X3+0.406X4+0.323X5+0.329X6+0.117X7-0.116X8+0.106X9-0.128X10-0.043X11-0.041X12(4)
F3=0.111X1-0.173X2+0.158X3+0.021X4-0.033X5-0.19X6-0.102X7+0.044X8-0.094X9+0.15X10+0.417X11+
0.539X12(5)
F4=0.47X1+0.705X2+0.179X3-0.169X4+0.038X5-0.115X6-0.05X7+0.07X8-0.046X9+0.038X10+0.053X11-0.19X12(6)
主因子綜合得分計算公式如下:
F=(0.350×F1+0.229×F2+0.105×F3+0.843×
F5)/0.769(7)
4? ? ?物流行業上市公司財務績效分析
根據上述因子得分公式,可得出公司2021年各個公因子的得分排名以及因子綜合排名,財務績效得分排名前五的公司有東航物流(0.404)、永泰運(0.369)、密爾克衛(0.365)、海晨股份(0.354)、物產環能(0.345)。綜合得分以0為評價標準,綜合得分為正數,說明公司的經營狀況較好;負數,說明公司的經營狀況較差。本文共44家樣本數據,綜合得分均大于0,說明物流行業發展較好,呈現向好態勢。
從償債能力得分來看,償債能力得分與綜合得分即績效得分大致以正相關關系呈現,且償債能力指標得分占綜合得分的35.022%,說明償債能力指標對物流行業上市公司財務績效的影響較為重大。因此,物流行業上市公司應重視可以影響公司償債能力的因素,償債能力指標得分較低的公司管理層需要注意。
從盈利能力因子得分來看,盈利能力得分與綜合得分大致以正相關關系呈現。盈利能力指標得分占綜合得分的22.921%,對財務績效的影響也相對較為重大。得分低于平均值的公司占比為54.55%,低于平均值的公司應注意盈利能力。其中,新寧物流盈利能力指標得分為負數,原因可能是2021年新寧物流貸款逾期金額不斷增加,同時該公司全資子公司產品競爭力下降、經營不善,導致其盈利能力下降,2021年持續虧損。當前,我國電商領域存在巨大的市場,但價格戰愈加激烈,競爭趨于同質化,一旦產品缺乏競爭力,價格上又不存在優勢,利潤空間便會被急劇壓縮。
從營運能力因子得分來看,營運能力得分高于平均值的公司占比為38.64%,得分為負的公司占34.1%,說明物流行業上市公司的營運能力有所欠缺,企業營運能力得分與績效得分沒有明顯的相關性。物流行業上市公司營運能力得分普遍不高,主要是由于物流行業上市公司物流管理與調度缺乏科學性,資金配置不合理,特別是大型重資產占比較多的物流公司,大規模周轉材料的儲存和看管也會消耗大量的物力成本與人力成本,由此產生大量的閑置成本。
從成長能力因子得分來看,成長能力指標得分與績效得分沒有呈現出明顯的相關性,雖然成長能力指標得分占綜合指標得分的8.426%,但成長能力得分低于平均值的公司占比為52.27%,物流行業上市公司仍應提升對成長能力的重視程度。成長能力因子得分最高的公司是飛力達。2021年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及凈利潤均達到近年來歷史新高,飛力達持續推進“5G+智能制造”,打造首個無人化供應鏈,建成綜合保稅區無人化供應鏈運行控制中心,促使企業成長能力指標得到提升。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物流行業已經形成多元主體競爭、多層次服務共生的格局,企業應順應時代發展作出轉變。
5? ? ?結論與建議
采用因子分析法對我國物流行業上市公司財務績效進行分析評價研究,發現物流行業企業償債能力、盈利能力與財務績效呈顯著正相關態勢。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市場和互聯科技的迅速發展,物流行業也蓬勃發展。然而,物流行業企業目前仍存在問題,因此給出以下相應建議:首先,制訂合理的資金管理計劃。在正常經營的狀態下,企業要強化財務風險控制,提升資產質量,同時制訂融資計劃來控制資金成本,降低企業日常經營風險,從而提升企業償債能力。其次,注重客戶需求,將服務及產品逐漸向供應鏈的上下游拓展,加強對細分市場領域的開發,提升產品競爭力,增加產品服務類型,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另外,降低營運成本,提升信息化水平,科學管理物流資源,制訂科學的物流計劃,最大限度盤活庫存,降低因儲存與看管造成的閑置成本,增強企業營運能力。同時,還應提升技術研發能力并完善信息系統,注重智慧供應鏈管理的現代物流服務,提升產業競爭力,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從而促進企業發展。總的來說,物流各行業企業應針對自身發展態勢及問題,結合本行業發展特征,把握政策方向,因勢利導、因地制宜,拓寬企業經營領域與業務范圍,找尋適合企業發展的道路,提升企業競爭力,從而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周啟林,吳玥燁,馬玉康.基于因子分析和DEA的農業上市公司財務績效評價研究[J].統計與管理,2021(6):55-60.
[2]代春倩,劉丹,鄭雪菲.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飼料上市企業財務績效評價[J].中國飼料,2021(19):111-114.
[3]李璐,趙曉晴,劉宗燁,等.應用因子分析法對林業企業的績效評價[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21(5):153-156,162.
[4]黎明,熊偉.基于因子分析與聚類分析的化妝品上市公司績效評價[J].財會通訊,2020(14):96-99.
[5]姚暉,張梁.我國高等院校財務績效評價研究[J].會計之友,2017(22):1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