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平,姚意帆,文馨梓
[摘 要]為滿足公立醫院業財融合的需要,以及不斷提升工作效率,實現業務協同,支撐運營決策,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通過需求調研確立了財務管理改進目標和信息化建設框架,開展了以運營數據中心(Operational Data Repository,ODR)為底座、以實現全面智慧財務為核心的智慧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實踐,可為其他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提供可參考的建設框架邏輯與財務管理模式。基于此,文章具體闡述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概況及其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基于ODR的醫院智慧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實踐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ODR;智慧財務;財務管理;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8.029
[中圖分類號]R197.3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23)18-0089-04
0? ? ?引 言
在外部政策要求與內部管理需求的疊加作用下,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以下稱“我院”)借助蓬勃發展的新興技術,持續推進醫院信息化建設,使智慧財務不斷延展傳統財務職能邊界,逐步實現了技術手段、流程設計和管理理念的變革[1]。2020年12月,《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運營管理的指導意見》(國衛財務發〔2020〕27號)明確提出要建立運營管理系統和數據中心[2]。醫院運營數據中心(Operational Data Repository,ODR)通過管理相關運營數據,建設基于數據中心的精細化管理系統、運營信息化平臺,實現床位、設備等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業務效率的提升[3],成為醫院業財融合道路上的重要底座,以及制定運營管理決策的有力支撐。
1? ?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概況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概 況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是一所“強專科,大綜合”的三級甲等研究型醫院,是深圳市第四家獲評電子病歷六級的醫院,實現了對用藥等六大類醫囑的全過程跟蹤、監測和預警。我院通過建設知識庫和臨床決策支持系統,為醫務人員提供了良好的醫療輔助。但是,我院財務相關信息系統建設基礎相對薄弱,已不能滿足新形勢下醫院經濟運行管理的多維需求。推進智慧財務、數據治理與應用、建設智慧醫院等成為發展必然。
1.2? ?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調研發現,我院在財務管理方面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工具層面,信息化支撐力度不足、工作效能亟待提升。部分財務相關業務仍通過手工方式處理,如會計憑證制單通過手工制作或收集業務系統表格導入方式進行,不利于對業務工作的監管,制約了財務部門工作效率的提升。二是體系層面,根據國家政策與經濟管理人才建設要求,體系化建設存在不足。例如,全面預算管理的4個層面中,全員參與度不夠,業務部門參與度不夠;預算缺乏全流程管理,未實現預算的剛性控制,預算調整過程規范性不足,預算未與績效考核掛鉤等。三是業務協同層面,醫院財務系統與各業務系統不聯通,仍存在信息“孤島”問題。例如,醫院多個收費系統均未能與財務系統實現對接,收入入賬通過人工方式進行,其中體檢收費和社康中心收費均由財務會計人員手工入賬,工作量大且易出錯。四是數據分析應用層面,數據信息對財務管理決策的支撐能力不足。各業務系統核心數據被分散管理,信息碎片化,數據查詢和使用需要通過跨部門實現,數據提取耗時耗力,影響了財務管理決策的制定。
2? ? ?基于ODR的醫院智慧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實踐路徑
2.1? ?確立三大改進目標
按照國家政策要求,著眼于“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的發展戰略,立足于實際建設基礎,我院確立了智慧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三大改進目標:一是業財融合、全面內控,加強全面預算、成本控制、固定資產、人力資源、供應鏈等方面的管理;二是協同互聯、便捷服務,致力于建立權責清晰、管理科學、治理有效、運行高效、監督有力的現代醫院管理體系;三是數據驅動、智能決策,強化醫院財務信息系統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建設,提升醫院財務管理決策水平[4]。
2.2? ?設計建設框架
在目標導向下,我院設計了以ODR為底座、以智慧財務信息化體系建設為核心的智慧運營整體建設框架(見圖1)。一是以基礎平臺層和數據管理層夯實建設基礎,其中數據管理層涵蓋了ODR從數據集成、主數據管理到數據質量管理、數據模型管理等全系數據治理工具;二是以智慧財務為業務功能層的核心建設內容與人力資源系統、醫保物價系統等的建設協同推進,共同支撐運營分析層的數據分析應用;三是硬件網絡支撐、標準和安全三大體系共同保障整套建設邏輯的運轉。由此,運營管理相關業務得到了軟件支撐,實現了對醫療過程中資源使用數據及各類資源配置過程數據的統一集成治理,有助于智慧財務的實現。
2.3? ?分期建設,分步落地
從功能建設到分析應用,從體系完善到深化拓展,我院采取分期建設、分步落地的建設策略,穩扎穩打、協同推進(見圖2)。
2.3.1? ?數據治理,著力建設運營數據中心
院內各類數據的整合集成是醫院當前最為迫切的訴求之一。我院致力于數據治理,首先著力建設運營數據中心。ODR的建設,涵蓋從集成到管理的全系數據治理工具,能逐步實現3個層面的目標:一是數據治理以支撐管理,從醫院相關業務系統中抽取數據,進行脫敏、映射處理及數據清洗,支持異構數據源與業務模塊的多源整合,提高數據質量;二是數據打通以支撐業務,強化醫院內部系統互聯互通,實現數據完整性、標準化、安全性和可用性,支撐數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與共享;三是數據分析以支撐決策,支持多角度數據建模、多數據源整合,加強數據質量管理、數據分發與共享等數據管理應用,提供相關數據支撐及決策依據,以滿足醫院管理者對院級、科室級的整體運營分析以及專項業務分析需求。
2.3.2? ?統籌升級,全面構建醫院智慧財務信息化建設體系
智慧財務信息化體系建設是我院運營管理藍圖設計的核心建設板塊,具體包括成本核算、全面預算管理、支出控制、資產管理、合同管理等多個業務系統,涉及面廣、功能模塊眾多。建設時,基于醫院實際業務需求并強調結合政策要求,進行單業務系統的建設、升級;業務系統之間則注重功能的協同推進和業務數據的打通、共享;同時,以信息化建設倒逼醫院各部門提高管理意識、成本意識、效率意識。
一是建立成本核算管理體系。全院的成本意識和精細化管理流程是達到成本管理預期效果的核心[5]。建立專科運營管理體系,將經營工作下沉到專科層面,深化專科經營。建立適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付費模式的成本管理體系,基于數據驅動建立醫院成本數據分析診斷模型,通過科學測量和及時反饋醫院資源獲取、資源利用、價值創造等方面的效率情況,不斷完善成本核算體系,這樣可為醫院內部成本管理、醫保支付談判,以及外部價格主管單位醫療服務定價等提供真實、準確的成本數據支持。
二是建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全面預算管理所涉內容環節較多,我院大力建設以業務流程為主線,貫穿預算準備、編制、審批、執行、調整、分析和績效等環節,實現全口徑、全過程、全員性、全方位、全流程閉環管理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我院通過預算分級管理,規范預算編制流程,促進歸口管理部門、臨床業務科室等的職工參與預算管理;嵌入內部控制節點監管規則,對預算審批、預算調整、預算執行等關鍵環節、風險點進行控制。
三是建立支出控制體系。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實現支出集中統一管理,劃分責任中心,制定支出范圍和標準等;建立嚴格的審批制度,明確支出授權及審批程序,規定支出審批人員及其審批權限、審批金額額度、審批的級次和流程等,保證不相容職務的分離;成本管理上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及時核算相關成本;編制支出報告,分析支出變動情況,定期對支出的執行情況實施全面審核和評價,為管理者提供參考信息,針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予以解決。
四是優化醫院科研項目管理。我院通過搭建科研資金管理系統,以在線申報審批的形式實現科研信息電子化管理;通過在線申報項目、在線審批、科研經費、科研報銷、科研統計分析及科研項目模板等模塊建設,更好地服務于醫院的科研項目管理者與項目申報者。
五是打通財務會計與其他模塊之間的壁壘,實現業務聯動。促進薪資發放、供應商付款的便捷支付,及時查詢支付進度和結果;提高支付業務的員工賬號處理效率,關注供應商付款業務;完成外部勞務發放的及時處理。
六是促進全生命周期的資產管理。我院建立資產系統的同時兼顧全面預算及醫院成本管理,將其作為管控主線,以體現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管理思路。對資產管理權限進行統一配置;實現資產安裝、驗收、入庫與合同管理模塊、采購管理模塊聯用;實現資產建賬推送生成設備臺賬功能,統一規范資產增加的數據切入點,達到各模塊數據的統一、共享;開展設備資產的維保和巡檢管理,并對設備的單機效能進行分析和評價。
七是進行全流程的合同管理。我院通過打通合同管理系統與預算管理系統,支持合同預算業務,強化預算執行控制;合同付款申請單信息直接推送至財務系統中,生成相應的結算單,合同付款申請單、合同收款申請單可自動生成憑證;通過與固定資產模塊的聯通,支持在固定資產模塊引入合同信息進行資產驗收、資產安裝、資產入庫等業務操作;通過與物流系統的聯通,在物流系統中導入合同系統的付款協議進行入庫。另外,我院搭建的合同信息管理系統還具有多維度的提醒和預警功能。
八是搭建智能綜合對賬平臺。平臺上線后,實現T+1自動對賬,對賬服務每日自動下載各渠道的對賬單明細與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賬單明細,逐筆核對,標記異常訂單并自動備注訂單支付退款記錄,生成對賬結果予以展示,實現看單溯源;財務人員可據此核實各渠道的商戶每日提現金額是否與每日收款金額保持一致,保證醫院資金安全;自動區分門診、住院業務,方便財務人員分業務核賬,提供對賬結果下載和對賬明細下載,方便財務對賬人員向各廠家發送對賬文件。
2.3.3? ?強化決策支持,不斷完善面向醫院/科室的運營分析體系
在數據分析利用方面,我院全面建設院級決策監控預警、科室經營損益分析、醫療服務與效益分析、成本分析以及人財物分析體系。以實時運營管理看板大屏為例,其主要對接了HIS系統的門診、住院業務工作量和收入數據,手術麻醉信息管理系統(簡稱“手麻系統”)的手術業務工作量數據,病案室的病例組合指數(Case Mix Index,CMI)、床位周轉等數據,并將業務數據同步至ODR,可視化呈現醫療業務的高低峰動態變化。
醫院科室運營分析平臺具備三大特色:一是探查最細顆粒度,匯聚HIS、病案、手麻及人財物資源業務數據,支持業務細節探查到最細顆粒度,支持各種維度的數據統計;二是覆蓋多業務系統,打通臨床、成本、人員、物資、資產各業務域數據,為全方位數據分析提供可靠的數據基礎;三是搭建統一指標體系,支持科室運營與院級分析使用統一數據口徑的指標體系,使指標邏輯與明細數據做到標準統一。
3? ? ?實踐效果
3.1? ?規范業務工作流程,持續提高工作效率
以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為例,通過本輪建設,我院進一步建立、完善了包括預算編制、預算執行與控制、預算分析及績效考核等在內的全面預算管理系統(見圖3)。通過對各項基礎數據的梳理,形成了覆蓋預算科室、預算指標、預算報表、預算審批流程等的一體化數據體系;通過規范各類預算報表和指標,明確各預算業務的歸口科室和編報科室,制定各業務的審批流程,將預算編制的內部控制進行固化,有效減少內控風險,提高預算編制的工作效率;而多角度的預算分析,方便各級預算管理部門及時查看預算執行情況,以及時調整經營活動,發揮預算分析的價值。
又如,我院通過科室成本管理系統建設,獲得了不同管理口徑的成本核算結果,提高了對成本數據的分析和應用效率,并支持實時產出成本報表,有效提升了產出及時性、時效性,有助于支撐成本管控。
3.2? ?促進業財深度融合,實現業務協同
我院實現了業務財務一體化,包括從預算管理、業務發生、資金管理、會計核算、成本核算到績效考核的一體化財務閉環管理,強化了醫院經濟運行過程的計劃、監督、跟蹤與分析等財務職能。
具體來說,財務管理體系關鍵業務的內部協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預算系統結合合同系統、資產系統,實現預算執行業務高效開展;預算系統、科研資金管理系統、資產系統結合智能報賬系統,實現報賬業務和支出控制相協調;智能報賬系統、薪酬系統與財務會計相連,實現報賬支出核算憑證制作;財務會計和資金系統與銀醫直聯系統相連,實現在線支付業務高效開展等。
財務管理系統與院內其他業務系統之間的協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HIS收費系統、藥品系統、耗材系統、采購物流系統與會計核算系統相連,實現會計核算業務協同;財經系統審批流程與辦公自動化( Office Automation,OA)系統審批業務串聯等。
3.3? ?基于數據集成整合,有效支撐運營決策
首先,我院通過ODR建立規范的數據應用標準,消除數據之間的不一致性,為數據共享與應用打好基礎。其次,從醫院相關業務系統中提取出有用的數據,經過數據清洗、轉換、裝載,形成數據倉庫,得到醫院運營數據的全局視圖。最后,通過數據建模和數據分析技術進行相關情況展示,方便管理者實時掌握醫院經濟運行動態,了解醫院、科室運行情況,實現運營管理信息的關聯、提取,變經驗決策為數據決策。
4? ? ?未來展望
我院基于ODR的智慧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實踐,全面推動了業財融合以及財務流程的信息化、智能化進程,有效提升了醫院整體運營工作效率,有力支撐了運營管理決策,可為其他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提供可參考的建設框架邏輯與財務管理模式。
未來,我院將致力于各業務模塊建設與應用的深化拓展。一是繼續促進互聯網應用與智能硬件整合,提升工作便捷性;二是將業務計劃與資源配置從院級、科室級,逐漸走向病種級,從事后病種成本核算走向事前、事中的病種資源消耗管控;三是根據醫院實際應用場景,不斷拓展智能運營分析決策服務的廣度與深度。
注:姚意帆,通信作者。
主要參考文獻
[1]鄧睿淇.基于內部控制精細化的公立醫院智慧財務體系建設[J].衛生經濟研究,2022(1):90-93.
[2]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運營管理的指導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報,2020(12):193-196.
[3]高婧揚,李芳.公立醫院智慧財務發展的研究與探索[J].會計之友,2021(2):128-132.
[4]劉景廣.醫院智慧財務信息化升級路徑研究[J].衛生經濟研究,2021(3):73-76.
[5]汪薇.數字時代公立醫院財務智能化系統建設實踐研究[J].會計之友,2022(5):13-18.